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我眼里的老子>我眼里的老子之七十六、之七十七

我眼里的老子之七十六、之七十七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2-02-20 21:05:26      字数:4623

  我眼里的老子之七十六
  
  人家说天才出于勤奋,的确,通过许多事情让我们认识到,优等生和劣等生的区别就是优等生向来爱观察爱思考,对知识有一种孜孜不倦的渴求,而劣等生与此恰恰相反。李耳老先生就应该是一位这样的天才型的优等生吧?因为据文献记载,他一向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李耳同学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地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你看,他老人家在他的五千言第七十六章就显露了他对现实中事物的观察思考功夫。他从身边事物个例中,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出了包含万事万物生死哲理,带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生于柔弱,死于刚强。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具体内容吧。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段话没有很难理解的地方,也就是一个“徒”字,大家的理解稍有区别,有的人解释为“道路”,有的人解释为“同类、类同”等,我感觉按照“同类、类同”的解释更接近“徒”的本意。那么,这段话我们翻译成现代汉语即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死之类,柔弱的东西属生之类。是呀,你看看新生婴儿,他们的全身都是柔软的,但是他们是纯阳之体,生命力最旺盛、最鲜活,随着年龄越大,身体的柔软性就越差,身体各个部分也越来越僵硬,到了耄耋之年的时候,甚至一个简单的弯腰动作,都会很艰难。等到驾鹤仙游的那一天,干脆全身失温冰凉,挺直僵硬了。春天刚出地皮的小草,柔弱如线绳,绒绒的一层伏在地面上,哪怕你用一只脚重重地踏上去,当你抬起脚,它也不会折断,仍会很快恢复原来的模样,可等到它长强壮了,你再去触碰它,往往会被折断,到了要死亡的时候,更是焦枯僵直,失去了往日生命的韧性和绿色。还有我们常见的水,当它为气态或者液态时,它是至柔至弱,千姿百态,卷舒逶迤的,正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可当它一旦变成了冰冷坚硬的固态,只要你用力一击,它马上就会粉身碎骨,身首异处。还有塑料薄膜,当它是新品的时候,它具有很柔软的性质,即便你如何揉搓折叠,它都不至于断裂破碎,可经过日月的风化而老旧的时候,它就会失去很好的柔软的弹性,变得僵硬容易被折断弄碎。总之,生活中许多许多事例,都说明,柔弱则生,刚强则死。
  有人说东方的哲学家不善于逻辑推理,当我们读过李耳老人家的这一番由具象到抽象,由特殊到普遍,由具体到一般,由个性到共性的推理过程,我们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地笑了。这不就是很好的推理过程吗?只是我们的先哲的著述,语言更活泼、更生动、更具文学色彩。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一个很厉害的人,那就是李耳的老师——商容。有的人也提出过质疑,说商容和李耳老君不是同时代的人,怎么会是他的老师呢?我想这里我们且不去讨论,因为许多历史上的东西来自于神话和传说,既然是神话和传说也就免不了带有演义的性质,我们就暂且让商容做一回李耳同学的老师好了。
  商容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年轻的李耳同学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摸摸李耳的头,说:“李耳,你知道经过故乡时为什么要下车吗?”
  李耳答道:“大概是表示不忘本吧?”
  商容高兴地点点头:“对,对!”
  又问:“从高大的树旁走过,要弯腰伛背快走,你懂吗?”
  李耳想了想,回答说:“大概是表示尊敬老人吧?”
  商容开心地说:“是啊,是啊!”
  商容张开嘴让李耳看,然后问道:“我的舌头在吗?”
  李耳回答说:“在啊!”
  又问:“那牙齿呢?”
  李耳说:“先生高寿,您的牙齿已经掉光了。”
  再问:“那你知道我这么问你的用意吗?”
  李耳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您是老寿星,牙齿虽然没了,但舌头依然完好。那不正因为舌头柔软,而牙齿刚强吗?”
  商容闻听,欢喜地说:“你说的不错。舌头因为柔软而长久存在,牙齿因为刚强而先掉。不仅舌头牙齿如此,天地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啊!现在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已经把最根本的道理教给你了,希望你以后多多守柔不争,这才是最根本的安身立命之道。”
  李耳回答说:“弟子谨记先生教诲!”
  读过这段对话,我们就更加理解李耳老先生所阐述的柔弱胜刚强道理的来源了吧。
  李耳老君进行了上面的一番推理,得出了“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结论,这还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和主张恰恰是下面的这句话: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这一句话,是李耳老先生从自然推及到人事,告诫人们要守柔,不争,而非处处逞强用刚。君不见当年德国法西斯、日本法西斯等都是因为自恃其强大,而对邻国用兵侵略,最后反而落得个惨痛失败的下场。用李耳老君的观点,似乎也可以印证马克思和列宁对资本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的论述,即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靠商品输出,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相较于欧洲中世纪的长期封建黑暗时期,资本主义是新生事物,有它的进步性、鲜活性,有发展的柔韧性,等到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后期,自由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已经由商品输出发展为资本输出,它的特征不再是自由竞争和平等发展,而是靠经济侵略和掠夺攫取别的国家和民族的劳动成果,而为了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不惜采取强硬的侵略和掠夺手段,就是靠用兵逞强的掠夺战争,目前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中,最霸道最带有侵略特性,通过战争掠夺别国或限制别国发展的就是美国及西欧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按照李耳老君的论断,其结果必然是“兵强则灭”“死之徒”。列宁在论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发展阶段的特征时就断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和最后发展阶段,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和李耳老君的理论似乎是不谋而合。
  中国有另一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似乎也印证了这样的道理。骄傲自满就是一种自恃其强,自认为有骄傲的资本,在做人做事上,处处显山露水,高高在上,这必然招致众人的抵制和不满,久而久之就会给个人带来不利的局面,谦虚就是一种柔弱的变现,这样就不会招致别人的反感,甚至有许多人待见和爱怜,这样久而久之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益处。从这些事例我们就会感悟到,貌似强大而用其强,其实是一种劣势,是在走下坡路;而貌似柔弱,而用其弱,其实是一种优势,是在不断走上升之路。这就是李耳老君的辩证思维和理论,自用其强的,是在把自己推上绝路,其实处在下位,甘于用柔的,是在把自己推上生路,其实处在上位,我们不能不好好体会和把握李耳老人家“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句话的深意。
  
  我眼里的老子之七十七
  
  李耳老君在这一章继续运用他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长,通过对身边具体事例的直观认识,得出了带有普遍意义的自然规律,即“天之道”。由“天之道”的崇尚均衡、公平“损有余而补不足”,引出“人之道”的不均、不公“损不足以奉有余”。这就是当时的人道违背公平均衡天道的现实,这种不均和不公是造成当时社会动乱的根源。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段话我们可以翻译为:自然的规律,不正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是的,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反映在自然界就是一种均衡,只有均衡了才能稳定,正像拉弓射箭一样,才不至于偏斜。李耳老人家从拉弓射箭的实例,发现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现象,也把这种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运用得淋漓尽致,那就是顶举、走钢丝、骑独轮车等的杂技表演,这哪一项不需要精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呢?那么,这种均衡反映在人类社会中就是要公平。社会公平了人们才能在一种不受压迫和剥夺的环境下生活,社会才不生乱。所以,“人之道”要顺应、效法“天之道”。然而李耳老人家所看到的当时的社会现实却是另一番与之背道而驰的情况。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本来就食不果腹、衣不避寒,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可是统治者还因“求生之厚”而对他们进行盘剥、掠夺,以维持他们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这样的贫富悬殊,这样的敲骨吸髓,弄得民不聊生,社会怎么能够稳定?怎么能够不动乱呢?我们再来看看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历次人民起义,哪一次不是官逼民反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靠各种均衡来得以稳定存在、发展的,一旦失去这种均衡,就会出现偏离现实而产生各种灾害和病态的结果,物极必反嘛。记得有一首民歌这样写道:“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河中鱼多搅浊水,世上官多不太平!”你看,这四句歌词,是不是每一句都是一种失衡现象造成的不良后果呢?还有,如果天地间的冷暖寒暑失去了平衡,就会有许多极端天气的出现;我们平时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木火土金水五行平衡,如果人体失去了这种平衡,人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我们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其实就是要达到某种平衡。在生活健康方面,我们强调要合理膳食,其实也是在强调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这一切都说明无论是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需要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因此,李耳老先生面对着当时违背天道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如下设问。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李耳老人家通过回答自己的设问,是在渴望和呼唤“有道”的圣人的出现。因为只有这样的没有任何私欲的有道的圣人,才能够效法遵循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当时的世道,还社会一个公平安定,给黎民百姓一条活路。
  有学者认为,李耳老人家的救世理论,不是源于对某种社会制度和现象的分析和考察,而是源于他对天地大道无为公平精神的感悟,因此,他的理论才能不受时代和社会形态的制约。可以说,只要天地存在,社会不公平现象未有消除,李耳老人家批判理论的源泉就不会枯竭,其价值就不会泯灭。这也是中国先哲李耳老君的理论价值能够穿透千古,远播异域,至今仍为人类社会所宝贵的重要原因。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从均富这一思想看来,李耳老君的愿望是好的,但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愿望时,他并没有提出任何积极的斗争主张,而是向剥削者说教,妄想他们发善心,这又充分暴露了他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上的软弱无能。我们也不得不说,他的眼光和思想,受其所处时代的局限。因为他尽管主张均衡、均富,但在春秋晚期失衡严重的社会状态下,他只是盼望出现一位圣明的君主,结束你争我夺的社会动乱,带领民众回归到一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安稳社会形态之下。囿于他的守柔、处下、无为、不争的政治主张,他不可能提出超出他思想境界的推翻和打破旧的社会格局,建立起新的社会平衡的政治主张。窃以为,作为后人,我们踩在前人的肩上,立于时代前沿,自当有我们今天的眼界、认识和见解,可对于古人,我们还是以不苛求为上吧。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