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流行歌曲有关的记忆(三 四)
作品名称:与流行歌曲有关的记忆 作者:许建胜 发布时间:2012-09-09 09:38:06 字数:5187
与流行歌曲有关的记忆(三)
一、破冰
改革开放元年,尽管有不少人仍然象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在继续控诉十年动乱所造成的灾难和心灵创伤,从而涌现出一批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但更多的人则把满腔热情放在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向往上。当时,一首《祝酒歌》就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这种热情,也可能这首歌是创作于刚粉碎“四人帮”之际,但我知道的流行之时却是七八年底、七九年初。歌词大意是: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撒满幸福泪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舒心的酒啊浓又美千杯万盏也不醉手捧美酒望北京豪情胜过长江水锦绣前程党指引万里山河尽朝晖展未来无限美人人胸中春风吹美酒浇旺心头火燃的斗志永不褪今天畅饮胜利酒明日上阵劲百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撒热血和汗水征途上战鼓擂条条战线捷报飞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当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种热情洋溢的美好愿望只有基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确立才可能实现。
随着思想的解放,大地的坚冰开始融化,人们的心灵开始复苏,世俗的生活开始回归。彩色的连衣裙羞羞答答地开始点缀起以黑、灰、蓝、绿等深颜色为主流的人潮;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们趁着没有熟人烫个“鸡窝头”回家欣赏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再尽量理顺了才去上班;都市的青年男女们跟着老青年男女们以跳忠字舞的热情投入到学跳交易舞的热潮之中;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十八户农民悄悄地把集体的土地分到各户包种,完成承包任务后剩余的全部归为已有,从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大幕,但当时不叫“包产到户”,而叫“承包责任制”,这就与奖金不叫“奖金”而叫“经济利益”一样;国家开始恢复高考,七百五十万“老三届”、“新三届”、高中毕业的、初中毕业的、高小毕业的甚至什么都没毕业的人们纷纷涌进考场、走进大学,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后来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中坚力量;热恋中的年轻男女开始在晚间手拉手逛公园、轧马路,当然尽量是往人烟稀少和没有路灯的地方溜,直到转过年来电影《甜蜜的事业》上映,剧中男女主人公手拉手在从未听过的电子音乐伴奏下、用从未见过的慢镜头动作转着、跑着、其实更象是飞着,年轻人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甜蜜的爱情。
说到那时的偶像,就不能不提到陈景润的名字。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新长征”的开始,郭沫若在1978年3月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满怀激情地欢呼“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邓小平也首次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全民族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向科学进军”成为那个年代最鼓舞人心的口号。这时,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让亿万百姓知道了“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就是全世界离那颗明珠最近的人,因此他便成为那个年代青少年最崇敬的人物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日本电影《追捕》的播放,高仓健式冷酷硬汉的形象在青年人的心中逐渐取代了以唐国强为代表的奶油小生形象,满大街的男人们都板起面孔、竖起衣领、嘴里叨叨着“向前走,别往两边看”,而留着披肩长发、脚蹬长筒皮靴的“真优美”也以温柔漂亮、敢爱敢恨而成为男青年的梦中情人;《大众电影》第五期的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的接吻剧照,引来了不少“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的愤怒和谴责,认为这是在宣扬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实际上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也有亲密之举,但只限于在黑暗中和被窝里进行,看来社会主义先进的生活方式与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就是这一被之隔了;更有甚者,在新建北京机场的大厅里竟然出现了题为《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裸女壁画,尽管表现的对象是少数民族,表现的形式是略带抽象,但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连看一眼都觉得跟扒光了自己衣服似的,可又忍不住想多看几眼。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李谷一运用人们从来也没有听到过的“气声”在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中演唱了插曲《乡恋》,从而在音乐界、文艺评论界乃至整个社会引发了一场不亚于唐山的大地震,联系到此前已有过演唱风格被议论纷纷的电影《黑三角》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小花》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等,李谷一不可避免的被许多“有识之士”指责为“资产阶级音乐潮流和靡靡之音的典型代表”,大有以此颠覆红色政权之嫌。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失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这不是一首爱情歌曲,而是描写王昭君离开家乡秭归踏上漫漫的和亲之路时,把三峡的山水幻化成心中的爱人,面对故土尽情倾诉乡思离愁,它抒发的是人们心灵深处最缠绵婉转的难舍情怀,唱诉的是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悲欢离合。李谷一依靠深厚的民歌功底、同时借鉴西洋唱法、运用“气声”把这首歌演唱得真挚凄婉、如泣如诉,让听惯了口号式歌曲的人们的感官得到无与伦比的享受,心灵得到无以言表的震撼。1979年12月31日晚上8点多钟,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片《三峡传说》,《乡恋》飘进了人们的耳朵,也飘进了人们的心里;第二天,《文汇报》发表文章说,昨天中央电视台风光片播放的歌曲十分优美,得到大家的喜爱;一个月之后,《乡恋》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边播边教,整整一周,这首歌一下子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之后尽管遭到种种非议并一度被禁唱,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这首歌的喜爱,在一些地方举行的演唱会上,李谷一若不演唱《乡恋》观众就决不让她下台。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在电视观众通过电话高密度点播的一再要求下,经过某高官咬牙点头,李谷一终于在接连演唱了六、七首歌曲之后给期待已久的广大观众献上了《乡恋》。这首歌曲后来被评论家们喻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把它斥责为“靡靡之音”的评论家们。
其实,就在《乡恋》被斥责为“靡靡之音”之时,那些真正的、更靡靡的“靡靡之音”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从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登陆内地。期时,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打开对外的窗口;在内地也开放了自由市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老三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也逐渐进入城市百姓人家;一些“投机倒把”分子通过各种渠道从南方不仅倒腾回来走私录音机、电子手表、喇叭裤、长筒丝袜,也同时倒腾回来邓丽君的歌。我最早听到邓丽君的第一首歌就是《甜蜜蜜》: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梦里梦里见过你甜蜜笑得多甜蜜是你是你梦见的就是你……后来又陆续熟悉了她的《美酒加咖啡》、《月亮代表我的心》、《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何日君再来》等。
邓丽君,这位生于1953年、谢世于1995年的台湾小女子在华语歌坛上绝对是一个传奇。“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的歌不仅曲调情意缠绵、柔情万缕,而且词句也字字斟酌、丝丝紧扣,将曲调的优美和词句的优美相得益彰地紧密结合并发挥到极致。她的歌有一种让人忘却痛苦的甜蜜,有一种让人感受春日暖阳般的温柔。不管过去多少年经历多少事情,只要你一个人坐下来静静地重温她的歌声,那种甜蜜与温柔总是轻轻地抚慰着你心灵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她的歌声能够经久不衰,传遍亚洲,传遍全世界,有人说:地球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但在她的歌声刚偷偷摸摸地传入内地时却被官方定义为彻头彻尾的“靡靡之音”,定义为腐蚀心灵、消磨斗志的“精神鸦片”,尤其是对那首《何日君再来》更是被称为“汉奸歌曲”。我有位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老首长就对正在《何日君再来》的儿子咆哮道:你懂得“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是什么意思吗?就是跟日本鬼子睡了一觉后,边提裤子边问“太君,你什么时候再来呀”!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好笑,但那时却是极为严肃的政治问题。在此背景下,当我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声时,就象是偷窥到别人的隐私一样,心中除了慌乱和兴奋外,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罪感,使人不由自主的赞叹它“腐蚀心灵、消磨斗志”的能力,尤其是突然接触到她那月光样的歌声和流水般的柔情时,免不了使人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的聆听欲望被深深的压抑和阻挡,所以闸门一旦打开,大家便毫无保留地接纳了邓丽君和她的歌曲,并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中国流行歌坛陆续产生了无数模仿邓丽君的歌手;同时,也从卡式录音机流淌出的暧昧歌声中昭示出一个道理: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美好的音乐,任何浩劫都无法泯灭人类的天性。
就在男男女女们在单位的大食堂里或者露天广场上互相搂抱着跳着“三步”“四步”的时候,中国和越南在边界地区不断升级的摩擦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据说,邓小平在访美期间曾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邓小平访美取得圆满成功时,已经进入一级战备的解放军指战员们知道,教训那个忘恩负义的“小朋友”的时候到了。1979年2月17日,我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侵略者发起自卫反击作战,二十二万热血男儿在许世友、杨得志等宿将的指挥下,分别从东西两线进军越南,在攻克重镇凉山后撤回本土,前后历时不到一个月,虽大获全胜,但因为队伍缺乏实战经验,我们不少可爱的战友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与我同村的小学同学许同安也长眠在祖国的南疆。此时,军旅歌唱家李双江演唱的《再见吧,妈妈》完美地演绎了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豪情壮志: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儿牵挂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李双江用他那“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视死如归!
李双江是我国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祖籍山东,193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5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963年毕业后入伍参加新疆军区文工团,1977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李双江的演唱热烈奔放,富有激情,吐字清晰,声音流畅,尤其是他的高音稳定而透明、辉煌而华丽。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他的歌声几乎占据了各级各地的广播媒介,《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以及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为全国广大听众耳熟能详。时至今日,他不仅仍活跃在五光十色的舞台上,而且还在讲坛上勤奋耕耘,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歌唱演员。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曾为没有亲赴前线杀敌报国而感到遗憾万分;在此后几年进行的“大轮战”中,我仍没有实现杀敌报国的愿望。所谓“大轮战”,即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轮流换防到广西、云南边境参加作战,那里的前线成为全军的练兵场和新武器、新战术的实战训练基地,那些大都还没有享受过幸福生活和天伦之乐的年轻指战员们整天蹲“猫耳洞”、排地雷、趟竹签,与那些曾经的同志加兄弟浴血奋战,而后方的母亲和妻子们却在牵挂中为了生计日夜操劳,就象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所描述的那样,许多烈士在牺牲之前拿出来的是入党申请书和欠帐名单。于是,董文华一曲《十五的月亮》令无数观众唏嘘不已: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守在婴儿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我孝敬父母任劳任怨你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我肩负着全家的重任你在保卫国家安全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尽管董文华的歌声还算甜美、委婉,但我个人认为,这首歌只所以能够一夜之间红遍长城内外、引起亿万观众的共鸣,主要是仰仗于当时前线勇士面临生死考验浴血奋战的壮举和歌曲中褒扬的孝敬父母、相夫教子的传统美德,特别是那句“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更是被人们津津乐道,放之每个英模、明星、成功人士而皆准,后来又被演绎为“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站着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女人”,被恶搞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必站着一群什么什么样的男人”。可以说,董文华是在最适当的时机、用最真挚的情感、以最质朴的方式演唱了一首最能净化人们灵魂、陶冶人们情操的好歌,而之后她演唱的许多歌曲包括《望星空》、《春天的故事》都远远不如《十五的月亮》流行,加上后来传说中的红楼事件更是让人们觉得非常惋惜、非常遗憾。当然,让我们遗憾的还有参加对越作战的“英雄歌星”徐良,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坐着轮椅出场与王虹激情演唱了一首《血染的风采》,让亿万观众亲眼目睹了英雄的风采,也成为成千上万青少年追逐的偶像,只可惜后来随着传闻中的事事非非而销声匿迹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