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3、4)
作品名称:大山里的孤儿 作者:岁月无言 发布时间:2021-12-31 13:01:38 字数:5760
(三)
第二天是星期日,刘山吃过早饭就按着亚芬的指点步行去了县医院家属楼。虽然名义上叫家属楼,好像还残存着公有制分配住房的味道,实际上这是国家房改全面启动以来,县城里首批建造的商品房。一共四栋,其中一栋(1号楼)就是卫生局的干部们集体购买的。卫生局王局长就住在一号楼一单元301。
在家属楼小区的东面,有一条便道。道的东边有两家早餐店、一家便利店,不时地有人进进出出。刘山在这条路上不停地徘徊,眼睛时不时地看看局长家的窗子。他想:“昨晚局长喝了很多酒,今天一定会起得很晚。”大约九点钟,他见窗帘被拉开了。“噢——看来局长起来了。”
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刘山觉得差不多了,就走进那家便利店。店里有一部公用电话,他忐忑不安地拿起电话,拨通了局长家的号码。“哎!谁呀?”
刘山紧张地说:“王局长,我是刘山,我想去看看您。”
那头儿沉默了片刻,说:“行,来吧。”
来到王局长的家门口,刘山见门上有门铃按钮,他不知道是按门铃好呢还是敲门好。他想,说不定此时王局长就在门口等着,如果按门铃话可能会干扰到其他人,于是就轻轻地敲了两下。果然门马上就开了,王局长穿着一身休闲服在门边等他。
进门就是客厅。只见茶几上放着茶具,王局长是个很有雅兴的人,他正在品茶。王局长让刘山换了拖鞋,然后将其引导茶几旁,让其坐下。刘山就拘谨地坐在侧边的沙发上,但马上又站起来,因为他见王局长还站着。
王局长见刘山有些紧张就不再客气。他从茶具上拿一个茶盅,放在刘山跟前满上茶,说:“你喝这个。”然后,坐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刘山见王局长坐下了才坐下。
王局长端起茶盅,说:“喝茶。”刘山也学着王局长的样子,抿了一口。他本以为局长大人的茶一定是味道好极了,可到了嘴里也没啥感觉。心想:“大概自己只配牛饮,哪里能体验出那美妙的感觉呐!”放下茶盅,刘山觉得该开始了,就说:“王局长,我这次来,是想求您一件事。”
关于如何开场白,刘山设计了很多种,但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觉得“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为好。“我不想开诊所了,我想去公立医院上班。”
王局长面带笑容,慢条斯理地说:“其实,我觉得开诊所挺好的,挣钱也不少,还自由。当年我就想开个私人诊所,可那个时候不允许。”
刘山说:“前几年还行,但是现在看,越来越不行了。农村人口流失的太快,眼看就要没人了。”
王局长说:“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如此。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不单是卫生行业,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比方说信用社,很多农村的信用社都撤了。学校,学校受到的影响更大,以前建的‘希望工程’,都荒废了。”
刘山说:“去年我们村才出生九个婴儿。照这样下去,二十年以后,我们村就没人了。”
王局长笑了,说:“很多小诊所都搬县城来了。你没考虑过吗?”
刘山说:“我考虑过。打听过几个,他们都不太景气。所以我就不想干了,干脆去公立医院省心。”
王局长说:“想去公立医院上班,倒是容易。但是编制太紧了。如果你没有编制,干的活都一样多,但是工资太低了。李局长(亚芬)没跟你说过这种情况吗?”
刘山点点头,说:“说过。但是我也想去。慢慢等机会呗!”
王局长说:“你要是有这个决心就行。”
刘山明白该结束了。就从皮夹里拿出一个大信封,说:“求王局长想着我的事。我这里是五千块钱(相当于当地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我的一点小小的心意。求您收下。”说着就放在茶几上,然后就要告辞。
王局长很坦然地看了看,没有推辞,大概这种事情经历的太多了。其实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刘山就是雇主,王局长是佣人。刘山雇王局长办事当然要开给人家工钱的啦!王局长收钱当然是心安理得的呀!刘山很高兴,他想:“王局长没有推辞,看来对我的事满有把握。我就回家安心等着吧!”
几天后,刘山接到亚芬的电话,告诉他,过了年(阴历)就可以去白杨沟医院上班了。刘山问到底是那一天呀?亚芬说过了正月初五就去吧。
来年正月初六,刘山把诊所交给了七爷爷管理,自己则满心好奇地去白杨沟中心卫生院上班。在自家的诊所里给人诊病感觉良好,但不知在公家医院里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他先到院长陈贵那里报到。因刘山的诊所属白杨沟中心卫生院管辖,所以刘山和陈贵两人相互认识。陈贵挺热情,和刘山握手寒暄,说:“在诊所里干自己的多舒服呀!跑这里来受罪哩简直是不够心眼。”
刘山说:“陈院长呀!诊所的日子不好过了。我马上就要要饭了。到这里来好赖能吃上饭。”
陈贵说:“饭也有好有坏。我这里的饭全是稀粥烂咸菜,外加棒子面饽饽头。”
刘山说:“能吃饱就行。”
陈贵不再和刘山开玩笑,他认真起来,说:“给你派个什么活呢?这几天药房里就剩一个人了。小刘过了年就没来,休产假了。你先去那儿干几天吧。”
“什么什么?让我去药房抓药!”刘山的心“咯噔”一下子就凉了半截。不过他马上恢复了常态,乐呵呵地说:“行!不错!”
刘山走出院长的办公室,心想:“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我一个新来乍到的,可不要干最累的活呗!还能一步登天呀!慢慢来。”刘山信心满满,觉得去药房不过是个临时差事,他有信心很快就能爬上去。
医院有两排平房,前一排是门诊,药房也在那里。后一排是住院部,还有仪器室、院长的办公室等。他到了药房,药剂师是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姓赵。刘山认识她,但她不认识刘山。刘山说:“赵姐,我来给你打下手。”那妇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她明白了刘山是来帮忙的,顿时高兴的无可不可的。这几天可把她忙死了。她已经找过院长,要求增派人手,如今终于来了。
五月节到了了,刘山去“看望”了院长,并提出想当门诊医生的请求。院长说等小刘上班后,就把他从药房调出去。可是事情有了变故,那小刘休完产假后,调到了县中医院,无人接替刘山。没办法,刘山还得继续在药房干下去。
第二年,医院来了一位药剂师接替了刘山,刘山才得以去了门诊,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然而,他的编制却得不到解决。他是一位没有编制的医生。刘山像他父亲一样,一旦选择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不计成本。他想:事已至此只能走下去了。因此,每逢年节,都去“看望”一下王局长,把王局长搞得都有些不好意思啦。其实,并不是王局长有意刁难刘山,而是编制名额太紧缺了。需要编制的人又太多,总的有个先来后到不。
到了第三年,王局长终于给刘山搞到了编制。而且他认为:刘山一表人才,能力极强。这样的人才真是不可多得。当一个副院长不在话下。恰巧白杨沟中心卫生院的一名副院长已经五十六了,该退二线了,干部要年轻化嘛。于是刘山双喜临门,不但有了编,还升为副院长。合着是“两场麦子一场打”,这样算下来,刘山还省钱了。
除了在仕途方面有所进展外,刘山还加紧学习,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了本科自考的全部课程,获得了本科学历,成了白杨沟中心院学历最高的医生。
(四)
三年的等待,就如同飘摇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大陆就在眼前,却迟迟不能靠岸。如今刘山终于上岸了,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只见川浅壑漫一片葱茏,溪水潺潺山花烂漫。刘山的心情那真是一个“爽”啊!
荣升副院长之后,管理方面的事情增多了。刘山时常去县局开会。他很享受这一类事务。这倒不是他喜欢听大领导们的冗长的废话,他享受的是,通过开会能够认识更多的有价值的人,从而获得更多的在仕途方面的信息。他觉得自己的眼界宽阔了许多。
一天,刘山去县局开会,散会后,他打算随便找个小饭店吃午饭,没想到竟碰到邓远明。当老头儿认出刘山后,上前就把刘山紧紧抱住,就像见到一个多年不见的亲人似的,结果引来很多异样的目光,把刘山搞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随后,老头儿紧紧地拉着刘山的手不放,把东甘井的老老少少全打听了一遍,连胡长顺的情况他都打听了。刘山没办法,只好拉着这位满头白发的小老头儿到饭店,边吃边谈。当他得知刘山已经是白杨沟中心医院的副院长后,就挥起了拳头,激动地说:“好!有志气,没给咱‘四类分子’丢脸。”又嘱咐说:“好好干,争取更进一步。”
刘山也打听老人的情况。原来,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给邓远明恢复了工作,于是老头儿又回到他的老家干了几年教师。于今他退休了。他的孩子们也都有了工作,所以老头儿现在挺美的。他说他很想念营盘大队的,很想回去看看。
下午,刘山直接回到东甘井的家。王玉芝说:“听杨占青说,柳条沟的杏树开花了,我想去看看,又懒得动弹,也不知开的怎么样?”周吉桐慢吞吞地说:“没开几棵。”刘山心想:“这日子过得可真是快呀!几年的光景一晃就过去了。没想到杏树都开花了。”又看看坐在炕上还吃着饭的壮壮,心想:“小壮壮都这么大了,都能自己吃饭了,也不知陈文婧现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想到了陈文静,想到了邓远明,想到了死去的父母,想到了过去那一桩桩的往事,刘山心情忧郁,惆怅万分,于是就决定去柳条沟散散心。
路边稀疏的小草倔强地钻出贫瘠而又坚硬地面,显示着它们的顽强不息;沟底的杨树已长出了清香的嫩叶芽,由于沟底的土质较好,所以小杨树长得格外的茁壮;小鸟站在枝头欢快地呜叫着;小昆虫嗡嗡地在空中飞舞,所有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所有这些都让刘山感到心旷神怡。刘山走在沟里的小路上,看着这春天的景色闻着这春天的气息,他似乎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春天的亲切了。他那忧郁的心情释怀了。尤其是看到自己的苦心经营就要有收获了,不觉在心里得意起来,认为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刘山一面欣赏着春色一面缓缓地走着,走不多远果然见山坡上在土质肥沃的地方有几株开了花的杏树。他便走过去蹲下身子,像是从来没有看过杏花似的,仔细地观察着欣赏着,他觉得这些朴素小花是那样的美丽。他想起来附近的这些杏树是他亲手种下的,他还能回忆起来当时种树时的一些情景。本来他是花钱雇人种树的,可是营中的好多人都来帮忙。大家说笑着干着活,就像当年在生产队干活时那样,刘山还对大家开玩笑说,他也当了一回生产队长。
越往里面走,杏花就越多,山脚下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就像是一堆堆燃烧的火。刘山想像着几年以后,那满坡的杏花,该是多么的壮观呀!刘山决定去看看他的好朋友杨占青,他们已经好久没有在一起说说话了。很远刘山就看到那架风力发电机在温暖春风里时快时慢地转着。由于拉不来电,杨占青就买了风力发电机,虽然不能用于动力,但用于照明、看电视还是可以的。杨占青不但扩建了牛棚,而且还加筑了院墙,刘山觉得这房子有点像欧洲中世纪的城堡。
距大门口还很远,院子里的那三条狗就冲了出来。它们先是狂吠几声,后来发现是自己的朋友,就急不可耐地窜了过去,对着刘山摇尾乞怜,甚至是争风吃醋。都想获得刘山的抚摸。刘山把那条小哈巴狗抱了起来,其他的两条大狗急得“呜呜”直叫。刘山笑着说:“这位是你们的小兄弟,你们就不要和它争啦!”到了大门口,有几只大白鹅伸着长长的脖子来围攻刘山。刘山想:“同样是动物,狗和鹅的智力就是不一样。狗不但认识朋友,还有情感。鹅可就不一样了。啥事都不懂。”
屋子里的主人急忙出来,见是刘山来了立刻高兴得心花怒放。夫妇二人把刘山请进了屋里,说了一会儿闲话。刘山说还要去沟里转转。杨占青夫妇说:“待会儿可别走,就在这吃晚饭吧。”
刘山沿着小路向沟里走,看到自己的树木被保护的挺好,疏密成度也很合理。药地里面也没杂草,对杨占青的管理感到十分满意。转了一会儿回来,本想溜走,但哪里能脱得了身。被夫妇二人强行请进屋里。进了屋,见地上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一大碗菜,是鸡肉炖粉条,还有一盘子炒鸡蛋。刘山想:“看来我的杨哥是有钱了,一般的小老百姓哪能随便就吃鸡肉鸡蛋呐。”杨占青说:“来,咱们哥俩儿喝几杯。”刘山说:“不行不行,我不饿,没地方吃了。”杨占青命令道:“没地方吃也得吃,咱哥俩儿多长时间没在一起吃了。”杨占青的媳妇于凤萍又要去炒菜,刘山忙制止她说:“嫂子,可别忙乎了,能吃多少。”杨占青也说:“甭炒就甭炒,也不是外人儿,来,你也拿个凳子来,和兄弟喝几盅。”杨占青激动得有些发抖。他问刘山:“是喝二锅头还是来点小烧儿?”还没等刘山答,他又自作主张,说:“来小烧儿吧,你也尝尝我烧的酒。买的酒一般都是酒精兑的,咱们这酒才是粮食烧的。”
原来杨占青从他老爹那里学会了酿酒,农闲的时候便酿了一些。杨占青给刘山倒酒,刚到半杯刘山就忙制止他说:“行了行了,喝不了。”可杨占青还是给他倒上满满的一杯,说:“喝吧,喝不了就剩下。”杨占青又给自己满上一杯,给他媳妇也满了一些,说:“来,喝。”刘山喝了一小口,只觉得有一股难奈的怪味,真想吐出来,但却忍住了,表情上也装成很感兴趣的样子,说:“嗯,还行。”杨占青说:“这酒就是有点土味。”刘山心想:“原来土味就是这个样子。”不过他喝了一会儿,就对这种怪味适应了,觉得这酒确实还行。
三个人边吃喝边谈。刘山见墙壁上挂着一把大刀,那大刀的式样就和电影里的土八路使用的刀一样,刀把上缠着红布,还有红穗子;又见门后立着一只二齿钢叉,就问:“这些是防身的呗?”杨占青看了一眼自己的武器,说:“这二年特别不消停,偷牲口的特别多,在这深山里不预备几样家伙是不行的。”然后他又有些得意地说:“我还有一只洋炮(土火枪)呐。”刘山提醒他说:“有那个东西可别让派出所知道,小心挨罚。”杨占青说:“怎能让他们知道呐!”
刘山想,当今的社会正在向着两个极端发展,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那些贪婪成性的吸血鬼靠巧取豪夺使自己成为有钱人,他们整日花天酒地为非作歹,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不存在正义和真理,正是他们败坏了社会风气,他们是社会不公的制造者。而那些无钱无势小老百姓,那些垫底的小人物,特别是一些农民工,他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往往铤而走险,干出一些偷盗、抢劫、绑架甚至是杀人越货的勾当。所以社会治安就越来越差了。
刘山又想起了社会流传的《十等人》。一等人是公仆,祖孙三代享清福;二等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三等人做演员,扭扭屁股就赚钱……“自己算作几等人呢?杨占青夫妇算作几等人呢?过去我们这些四类分子没有地位,是垫底的。如今社会上垫底的应该是那些无权无势的农民吧!唉——这个社会该如何发展呢?”
刘山的胡思乱想被杨占青媳妇打断了,她要陪刘山喝酒。刘山说:“咱们哥们姐们就一起喝吧!就不用陪了。”说完带头喝了一大口。三个人都很兴奋,一直喝到傍晚。
、吃完晚饭,两位老朋友一起出来溜达。他们畅谈过去、现在和未来。杨占青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坚信自己一定能发财,褒赞刘山的正确决定。刘山更是觉得:自己进入了体制内,就如鱼得水了,他甩开膀子大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