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 之三十八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2-29 10:33:54 字数:4043
我眼里的老子之三十八
前面对李耳老人家那三十七章《道经》的品读感悟,如果要谈写文的速度,老天爷啊,我不得不说和蜗牛有一拼,四年多的时间,写了三十多章,每年也就是六七章呀。究其原因,就是“懒”之所至,真可谓一懒成蹉跎啊!写得慢要是质量上乘,也有得一说,然而鄙人水平所限,想有好的笔迹文印,实在无异于癞蛤蟆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人家唐代诗人贾岛在《题诗后》中写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你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诗句是多么地感人,人家那是精心推敲,叫慢得有价值呀!可我这慢,不得不说纯粹是因为死懒所致。人家贾岛先生的诗写得好呀,心里有把握,所以敢说“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就我这写作水平,况又是对李耳老仙文章的解读,哪里有“笔下莲花生,惹得读者醉”的创造魅力呢?所以,不管有没有人喜欢,我都不会去“高卧”,都要接着写,本来就是读后的几句感悟,自娱自乐的嘛,何况我向来脸皮厚实呢。再者,老粉圈里有我这几行字不多,没我这几行字不少,谁会拿这当块咸菜惦记着?所以我什么都不用顾忌,只管我行我素往下写就是了。那么,接下来的《德经》的感悟是不是该提提速呢?我想说,如果能够,我真想写到二十二世纪,到那时候,这几篇七零八散的感悟算得上什么?我这个老不死的成了一名超级寿星,才会是最大的看点和奇闻啊!不能再接着想下去了,否则我会梦里美醒的。闲话少叙,咱还是快来品味一下李耳老人家的《德经》思想大餐吧!
请看开首第一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老聃先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上来就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毫不含糊,谈论的话题是由“道”转到了“德”上。所以我们就要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他老人家的著作了。前37章是谈论的“道”,道为体,所以,我们是探讨本质、根源,接下来的44章主要是谈论“德”,德为用,我们就要来探究“德”如何体现和反映“道”。说来也巧,在这44章的《德经》里,我翻览了一遍,开篇第一句就提到“德”的,也就是本章和第55章的首句:“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了,因此,我想弱弱地问李耳老头一句,是你老人家原本就是这样的布局谋篇,还是后人为了与前37章所论“道”体的区分而有意为你编排之呢?不管答案如何,我感觉这样的安排都非常醒目入心。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你看,李耳老仙一上来就给我们玩起了绕口令。与其说是绕口令,毋宁说是绕脑令。就这十几个字,来回地车轱辘翻,一下就把人翻蒙了。上德、下德;不德、失德;有德、无德,这上、下、有、无的,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各位看官,你先耐着性子,随我慢慢看来。咱先从根上理顺一下,先来说说这“德”字。李耳老仙所说的“德”,是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作用于物,它是道在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它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老聃先生和孔丘先生所谈论的“德”,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儒家提倡的“德”不再是一种本于道,顺乎自然的初心显现,而是由内心世界的修为化为人的行为。后来,“德”又演变成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到这里,我感觉我们也许对李耳老头的“德”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了,所以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上面的那句话的含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上等德的人,不自以为有“德”,所以实是有德。下等德的人是刻意守“德”,因此他实是无德。再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上德是无心的流露,下德是有了居心;上德是身心合一,下德是身心分离。上德似道之朴,下德如道之华。上德在毫无用心的状态下自然而然,下德则是时时念念记挂着循德行事。
那么有上等德和下等德的人,做事的结局会有不同吗?当然会有,李耳老仙接着就给出了答案。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对这句话的解释,又可以说是口径不一了,还是因为李耳老仙的语言太让人费思量,故而各家有各家的看法也就在所难免。我也是比较了多家,对着原文,反复推敲,才有了自己的理解。这里我们先要弄清楚“无为”“为之”和“无以”“有以”这些关键词的含义。首先,“无为”,这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顺应自然,不主观作为;“为之”就是主观作为。“无以”就是没有什么拿来,“有以”就是有什么拿来——那么,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上等德的人顺应自然而出于无意,下等德的人有所为而出于有意。无以为而无不为(没有什么不能为),有以为而无可为(没有什么可以为)。这样解释是不是符合老仙或者学者们的要求,那就只有见仁见智了。
再进一步想,就是在“有以为”这个层面上,也是有上下之分的。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号召大家学雷锋,于是小学生们就纷纷形成了学雷锋小组,放学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那时我们生产队有一位“五保户”老太太,七十多岁了,无儿无女,生活上全靠生产队照顾。我们于是就想着为她做点好事。干什么呢?一个小脚老太太,烧火做饭的柴是大事,我们就决定帮她捡柴火。雷锋做好事是不留名的,我们也不能让老太太知道是我们帮她捡柴火呀,所以,我们就趁老太太不在家时,悄悄跑到她的厨房,把盛柴火的篮子拿出来,几个小伙伴跑到野外为她捡拾一些植物的叶茎还有干树枝之类,把篮子捡满了,就再悄悄送回老太太的厨房。到她做饭的时候,几个人躲在稍远一些的地方,望着老太太烧着我们为她捡拾的柴火做饭,心里美滋滋的。而现在,有些单位每年的三月也搞一些学雷锋的活动,他们可不像少年时期的我们,他们的活动是打着红旗,肩上挎着彩带,甚至是打着锣鼓,浩浩荡荡,大张旗鼓,有声有色地开进敬老院、残疾人福利院等地方。如果要是拿李耳老人家给出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年少时为“五保户”捡柴的学雷锋活动可不可以算作“为之无以为”,而现在有些单位组织的大张声势的学雷锋活动可不可以算作“为之有以为”呢?总之,一个是悄悄做好事,从内心真的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只想享受那种做好事的结果带来的美感,而另一个则是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想得到的是做好事那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过程。
说完了“德”,接下来我们依次来说“仁”“义”“礼”。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句话的格式,前边已经有了,我们依据前边的格式,可以把它解释为:上“仁”的人有所为,而是出于无意。那么这个“仁”字又是什么内涵呢?孔子说“仁者爱人”,我们可以理解为仁是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后来的仁,又成为一种道德规范。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句话可解释为:上“义”的人有所为,而是出于有意。“义”字在这里的含义大致是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孟子也有言曰:“大人者,言必信,行必果,惟义所在。”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里的“礼”是符合统治者利益的行为规则。“莫之应”是没有人响应、回应。“攘臂”就是捋起衣袖,伸出胳膊。“扔”有扔掉、丢弃的意思,也有牵拉的意思。因为这一个“扔”字,这句话就有了两种理解。其一,于是就捋起衣袖,伸出胳膊硬拉人家强从;其二,上“礼”的人有所为而没有人响应,于是就抬起胳膊把它丢弃了。我们说,这两种解释感觉都有道理,都能自圆其说,也有的人站在自己的看法上,感觉另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理解有问题。若要问我的看法,我肯定地说比较赞同第二种。因为你弄的各种繁文缛节的“礼”那一套,仪式化、程序化、规范化,太不实在,太烦人,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照着去做,于是就像扔东西一样,抬起胳膊把它丢弃了,这种情况也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吧。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句话不难解释: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
这是对上述“德”“仁”“义”“礼”分述之后的一个结论。道、德、仁、义、礼,这五种东西相因而递生,老子将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是无心的流露,下德则有了居心,而“仁义”是从下德产生的,属于“有心”的作为,已经不是自然的流露了。到了礼,就更注入勉强的成分,礼失而后法,法施而后刑,不但愈来愈离质朴而趋文华,而且人们的内在精神全然被斫伤。其实,在老子看来,这道、德、仁、义、礼的依次更迭,是人类道德逐步沦丧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由无为而治过渡到有为,最后酿成大乱的过程。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薄”在这里是不足、轻微的意思。这句话可理解为:所谓礼,标志着忠信的衰微,是动乱的开端。是呀,当社会需要用“礼”时,虚伪巧诈也就随之产生,祸乱也就随之而来了。在李耳老头那个时代,礼已经演为繁文缛节,束缚人心,同时为争权者所盗用,成为剽窃名位的工具,所以李耳老仙抨击礼是“忠信之薄,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这里的“前识者”是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的人。这里的“华”是浮华的意思。而“愚”当然就是愚昧的含义。这句话可理解为:自以为很聪明的人,把道弄成了浮华表象,真是愚昧的发端呀。李耳老仙认为,礼的出现使人类离质朴的道越来越远,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李耳老人家一方面批判礼对人性的拘束,另一方面向往道的境地——自然流露而不受外界制约。所以他老人家痛心疾首而又语重心长地说了下边这句话,这无异于是对当时人们的告诫。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里的“厚”是敦厚、朴实。“实”是笃实。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浮华,所以要远礼近道。这句话只能说是李耳老人家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他所向往的返璞归真的社会境地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他老人家的永远的痛。
这里我也要说,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尔虞我诈,能够永远质朴纯真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