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老子之三、之四
作品名称:我眼里的老子 作者:沧海云帆 发布时间:2021-11-24 22:22:53 字数:4349
我眼里的老子之三
尊敬的李耳老先生,前边写了对你著作的两篇浅薄的感悟,后来一忙就放下了,这里恳请你不要骂我做事没有恒心,缺乏毅力哟。如果要找点客观理由来讲的话,实在是平时在为稻粱谋,把挣薪水的事当成了“天字号”工程。老实讲,我没有你的决绝和洒脱,你说辞职就挂冠而去,而我却在为生计困守。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对你的著作念念不忘的,常常在清晨或者黄昏后的闲暇里,默默赏视着你玄奥的言语。很想由这些文字引导着,走进你思想的疆界,在你的道德长河里畅游。
在第二章里,你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一章,看来你是要书接上回,专论“无为”之益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不崇尚贤能,民众不争功名;不看中难得的财物,民众不干盗窃之事;不显露那些引起贪欲的东西,民众的心就不会混乱。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概括来说,引起的后果就是争名夺利。李耳老先生,你生活的那个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这应该就是引起社会纷争的主要原因吧?
大家为什么要争名?因为名能满足虚荣心呀;为什么要夺利?利能满足物欲心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何等的荣耀、痛快之事啊!然而诸侯之间的争霸之战,弄得烽烟四起,祸害的都是老百姓呀。这道理早被元代的张养浩同志在他的散曲《山坡羊》里说得透彻明白之至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所以,你面对你生活时代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一定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呢。于是乎,你就提出了你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无为”之三项主张。可是你这些保守的良善主张,世世代代,又有多少人能听得进去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贪得无厌的人性呀,哪能轻而易举地就被一个白发老头的几句话所抑制呢?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可怜的老头呀,你这句话一出来,可是给自己惹下大祸了。有许多人因此批判你,说你的主张是在为统治阶级愚民或者社会倒退,是与人类历史背道而驰,是消极的呢。这里我不是想替你辩护,而是感到你是多么的冤屈呀,你这几句话的含义,且让本小子替你解释一下?至于是否能够与你的本意相符,我就没有什么把握了,望你海涵吧。
因此说圣人治理天下,就要让民众的心灵宁静无欲,让民众填饱肚子,减轻民众争斗的念头和想法,让民众强身健体。这就是我对你上面几句话的理解了。李耳老先生,面对那样的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我想,你的主张无非就是想劝慰那些君主们,不能不顾民众的死活,要让他们过上心灵宁静、温饱健康、不受苦罪的生活,他们才不会产生不正当的念头,才能做到精神的内守啊。如果你整天搞得民不聊生,饥寒交迫,他们如何能够等死呢?肯定会弄出些事情来的。我不知道你老先生是否还有更加深刻的本意,而就我这么浅薄地加以解释,怕你的这番主张,你说明的开明君主的图治方法,也应该和所谓的“愚民政策”脱钩了吧?
要想使社会安宁稳定,你就必须最大限度满足民众的需要呀。如果大家都心满意足了,自然就会心安理得,他们谁还会没事找事呢?除非是吃饱撑的。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是最好得到满足的,只要不是把他们逼迫得无法生活了,历朝历代,有几个惹是生非的呢?
我认为,毛伟人是最最懂得中国历史的人,他无愧为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老人家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如果仔细一想,这和你老先生两千多年前的主张,不是不谋而合吗?当然,毛泽东同志是针对新中国建立不久,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正确号召,应该比你的主张更积极、更现实,立意更高远呢。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你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如果能做到经常使广大民众没有成见,不生不良的欲望,那么,那些个别自以为有头脑、有想法、不安分的人,也就不敢妄为了。是呀,如果社会的大环境是安定的,个别人想作乱也就没有市场了,他们也只好打消那种企图妄为的念头。
“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哈哈,你老先生的这句话,可能不太好明白。无为就无为,干吗前面还要加一个“为”字呢?这里且让我谈一点自己的见解吧。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做事是一定要做的,真正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去做事,而不能主观妄为。这样一说,在“无为”的前面再加一个“为”字,也就顺理成章了吧?“为无为”,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做顺应自然规律的事呢?李耳老先生,我想在此请教你,“为无为”是不是还可以解释为做对的事呢?这也是我的一孔之见吧。“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含义这里是不是可以解释为:能够做顺应自然规律的事,那么天下就不会治理不好。是呀,天下还怎么会不太平呢?这不,你的文章的落脚点,还是在你的“无为”的主张上呢。
李耳老先生,我这里再回顾一下你在本章的论述。名位足以引起人们的争逐,财货足以激起人们的企图。争逐名位,贪图财货,于是人们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层出不穷了。有人说你老先生没有弄清社会纷争动荡的根本原因,我却不这样认为,难道你本章所揭示的现象,不正是你所在的那个时代,导致社会混乱与纷争的主要原因吗?
你先为你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找到了病症,紧接着就开出了一副药方。那就是,一方面要让民众生活温饱,丰衣足食;另一方面要开阔人们的心思,提高精神境界。说到底,你的主张就是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呀。而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老先生,窃以为,你所谓的“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乃是消解巧伪的心智。你所谓的“无欲”,并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要消解贪欲的扩张。你呀,对于那个时代的物欲无厌而导致的动乱无序,祸害百姓的恶果,是多么的痛心疾首呀。
李耳老人家,我无心为你说什么好话。况且,我就是违心说了你的好话,大概也捞不到半毛钱的好处吧?我只是按照我的一孔之见,随心所欲地说了以上几句话,但愿你和当下的学者专家们不要笑我胡言乱语就好。失敬了!
我眼里的老子之四
在这个深秋的傍晚,下班后,我穿过冷风袭人的楼间走道,回到另一栋楼的八楼住室。望着窗外万盏灯火和车水马龙,头脑里在反复沉思的却是李耳老先生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我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章似骚体的抒情诗篇。
李耳老先生,你这三句话里,就用了三处比喻,你老先生高古地吟诵着你心中的道,那么深奥、玄妙,那么动情,给人触摸不定的无限想象。我想,那时你脸上的表情一定是神秘、严肃而坚定的。这一章里,尽管你用了一个“或”和两个“似”,一个“象”字的虚词,可是,我丝毫不怀疑你对你所述说的道体的肯定。
严复老夫子曾经说过,要理解此章,就应该玩“或”字与两“似”字方为得之。我就按照他的说法,从昨天一直到今天,反反复复琢磨,从字面看,似乎找不到一个肯定的语句,的确让人觉得不牢靠,起初还真有些生你的气。这是干什么啊?说话含含糊糊的,如果你老头儿都没有弄清楚,就不要说出来呀,害得我们在两千多年后,还在劳神子探究,太气人了,要是你老头今天不慎跌倒在马路上,要去扶你起来才怪,尽管我也自认,算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可是,经过反复思考,我还是不怪你了,我甚至在为内心里埋怨你而内疚。我不得不认为是你用词的精确了。可不是吗?你在你著作的开篇就开门见山地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嘛,道本来就是无法精确地说出来的,如果能够确切地用语言阐述,那就不是你老先生说的“道”了。所以,算你高明,你用了那些不确定的虚词来形容你的道体就对了,我时髦点,也给你点一百个赞吧。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古代为盅,一种器皿,这里形容空虚的意思。这句话,按照本人的理解为:道是空虚无形的,可是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是呀,你老头儿的这句话,我用宇宙的概念来想象都不好使,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这无非就是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这些还是属于“有”的范畴,而道还有“无”的范畴呢。不能再想下去了,就连我这想象都是有边际的。说到这里,我又要望文生义了,后世人用的词汇:谦虚、不自满,“满招损,谦受益”,也应该和你这句话有某些关系吧?如果是我联想有误,也请你老人家谅解。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这句话,你用极其抒情的笔调,紧接上句对道体的总体叙述,来进一步阐述你的道体的内涵。“渊”者,深不可测也,“宗”者,族之根源也,“湛”者,深、沉之谓也。这句话整体说来就是:它深远呀,像是万物的宗祖;它幽隐呀,又好像实际存在。李耳老先生,你这“道”,的确够玄的。在哪里,看得见吗?它虚无缥缈;摸得着吗?它幽然无形呀。它尽管让我们如此无法把握,可是却又是万物之宗,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李耳老先生,上面你对道体进行了一番深情的描述后,这句话就应该是对以上的话语做结论了:我不知道它从哪里生出,好像是天地的先祖。如果仔细玩味,这句结语比喻得非常生动形象逼真。“谁之子”三个字相当传神,赋予了枯燥的理论概念以鲜活的形象。当然,这句话还揭示了你老先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你是第一个敢把天地从神的位置上拉下马的人。在你之前,不论是《诗经》《左传》《国语》都没有人敢否认上天之神明的存在。子产的“天道远,人道迩”,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也不过是一种对上帝的存疑而已,他们却不敢贬低他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没有从理论上,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给宗教、上天、鬼神以根本性的颠覆。只有你老人家有这样的理论自信和否定鬼神的勇气。你的伟大,你哲学思想的光辉,前无古人的地方就在这里。你说天地只不过是自然存在的天空和大地,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地方。你说道是万物的祖宗,包括上天也不例外。这无疑是对宗教哲学的一顿当头棒喝。
李耳老先生,你是史官出身,你的学识渊博是不争的事实。加上当时的社会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随着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万象认识的逐步深入,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人们已经从当初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盲目膜拜,进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一些所谓超自然的存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解开谜团。这应该也是你理论形成的社会基础吧。你以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和根源,从而把尊崇上天的神秘宗教观转换为理性哲学,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意义,太大了。中国文化中宗教意味的淡薄,与你的这种理性哲学的影响,有着太大的关系。我本人也是唯物主义者,应该说,我的观念中也有着你的积极影响呢,你也给了我不可小觑的滋养呀。尊敬的老人家,两千六百多年后的这个重阳节,我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
写到这里又该打住了。你的一句“我不知谁之子”,使道的来历无法再向前追溯了。至于向下追踪,我已经了解了“道”生上帝,继生万物,也就足够了。只是你对道体的醉心的描述和赞颂,仍然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