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入朝保家国
作品名称:铁路魂 作者:安子川 发布时间:2021-10-03 10:01:50 字数:3718
得到解放军赴朝作战的消息时,爷爷正在施工现场同石指挥长商量战士们过冬的事。
已经是十月份了,眼看就要冷了,如果没有充足的物资准备,战士们很难熬过山里的恶劣天气。按照爷爷的想法和上级指示,争取在冬天到来之前,再发动职工家属和广大群众制作一批棉鞋。爷爷知道,虽然每次动员,只能满足一小部分战士的需求,大量的军鞋还和前几次一样,需要上级下拨和山外老百姓的支援。但对他们这些职工及家属来说,也算是为宝天线铁路的修建做出了一份贡献。
此时的施工指挥部,已经远离了颜家川站区五公里,是在距枫树林一公里的渭河北岸安营扎寨,但仍属于颜家川工务段的管辖范围。只是对爷爷来说,每天来指挥部,必须步行五公里的铁路。
每当爷爷走在已经修好的铁路线上,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激动。他不止一次地慨叹:还是共产党领导得好呀,这铁路修得就是坚固。无论从路基,还是隧道,都让人感到放心。即使偶遇塌方,也是连阴雨造成,比起以前刚来时,不知要好到哪里去了。听说年底就要建成通车。到那时,宝天线再也不是人们说的“盲肠”了,他们这些铁路职工就可以正儿八经地肩负起维修养护的任务了。
爷爷每每想到这些,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恨不能长上三头六臂,天天吃住在施工队,帮助战士们加快进度。
此时,他们谈得正在兴头,旁边的电话响了,石指挥长顺手拿起话筒。爷爷听不清石指挥长在电话里都听到了什么,但从他的脸色看,凝重而严肃。只见石指挥长听到最后竟大声表态:“好的,马上执行,保证天黑前赶到!”
还没等爷爷弄明白怎么回事,石指挥长抱歉地对爷爷说:“非常对不起,王段长,刚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紧急集合队伍,天黑前赶到天州。”
“啥事这么急?”爷爷惊讶地看着众人。“那铁路不修了?”
“铁路肯定要修,但怎么修,等待上级通知。”石指挥长说完,立即给几个副指挥长分配任务,让他们通知下去,紧急集合。回头又对爷爷说:“王段长,我们立即派人到各站区接回休养战士,也请你赶紧通知各站区,做好准备。”
“他们还在休养呢,咋走?”爷爷看到石指挥长那雷厉风行的样子,也跟着急了。
“部队会根据病情,送他们去医院。”石指挥长说。
爷爷一听这话,知道事情紧急,也不好再争辩,就赶紧随着十几名战士,顺着铁路往颜家川站区走。
半路上,迎面碰到了四名职工。一见爷爷,气喘吁吁地说:“西干局郑局长打电话,说解放军要离开这里,让我们立即配合,做好交接,确保线路及器材的绝对安全”。
看来真有重要任务执行,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爷爷想。
爷爷急忙回到颜家川段部,一面安排职工和家属配合解放军战士转移伤员,一面打电话给西干局副局长郑功利。结果都是一个声音:抓紧配合部队集合转移,做好设备器材、劳动工具和铁路线路的移交、归类和看守工作,决不能因为部队走了,铁路器材流失了,线路没人管了。爷爷在电话里打了保票后,又急忙打电话给另外两名副段长,让他们务必安排好站区的职工,做好移交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放下电话,他一面组织人员护送伤员到部队,一面组织铁路职工对器材、工具进行移交和归拢,并安排人员巡视检查。
送走了解放军战士,山谷里又陷入了多年来少有的寂静。此时的爷爷,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凭直觉,这次解放军的迅速转移,一定有啥大事要发生,莫非又要打仗?
带着这个疑问,爷爷沿着修好的铁路向前走。沿途的每一根枕木,每一块道砟,每一座削平的山坡,每一个打通的隧道,包括山坡上、河岸边搭就的木棚,都勾起了他的回忆和对子弟兵的恋恋不舍。
十个月来的朝夕相处,他从战士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没有学到的东西。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不怕吃苦、忘我工作的牺牲精神,虽苦犹荣的乐观主义态度,都深深地感染了他,让他更加热爱铁路,热爱自己的祖国。尤其是在和石指挥长的最后一次交谈中,知道了五万大军在这次修建宝天铁路中所付出的惨痛代价。整个施工过程中,共负伤1086人,仅64军建制内的就有533位战士负伤累病,56名年轻战士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两天后,爷爷终于得到消息:这些修路大军,之所以紧急离开宝天线,是要奔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的伟大战役。
这就是中国军人的伟大所在,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只要祖国需要,他们会义无反顾的前往。
在秦陇山区,五万大军,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怀着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工作热情,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用了整整十个月时间,让千疮百孔的宝天铁路即将贯通。若不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他们一定会让绿色长龙腾飞在秦陇山区的沟沟壑壑。
如今,他们走了,把未完成的任务留给了铁路职工,我们决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用他们的精神和留下的宝贵经验,继续抢修线路,保证列车早日安全畅通。
当爷爷一直为下一步如何守护好铁路而绞尽脑汁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通过西干局郑局长的电话传开了。
原来,解放军的赴朝作战,给宝天铁路的继续修建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不足。为了尽快恢复施工,西干局根据上级组织的指示精神,分别派人到陕西的安康、商洛和甘肃的天水、定西四个地区招收民工,同时采取铁路修到哪里,就在哪里招工的办法扩大力量。很快招收了四千多人的民工队伍,加上地方部队和宝天线全体铁路职工,一支近万人的修路大军又一次组建起来。
时间很快进入1950年的初冬。以爷爷、高宝堂、严军军、梁刚刚、魏建成、铁牛为段长的六个工务段全体职工和家属,也像配合人民子弟兵那样配合着近万人的修路大军。每天和施工人员一起上山干活,用子弟兵用过的原始工具钢钎、炸药、铁镐,采取最原始的劳动方式人背肩挑,把宝天铁路工程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晚上,他们和以前一样,把人员分成组,进行线路巡查,用子弟兵留下的无私奉献精神,守护着铁路的正常修建。
这天,爷爷回到家的时候,天已麻黑,他正要喊奶奶给他盛饭,却猛然愣住了,油灯下的屋里,一个男人正笑呵呵地站了起来:“一听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人还没进屋,命令倒来了。”
爷爷仔细一看,原来是高宝堂爷爷。“是高大哥呀。”再一看旁边坐着刘玉兰奶奶,激动地说:“大嫂也来了。”然后对奶奶说:“家里来客人了,咋不早说?”
“你还没进屋,就开始下命令了,我咋说?”奶奶笑着嗔怪。
“就是,你这大男子主义太严重了。郑大哥上一次可说了,现在是新中国了,男女都一样,你可不能再随便使唤我们女人了。”刘玉兰奶奶笑着发出了警告。
“我哪敢呀?在家里她可是我的领导。啥事都听她的。”爷爷一边争辩一边催着奶奶:“赶紧端饭,和大哥大嫂一起吃。”
“你还别说,我们今晚就是来你家蹭饭的。”高宝堂说着,边从包里掏出一瓶天州当地的白酒往桌上一蹲。“而且还要喝两杯。”
爷爷不解:“咋,有喜事?”
“当然有喜事。”说着,催刘奶奶道:“帮着弟妹端饭。”
“啥喜事?”爷爷催问道。
“等一会边喝边告诉你。”高宝堂神秘地卖开了关子。
少顷,饭菜已摆上了桌,有凉有热,有干有稀。凉菜无非就是凉拌白萝卜和凉拌白萝卜樱;热菜是炒土豆丝和炒白菜;干的是煮土豆和黑面馍馍;稀的是玉米面糊糊。没有荤菜。人海战术的大面积施工,让山上的野鸡野兔全被捕捉殆尽。就这些素菜,也是非常难得。
一切摆好后,爷爷大声对里屋喊道:“良成、良凤,你们赶紧过来吃饭。”
听到喊声的父亲和姑姑,急忙从里屋出来。最近刘玉兰奶奶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太多,一放学回来就做作业。
其实他俩在高宝堂和刘玉兰刚来时,就已经打过招呼了,所以,出来后直接坐在了桌子旁。爷爷不知道,大声呵斥道:“咋,高爷爷和刘奶奶没看见呀,也不知道问一声,一点规矩都不懂。”
“这你可冤枉孩子们了。”刘奶奶赶紧接话。“我们一来,孩子们就问了。”
“就说呢?”爷爷不说话了。
高宝堂爷爷却说:“你这对孩子也太严了吧!”说着,给两个陶瓷缸倒满了酒。
“快说吧!啥喜事?”爷爷催促着。
“两件喜事,一件是公,一件是私,公事你知道,私事你可不一定知道。”高爷爷说。
“你说的公事,不就是年底要修通宝天线,并进行通车典礼吗?”爷爷很有把握地说道。
“这难道不是大喜事?”高爷爷故意反问。
“是喜事,可这喜事大家都知道。郑副局长上个月就电话通知每个工务段了,让务必加把劲,确保通车典礼如期举行。不过,有点过时了。”爷爷有些失望:“你还是说另一件喜事吧!”
“另一件喜事是关于你侄子高小兵的。”
“啥?小兵咋了?”爷爷惊讶道。
“下午郑副局长打电话说,西干局重视培养技术人才,从下个月起,在天州创办铁路人才培训中心,想让小兵去,征求我的意见。”
“当然要去了,多好的事。十七岁的大小伙,正好深造一下,对今后的发展有用。”爷爷高兴地说:“唉,没说小娟能去不?”
“小娟还小,等年满十五岁就可以去了。”刘奶奶抢过话题。
“郑副局长还说了。随着培训中心的创办,以后我们这些铁路孩子都可能去培训学校深造。”高爷爷高兴地说。
“那我们也能像小兵哥哥一样到培训学校上学吗?”父亲和姑姑异口同声地问。
“那当然了,你们以后也是铁路职工了。”刘奶奶看着父亲和姑姑说。
“好了好了,先干杯再说。”爷爷高兴地举起了杯子,同时示意奶奶和刘玉兰以水代酒,共同干杯。
“这还真是件大喜事,我们这些铁路职工的孩子,最起码能子承父业,踏踏实实干铁路。”
那一天晚上的酒,喝得时间很长,直到奶奶和刘奶奶不停地打呵欠,父亲和姑姑早已回屋睡下了,两个爷爷才酒足饭饱地起身离桌,互相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