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环儿的《霓裳羽衣舞》引来排练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作品名称:龙凤隐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1-08-30 10:31:46 字数:3420
不知不觉,大家已经来到排练场上。好热闹呀,简直可以说是人山人海,闹声如潮。场地的一侧,并排摆着五六面铜鼓,都有双手合抱一围那么大。每一面铜鼓都有两名鼓手侍候。紧挨着那一排铜鼓的是吹芦笙的队伍,那吹芦笙的全是男人,有年轻人,也有三五十岁的壮年男子。
现在基叔六人的注意力全都被那芦笙队所吸引,你看,那芦笙真的有点稀奇,一个头大尾小的竹子筒,在它大的一头由下到上的三节开着三个口,三个口中插着三根小竹管,中间那根竹管长得多,最上面那根最短,最下面那根居中。上下两根的尖端又套着一个竹筒,看样子还有小管插入中间那根长竹子筒里面。吹的时候,双手握着那烟斗式的竹管,插入大竹管的三个小竹管高高地立在面前,远远高过头顶。
更奇怪的是,一部分人的面前立着一根两三尺的楠竹,有小竹管直接插入楠竹筒里面,吹奏的人勾着腰对着楠竹筒吹。
基叔想对这芦笙了解得更全面一些,更深入一些,于是他跟车主一同来到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身边。那位男子一双眼睛好锐利,一眼便看出基叔非等闲之辈,忙打躬作揖道:“敢问客官是何方贵客,也有雅兴光顾敝方的芦笙排练?”
“鄙人是从龙标过来的,久闻贵方文明久远,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今日有幸亲见,真叫鄙人耳目一新!”
“啊哟!好说好说!敝方幸得贵人赏光,真叫敝方大放光彩,鄙人代此地侗族人谢过了!”
一番寒喧过后,谈话渐渐进入正题,车主似乎更急一些,问道:“请问老兄弟,贵地的芦笙声音悠扬响亮,这芦笙的制作工艺看来不简单吧?”
“老兄弟”听龙标的汉族客人问起芦笙,马上来了劲头:
“要说这芦笙的制作工艺,说起来也还真的不简单。原料倒很普通,它就是以竹子为笙管,外侧开按音孔,里面装铜制簧片,插入木制笙斗内。一般有六个管子,也有多达十个或十二个管子的。六个管子的芦笙只有五个或三个管子装笙簧,其余的管子没装簧片,只是用来做装饰。管子外面装三个竹筒或者用薄竹壳制成的三角形共鸣器,用来扩大音量。芦笙的大小长短不一,高音芦笙有二三尺,小的只有一尺左右。中音芦笙的长度一般在两尺到一丈,低音芦笙高达两丈多。一种称为筒卜或芒筒的低音芦笙用一根小竹管插在粗大的楠竹筒里,只发一个音,立在地上吹。这低音芦笙是用来烘托高、中音芦笙主旋律的。高音芦笙是芦笙队的领唱音。”
“老兄弟”说到这里,用手指着场上那些不同的芦笙道:“你们看,那些高高地举在上面的就是高音芦笙,再看那些人面前立着一个楠竹筒的就是中音芦笙,还有,你们看,那些人面前横放着一根两三丈长的楠竹,你不要以为那些竹子是用来破篾编织篾制用器,那也是用来吹奏的芦笙呢,用一根竹管插入楠竹筒里面,那声音经过两三丈楠竹筒,发出的声音是低沉而洪亮,简直有点像神话故事里的狮子吼鸣。”
“听说你们侗族人善于跳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看那些跳舞的男男女女,一个个都可以称得上舞蹈行家,你们侗族人,生活真是有意思。”基叔情不自禁地称赞起来。
“在我们侗族,吹芦笙是和舞蹈连在一起的,那里有人吹芦笙,那里就有人跳舞,所以叫着‘芦笙舞’。说起来,这‘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舞蹈。在很古的时候,人们在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都要跳芦笙舞。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也要跳芦笙舞。”
“听说这芦笙舞又叫着‘踩堂’?”车主早听说“踩堂”这名称,此时他想问一个明白。“还有的地方又叫着‘踩芦笙’呢。”
“其实这芦笙舞有多种不同的的名称,但总的来说,它就是一种自己表达快乐的方式,对于年轻人来说,它是一种表达爱情、寻求情侣的舞蹈。”这时坐在旁边的几个人也纷纷参加谈论,说话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每逢节日,未婚的男女青年都不会放过‘踩堂’的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跳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姑娘不但要身穿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要在头上、耳朵上、脖颈上、手臂上各处戴满用白银制作的装饰品,如簪子、项链、项圈、耳环等等等等,一个个打扮得美如天仙,因为这不仅是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的美丽,也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
“进行‘踩堂’的舞圈是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日期间,来自各个村寨的‘踩堂’将会聚在一起,齐展风姿。你们看,那围绕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两三丈高的的楠竹)的一圈人就是一个芦笙队(一个“踩堂”,柱顶上悬挂的旗子就是芦笙队的队旗,那些围绕芦笙柱的人就是专为‘踩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现在我们来看场上的排练。”
现在基叔和车主都将目光集中到“踩堂”舞蹈的排练场,只见那宽阔的排练场上,那围成一圈一圈的人中间都竖着一根高高的竹竿,那些男青年手里都拿着小芦笙,姑娘们都拿着彩巾,戴着花伞,头上身上到处佩戴着闪闪发光的银饰,一个个打扮得如花似玉,娇艳无比。他们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推磨盘的方向旋转着跳舞。舞蹈的动作与节奏,依照芦笙的领奏者所领奏的曲调不断更换。姑娘们的动作并不复杂,她们时而在原地旋转,时而两臂做上下前后的摆动,但那动作却充分表现出侗族姑娘们的天真烂漫、活泼大方、纯洁自爱、追求快乐幸福的美好心灵。男青年们一边吹奏芦笙,一边做幅度较大的蹲步、跳跃、点步踢腿等动作。整个舞蹈沉浸在抒情与细腻之中,但又不少潇洒与活泼。而且,每当若干堂舞队同时作舞时,“芦笙曲”此起彼伏,姑娘们舞姿翩跹,真是一片歌舞海洋,热闹非凡。
基叔和车主被这场面深深吸引,看得几乎有点发呆。他忽然想起那京都的皇家歌舞宴会,那无比华贵高雅的“阳春白雪”歌舞。但奇怪的是,这些普通百姓的自由歌舞却也有如此魅力,简直令人看得如痴如醉,全身心沉浸在无比的轻松和愉悦之中。“咦,环儿呢?”他忽然想起当年环儿跳“霓裳羽衣舞”的情景,他想看看此时环儿看芦笙舞的感觉。他的目光开始在她们原先坐着的地方搜寻,可他只看见五哥和七哥,环儿和三妹子却不见踪影。
基叔从五哥七哥的眼神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他的脚步很自然地开始移动。当他接近五哥七哥的当儿,动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的面前:排练场上,姑娘们全都穿着节日盛装,尤其是她们那头上的凤冠和脖颈上的银项圈特别显眼,在基叔看来,她们那打扮就跟麻阳西山月客栈的娜娜呢小姐颇为相似。此时,姑娘们正停了下来,站成了一圈,圈内一位姑娘正在表演她的舞蹈。由于基叔身材高大,那位在圈内表演舞蹈的姑娘早被基叔看清了面目。令基叔不敢相信的是,这姑娘怎么这么眼熟?“环儿!是环儿!”基叔想,这姑娘明明是环儿,可她那服装哪来的?她为什么又去跳舞呢?是了,她跳的是‘霓裳羽衣舞’,可她……
基叔满腹疑团,这时他看见五哥七哥二人看着他笑,同时用手指着圈内的姑娘:“在那里跳舞,被几个侗族姑娘拉去的,三妹子也被拉去了,还给她们换了服装。”
“她们怎么知道环儿会跳舞呢?”
“这我们也不知道了,待会儿问问她们自己就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环儿和三妹子是被那些侗族姑娘蛮缠着拉去的。”
说话间,排练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圈内姑娘向周围的人频频招手示意。就在此时,那位圈内姑娘一下看见了基叔,她分开众人,径直走到基叔面前,带着几分羞怯地道:“是她们……蛮缠着拉我来的……不过也蛮好玩的……”三妹子也忙插言道:“当时环姐只是无意地做了一个舞蹈动作,不想恰好被她们看见,于是她们一定要环姐去跟她们一起跳舞,结果她们发现环姐原来是跳舞的高手,于是大家围着她要她表演。”
爱心可以使人变得宽容,现在的基叔,由于经历过十年的离乱与苦苦思念,现在能跟环儿重聚,他那无比深沉的爱使他变得十分的宽容,当他看到环儿那有些羞怯的表情时,忙安慰道:“没事没事,只要好玩,继续去跳吧,啊,去跳吧。”
环儿得到基叔的理解,快乐得像一只小鸟一般,重新回到圈内,继续跳她的“霓裳羽衣舞”,排练场上又响起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不过这里不愧为舞蹈之乡,竟然有人看出这舞蹈叫“霓裳羽衣舞”,就听得有人大声说:
“龙标大姐,你这舞蹈叫着‘霓裳羽衣舞’吧?那‘霓裳羽衣舞’是我大唐杨贵妃娘娘的舞蹈,想不到你们龙标的姑娘也学会了,是跟什么人学的?”
环儿有点紧张,但她很快就沉着下来,以她环儿的机灵,编个故事还不是小菜一碟?只见她微微一笑,故事就来了:“你们听说过王昌龄王大人吗?十多年以前他在龙标做父母官,他有个女儿,绝顶聪明,早年她在京都看杨贵妃娘娘跳‘霓裳羽衣舞’,竟然被她学会了。后来在龙标她跳‘霓裳羽衣舞’,大家都非常羡慕,很多姑娘都跟她学,我就是那时候跟她学的。”
大家听说这位龙标大姐是跟王昌龄的女儿学的,更加钦佩,排练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