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唐局势,风雨欲来风满楼
作品名称:龙凤隐 作者:远星汉 发布时间:2021-07-09 11:15:00 字数:4145
对安禄山的反叛,朝野内外都有人有所察觉。朝廷内部,除了宰相杨国忠在皇上面前提出过对安禄山的怀疑,高力士对安禄山的反叛也有所察觉。作为玄宗皇帝最亲近的侍臣,高力士对安禄山频繁地来宫廷,早就有所怀疑。一次,皇上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高力士回答说:“边将拥兵太重,陛下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不可复救,何得谓无忧也。”高力士又补充说,“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
高力士这些话很明显是提醒皇上不要过于信任安禄山,但是皇上对安禄山的过度信任占了上风,居然认为高力士是对安禄山怀有偏见,所以皇上没有对高力士的话引起重视。
张九龄也注意到安禄山频繁来京城活动有了怀疑,张九龄一直讨厌安禄山的狡黠,曾经提醒玄宗皇帝不要过于相信安禄山,说安禄山“面有逆相”且有“狼子野心”;有朝一日要出事的。但是玄宗皇帝认为张九龄也对安禄山存在偏见,用古人的面相学说看待边关重臣。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斩首。此前安禄山入朝奏事,宰相张九龄对侍中裴光庭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这次作战失利,他提笔批示奏文说:“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唐玄宗看了批文说:“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终未准奏。
对于安禄山的反叛,大诗人李太白也早有察觉,天宝十一年十月,李太白在游历途中去了一趟范阳,也就是安禄山的大本营,亲眼目睹了安禄山的嚣张气焰,客观地预见了安禄山谋反的必然性。离开幽州后,李太白写了一首诗,题为《幽州胡马客歌》,道出了自己对大唐前途的担忧,诗曰: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
另外,李太白在《古朗月行》一诗中反映了自己的担忧,诗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对于如此重要的军事情报,李白既没有上报朝廷,也没有密奏皇帝。应该说,李白有难言之隐。当时,安禄山正红得发紫,而唐玄宗对他百般信任和恩宠,连御史大夫和当朝宰相都扳不倒他,李白一个被逐出朝廷的文人,所说的话又有多少份量呢?再者,王忠嗣、杨国忠因为说过安禄山的坏话,一个被贬职,一个遭冷遇,如果换了李白,恐怕只有被砍头的份了。所以,一句“心知不得语”,反映出了李白当年心存畏惧、有话难诉的矛盾和尴尬。
在大唐边关大将中,王忠嗣是最先预见安禄山反叛的将领。王忠嗣原名王训,父亲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太谷男,在陇上以骁勇闻名。开元二年七月,吐蕃进犯陇右,唐玄宗下诏命陇右防御使薛讷率杜宾客、郭知运、王晙、安思顺抵御。薛讷派王海宾为先锋,到武阶与吐蕃兵交战,王海滨取胜,打死或活捉了很多吐蕃军。众将嫉妒他的战功,按兵观望,王海宾兵少,众寡不敌,王海宾战死,唐朝大军乘机进攻,斩首一万七千吐蕃军首级,缴获战马七万五千匹、牛羊十四万头。王晙率军与薛讷军汇合,一起追击吐蕃军,又在长城堡击败吐蕃军,前后杀获吐蕃军数万人。玄宗怜惜王海宾,追赠他为左金吾大将军。
王训时年九岁,授任尚辇奉御。入宫拜见玄宗皇帝,伏地大哭,玄宗皇帝安慰他说:“这相当于霍去病的遗孤啊,等到年壮而拜为将。”赐名“忠嗣”,收养在宫中。李亨为忠王时,唐玄宗叫他与王忠嗣交往。
王忠嗣长大以后,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於用兵的谋略,玄宗皇帝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对答如流,玄宗皇帝很器重他,说:“你今后必然成为良将。”让他试守代州别驾,大姓豪强关闭门户收敛行迹,不敢犯法。王忠嗣经常率轻骑出塞,李亨禀告唐玄宗说:“王忠嗣勇于战斗,恐怕损失了他。”因此朝廷将他召回。
开元十八年,朝廷又授予王忠嗣父亲为安西都护之职。信安王李祎在河东,萧嵩出河西,多次引荐王忠嗣为自己的部下。玄宗皇帝因他年轻,心怀为父复仇的意愿,下诏不可以任为重将。
开元二十一年,萧嵩入朝,王忠嗣说:“跟随公已经三年,没有什麽回报天子。”于是请求率精兵数百袭击敌虏。适逢吐蕃赞普大酋在郁标川练兵,部下想要返回,王忠嗣不听,提刀冲入敌阵,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萧嵩向朝廷奏报他的战功。唐玄宗非常高兴。连续提升王忠嗣为左威卫将军、代北都督,封清源县男。与皇甫惟明互争高低,皇甫惟明诬陷他有罪,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想攻取吐蕃新城,有人提议说王忠嗣富有军事才干,杜希望奏请朝廷,朝廷下诏追召他赶赴河西,进军攻取了吐蕃新城。王忠嗣功多,授任左威卫郎将,专知兵马。不久吐蕃大举出兵,准备报复新城之败,早晨逼近官军阵地,唐军寡不敌众,全军都很恐惧。王忠嗣单骑挺进敌阵,左冲右突,一人杀死数百人,吐蕃军慌乱中相互践踏,唐军从侧翼袭击,吐蕃军大败。由于战功显赫,唐玄宗下诏授予王忠嗣左金吾卫将军,兼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兼大同军使。
开元二十八年,王忠嗣以本官又兼代州都督、摄御史大夫、兼充河东节度,又加云麾将军。开元二十九年,替代韦光乘为朔方节度使,多次加权知河东节度使。当月,田仁琬作为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依然为朔方节度使。
天宝元年,王忠嗣兼任灵州都督。这年北伐,与奚怒皆在桑干河作战,三次将他打败,俘获大量人马,耀武漠北,凯旋而归。此时突厥叶护刚刚发生内乱,王忠嗣率大军以威震慑,乌苏米施可汗害怕请求投降,却变化拖延不到。于是王忠嗣在拔悉密与葛逻禄、回纥三个部落之间使用反间计,攻打米施可汗使之败逃。王忠嗣于是出兵讨伐,夺取其右厢而归,其西叶护及毗伽可敦、男西杀死葛腊哆,率领其部落一千余帐进京朝拜,于是授予左武卫大将军。第二年,又击败怒皆及突厥的军队。从此塞外安定,突厥不敢来犯。
天宝三年,突厥拔悉密等九家姓叶护联合攻打乌苏米施可汗,将其首级传到京师。天宝四年,王忠嗣被授予御史大夫,充任河东节度采访使。五月,被封为清源县公。
王忠嗣年少时以勇敢自负,到了身居将职,又以稳重守边为本职。曾对人说:“当国家安定的时候,作为将领的职责是抚恤军队而已。我不想凭借国家的力量,来捞取个人功名。”训练兵马,缺少份量的一定要补上。有一把重达一百五十斤重的漆弓,曾贮在袋中,表示没有多大用处。军中士卒都日夜思战,由于常常派遣侦探观察敌方的薄弱地方,然后出奇兵攻击,因而士卒喜欢这样做,师出必胜。每次军队出战,便召集各将领交付兵器分发给士兵,虽然是一弓一箭,但都在上面记上用者的姓名,战斗完后收回。如果遗失,就验明其身份治罪。所以人人自勉,兵器充足。
天宝四年,王忠嗣又兼任河东节度采访使。从朔方到云中,边境线长达数千里,在要害地段开拓旧城,有的地方则自己制定规则,开拓边域各数百里。自从张仁亶守边四十多年之后,王忠嗣继承了他的功业,北塞的胡人又停止了战事。
天宝五年正月,皇甫惟明由于在河、陇战败,王忠嗣由此担任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这月,又暂替朔方、河东节度使事。王忠嗣佩带四种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都归其掌握,自唐朝建国以来,还未曾有过这种事。不久授予鸿胪卿,其余官职如故,又加授金紫光禄大夫,授其一个儿子五品官职。后来频频在青海、积石作战,都大获全胜。不久又在墨离讨伐吐谷浑,占领其全国后凯旋。
王忠嗣在天宝年间多次镇守边关,战功赫赫,堪称大唐第一猛将,而且在去辽东的时候就预料安禄山必反,只不过他的建议一直没有得到玄宗的肯定。
当初,王忠嗣在河东、朔方很长时间,对边疆的情况非常熟悉,很得士卒人心。到了河、陇,对当地风俗人情非常不习惯,又以功名富贵自傲,威望比往日降低。这年四月,坚持让位朔方、河东节度使职务,唐玄宗同意了。
唐玄宗正在考虑攻占石堡城,下诏令征询攻战的方法,王忠嗣上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全力守卫它。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势态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策。”
唐玄宗由此不高兴。李林甫特别忌妒忠嗣,每天都在寻察他的过失。天宝六年,董延光献计请求攻占石堡城,唐玄宗下诏命令忠嗣分兵接应他。王忠嗣勉强服从,董延光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告危,跑进来相告,等他来时,王忠嗣问:“李将军有什么事吗?”李光弼上前说:“请商议军情。”王忠嗣说:“为什么?”光弼回答:“大夫以士卒为己心,有拒绝董延光的怒色,虽然接受了诏令,实际上是耽误他的谋略。为什么?大夫以数万兵出战,却不悬以重赏,这怎么能鼓起三军的勇气?大夫财帛装满库房,何必可惜以万段的奖赏来堵住谗言之口呢?这次战斗若不能取胜,将归罪于大夫啊。”
王忠嗣说:“李将军,我的决计已定。平生的初愿,难道是追求显贵吗?如今力争一城,得到了它也未能遏制敌人,没有得到它也对国家无害,忠嗣怎么能以数万人的生命去换取一个官职呢?如果陛下责备我,不就是失去一个金吾羽林将军,回朝做侍卫吗!其次,难道失去一个在黔中的辅佐人吗?这些我也心甘情愿了。即使这样,你还是关心我的。”
李光弼谢道:“我担心连累大夫,因而向你提出忠告。大夫能遵循古人之事,不是我能达到的。”于是恭敬退出。等到董延光逾期未攻下城堡,却上奏说是王忠嗣延缓出兵,因此导致战事无功。李林甫又命令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声称自己过去在担任朔州刺史,王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王忠嗣曾经说:“早年与忠王在宫中一起生活,我愿意尊奉太子。”
唐玄宗大怒,召见王忠嗣入朝,命令三司详细审讯,几乎被陷害致死。适逢哥舒翰代替忠嗣为陇右节度,承蒙唐玄宗宠爱,因而上奏说王忠嗣为冤枉,辞语非常恳切,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来替忠嗣赎罪。唐玄宗怒气才稍稍消释,不过仍将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
王忠嗣获罪遭贬,安禄山没有了最强大的对手,在大唐高层将领中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止他安禄山的行动,于是安禄山更加肆无忌惮地加紧反叛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