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杜鹃岭逸事>第三十二章 乡音未改

第三十二章 乡音未改

作品名称:杜鹃岭逸事      作者:枫林老矿工      发布时间:2021-07-07 14:53:32      字数:3986

  在杜鹃岭煤矿,到了2011年依然在井下采掘一线当采掘工的东福市人,已经很稀罕了,但并不是没有,只剩下一两人。一个是队长、一个是采煤工。但真正从建矿开矿就到杜鹃煤矿的城里人,其实就只有一人。准确地说,也就是从1971年秋天从五一广场宣誓、跟着建设营出发走到杜鹃岭煤矿,当上采煤工一直没有更换过任何其它工种、最后在采煤队退休的工人,那就只有一人,他就是当年东福市组建煤矿建设营时期、当时年龄只有十五岁的职工赵文德。
  赵文德最早也是在老杜鹃岭工区干采煤工,赵文德与肖如坤两人也曾在巷道中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无数次照面,但基本上也就是彼此面熟,而没有互相认识的机会。后来肖如坤离开老工区去了矿山救护队。赵文德在杜鹃岭老采煤工区撤消后就重新分配到另一个采煤工区。两个不同的工区,一个在杜鹃岭的山岭的山顶上,一个在山岭下的河边上,两个工区相距有半个小时、约三公里多的公路里程。
  重新认识矿书记肖如坤是在2011年底的事情。这一年肖如坤刚好由公司党工部主任调到杜鹃岭煤矿任职矿井书记。赵文德向肖书记反映说,他已经在井下采煤队干了整整四十年了,马上就要退休了,还没有享受过一次外出疗养福利待遇。采煤队的文书建议他找找新来的矿井书记肖如坤看看,是否能让他去疗养一次。赵文德的向肖如坤聊的自己的故事让肖如坤感慨万千,他的经历让肖如坤感到震惊。
  赵文德是十五岁参加参加东福市建设营到杜鹃岭煤矿工作的,这在当年是东福市区年轻最小的矿工;他到了五十五岁时,矿劳工告诉他下半年可以办理正退了,是他自己到矿井的书记办公室告诉矿井书记肖如坤的,他说想在正式退休之前能享受一次公费的疗养,因为他一次都没有去过,他也羡慕了很久。
  他告诉肖书记,他的妻子叶群英在东福市一家私立的幼儿园工作。她是街坊邻居的女儿。打小俩人就认识。两人同岁,还是同学。也一起上小学和中学,赵文德与妻子叶群英生有一对又胞胎女儿。
  两人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女方家的父母是不太同意的她嫁给赵文德的。但叶群英自己始终就坚持着想法,并且不为别人的看法所改变。一方面是叶群英自己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而且自己父母身体又不好,经常需要看病什么的,经济负担比较重。但叶家几姐弟后来在赵文德的支持帮助下,逐渐好了起来。她两个弟弟先后都考上了大学及中专业,所有学费也是姐姐叶子英在承担。她后来自己说,多亏稼给了赵文德,俩人同甘共苦几十年,也终于有今天的好日子。
  赵文德当年也就是每年才回到东福市探亲一次。除了杜鹃岭煤矿生产忙、采煤队人员紧,不好请假之外,赵文德只有探亲假才回到东福市,休息一个月。探亲假之后他又要回到杜鹃岭上班。他俩谈恋爱的形式也有特点,赵文德不太会讲话聊天,但也比较讲实际。他经常就在东福市区一个叫东街的地方等着与对象叶子英。叶子英就在东街附近的一个私立幼儿员上班。这一带当年是东福市是繁荣的街道了。不过当年没有现在这么森林一样密集的高层建筑,大部分都是古色古香的矮小的两层楼或者三、四层楼。当年这里有一个叫“味中味”的饮食店在东南省都十分出名。“味中味”离东街的十字路口不过只有一百来米的距离。“味中味”是一栋两层楼的、中间带有天井的砖木建筑,两侧的厢房式的建筑就隔成一间间的整齐的食铺,木屏做成的隔间上面也是雕龙刻凤的装饰图案,左右两侧都是一排漆得油光瓦亮的木柱,上面还镌刻着不少诗词。“味中味”提供的各种菜肴多到难于计数,单单面点、糕点等面食就有上百种。当年能在这里偶尔用膳的人几乎就是有钱人了。但赵文德和叶子英却经常来。当然都是赵文德请叶子英。赵文德说这里清静、装修也精致、而且食品肯定都是极新鲜、卫生的。他们最爱吃的是一种肉馅鲜美的小笼包。叶子英的幼儿园同事每次问她在那儿吃的饭,叶子英总是小声的说,是在“味中味”。这让幼儿园的阿姨十分惊诧。她们认为叶子英的对象肯定是一个有钱人。但绝对想象不到这个身材挺拔、长相英俊、尤其肤色健康红润稍稍偏白的年轻汉子只是一个有东福市城镇户口的市办的杜鹃岭煤矿工人。叶子英也绝口不说她的对象具体是做什么的,只是说他是在外地工作,工作比较忙。
  他们俩几十年的婚姻也十分稳定平静,俩人从来也没有争吵过什么。在八十年代结婚时他每个月就寄回家五六十元。这在当年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因为在当时,城里的铅笔厂、塑料厂、电器厂等厂点的职工的月收入,每个月也就是三十元左右了。后来他每个月汇给家中的钱就提高到寄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他只留个几百元的生活费。靠了赵文德这几十年给家里寄的钱和煤矿稳定的收入,叶子英自己的两个弟弟先后大学、中专毕业,参加了工作。帮助女方家庭,赵文德从未有意见;他与叶子英的一双女儿,也先后大学毕业、出嫁,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他俩也在城里买了房子。
  赵文德为了多给家里寄钱,每个月几乎都是全勤,从没有请假休息过。他还特别注意自己的安全,平时也不喝酒、抽烟,也从不参加赌博什么的。赵文德问能不能安排到东福市的职工疗养院疗养,因为他的家就在职工疗养院附近。肖如坤书记立即叫来矿工会的负责人问清楚工人疗养的条件。为什么象赵文德这样的老采煤工没有机会疗养?工会的同志说一般安排疗养的对象主要分这么几类:一是矿井和公司级的劳模、二是班队长等管理骨干、三是工伤人员。赵文德不属于这三类人员中的任何一类。并说这是公司文件的规定,下级工会无权更改上级文件。
  肖如坤书记立即就说“公司文件也是人写的,操作性很差。这种特殊情况就不能依照所谓文件规定了,要求尽快安排赵文德去疗养一次。”才几天时间,上级工会传下意见:就是不能破这个例。肖如坤说“如果不能破例,那么就考虑矿工会自己从相关经费中出钱让他去东福市的职工疗养院疗养一次,以前矿工会不都有这个做法么?”“现在这个权力已经被上面收掉了。”“疗养名单每一个都要上级工会批准!”肖如坤说“我们怎么能这样对待老工人?他已经为矿上为国家采了四十年的煤!有谁能做到?”
  肖如坤的言论很快就有人反映到上级工会。在接下去的工会会议中,很自然地就受到工会负责人不点名的批评:“我们有的矿井书记很狂妄!简直目无领导、随意就敢直言犯上!对上级工作竟然也可以指手划脚!随意就想更改上级的文件规定!”
  肖如坤听出这就是指责自己,但肖如坤认为自己没有错。他只是想帮助一个普通采煤工人而已。他就考虑将此事摆到桌面上来向公司领导说明和争取。在轮到肖如坤书记发言时,他面对工会和公司领导,又再次为争取赵文德疗养的事情进行争取。肖如坤书记说“赵文德在杜鹃岭煤矿的井下采煤队干采煤工作已经足足四十年了。他不仅是杜鹃岭煤矿、可能也是东南省、甚至可能是全国煤矿行业都堪称井下采煤工龄最长的职工。他没有符合所谓疗养的三个条件,是因为文件本身的操作性就不好。可以说他采煤四十年本身就是一个‘王炸’级的硬条件,完全超过这三个条件;他没有当上班队长,是因为他的口才和性格;他没有评上劳模,我想往往就是相关文件并没有考虑将工人的采煤工龄例为评劳模条件中的一条硬指标;至于没有工伤过,那更不是什么条件和理由了,我们更应该奖励他,他对煤矿安全的重视、自己四十年没有发生过工伤,这反而是难得的、也就他是对企业的重大贡献。”
  出席会议的公司总经理很沉闷地吸着烟,他当然知道事情的正误,但他要维护工会领导的面子,他挥了挥手示意肖如坤书记不要再说下去了,他表态说“这件事情会后再议定!”。肖如坤的发言让工会负责人脸色极其难看。肖如坤的性格本身就是一种不畏强权的秉性,而且肖如坤特别痛恨那种居高临下、不把矿工当人看的人,这种性格特质使他很容易就得罪了领导。肖如坤在担任政治部主任时,就曾经被上一任的党委书记批评过“坐错位置”,现在又犯了“直言犯上”“目无领导”的问题。肖如坤容易得罪人的较真性格使他自己在基层矿井的书记岗位干得很累。
  赵文德从东福市职工疗养院回来后,特意又到肖书记的办公室来坐了。他高兴地请矿井书记抽烟“你又不抽烟,还请我抽烟?”“感谢书记安排!”他对肖书记说“疗养院的伙食实在是好,我体重都增加了。”
  他对肖如坤书记说“洪秋杰医生要我帮他传话,他说向你问好!”因为集团调洪秋杰参加东福市煤矿职工疗养院的扩建工作、主要是筹建一个专门用于对患上职业病的煤矿工人进行洗肺治疗的一个科室,因为对技术要求高,集团就将洪秋杰从燕城矿务局医院书记调到东福煤矿职工疗养院担任医院书记兼副院长。不久又担任了职工疗养院的院长,并在这所医院工作到退休,他因为是洪医生是医疗专家,还继续返聘再工作了几年。
  肖如坤对赵文德说“你不要客气,我下井十五年,你下井四十年,在精神毅力上,我要仰视你,要向你学习!”在赵文德离开后,肖书记心想,绝对不能让这家伙再下井、再上采煤工作面干了,万一就出了什么安全问题,矿井怎么对得起他的妻子和孩子?我一辈都会为此内疚的。他立即通知矿劳工立即将赵文德办理预退;并将他的工资关系从采煤队转到矿劳工来,办理期间三个月之内就拿队里的平均工资,三个月之外后由矿劳工支付基本工资,并通知采煤支部安排赵文德休息,做做打扫卫生等工作,不能再下井了。
  赵文德的退休办理很顺利,地区劳动部门的退休文件不到两个月就下来了。矿劳工股和采煤支部都将赵文德退休返回到东福市的事情告诉了肖如坤书记。赵文德昨返回时特意到矿井书记室感谢书记,他穿着一套灰色的款式新颖的运动休闲装,背着双肩包,依然从口袋中拿出香烟,用与上次同样的恭敬姿式请书记肖如坤抽烟。他希望下次书记有空到东福市就打电话给他,他特意口述了手机的长号,他的口音依然是明显的东福市口音,在矿山四十年并未有丝毫的改变、
  肖如坤未能记住他的手机长号,心中只是为赵文德高兴和感慨。一个当年年龄最小的十五岁的建设营的工人,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干了四十年之后,成为那一批开矿人员最后一个离开杜鹃岭煤矿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个煤矿传奇。他认为赵文德是煤矿工人的楷模,是直正的东南省煤矿产业工人的代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