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品名称:赣江源的春天 作者:赖辉 发布时间:2021-07-04 15:56:51 字数:4226
第三章
1964年9月1号清晨,一缕阳光照耀在吴村村落,赖保手中拿着红薯,背上书包上学去了,带着妹妹赖秀,这已是四年级上学期了。
当时赖保家兄弟二个,赖保是老大。因为兄弟都还小,只有母亲一个人在生产队里干活,赖保在家里又要照顾弟妹、做家务,当时家里很穷。妹妹赖秀上一年级,7岁,弟弟赖兴5岁还没有上学。
60年代,物质非常匮乏,平时家中没有什么东西吃,一日三餐基本上是梅干菜、腌菜和青菜,菜里看不到一丁点油。因为赖保正在长身体,再加上摄入的油水过少,肚子很快就饿。往往到了下午4点钟肚子就已饿得咕咕叫,这时我就会到菜橱里找东西吃,如果能找到一点冷饭,用酱油拌起来,再放点猪油,那就是最好的美味佳肴了。
那时生产队基本上种水稻,有几年还会种几亩甘蔗、花生,到收获的季节分点给农户,但我们舍不得吃,都将其卖掉,所获得的钱用于添置家里的生活用品。别说能吃上水果,平时村里连水果的影子都看不到。
番薯收获的季节,是赖保小伙伴最高兴的日子。村集体养有许多牛,将牛粪晒干,然后烧成灰,当肥料用。在烧的时候,我们就将番薯从地里挖出来,埋进去烤,烤熟后大家一起分享。小伙伴吃着香喷喷的烤番薯,手舞足蹈的,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打豆的时候,我们会到晒场上抓一把,放进去“爆”,有时“爆”焦了或者“爆”得半生不熟的,也舍不得丢掉,全都将其吃下,吃得津津有味。
过年,是赖保最企盼的日子,元宵一过,赖保就开始想下个春节赶快到来,因为可以吃到鸡、鸭、鱼,鸡和鸭是家里养的,平时舍不得吃,到了过年才留一只给自己吃,其余全部卖掉,以添置一点生活用品。鱼是生产队养的,一般到了过年前几天才会抓,因为塘里的鱼没有食物喂养,所以鱼的产量特别低,一个农户家最多能分到一两条,但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不仅自己可以尝一尝鲜,拜年时客人来了还可以用于招待客人,不需要到市场上买。那个年代,没有交通工具,都是走路的。平时我们家里的菜都是酱、梅干菜和腌菜。家里虽然养有一头猪,因为没有什么食物喂养,都很瘦,杀了也没有几斤肉,而且基本上都卖掉,这钱用于添置农具。自己虽然会留一点,但主要用于招待客人。
正月初二,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到亲戚家拜年开始了。拜年时我们一般拎着500克白糖、500克油金枣、500克红回回到亲戚家如果认为是比较尊贵的客人,是两包,这些东西是到供销社买的,外面用草纸包着,上面放一张红纸,以讨吉利。
平时我们家里的菜都是酱、梅干菜和腌菜。家里虽然养有一头猪,因为没有什么食物喂养,都很瘦,杀了也没有几斤肉,而且基本上都卖掉,这钱用于添置农具。自己虽然会留一点,但主要用于招待客人。
到亲戚家拜年一定要吃一餐饭,否则主人会不高兴。去拜年前大人都会吩咐我们,不要轻易去吃鲤鱼冻和猪爪冻,这两碗冻只有在主人将其划开来时才可以吃,鸡肉也只有主人夹在你碗里才可以食用,因为在当时这几碗是最好的荤菜。不过一般来说,如果吃不到这两碗冻,那么肯定能吃到一块白切鸡肉,否则主人会觉得自己招待不周,对客人不够客气。
那个时候的春天是赖保最高兴的日子,生产队的田大部分种紫云英,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农药和化肥,紫云英是用于肥田的,到了耕种的季节,生产队的社员就牵着牛到紫云英田里耕田。我们和小伙伴就拿着菜篮子到刚耕过的紫云英田里抓泥鳅,那时候田里的泥鳅可多了,只要将菜篮放在田里,用脚轻轻地在水里蹬几下,然后将菜篮拎起来,菜篮里至少有六七条泥鳅,多的时候有十来条。这些泥鳅都胖乎乎的,吃起来特别过瘾。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那时的春节,赖保家还吃不上猪肉,但桌上的菜会比平时多添几碗,分别是青菜、豆腐、青菜炒豆腐、萝卜块、萝卜丝、萝卜炒豆腐。
外出拜年是赖保最向往的,因为有白米饭吃,还能吃上一块肉。外出拜年如果遇上下雪或者下雨,是赖保最为苦恼的。因为赖保只有这么一双布鞋,在雪地或者雨水里踩湿后双脚冻得像红萝卜一样,甚至将皮磨破。还好冬天山里人都烤火,鞋子弄湿后,每到一户亲戚家我就将鞋子脱下来烤;拜年结束后,我的布鞋已基本上穿得半旧了。
要是村里哪天能放上一场露天电影,那一定是我们的盛大节日。我们村一年到头只放一次电影,是县里的放映队来放的。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是用发电机发电的,放映队一般会提前一天通知村里,然后把发电机从山下抬到山上,一个村一个村轮流抬,轮流放。我们如果知道邻村放电影,哪怕是爬10公里山路也会去看。那时还没有手电筒,我们去看电影时,都是八九个人一群,由一个人背着一筐松树枝,然后用火柴将松树枝点着,作为照明
在邻居和亲戚朋友家转了一圈后,大人们回家炒花生、瓜子。炒熟后,我们就把花生和瓜子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和小伙伴出去玩了。
大人们会将我们一群小伙伴召集到有梯子的人家里,把我们抱得高高的,叫我们双手抓住梯子的木档,把整个人挂在上面,说这样人会长高。到了晚上十来点钟,我们就回家了。奶奶已经将红包(压岁钱)包好分给我们,叫我们把红包放在枕头下,到了正月初一早上才能将其打开。还有母亲已经将新衣服和新鞋子放在床边,正月初一可以穿上。
正月初一早上赖保醒得特别早,人特别兴奋,盼望着赶快天亮,因为有压岁钱,有新衣服和新鞋子穿。那时的压岁钱一般是1元钱或者是2元钱。我们各自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和新袜子,心情特别好,一般先和兄弟姐妹比,谁的漂亮,然后再和村里的小伙伴比。如果别人评价自己的衣服很漂亮,比什么都高兴。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做了一件绿色的卡其面料西装,我特别喜欢。正月初一我穿去拜年,结果天下起了雨,不小心将其弄脏了,回家后只有将其换掉,穿上原来的旧衣服,心里特别不高兴,那种失落感至今我记忆犹新。
记得读初中时,家里条件好起来了,母亲给我买了一双36码的丁字形皮鞋,说买得大一点,人大起来也可以穿,哪知我的脚到现在也只有35码,还是穿不着。
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零食很多,肚子饿了嘴巴馋了,可以到超市里买。我们那个时候三餐饭能吃饱就已经算不错了,零食根本没有,水果店只有市区兰溪门和小码头开了两家,是公家的副食品公司开的,苹果个头很小。如果有钱,会给我们买两只回来,然后平均切成7份,一个人分到一小块。我们都舍不得吃,用舌头舔了很久,才将其吃下。
那时候的鞭炮很便宜,小鞭炮一角钱50个,在过年时母亲会买三四串回来。在除夕夜我拿着小鞭炮和小伙伴一起,到这家放放,到那家放放。大的炮仗那时也有得卖,比小鞭炮要贵一些。大炮仗冲上天往地上掉时,大家都去抢,原因是里面有几层草纸,因为那时草纸很少,有些人就用这些草纸擦屁股。
过年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要说高兴的事,否则父母要责怪,说一年的运气都被说掉了,过年时我们讲话格外小心。
我记忆最深的是,那时候我们平时没有什么东西吃,更不要说水果了。我盼着梨成熟的季节快点到来,因为到了梨成熟的时候,我们家会到隔壁村买两三斤品质比较差的梨吃,是隔壁村大队里种的,售价是每公斤3角钱。记得有一次我在吃梨时,小朋友羡慕得连口水都流下来了。糖梗成熟的季节也是我最高兴的日子,生产队收割糖梗的那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偷偷地躲进糖梗地里,拔几根出来,在小腿上一放,双手用力往后将其掰成两半,然后坐在里面吃。
那时候我们村里还没有电灯,平时晚上都点洋油灯,除夕夜为了使家里亮堂一点,我们就在桌上插上三支蜡烛,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中吃年夜,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很浪漫,但那时我们想如果村里有电灯该有多好。
日子在一穷二白中度过;饥饿的味道笼罩赖保一家;洛口镇白库前的二叔赖春秋隔三差五地,会过来看望这寡妇带三个小孩的家庭。同时同济一下。
二叔赖春秋漆下无儿,本想要管嫂小儿子过续到名下当儿;但管秀是个要强的女人;死活不同意送小儿子过洛口让人抚养。茅盾便影响二家人的交往。
村里便好意介绍这个家庭再找一个后父,曾平芳是国民党投降的排长;解放后在公社做保安人员;是洛口本地人,有一个妹妹曾阿婆嫁在洛口老街,因在一次保卫工作中失误回家种地;40来岁。在吴村曾家人的极力掇合下到管秀家当上门的;这样成为赖保三个小孩的续父。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赖保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完吴村小学和肖田中学,从肖田初中毕业后;回到吴村完小当了一名代课老师。不经并和本乡的李秀成家;李秀是赖保换养的童养妻;过上了婚姻的生活。
1968年公社自吴村迁驻肖田,成立肖田公社。家中只有赖兴一个人上学;家境慢慢好起来。赖秀上完初中;村里推荐为拖拉机手,当了女子队是队长。小时候放牛,砍柴,长大后插秧,收割等农活得心运手,做农活的能手。赖秀心灵手巧,聪明,在家能制衣服,还能炒一桌子好菜。在十里八乡威名远扬。我姑父曾冬是上门女婿,江西省琳池共大高中毕业,老家是本县东山坝人,家中贫穷,77年上门到我们家吴村街上。婚后育有二儿二女,家庭和睦。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姑姑和姑父都是勤劳致富的能手,一生忠厚善良,乐观上进,脚踏实地,本份做人。姑父在姑姑的支持和影响下做过大队会计,村季主任。在当时的乡村也算是中上生活水平。
赖秀是农村干活的能手,勤俭持家,每天6点起床做农活,晚上11点才休息。姑姑和我们家是一个村庄的,养猪和鸡鸭鹅都是能手,还有种菜方面都是高手。初中寒暑假我都会去姑姑家玩,一会看看家禽,一会看看绿油油的菜地。羡慕极了,当天晩上姑姑便会招待我们几个侄子侄女。客户酿豆腐,肉丸,香茹炖小鸡,香芋炖排骨都是拿手好菜。逢年过节还能喝上姑姑自酿的客家娘酒,自制的黄糍,糯米糍粑,南瓜饼等等。
赖秀一生好学上进,青年学开拖拉机,婚后学制衣,设计衣服。中年学习厨师。时刻教育我们,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初中毕业后的姑姑每天坚持看书学习2个小时,坚持40年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现在退休,依然还保持良好的读书心态,看看新闻报导,名著,厨艺方面的书籍。一生孝敬父母,忠于家庭,善良,任劳任怨。在我记忆中有件事最为深刻。我当年在江西工程学院上学时,学得是无线电专业,寒假回家,摆弄的电器除了我家的便是姑姑家的,黑白电视,录像机,收音机经常拿来试验。姑姑非常支持我,鼓励我。当时姑姑家有个电烫斗,我拿来试验解剖,好的拆除完,无法返原,白白的损坏一个电烫斗,姑姑没有责怪我,反而安慰我,好好学习,掌握手艺。慢慢来不急。在姑姑的支持和鼓励下,终于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平时赖秀姑姑老是教导我们兄弟姐妹们,发财靠命,小财靠勤,天道酬勤。姑姑勤劳致富,正直善良的品质影响我们一生,像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我们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