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怀顺王>第五十一章 江华盟约

第五十一章 江华盟约

作品名称:怀顺王      作者:纸鼠      发布时间:2021-05-26 22:57:31      字数:4912

  春雨连绵,莺飞草长。阿敏率领4万侵略军与杜度、色本2人的骑兵部众在黄海道的首府黄州城汇合。阿敏、李永芳、韩润、韩泽等侵略军将领在黄州城里认真地听取了贝勒杜度、旗主色本2人对“浿水之战”的总结汇报。
  
  “狙击我部之东江明军部队由敌将耿仲明、孔有德2人统领,他们有七艘崭新的战舰,七门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上千支鸟铳(东洋倭枪)。他们提前在渡口区域修筑了严密的栅栏隔离带,准备充分......最重要的是,敌军部队在近战中使用了一种我部此前闻所未闻的兵器,打得冲锋闯阵的巴林旗蒙古几近覆灭。”
  
  “汉人把这种兵器称作‘流星锤’。所谓流星锤,是软兵器的一种,由长长的铁链连着带刺的圆状铁球所组成,分为‘单流星’、‘双流星’......”
  
  “哦,还分单、双?”阿敏好奇地问杜度。
  
  “对,‘单流星’只有一边的铁链连着带刺的铁球,一般作为暗器使用;而‘双流星’的两边铁链都带着带刺铁球,比‘单流星’难练。”
  
  贝勒杜度继续补充:
  
  “无论是‘单流星’还是‘双流星’,若被其铁球砸中,非死即伤。巴林旗蒙古的闯阵骑士在夜里的冲锋中看不清楚袭向自己的带刺铁球,被砸落马背的骑士不在少数......”
  
  “即便如此,你们也不可能出现如此大的伤亡。两千人的巴林旗,打剩五百余人......”阿敏边说边摇头。
  
  此时,平常沉默寡言的色本认真详细地回答征朝统帅阿敏:
  
  “回贝勒爷,敌将耿仲明、孔有德所设计的近战战术非常巧妙:每一名流星锤手都搭配了一名身材偏矮的持盾短刀手。当流星锤手在其头顶抡锤划圈之时,搭配的持盾短刀手单膝跪地、举盾弓腰,避免被与其搭配的流星锤手误伤;一旦我方的骑士中锤落马,颇有默契的敌方持盾短刀手就会快速上前,精准地补杀我方的落马骑士......‘栅栏阵’里,落马必死!”
  
  ......
  
  耿仲明、孔有德2人为首的5000东江明军在大同江下游南岸大破杜度为首的精锐骑兵部队之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坚持抗击侵略者的爱国朝鲜军民之士气。崔考一、郑凤寿、林豹变、金宗敏、李矗立、洪龙海等上百名朝鲜境内的抗金义军首领,带领上百支大小不一的朝鲜义军部队,对凶悍残忍的女真侵略者发起了“百团大战”。农历底、三月初,朝鲜境内出现了一个难得的抗金运动高潮。
  
  面对群众发起的、逐日高涨的民间抗金运动,以身许国的八道都元帅张晚意图联合临津江上游的郑忠信部队以及朝鲜半岛中部的数支颇具规模的义军部队,拧成一股绳子,对留守临津江北岸的姜弘立之朝奸军发起反攻。结果,一名被后世的朝鲜人称作“朝鲜秦桧”的西人党巨头,破坏了张晚的反攻计划。
  
  崔鸣吉,出生于公元1586年,贯籍朝鲜全州,在公元1605年科举及第,顺利进入仕途。公元1623年,崔鸣吉进行了人生中的一场豪赌,他把身家性命押在了密谋发动政变的王子李倧之身上。“仁祖反正”后,37岁的崔鸣吉被新任朝鲜国王李倧认定为“一等功臣”,自此,平步青云。
  
  平山城失陷后,崔鸣吉跟随仁祖李倧逃亡至江华岛。登岛后的崔鸣吉开始以“主和派”的面目自居,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出“国小力弱,虏势张甚,不如巽辞以缓之”。主和的崔鸣吉在江华岛上遭到了一众“主战派”的天天斥责,甚至有人扬言打死崔鸣吉。
  
  然而,“岛主”李倧却认为崔鸣继的观点很正确,保下了崔鸣吉。
  
  在崔鸣吉的谗言下,害怕张晚破坏“朝金和议”的国王李倧,以八道都元帅张晚“年事已高“为由,临阵易帅。仁祖李倧指令当时的京畿道都察使沈器远,马上赶赴开城,接管“临津江防线”。
  
  因与东江明军联系密切,且在政治上主张朝鲜应当坚定支持仁祖李倧厌恶所的毛文龙,61岁的张晚在“丁卯胡乱”后被仁祖李倧流放至忠清道的扶余郡,后于公元1629年病死。此是后话。
  
  随着张晚的离任,朝鲜京畿道周边的抗金高潮戛然而止。接任八道都元帅的沈器远虽然比张晚年轻很多,但在军事上表现平庸,其此前拿得出手的唯一军功,是在“李适之乱”中捕杀被叛将李适拥立为王的兴安君李瑅。以开城为中心的抗金高潮退去之时,朝鲜北方的昌城却成为了新的“朝鲜义军抗金大本营”。
  
  昌城,位于朝鲜边境重镇义州城的东面,处于鸭绿江的下游流域。从明初开始,昌城一直为朝鲜的领土。若从昌城沿着鸭绿江顺流西进,只需半天时间,即可到达金兵所控制的义州城。面对朝鲜义军盘踞昌城的咄咄逼人,留守义州城、身边只有几百名羸弱士卒的贝勒德格类,向身处东林城的“八王”阿济格求援。
  
  在济尔哈朗、岳托为首的“铁山讨伐军”败退东林城后,皇太极默许了在铁山大战中力挽狂澜的阿济格接替负伤的济尔哈朗、岳托2人,成为了盘踞在东林小城的2万余金兵之最高统帅。
  
  二月底,收到德格类求援信的阿济格率领手下的1800镶白旗,原属于济尔哈朗的2000镶蓝旗,还有返回义州养伤的岳托所留在东林小城的4000镶红旗,以及原属于贝勒阿巴泰统领的1000镶黄旗,总计8800名精锐骑士,每人配备2匹以上的快马,日夜赶路,长途奔袭昌城。
  
  三月初一,勇不可当的八贝勒阿济格在夜色之掩护下,成功地攻陷昌城,击杀昌城的朝方首将金时若。八旗军威震黄海道。
  
  至此,朝鲜境内的抗金高潮消失了。
  
  在阿济格行动的同一时间,大明帝国的东江镇总兵毛文龙手下那原本驻防在铁山半岛的2万余人部队,集体放弃“大粮仓”铁山半岛,从西朝鲜湾浩浩荡荡地沿着朝鲜半岛的西海岸线南下。
  
  三月的春风轻抚着西朝鲜湾近海岸的朵朵浪花,海面上旌旗蔽日、战鼓震天,庞大的东江明军舰队从海路到达了大同江的出海口,随即逆流而东进,往平壤城方向进发。此次南下,毛文龙带去了整个东江镇的野战炮,接近一百门。
  
  在撤离东江明军已经经营六年之久的铁山半岛前,毛文龙对已经把铁山半岛视为“自留地”的义子毛承禄作了一番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
  
  “目前的形式非常严峻。就像皇上此前在圣旨中所说的:‘属国不支,折而入奴,奴势盖张,亦非吾利’。若李倧真的投降了阿敏,我门东江军将连大本营皮岛都保不住!禄儿,两害相权取其轻啊......”
  
  “禄儿,你现在替我传达帅令:弃守铁山,进军平壤!”
  ......
  同一时间,在与杜度、色本的3000满蒙骑兵部队汇合后,阿敏带领超过4万人的侵略军继续北上,很快进驻到平安道、黄海道交界的中和小城。在阿敏到达中和时,“耿家军”已经从大同江的南岸撤至北岸,并且用战船封锁了大同江的下游流域。
  
  大半个月前,意气风发的阿敏带领士气旺盛、势如破竹的侵朝军越过冰封的大同江,从空城平壤进驻到小小的中和城,四处招抚、封官许愿,接着一举打下了南面的军事重镇平山城。如今,面对春雨连绵、浿水上涨的不利天时,战场经验相当丰富的阿敏选择扬长避短。他率领大军沿着大同江的河道南岸东进,计划从大同江上游的丘陵地带北渡,绕攻平壤城。
  
  三月上旬,一头来自北方的银色“海东青”拍打其雄健有力的翅翼,轻而易举地飞过了滚滚西流的浿水。它用极其锐利的鹰眼沿着浿水南岸的河道,向东搜索,最后落到了30岁的贝勒杜度那宽厚的肩膀上。
  
  那是杜度的鹰,鹰爪上绑着一封信。
  
  阅信毕,马背上的杜度把爱禽带给自己的情报转交给了衣轻乘肥的主帅阿敏。那是一封由“国舅爷”佟盛年写给杜度的亲笔信,信中明确记叙了毛文龙弃守铁山而南下的情报。
  
  “传吾帅令,加快行军速度!这是全歼毛文龙部队的大好机会!”41岁的阿敏兴奋地大喊。
  
  阿敏的侵朝军主力部队完成北渡前,硕托带领几千名留守东林城的金兵,进入毛文龙弃守的铁山半岛放火杀人。不愿跟随明军撤至近海岛屿的朝鲜百姓,无一幸免。另一方面,仁祖李倧在江华岛上与阿敏的和谈代表纳穆泰达成了《江华盟约》。
  
  《江华盟约》的订立地点为江华岛上的镇海楼。本质上而言,《江华盟约》是严重的不对等盟约,盟约所载明的内容,基本上是李氏朝鲜对大金汗国的一系列义务,没有什么属于李氏朝鲜的权利可言。此约正如朝鲜方面的谏臣尹煌所言:
  
  “今日之和,名为和而实则降也!”
  
  登上江华岛的“后金和议全权代表”纳穆泰,为了尽快达成盟约,然后北上与阿敏为首的侵朝主力部队汇合,在和议中降低了当初所提的苛刻条件:
  
  “朝鲜的年号可以不用‘天聪’。但是,在与大金汗国交往的文书中,必须用书表‘天聪’年号,不能用明国的‘天启’年号!”
  
  “至于到大金汗国当人质的王室子弟,属于陛下(李倧)的远房兄弟亦可,不一定非要陛下的近亲兄弟出质。”
  
  “关于朝金开市互贸的具体地点、具体细节,可以下一步再议......现在,首先落实‘岁贡’的条款!”
  
  “朝金两国结为兄弟之国后,李氏朝鲜无须与明国断交;但是,贵国不得再支持毛文龙的部众抗金,亦不得接纳从大金汗国逃至鸭绿江以东的汉人!”
  
  “至于张晚、郑忠信为首的朝方抗金将领,不一定非杀不可;但是,贵国必须全部罢免他们的官职!”
  
  ......
  
  纳穆泰当面提出的一系列“宽松要求”,与二贝勒阿敏此前所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32岁的仁祖李倧喜形于色。善于察言观色的纳穆泰随即话锋一转,对朝鲜君臣们提出了恐吓:
  
  “二贝勒阿敏正在贵国北方讨伐明国的毛文龙部众。毛文龙与我军为敌,取巧袭取平壤,犹如蜉蝣撼大树!一旦我军在剿灭毛文龙后,而贵国仍然没有与我方签订盟约,二贝勒阿敏将视为贵国拒绝和平!”
  
  ......
  
  农历三月上旬,在仁祖李倧面前变现傲慢的纳穆泰毫发无损地离开了江华岛,李倧为首的朝鲜君臣不怕纳穆泰,但畏惧纳穆泰后面的阿敏。与纳穆泰一同离开江华岛的,除了一纸盟约,还包括仁祖李倧的远房兄弟,平昌君李玖。
  
  可怜的王室子弟平昌君李玖与仁祖李倧同年,他在兵荒马乱中跟随李倧逃亡江华岛,结果被李倧摆了上台,成为了《江华盟约》中约定的“王室人质”。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得知阿敏正带领4万余侵朝军主力从浿水(大同江)中上游绕攻平壤,绑着绷带的济尔哈朗、挽住拐杖的阿巴泰、身份尊贵的佟盛年3人,连夜召集留守东林小城的几十名固山额真、梅勒额真、甲喇额真(5个牛录为1甲喇)、牛录额真,举行临时军事扩大会议。
  
  “关于二贝勒阿敏绕攻平壤城的消息,本贝勒相信在座的诸位已经知道了。今夜召集诸位前来,举行紧急军事会议,主要是商讨出兵南下、支援阿敏的事宜......”
  
  手绑白色绷带的五贝勒济尔哈朗倚坐帅座,款款而谈。
  
  “老朽以为,若南下支援二贝勒阿敏,身处昌城的八贝勒阿济格是最好的人选!如今,最好的八旗军战士都在其手下。”
  
  首先回应五贝勒济尔哈朗的,是一名上了年纪的固山额真,这名固山额真在铁山大战中负了轻伤,隶属于镶蓝旗,已经50岁。镶蓝旗的“老固山”发言后,许多参会人员附议。
  
  “除了召唤兵强马壮的贝勒阿济格统帅八千余名精锐的女真骑士南下平壤城外,我们还要把贝勒硕托手下的五千余人召回东林!”
  
  手持木拐杖的贝勒阿巴泰补充道。与五贝勒济尔哈朗被“片箭”伤了肩膀不同,阿巴泰在铁山大战中伤了大腿。
  
  原来,在毛文龙率领东江明军的主力部队放弃铁山半岛后,贝勒硕托带领5500人进入铁山半岛烧杀抢掠。五千五百人中,镶红旗骑兵2000人,镶蓝旗骑士500人,经过硕托挑选的汉族步兵3000人。硕托进入铁山半岛时,原来居住在铁山半岛上的汉人百姓早就跑光了,遭到兵祸牵连的,都是不愿意跟随明军撤离、世世代代居住在铁山半岛的当地朝鲜人。
  
  贝勒硕托在三月初组织被掳掠的铁山地区朝鲜籍男子以及其手下的三千汉人士兵,日夜不停地赶制木筏,企图从海路进攻与铁山半岛最南端只有一水之隔的皮岛。
  
  另一方面,奉毛文龙之命留守皮岛的东江明军将领是尚可进、陈良策2人,其手下的士兵只有1千余人。面对硕托在铁山半岛的最南端赶制木筏,尚、陈2人把那门威力强大、坐镇皮岛总督府的、采购之澳门卜加劳厂的“红夷铜炮”,抬至了皮岛正北面的最高点,每天不定时地炮轰一水之隔的铁山半岛最南端,打得硕托那赶制木筏的部众没了脾气。
  
  农历三月上旬,收到五贝勒济尔哈朗帅令的硕托,果断放弃了从铁山登陆皮岛的进攻计划,回师东林城;同一时间,经历过铁山大战的佟盛年带领已不足300人的“佟氏家兵”,以及被硕托挑剩的、身体还健康、手脚还健全的2000余汉人士兵,向南面的平壤城进发。
  
  至于昌城的阿济格,他在收到镶蓝旗副旗主济尔哈朗“海东青”的报信后,却很有性格地以“平定朝鲜游击队”的名义,进军到东面的朝鲜咸镜道,拒绝了征朝主帅阿敏的召唤。
  
  八贝勒阿济格受到了远在沈阳城的大贝勒代善、弟弟多尔衮2人之怂恿,特意跟有份害死其母亲的二贝勒阿敏过不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