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思想情怀 (2)
作品名称:星辉放歌 作者:苏晓蔡 发布时间:2021-04-13 10:40:31 字数:4032
十年前,孙策刚提台长时还是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青壮年,感到前途广阔。可时间一长,孙策仍然在台长这个位置上不动,心里就有些不平衡了。你说人生有几个十年呀?尤其是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最有阅历、最有激情的时候,自己竟然就止步不前了,再这样拖下去,自己也只好吊死在这个台长的位置上了。孙策看到,全市各部门、单位和自己一起提上来的科长、副处长等人,基本上都升上了一级,特别在陈建强提到正局长时,他的心里更不是滋味。当孙策一了解到陈建强没有靠什么,全靠自己的能力提起来的,他的心里很是佩服。孙策记得,就在陈建强上任后的第一次到电视台去调研时,他对陈建强的工作能力、水平等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在汇报工作结束后,陈建强就留下孙策,说有些事想和他一起聊聊。
“孙台长,你的工作做得不错啊!我们这次也找了些干部职工了解,对你的评价还是很高啊。”陈建强看着孙策说。
“谢谢陈局长的夸奖。可话又说回来,呼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没有这个评价!”说完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瘪了,好像显得很无奈的样子。
陈建强早就听说,孙策对自己在这个台长的位置上一直没挪窝心里有点不舒服,也早就想了解了解。陈建强笑笑问:“怎么,孙台长好像有些话没说出来呀,现在就我们俩人在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吗?”
孙策看着陈建强说话的语气没有戏谑、调侃,就说:“那我就说了,你听了也别发火。”
“我只想听真话,哪怕牢骚话我也听,只要说得对。”陈建强认真地说。
“现在有文件规定不能妄议上级,好的,我遵照执行。但没有规定不能妄议市委市政府吧?我在想市委市政府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吧?我知道自己的个性太强,也不会送礼拍马屁,就把我一搁就搁这儿了,到今年,已经打了一个抗日战争还长了。说实在的,我是不想和你说的,让你说起来我是在要官。后来想想,也对呀,要官有什么不好的呢?我就是在要官了,就是想着多干点实事,多担当一些,多为系统里的人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那些靠吃喝玩乐的人都能上去,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能上升的呢……”孙策说着说着情绪也上来了。
“孙台长,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如果一个人没有想为国家多做点贡献,多尽点力,那他就没有追求、没有信仰、没有想到为人民服务。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理想和信仰,这个国家早晚会出现问题的。我是这样想的,组织上让我在什么位置上,我就要尽我的能力做好这个位置上的每一项工作,只要心里不愧对手上拿的这份薪水就行。”陈建强说。
“我知道你的个性,我也知道你的为人,今天才和你讲了我的心里话。请局长不要介意。”孙策说。
“我就喜欢听人讲真话。你记着,真话是吓不倒任何喜欢听真话的人。你说呢,孙台长?”陈建强问。
“‘真话是吓不倒任何喜欢听真话的人’。”孙台长嘴嚼着陈建强刚刚说的这句话,看着陈建强说,“你说的一点也不错,真话怎么会吓倒喜欢听真话的人呢?这句话颇有哲理。我定会记住的!”
从此以后,俩人就到了直言不讳、无话不说的地步。陈建强也喜欢和孙策聊天。和孙策一聊天,心里就特别舒畅。孙策也特别喜欢听陈建强说话,喜欢听他讲些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东西。孙策感到,这个陈建强虽比自己小几岁,但他的知识面特别广泛。比如说陈建强对《论持久战》有他的独到理解。陈建强说,《论持久战》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它清楚而又正确地回答了人们最关心又一时看不清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它不仅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如《论持久战》的开篇就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进行了一一驳斥,接着引出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并通过“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等等,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论持久战》中,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所以,“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摘自毛主席《论持久战》的作品思想和作品影响)
“孙策啊,你好。今天怎么会有空打电话给我的?”陈建强问道。
“再忙也要打你这个电话呀。”孙策认真地回道。
“哦,有事吗?”陈建强疑惑地问道。
“我想为你这位新市长解燃眉之急啊。”孙策突然调侃地说。
“解燃眉之急?解什么燃眉之急呀?孙台长,你突然这样一调侃,把我给调糊涂了。”陈建强皱眉越发地疑问道。
“哈哈,陈市长,你不会那么脆弱吧,就这样一调侃就把你调糊涂了?好了,陈市长,我也不和你调侃了。是这么回事,刚才听说你被黄书记叫去了,问你是不是要秘书?我一想,你如今当上全市人民的父母官了,肯定要配秘书吧?我想来帮你物色一位秘书,包你满意。”孙策在电话那头很认真地说出了原委。
在改革开放的前期阶段里,县以上的干部升迁,人们养成了带走几个亲信,如司机秘书等。后来,由于出现了些贪官污吏,不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官员,一心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自私自利,人民群众就对带去的亲信有了明显的排斥心里,导致这些干部在升迁、调动时,就没有谁敢带亲信了,都是只身一人走马上任,原来的人脉资源全都放到了原地。要想发展人脉资源,只有靠到了新的地方再去发展了。在这种选择中也有选择错了的。当然选择对与错还只是靠自己的眼界、思想和水平。如想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的,那就是靠自己的那双眼睛能选什么样的人喽?如果只是想到自己升迁,而不想好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在选择时,越是不好的且总是喜欢拍马屁的人,他们就越是需要。刚升迁的领导心里一直想带走的人,最好是秘书和司机。想想有谁不想带一个知己知彼的人在身边呢?以后办什么事时,比如家事或者更加隐晦的事都会得心应手,所以领导选用的秘书是相当重要的。
秘书重要,司机也很重要。众人们可别小瞧了开车的司机,对于心中把自己永远放第一位的领导来说,生命比什么多重要。如果司机喜欢为领导做主,领导知道后不高兴了,就说了一句两句司机的不是,这位司机听了后在开车时就会把不高兴放到了工作中,也就是在开车的过程中,结果把自己造成的过错转给了领导等等,那就严重威胁到了领导的人生安全了。这样一来,反倒不是秘书重要了,而是司机比秘书更重要。因为领导的命就拿在他的手中,且现在的官儿可不像七十年代中期之前的官儿,他们的怕死程度始终处于草木皆兵之中。
所以这司机在领导的眼里有时甚至于高于秘书。为什么这样说,就是因为领导的人生安全全捏在了司机的手上,所以司机在某种场合里,说话过点或做事、办事过点,领导就会睁一眼闭一眼的。这样就养成了司机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有人称领导的秘书是二号首长,司机为三号首长,这里面可大有学问的。
为什么会说秘书是二号首长呢?笔者以为,少部分二号首长难免要打着领导的旗号到外面办些事,有的甚至是办一些违规违纪的事情,或者说是自己的私事。因此,领导秘书的手中也确实拥有这样的权力。秘书手中的权力是他服务的的领导无形中给予的,是这二号首长可以代表领导处理一些具体的事项。总之秘书到那儿,那儿都会是一路绿灯,因为他们往往也分不清这是领导的意思,还是领导秘书的意思。这就给大家误认为所有领导干部的秘书都是二号首长,所有领导干部的司机都是三号首长。至于真正的二号首长(政府正职)要比三号首长(司机)还要低一级。
当然,不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这样的。
陈建强在各方面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如写讲话稿之类的事,以前在文化局都是自己亲自写的,也不需要办公室帮着写。他现在担任代市长了,首先这个讲话稿是不要秘书来写的,但今天刚从黄卫鸣书记办公室出来,他的心里在选择秘书时开始认真、细心、谨慎起来。因为他不愿意找一个在背后被大家众矢之的的人,最后真的成了二号首长。陈建强看过一部长篇小说,书写得很好,陈建强也看得很认真,对里面的主人公的行事作风和为人处事等方面还是相当佩服的。陈建强也想找一个像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来当自己的秘书。今天,孙策主动打电话给自己解燃眉之急,真是雪中送炭,也是陈建强求之不得的。
“是吗?孙策,你这是听谁说的呀?黄书记找我还没两个小时,怎么这么快就传到你的耳朵里了?说实在的,我还正为这事儿发愁呢。那你说来听听,小伙子人怎么样?个人素质怎么样?个人品德又怎么样?特别是思想道德怎么样?”陈建强一听孙策是为秘书的事儿,心情一下子舒畅了许多。
孙策一听陈建强感兴趣也来劲儿,说:“陈市长,我听谁说的那是小事。”孙策停了停接着说,“要说这个小伙子,还真不适合当别人的秘书。原因是个性太强、智商太高、反应太快,同时又锋芒毕露。”
陈建强说:“是吗?唉,我说孙策同志,你自己都不认为他适合当秘书,你怎么却要把他推荐给我呢?”
孙策的话立即又变了,说:“但是我觉得,当你陈市长的秘书,他是再适合不过了。”
陈建强奇怪地问道:“哦,你这逻辑有点儿乱了,也有点儿奇谈怪论了。既然他的性格不适合当秘书,为什么又适合当我的秘书呢?”
孙策说:“陈市长,我这话猛一听是有点逻辑问题,但我后面的话一说出来,你就会觉得有点儿逻辑了。”
“为什么呢?”陈建强问道。
“因为你有包容性,不仅能欣赏别人的优点,也能包容别人的缺点。我说的这个人,人生道路上缺乏的正是上级领导的包容。另一方面,你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循规蹈矩的秘书。如果你需要这样一个人,在市委市政府里可以找到很多。你之所以要自己找,恰恰需要一个既有才华又有个性的秘书,你说呢,陈市长?所以,这个人最适合你。”
陈建强边笑边说:“哈哈,你这孙台长,还真会开玩笑。”
“在电话里说不清楚,我让他半个小时到你办公室,你自己看看如何?”孙策突然来了个急转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