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怀顺王>第十五章 南下山东

第十五章 南下山东

作品名称:怀顺王      作者:纸鼠      发布时间:2021-04-12 07:51:58      字数:3186

  天启二年(1622年)农历六月上旬,旅顺指挥使张盘北上皮岛,向其顶头上司毛文龙报告了山东在五月份出现白莲教作乱的情报。张盘告诉毛文龙、尤景和2人,作乱的白莲教组织是白莲教的分支,名叫“闻香教”,闻香教乱军目前切断了大运河的漕运。
  
  报告完毕,张盘掏出了一封袁可立写给毛文龙的信。
  
  信中,袁可立请求毛文龙在不影响“东江防线”的前提下,派出一支军队南下山东,协助中央军与山东地方军平叛。
  
  看完信后,毛文龙、尤景和2人当即举行皮岛临时军事会议,毛文龙把王辅、毛承禄、耿仲明、孔有德、陈良策、陈有时、尚学礼等主要将领,全部召集到皮岛总督府,张盘列席会议。
  
  毛文龙不愿出兵,因为他手下的兵力不多,但考虑到以后必然有求于登莱巡抚袁可立,他决定召集众将,集体讨论一番后,再作决定。
  
  公元1622年六月中旬,奉东江总兵毛文龙之命,千总耿仲明、副千总孔有德2人,率领刚刚完成扩编的四千“耿家军”南下登莱,参与朝廷对闻香教乱军的镇压。
  
  跟随耿仲明、孔有德南下的,还有尚学礼父子为首的三百人。
  
  除了“耿家军”、“尚家军”,毛文龙拿不出其他部队。陈良策、陈有时的部队,都是“纸糊的”,一打就散;至于其他人的部队,全部在朝鲜海域与荷兰人、郑一官交过手,伤亡惨重,需要休整。
  
  “尚千总熟悉山东情况,若他愿意陪同我南下,对参与朝廷的平叛大有帮助!”
  
  军事会议上,耿仲明主动向毛文龙提议,让尚学礼跟随其南下,毛文龙觉得耿仲明所言有道理,遂问新加盟东江镇的千总尚学礼的意见,混迹官场多年的尚学礼爽快应承。
  
  尚学礼知道,对于一名“新人”,加盟一个团队的头三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头三个月是上司与同僚们在心里面逐渐接受该名新人的过程,若在那段时间表现得好,对新人在该团队的立足与发展大有帮助。
  
  尚学礼有意巴结毛文龙身边的“红人”耿仲明,他把俩个成年的儿子尚可进、尚可喜一并带去山东,参与平乱。
  
  耿仲明、孔有德2人在离开皮岛前,向亲人们一一告别。打仗有风险,没人敢说自己一定能活着回家。
  
  “爹爹要到大海的对面陆地,我们耿氏一族的祖先源于大海对面的山东!”
  
  “爹,我听爷爷说过!”刚吃饱饭的耿继茂回答父亲耿仲明。
  
  耿仲明轻轻地拍了拍六周岁的耿继茂之肩膀,然后与妻子李夫人、弟弟耿仲裕等人一一告别,与孔有德一同南下。
  
  双岛,环境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很适宜养生的陆离岛。双岛坐落在渤海的双岛湾内,位于旅顺半岛西北部的近海区域,为张盘手下的旅顺水师据点之一。耿仲明的父亲耿老爷、母亲何夫人、侄儿耿继宗、耿继福,以及耿四、夏六、夏艳等人撤离山海关南码头后,经过长途跋涉,最终落脚于双岛。皮岛的冬天太寒冷,双岛更适宜养生。
  
  到达旅顺堡后,耿仲明让义弟孔有德率领南下山东的船队在旅顺湾内休息,耿仲明带着耿乐、耿智、耿七、耿金、耿帆、耿鑫6人上岸,他们原本都是耿氏庄园的人。张盘把七匹上好的快马借给了耿仲明为首的7人。
  
  “谢谢张指挥使!”
  
  话毕,耿仲明带着“耿姓六亲随”上马,7人往西边的双岛飞驰而去。
  
  金兵在1621年败退旅顺后,龟缩在旅顺北面的金州卫城,整个旅顺半岛都属旅顺明军的势力范围。
  
  耿仲明在南下山东前,顺利地探望了父母。来自皮岛的七个年轻小伙子,给已经为数不多的耿氏庄园旧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钱粮。
  
  “仲明,这是平安符。”离别时,何夫人对儿子说。
  
  耿仲明、耿乐、耿智、耿七、耿金、耿帆、耿鑫7人收下了各自的平安符,这是何夫人在双岛的一所名为“姑子庵”的小庙所求,何夫人最后要求耿仲明,带多一个平安符给孔有德。
  
  公元1622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来自东江镇的援军从海路到达了登州府的“备倭城”,耿仲明作为东江镇援军主帅,领着孔有德、尚学礼2人拜见了登州府的登莱巡抚袁可立。第二天,袁可立领着耿仲明为首的东江援军赶往山东的首府济南城。
  
  初次见面时,山东巡抚赵彦对东江援军的到来表现得很高兴,在随后的交谈中,耿仲明知道了山东巡抚赵彦高兴的缘由。
  
  原来,在耿仲明等人到达山东前,明军对闻香教的镇压出现了积极的进展。41岁的山东总兵杨肇基在沂州城守险待变,待闻香教乱军在沂州的围城战中锐气耗尽之时,杨肇基亲率3000精兵从城内杀出,出其不意地发动夜袭,大破超过两万人的闻香教围城部队。杨肇基随后追杀了闻香教乱军十余里,把闻香教的部队全部赶回山东的西南地区,山东东南转危为安。
  
  闻香教是白莲教的分支,而1622年的白莲教已经不是第一次造反了,元朝末年的红巾军大起义就是白莲教掀起的运动。白莲教源于波斯的“摩尼教”,摩尼教是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摩尼教后来吸收了中国道教的思想,改称“明教”;到了宋代,“明教”又吸收了佛教中的某些教义,最终演变成“白莲教”。
  
  “明王出世,普度众生”是一个在元末流传甚广的预言。元朝末年,朱元璋加入了白莲教的“红巾军”,渐渐成为了白莲教的分舵主。分舵主朱元璋充分利用了白莲教的宗教力量,经过一系列艰苦而残酷的战争,最终建立了明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深知白莲教这股宗教力量的强大,曾试图动用国家权力对其禁绝。然而,在明朝灭亡的200余年后,白莲教在清末仍然存在。发起轰轰烈烈的“扶清灭洋”运动之“义和团”,就是由白莲教演变而来。
  
  耿仲明对山东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赵彦与袁可立之间的对话,他一句也插不上。袁可立乃是正经八科考出来的进士,智商很高,他很快看透了23岁的耿仲明对山东以及白莲教的无知,他笑着对耿仲明说:
  
  “白莲教除了闻香教这个分支外,还包括全禅、无为、龙华、悟空、还原、弘阳、弥勒、大成、三阳、罗道等数十种分支,它们遍布各地,深受广大下层百姓拥护。大部分的白莲教分支之佛教色彩偏重,鼓励其信徒向善,对于这类白莲教分支,我们是支持的,它们的存在有利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稳定。”
  
  “然而,某些白莲教分支唯恐天下不乱,宣扬所谓的‘末世大劫’,称只有信仰其教派,才能在‘大劫’到来之际幸存。它们不断怂恿其信徒为了所谓的信仰,反抗全国各地衙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信徒们大多数时候暗地里搞破坏,特殊时期竖起反旗、杀害官兵。我们现在所镇压的闻香教就属于这类邪恶的白莲教分支,其信徒认为,反抗朝廷是为了迎接闻香教贼首徐鸿儒所宣称的‘光明’,徐鸿儒的言论极具蛊惑人心的作用。”
  
  天启二年农历六月下旬,官兵乘胜追击,镇压闻香教的平乱行动进入到关键时期。山东副总兵杨国盛奉巡抚赵彦之命,率领20000山东地方官兵驻防东平、宁阳、泗水一线,从北面对闻香教起义军进行压制,耿仲明为首的东江明军跟随杨国盛行动。另一方面,沂州的杨肇基率领八千山东地方官兵驻防于平邑、枣庄一线,从东面威胁闻香教乱军盘踞的邹县与滕县。最后,作为平叛的主力军,北直隶的一万中央军从山东的聊城南下,包围了郓城,切断了闻香教乱军与河南的联系。
  
  在闻香教叛乱最猖獗的六月初,与山东省接壤的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地的白莲教极端分子闻风而动、趁机作乱。其中,河南的白莲教极端分子闹得最凶,与山东的闻香教叛乱东西呼应。
  
  六月底,中央军攻陷山东郓城。打下郓城后,主帅张凤翔奉朝廷之命,派遣五千士兵进入河南。进入河南的中央军用带血的屠刀镇压了河南境内的白莲教极端分子,河南局势渐稳。
  
  进入七月,闻香教乱军在江苏地区的白莲教内应之通风报信下,于彭家口的京杭大运河段,成功地劫走了40艘装满粮饷的官船。得到粮饷补给的闻香教乱军之气焰重新高涨起来,他们转守为攻,东下峄县硬打杨肇基的军队,北上曲阜进攻杨国盛的部众,南下郓城包围了留守山东的五千中央军。
  
  面对闻香教乱军的卷土重来,歼灭了徐鸿儒的副手“安民王”刘永明的中央军主帅张凤翔表现得很淡定。被闻香教乱军包围在郓城的张凤翔一方面使用信鸽,联系江苏巡抚求援;另一方面,耐心地等待正在从河南赶回山东郓城的五千中央军。他对驻防郓城的五千明军将士发表演讲:
  
  “敌人虽然势大,但纯属乌合之众!郓城固若金汤,逆贼围城不足为惧!待援军赶到之时,敌人锐气已尽!彼时,里应外合,必破乱军!”
  
  山东战局呈现胶着之态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