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学堂
作品名称:老油坊 作者:老诌 发布时间:2021-03-02 10:54:56 字数:3869
院子里的树上几只喜鹊叫着,二先生心情大好,喜鹊的窝是文耿一枪打下来的,它们没有丝毫的怨言,又到处捡拾树枝重新垒窝,人要是如此省心就好了。
知足就好,二先生安慰自己。只要每天吃喝不愁,一家子过上安稳日子比什么都强。他知足,所以他多数情况下是高兴的。现在,两个儿子的决定更让他高兴。
文杼第二天和爹说了,他的意思还是首选当兵,如果家里坚持不同意他当兵,自己就和媳妇到油坊干活,学是坚决不上了,听见吕先生让念书就头疼。二先生听了心里高兴,不上就不上吧,自己这几年经营着油坊,还要操持一家子人种地,精力明显感觉不够,油坊有文杼两人经管自己也放心,听吕先生说,文杼真不是念书的料,何必强求。
车氏听了却不高兴,文杼才多大呀,能管得了大油坊,还不是他那个媳妇在背后作妖。怎么生的儿子呀,自己一点主见没有,倒是听媳妇的话。二先生听了顿时又不敢作主了,心里安慰自己,听媳妇的话,倒是随我。只好对文杼说:”再等等吧,就是让你们经管,也得挑个好日子,不能随随便便就定了,是不是。“
杜氏听了,提了半袋子豆子送到婆婆屋里,对婆婆说:”娘你看看这是什么?这是在油坊女茅房的梁上发现的,说明了什么?不会是老鼠偷的吧?难道是李贵叔藏的,还是长栓叔?“
车氏一愣,看看袋子,普通白棉布缝制,这地方常见,家家户户去买米、买面,都是用这种袋子。对呀,豆子怎么跑到了茅房里?而且还装成小袋,李贵不可能,长栓更不可能干这样的事。二先生瞅着杜氏,心里佩服这个儿媳妇的精明,果然她爹是个买卖人,闺女也懂得经营,一眼就看透了真相,这豆子很明显是捡豆子的妇女们偷的,先放在茅房里,瞅机会拿回家。自己听长栓也说过几回,没当回事,眼下四媳妇想管着油坊,可不就是机会?
二先生慢慢地说:”这事我知道,油坊平日里雇了妇女们捡豆子,她们偷着朝家里拿,也没法子,李贵和长栓怎么能去女茅房检查?她们就钻了空子,眼下油坊里倒是真缺一个四媳妇这样的,那帮妇女也确实需要治一治了。长栓是老实人,一点话也漏不出来,李贵倒是精明,可他心思又不在这上边,不过,文杞他娘,李贵平日里也是真忙,里里外外,咱不能只说一边理,是不是?“
车氏听了,没好气地说:”你知道有这回事,还不防着点?几个女人还治不了,我要不是腰疼,我天天去油坊盯着。“
在权衡了利弊后,车氏果断地说:”油坊先让四儿两人经管着吧,你们年纪小,可要当心,那些大人,掉的心眼也比你们多。“
杜氏高兴地说:”娘你放心,我们不懂的就问,一定多向李贵叔长栓叔讨教,再说了,我们真去了,也干不了多少活,不过就是进去个人盯着,防止外人作奸耍滑罢了。倒不是不放心李贵叔和长栓叔,我才进门几天,这样的话不敢乱说,不过,多一个人盯着,多少他们也有点顾忌,对吧?娘的顾虑是对的,我们都记下了。爹说得也有道理,卜个好日子最是关键,也不急着这几天。“
银月从屋里闪了出来,高兴地说:“四妹,我出个主意,吕先生对卜日子非常明白,咱们去找他卜个日子吧。”
车氏见了银月,脸色缓了许多,指着她的头皮说:“你管得倒是宽,谁的事都插手,自己的事怎么样了,你三哥决定帮着种地,你四弟去油坊帮忙,你这学上还是不上,给个准话吧。要是上,就快去把先生的束修交了,安下心为念几天书,要是不上,我和媒人说说,把日子定了,嫁出去我也省心了。你婆家催了多次,你三嫂回门那天你公公又提起,趁他们没回保定之前,把你和宏俊的婚事办了,然后和他们一起去保定做生意……”
自己最担心的是嫁到李家,这阵子李家催得却特别紧,说从保定来一趟不容易,这兵荒马乱的,最好是把婚事办了,媒人来了几次,车氏松了口,二先生却顾虑重重,始终没有答应。
银月听了娘的话,撅着嘴道:“那还是上学吧。”伸手向她娘讨要吕先生的束修。
车氏从内间摸索了一阵,取出十个铜板递给银月,银月闷闷不乐地拉着杜氏朝学堂走。一边走,一边抹眼泪。
看到闺女不高兴的样子,二先生当着车氏的面不敢乱讲话,一直陪着银月两个出了大门,然后叫住银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手绢包着的东西,哗哗作响。
银月问:“爹,这是啥?”
二先生瞅瞅四媳妇,四媳妇知趣地朝前走了几步,二先生才小声说:“这是十块钱,你留着买零嘴吧。”他们家有规矩,四个儿子成了家,但是不分家,每家每月三块钱零用,吃饭算公用。大儿子家生了方仁,多给两块,给孙子买零嘴。银月跟着爹娘吃饭,每月没有零花钱,全指望车氏时不时给点。
银月把钱在手里掂了掂,愣了,不解地问:“爹,你怎么会有钱呢?咱的钱不都是娘管着吗?”
二先生小声道:“这是我让李贵卖了三车粮食换来的钱,千万不要让你娘知道了。”二先生其实听已经明白了银月的心思,闺女想去济南上学,没有钱不行,但是家里的钱都在车氏手里攥着,他也有他的法子,偷偷让李贵把村边麦场的粮食卖了三车。
银月点点头,一切都明白了。
吕先生的私塾设在村西雷神庙里,当初大先生本想着在祠堂设立一个学堂,方便固家孩子念书,无奈固家的祠堂实在太小,吕先生又说固家祠堂时常拜祠祖宗,桌子椅子搬来搬去,影响孩子学业,所以推荐了这个雷神庙。吕先生其实是有着自己的私心,设在祠堂里,离自己的家远,来回跑路不方便,这是一。雷神庙比较宽敞,他可以借口方便教书,把自己家的锅碗瓢盆搬到这边,省了自己家里的柴火,大先生可是答应了一年供应三车木柴,念书的时候,别把孩子们冻着,这正好公柴私用。吕先生还有一个打算,固庄周边也有来这儿念书的,收一分得一分,地方大了当然方便。
学堂安在后院子大殿,吕先生靠殿的西边安放,吕先生说西边为金,自己是个水命,五行最是恰当。吃饭的家伙安在床头里边,殿后就堆着木柴,实在方便。他的书桌兼餐桌安在雷神脚下,吃饭的时候,看着雷神的胖脚丫,也能增加食欲。雷神东边、前边摆满了孩童的书桌,笔墨纸砚样样俱全,倒也很像个学堂的样子。
吕先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里有了喜期,谁家死了人,找他帮忙,他是有求必应,村里人都说吕先生在雷神庙当先生,什么没学会,倒学会了有求必应,比雷神还灵呢!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吕先生有自己的小九九,去了谁家帮忙,总有好茶好饭招待,又比自己在庙里动火强。孩子们都盼着吕先生出门帮忙,他们落个自在,每次,先生布置完作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放了学,年龄最大的学生文遐会负责锁门,当然,在固村,根本不用担心会丢东西,这一点大先生向来很自信,建村多少年了,没听说谁家少过东西。
大先生看了吕先生的作为,也不太计较,好歹让孩子识几个字,总比当个睁眼瞎强。真没指望他们会考出个举人、秀才来,现在到处都教新学,大先生在上海也懂得这些,但是,要是从外地请个教新学的先生,一时半会还真做不到,费用虽说一直是二先生拿大头,自己拿小头,请吕先生一年到头也花不几个钱,要是请个外地先生,就怕不是一星半点能够的了。再说了,这些孩子真有那个才能,大了总要出去上学的,目前成绩最好的文耿去了济南,文枢去了青岛学徒,剩下的就是银月、文柄还行,其他的,能把三字经读熟练,写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就不错了。
看了银月奉上的十个铜板,吕先生心情大好,他知道银月有一些日子没来上学了,说是要嫁人。这阵子因为文杓、文杼兄弟娶亲,一下损失了两个学生,吕先生很是心疼,每月的束修少了不说,这两个学生年龄大,虽说学习不好,但是听话,平时差着劈劈柴、担担水很是方便,现在不来了,也没办法,使唤文遐兄弟,要费很大的劲。值得庆幸的是,银月又回了学堂,每月多出来十个铜板是稳了。有了这十个铜板,一个月的口粮解决了。
他给银月安排了一个单桌,又给文遐、文逸、文适、文朴、文柄、文湘、文治几个布置了作业,然后单独给银月安排作业,银月学业比那几个强,现在四书读到《论语·述而》了,读过不算,还让她写上一些文字,这是额外的任务,算是吕先生对银月的照顾吧。
忙完这些,才想起来要给杜氏卜个好日子,他摇头晃脑一阵子,说:“你是说二先生让你们经管油坊,哦,这事……你这事不是婚嫁,不是动土,也不是……唉,还真不好卜。”
他的眼空洞洞地四下里打量几个没心思念书的学生,文遐见是杜氏来了,低着头,他比文杼大一岁,在弟媳妇跟前,总是要讲究一点读书人的面子。再加上这个书他也念够了,虽说学费不用自己掏,自己都十八了,这四书五经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低着头正好想心事。
见吕先生不愿意卜日子,杜氏忙说:“听说先生精通阴阳,才随了姐姐来麻烦先生,先生还能难住不成?要是难住了,这固庄真是找不出第二个先生这样的,去三河口当然能找着,就是来来回回太麻烦。先生用心卜一下,我抽空让文杼给先生送一件皮坐垫来,眼看天冷了,先生坐着也暖和。我娘家就是做皮货生意的,这东西现成的,不用花钱买。”
吕先生听了有利益可得,又摇头晃脑一阵子,说:“月底吧,你看,这个月的三十,诸事皆宜,总不会错了。”
杜氏谢过吕先生,银月送杜氏出门,到了路口,才依依不舍地与弟媳妇分手,好像再也见不到一样。
看杜氏走远了,自己才不情愿地回到座位上,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先生出的题目,一点心思也没放在上面,她听爹说起,那天三哥娶亲时,三河口的李家小客就是自己未来的男人李宏俊,银月再问,爹已经不愿意提起,银月没办法,打听大嫂,大嫂说不知道,那天忙里忙外,真没注意到李宏俊什么样子,只好问二嫂,二嫂听了,只是抿着嘴笑,问急了,才含蓄地说:“听说身个不矮,其他就不好说了,总之,妹妹好比是天上的嫦娥,他就好比……不说了,说了妹妹生气。”再问,她只笑不答。
银月心里没了底,自己怎么就这么命苦,竟要嫁一个这样上不了台面的人?她不甘心,她听说李宏俊在三河口码头弄了个收费的活计,她决定亲自去看看,说走就走,她瞅着吕先生打盹,装作去茅房方便,偷偷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