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火烧大店
作品名称:地呀不要遮盖我的血 作者:岁月无言 发布时间:2021-01-19 09:03:23 字数:6181
(一)
袁山的作战方案
整个夏秋,冀热远征队在虎山做了几次“买卖”。其中最精彩的是两次伏击战。一次在夏天,将一队抓劳工的警察,全部擒获;另一次在秋天,打劫一队运粮车。这次伏击,再一次展现了袁山神机妙算、善于随机应变的军事才能,堪称军事指挥艺术的神来之笔。
当游击队埋伏在路边准备伏击运粮车队时,一支讨伐队过来了。等这支讨伐队走过去以后,袁山当即就取消了原定的伏击计划,他率领战士们远远地跟在讨伐队的后面。走不多时,那支运粮车队就过来了,一共是五辆大马车,有十名警察押送。袁山见此就大摇大摆地迎了上去。
押送那支运粮车队的警察把他们当成了讨伐队,见了面还打招呼呐:“兄弟们辛苦啦!兄弟们辛苦啦!”战士们想:“不辛苦!我们轻松就能把你们搞定!”一枪没放,十个警察就成了俘虏。一部分战士将这些警察和车把式全部赶进树林,将他们捆在树上,用草堵上嘴,免得自己前脚刚走,他们就去报告,这样就能为自己摆脱敌人赢得时间。其他的战士解下马,啊!二十匹马呀!战士们又卸下一些粮食,用马驮上,钻进树林,全身而退。
除此以外,八路军还袭击了三次哨所,虽然收获不大,但也没有损失。
保安军的也搞了几次,虽然每次都有所收获,但却有伤亡。所以,他们非常羡慕八路军,对袁山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敌人的封锁线就像是一条骷髅项链,将虎山地区严密地封锁起来。封锁线上的每一个据点,就好比是项链上的一个骷髅。随着敌人的防守加强,项链上小骷髅越来越多,游击队穿越封锁线越来越困难。整个夏天,袁山沿着封锁线转悠了一圈,感觉敌人的“囚笼”战术非常阴险。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围困。他想:“一旦敌人集中兵力,对‘囚笼’内的游击队进行‘篦梳式’清剿,游击队将面临非常大的危险。所以,应尽快开辟出一块新的游击区,离开这里。”现在,在新的游击区还没有开辟出来,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条项链上的骷髅尽可能多地打碎,使敌人的封锁线始终不能闭锁。
经过夏秋这么长时间的侦察、比较,袁山在这条骷髅项链上找到了一个薄弱的环节。只是他对于自己的这一打法心里没底。
大店村警察分驻所(据点)距离八路军的驻地——砬蛋沟有七八十里路,位于砬蛋沟的东北方向,卡在了从虎山通往卜克川的一条路上。袁山之所以选择这里,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段封锁线上,炮楼与炮楼之间距离较远,每一个炮楼相对孤立,而且彼此不能相望。比如说大店村据点,它与北面相邻的炮楼相距有四五里路,彼此不能相望。与南面相邻的炮楼也是同样的距离,虽然能彼此相望,但是这个炮楼与下一个炮楼又不能相望。但这并不是最致命的。
和卜克川警察分驻所一样,大店村警察分驻所也是和村公所合建在一处的。在一个大大的院落里,警所在西村所在东。在院子的北面,是一座低矮的小山,爬上一段陡立的山坡后,就会发现山顶是一处平坦的台子。敌人在台子的中央建有一个大大的炮楼。在居高临下的炮楼上,可以鸟瞰下面的村所和警所,并能够为其提供很好的火力保护。正因为如此,警所和村所并没有修建炮楼,只是修建了高高的院墙,并在院墙上架上铁丝网。如果不拿下这个炮楼,进攻村所和警所不可能的,而山坡下面村所和警所却不能为炮楼提供火力支持。炮楼所在的平台,处于村所和警所的射击死角上。袁山认为:彼此不能相互保护,这才是最致命。当然了,这个炮楼是不需要警所和村所为其提供火力支持的。它周围布满了铁丝网,还挖有壕沟。一般情况下,是很难接近的。即使接近了,普通的炸药也很难撼动那钢筋水泥的墙体。
两支队伍虽然都实力大增,但依靠单独的力量拿下一个哨所,还很困难,所以合作是必然的。双方都积极寻找目标,每隔一段时间,几个首领就坐在一起商讨一番。就有某人提出个作战目标,整出个行动方案,但讨论一番后,就被大家否决了。这次袁山将作战目标定为大店村,刚一说出口,大家心里就觉得不行。要是换作别人,大家的脑袋早已摇的像个拨浪鼓似的立马否决。可袁山的威望太高了,尽管觉得不行,但还是要洗耳倾听的。
袁山说:“大店村的炮楼看似坚不可摧,但是我们不需要摧毁它。我们只须在它上风处放火,把里面的狗子熏出来然后消灭就行了。拿下了山上的炮楼,山下警所就是失去保护,我们再拿下警所。”
“噢!用火攻。”大家伙儿更犯嘀咕了。“这能行吗?”
袁山接着说:“火攻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月黑风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将柴草运到炮楼附近,点火后,风就会将烟火吹向炮楼。浓烟就会将狗子熏出来。”
大家伙儿问:“关键是如何将柴草放到炮楼跟前而不被敌人发现呀?”
袁山说:“我看过了,西北方向的壕沟离炮楼大概二十多丈(六十米左右)远,壕沟上面就是铁丝网。我们只须将柴草运到这里,这么远的距离就降低了被发现的风险。而且,狗子为了保暖,一般情况下总是用东西将跑楼上枪眼堵上,有了情况才把堵得东西拿开,这就给了我们机会。只要我们小心一点儿,再加上嗷嗷的大风,里面的狗子是发现不了的。等把火点着了,他们发现了也晚了。”
“万一被敌人发现了怎么办呀?”
袁山说:“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干我们这行的就是赌命。”
“柴草的位置距炮楼那么远,能对炮楼造成有效的攻击吗?”
袁山说:“等点燃第一堆柴草后,我们再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柴草用二齿叉投向敌人的炮楼,这样就缩短了与炮楼的距离,等第二堆柴草引燃后,就能对炮楼造成有效的攻击。”
至于“风”的问题,大家没用袁山过多的解释。因为在冬季,他们那里有三分之二的日子都在刮西北风。而且,炮楼在山上,风自然要大一些。如果有北方的强冷空南下,刮大西北风(六七级)也很常见。
袁山接着说:“攻击还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附近没有讨伐队。我想,讨伐队不可能永远驻扎在大店附近吧!他们有那么多地方需要防守。至于,相邻的两个炮楼子,里面不过有二十多个警察,只要我们用几个兄弟进行牵制,他们在夜里是不敢出动的。”
很多保安军兄弟包括陈玉虎在内都暗自认为:袁山是个福将,让他指挥作战诸事顺利。于是,陈玉虎就说:“我同意袁山兄弟的方案。”他这样一说,大家也就不再讨论别人的方案了,而是就袁山的方案纷纷提出见解。有的说,用湿一点儿的柴禾好些,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有的说用干柴禾好,火苗猛烈,最好再往火里加一些辣椒,那效果就更好了;有的说干脆拢两堆火,一堆用湿柴禾的,一堆用干柴的;还有的说,不如趁着浓烟,爬到炮楼跟前,将炸药从枪眼扔进去省事。当然,最有意义的见解就是有人提出,在放在运送柴草的道上,用沙袋搭建几个掩体,即使敌人发现了,战士也可能躲进里面,避免伤亡。虽说这个建议很好。但到哪里搞到那么多的袋子呢?唉!游击队太穷了。
(二)
风来啦
为了这次行动,袁山又多次趁着黑夜到现场勘查,有两次一直爬到壕沟旁边,目测从沟旁到炮楼之间的准确距离;还进到沟里实际测量一下沟的深度,还在一个大风天,用一小堆干柴做了实验,来估算所需的干柴的数量。经过认真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游击队派出一小队人马在大店村附近的山上,修建了几个简易的营地,并准备了足够的柴草。同时对敌人进行侦察。入冬后,大队人马就悄悄地潜了过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游击队壮大了许多,光马匹就有五十多,每人手里都有枪,再也不用假枪来糊弄人啦!
然而,西北大风却迟迟不见动静,战士们都急坏了,说:“我们距敌人的据点这样近,万一哪天被发现了,可是自己送上门的”。有人建议,应该马上动手,虽然风小了点儿,但也能将就。然而袁山还能沉得住气,坚持再等等看。也有人建议撤了算了,以免遭受重大损失。袁山想,事已至此,岂能前功尽弃。
大队人马一直在营地住了六天,直到十月二十(农历)。那一天,天气有了变化。本应寒冷的时节,天气却突然转暖了,可以说是风和日丽气温回升,俨然又是一番秋天的光景。在北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是天气发生巨变前的信号。
果然就在当天下午,天就开始阴了,乌云越积越多,越积越厚,就好像要把天地之间充满一样,整个世界都雾蒙蒙毫无生气。夜里下了雪。八路军的几个骨干分子都来了精神,他们知道:只要雪一停,必然要有一场强烈的西北风。
第二天一大早,雪还在下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八路军的几位骨干成员冒雪来到保安军的营地。保安军营地和八路军的只隔着一道山。(为了彼此照应同时又能防止被敌人一窝端了)。两家的营地离的很近,只需半小时的工夫就到了。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天气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们一致认为:雪应该在下午或晚上停止,风应该在半夜左右刮起。而且还是大西北风。这是个好兆头。现在,就侦查员的消息啦。
到了晚上,各路侦查员也陆续返回,带回来的情报是:附近没有发现讨伐队。保安军的一户联络站也报告说,讨伐队已于两天前离开了。
啊!一切都顺风顺水。
就在吃晚饭的当儿,外面突然刮起风,起先是轻微的,只是听见树梢有轻微的响动。突然间那风就猛烈起来,一阵比一阵紧一阵比一阵急,嗷嗷作响,似乎整个世界都被它搅动起来了。
“好风!好风啊!”陈子珍激动不已,不由地吟诵起《大风歌》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随后又口占一绝:
“豪情万丈触天,
惊醒玉帝美梦;
派来风雪二将,
助我马到成功。”
所有的人都拍手叫好,群情激昂。袁山见此情此景,也受到了感染,不由得和了一首:
“风伯雨师显神勇,
搅动天地露狰狞;
荡平虎狼大秦国,
更须八千子弟兵。”
大家又是一阵叫好。袁山坚定地说:“好,那我们就行动吧!”
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大家纷纷地从热炕头上下了地,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
因大店村曾经的保安军的地盘,保安军战士对地形十分熟悉,还有几名战士就是在这里长大的,所以就由他们头前带路。八路军则紧紧地跟在后面,所有的牲口的身上驮着柴草。有部分战士也背着柴草。这些柴草都被捆成一小捆一小捆的,而且是根据需要按比例准备的,有蒿草,有灌木柴禾,还有木料。
整个世界似乎只有无尽的黑暗和暴怒的寒风。战士们除了能模糊地看到脚下的白雪以外,什么也看不见。耳边除了能够听到凄厉风声什么也听不见。地上的寒雪被风卷起拽在战士们的脸上,使他们睁不开眼睛;寒冷更是渗透进了骨髓,然而战士们的热情却异常高涨。他们弓着身一个紧跟着一个,尽管每走一步都很艰难,然而步伐却是坚定的,内心充满了神圣和勇气,向着胜利的目标前进。
(三)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游击队战士停在一道山沟里。各个战斗小组根据事先安排分别行动起来。最危险的任务就是将柴草运到炮楼跟前垛起来。八路军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施成方率八路军战士走在前面。他们爬上山坡,就到了炮楼所在的山顶,趴在地上,偶尔能模糊地看见那高大的炮楼子就在前面的不远处,更多的时候则什么也看不见。
施成方非常高兴,心想:那么大的一个炮楼自己都看不清,就说明炮楼里的警察也不会看见他们。战士们紧跟着他悄无声息地向炮楼摸去,不一会儿就到了壕沟跟前。此时,天上的乌云似乎少了些,露出了些许的天光,敌人的炮楼才在黑魆魆的世界中凸显了出来。这个坚固的令人生畏的庞然大物,此时毫无生气的立在那里。没有看见里面的灯光,没有听到里面的人声,如同一个里面没有灵魂的僵死的躯壳。甚至让战士们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天冷警察今夜没有住在里面,但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行动开始了。首先有几名战士立起来两个木制掩体。(由于没有沙袋,他们就木头代替。可这两个东西不但运输困难,而且对于防护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它们有了另外的用途,把轻便柴草放在它们的后面,就不会被风刮跑。)
有施成方在身边,战士们格外自信,一点儿都不害怕。他们按着事先演练猫着腰将柴草传送过来。首先要将壕沟填平,这需要大量的柴禾。为了不弄出太大的响动,有两个战士进到沟里,将柴禾轻轻地放好。壕沟填平以后,再在上面垛柴禾。风太猛烈了,放在地上蒿草竟被刮倒铁丝网上。好在有铁丝网的阻挡,柴禾还是垛起来了。但超出铁丝网高度的柴禾总是被风吹落,为此,游击队准备大的树枝。叠加这些树枝会弄出很大的响动,战士担心炮楼里的敌人会听见,但此时,敌人听见也无所谓了,因为柴草堆已经能挡住子弹了。
柴禾垛已经足够高了,战士悬着的心也落到肚子里。又传过来小捆的干柴,这些柴禾没有放在柴禾垛上,而是被放在木板(掩体)的后面,准备在点火后投放在炮楼跟前。
一切都准备妥当,就要点火了,那个令人满怀激动又惴惴不安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一名战士递过来一个大皮口袋,施成方钻了进去,划着火柴点燃了一把蒿草,然后再点燃柴禾垛。这都是事先想好的,风这么大,点火将非常困难,就有人想出了在口袋里点火的办法。
火借风势迅速燃烧,转眼就变成了熊熊大火。浓烟和烈焰被吹到炮楼那里。有四名战士用二齿叉不停地将小捆的柴草投到更靠近炮楼的位置,不久那些柴草也被点燃了,烈焰将炮楼包围。
一开始炮楼里的敌人还开了几枪,可是,有柴禾垛为战士们挡着子弹,这根本伤不到战士们。后来浓烟和烈焰从射击孔钻进炮楼,那几个狗子只好从炮楼主体,下到旁边的附属建筑里面,(在这个附属建筑里,狗子们能够取暖、休息等。)但很快这个附属建筑里也充满了浓烟。
战士们还将事先准备好的两袋子辣椒投到火里,这是本地最辣的辣椒,他们打趣说,这回可够狗子喝一壶的了。有几个战士又送来好几大捆柴禾,抢着向火堆投放柴禾,觉得那实在是个好玩的事情。
终于,炮楼里的警察受不了了。哥儿几个一商量,人家八路说得对,何必给日本人卖命呢,投降算了。便钻出炮楼投降了。
山下警所里的狗子正在做美梦,突然间山上枪声大作,院子被火光照得通亮,就在惊慌之时,“轰、轰”两声巨响,院子的大门和后院墙都被炸开了,战士们冲进院子。有部分狗子出于本能躲藏在屋子里、墙角处开枪还击,“轰”又是一声巨响,一间房屋被炸塌了,里面的狗子没动静了。战士们趁势大喊:“如不投降,还要炸房子。”
袁山让战士们将炮楼里那些投降的警察押到山下,让他们向拒不投降警察喊话,果然这一办法奏效了。警察们彼此都非常熟悉,他们叫着对方名字,说:“xx警长大哥呀,快叫兄弟们投降吧,八路真的不杀咱们。”或者说:“xx兄弟,快投降吧!你的小儿子柱子还等你回去那!再不投降你就见不到他啦!”或者说:“八路有炮,就是因为咱们都是中国人,才没下狠手,要是再不投降可就晚啦!”
这些警察们明白了,山上的炮楼已经不能为他们提供保护了,自己抵抗是徒劳的,于是高喊着要投降。然后举着枪从各个角落走了出来,到了院子里,战士们冲上去缴了他们的械。
在不知不觉中,满天的乌云早已被强风吹散,露出了片片青天;月亮也升上了天空,不时地从云缝中探出头来,整个世界亮堂了,战士们心也亮堂了。一部分战士打开粮仓,往口袋里装粮食;还有一部分战士则搜查各个房间,凡是急需的物资像棉服棉被棉鞋之类的物品统统拿走。这一仗干得干净利落,从点火到结束,前后也就半个小时。
第二天,敌人派讨伐队进山追击,但他们不敢深入,就在山里转了两天,敷衍一下日本人就撤了。
事后大家总结说:袁队长谋划的好,陈将军(陈玉虎)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果断决定,这事决断得好。于是,陈子珍说:“唐朝有‘房谋杜断’之说,现今我们有‘袁谋陈断’,狗子焉能不败。”说完一时兴起,便赋词一首。与律诗相比,陈子珍更喜欢自由体,因为不受限制。
夜袭
庚辰年十月二十一,月黑风高,偷袭大店,得胜。作此篇纪念。
倭寇凶残遭天谴
上帝劳烦
铺开乌云遮天
藏匿月亮深山
吹出神风滚滚
洒下银雪弥漫
何为
知我偷袭大店
火光冲天
敌人胆寒
得胜
缴获大枪三十
还有棉服若干
粮草两万
高兴
古有诸葛东风
火烧曹满战船
英雄所见略同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