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抢来的皇位>第四章 焚毁著作 文人罹难(第一部分)

第四章 焚毁著作 文人罹难(第一部分)

作品名称:抢来的皇位      作者:柴瑞林      发布时间:2020-11-07 14:40:05      字数:5171

  宋徽宗原本爱才,不独对书法绘画钟情,对词、诗歌、散文等,爱之有加,心中早有那些名人的种子,在日常的浏览中,无数次地捧读他们的作品,每次神魂颠倒,赞叹不已,如果没有人撺掇,他绝不会想到“焚毁著作”这个词儿,他不会把他们一贬再贬,不忍心让他们吃亏,不会让他们受尽磨难。
  可是面对蔡京上书“焚毁著作,消除影响”,的奏章,怎么抉择?不过,蔡京的进谏有什么不对吗?按蔡京说的如果不“焚毁著作”会造成大宋国家的严重损失,那样的话,自己怎么可以不纳谏呢?
  宋徽宗的心在流血。宋徽宗在殿内不停地度着方步,叹息不已。他对着殿宇的天花板说:“天啊,谁让我是大宋的皇帝呢?我如果爱才就有失去大宋江山的危险!
  宋徽宗思来想去,于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四月,在心中忐忑中按照蔡京的主义下诏,首先焚毁吕公著、司马光、吕大防、范纯仁、刘挚、王岩叟等人在景灵西宫的画像。又痛心下诏焚毁吕公著、司马光、吕大防等的大量著作,以及焚毁苏轼《苏东坡集》以及下集。在这之前,宋徽宗已经下诏,凡天下有苏东坡书写的匾额、碑文等等一并铲除;苏洵、苏辙父子及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马涓等人的文集;范祖禹《唐鉴》、范镇《东斋记事》、刘攽(班音)《诗话》、僧文莹《湘山野录》等印刷品全部焚毁。又多来一句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在焚毁之列。
  后来,蔡京在下面还特意对宋徽宗说,陛下,臣认为吕公著和吕大防的著作应该列为重点焚毁,宋徽宗点头称是。
  宋徽宗对吕公著的个人身份很清楚,他自言自语地说:“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任颍州通判,与欧阳修结为讲学之友。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吕诲出京未果,故坚请外任,为蔡州知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因劝阻神宗罢免司马光未果,便坚请罢知通进银台司之职,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
  “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新法而出任颍州知州,后召入朝,历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高滔滔)临朝,吕公著获召入朝,首上十事疏,以“学”为重。同年,拜尚书右丞。元祐元年(1086年),拜门下侍郞,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变熙宁新法。司马光死后,吕公著独自当政。元祐三年(1088年),吕公著恳辞相位,升-、平章军国重事,时人称吕氏之荣。元祐四年(1089年),吕公著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哲宗亲临致祭,赠太师、申国公,谥正献,哲宗亲题其碑首为“纯诚厚德”。后屡遭贬夺,并入“元祐党人”籍,宋高宗时,获封还全部赠谥。
  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葵亭集》等。”宋徽宗最后说,“是个人才,但是有什么用!”
  宋徽宗一想到了司马光,愤然离开龙座,将右手向后一甩说:“早该见阎王的司马光,看朕怎么收拾你!你的来头朕知道不小。”
  宋徽宗又坐下去,独自叨念,“司马光的人品在朝野是有口皆碑,说什么他婚后妻子多年不孕,妻子为他无后着急,帮助他纳一小妾,他怕妻子伤心,将小妾赶出门去……不过这和我大宋有何关系,那是迂腐,那是小节,不足挂齿!”
  宋徽宗一直在想,他心中的司马光的著述是下面这样的吗?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涑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
  宋徽宗眯起眼睛不由自主地却说,真正是个才子。
  宋徽宗接着良久对司马光的人身经历和丰厚著述等默默地思考,身边的太监和下人一个个如钉在地上的木桩,不敢说话,宫殿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
  那么,宋徽宗心中的司马光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司马光吗?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原籍属河内(今河南沁阳)。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一位婢女用热汤替他将胡核去皮,他姐姐问他是谁做的,司马光回答是自己剥皮的,父亲责备他小孩子怎么可以说谎,司马光自此便不再说谎。“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今开封)、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司马温侯祠前的司马光像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奉礼郎、大理评事一类小官,后经枢密副使庞籍的推荐,入京为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改并州通判。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同知谏院。
  嘉佑六年(1061年)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统治者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进宋英宗,英宗命设局续修,并供给费用,增补人员。宋神宗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命他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
  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现陕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书成后,司马光官升为资政殿学士。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间罢黜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只要想到“元祐”这几个字,宋徽宗反感得倒抽一口气。
  身边的人都害怕得打颤,这陛下到底是怎么了?
  宋徽宗在太监和下人的服侍中呷了几口香茶以后,突然笑起来说,就这一点东西可惜,可是朕也不可因此放松了司马光,身边的人不敢问是什么意思,宋徽宗却龙口吐出真言:“诗词!”
  太监恭顺地看着皇帝问:“陛下是?”
  宋徽宗弹出一口气:“《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南园饮罢留宿》《客中初夏》《客中初夏》《闲居》《岭头诗》《和君贶题潞公东庄》《和君贶题潞公东庄》《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等。是他的成就!朕是舍不得,可是,我大宋的江山何去何存?”
  太监说:“陛下不要过于思虑,保重龙体。”
  “其中,有些东西我身边有。”
  “是的陛下,我们知道。陛下,据下人们知道,司马光为了写作,过了几乎一辈子的艰苦日子。特别是那么丰厚的《资治通鉴》用了大半生的时间,写得两眼残疾,牙齿松动……”
  宋徽宗拂袖而起,背起双手转身朝龙座一边走去,吓得太监和内侍齐刷刷跪倒在他的身后,头磕碰在地上连连求饶。
  这一时的紧张原来是一场虚惊,皇帝没有给谁治罪,因为太监是他的心腹,口里虽然这么说,他和蔡京是一条线上的人士。
  这一天蔡京到宋徽宗皇宫串门,宋徽宗借此宴请了蔡京的全家。在畅谈中,又提到了列入焚毁作品的那些文人。
  宋徽宗说,按宰相的上书,他们等人的东西大多数已经销毁,宰相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蔡京一边接过盘子接住宋徽宗给他夹过来的肉菜,一边说,陛下大概还不知道,关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事情吧?
  宋徽宗停下举起了的筷子,一眼盯住蔡京的脸问:“卿说的是什么意思?朕不知道。”
  蔡京说:“关于《资治通鉴》,以本宰相看就只好缓一步了。”
  宋徽宗不知道宰相为什么唯独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如此姑息?心中很纳闷:这是哪儿和哪儿的事情啊!
  蔡京说,下臣的舍弟蔡卞与朝廷重臣薛昂、林自负责销毁《资治通鉴》印刷版。
  宋徽宗沉思了一小会说,是啊,他们很负责,我们该放心了不是!
  蔡京说,这几个人上书说,关于《资治通鉴》的焚毁问题,有人出面保护。这个人叫陈莹中,他在出试题的时候,援引了先帝神宗为该书写的序文。可是,林自没有读过《资治通鉴》,怀疑这一才子故意破坏焚毁书籍,消除影响的朝廷倡导,莹中说,这事不是假的。林自说,这是神宗少年时候写的东西,应该不主要吧?莹中驳斥说:圣人之学得于天性,有始有终,哪里有少年与成人的区别呢!
  宋徽宗说,这林自确实不学无术,可是,说起来,朕也惭愧,尽然不知道《资治通鉴》的序是先帝写的。那么以宰相看呢?
  蔡京连忙说,舍弟蔡卞等不再提起焚毁《资治通鉴》一事,等待陛下下旨。蔡京一眼看定宋徽宗,等待下文。
  宋徽宗不假思索地说,既然是先帝写序,再不提及了吧。
  这么一来《资治通鉴》才逃脱了被焚毁的命运。这都是因为知识分子陈莹中的聪明多智,见机行事的效果。
  《资治通鉴》逃过了一劫,那么其他人的作品呢?
  宋徽宗按照蔡京的意思,在几个重点必须焚毁作品的人中,第三个要焚毁的是吕大防的著作。
  那么,吕大防的情况如何呢?
  吕大防字微仲,他的先辈是汲郡人。吕大防身高七尺,眉目秀发,声如洪钟。从小端肃稳重,没有嗜好,经过街市眼睛不斜视,闲居像接待宾客一样。祖父吕通,太常博士。父亲吕贲,比部郎中。吕通葬在京兆蓝田,于是定居在这里。大防进士及第,调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永寿县没有井,人们要到很远的山谷去汲水,大防巡行近境,得到二泉,打算疏导而使之进入永寿县,因地势高低不平,众人怀疑没有成功的道理。大防采用《考工》中的水地置泉法来使之水平,不到十天,果然疏导为渠,百姓依赖,号称“吕公泉”。
  饮水思泉,吃水不忘开井人。这开井人就是吕大防,百姓拥爱地呼叫被他从地下引来的泉水为“吕公泉”。
  这样的地方官对老百姓真是亲如父母,对当朝忠耿,别无人赶得上。
  吕大防的功绩远不是这些,被朝廷提拔录用以后,升任著作佐郎、知青城县。
  以前,祭田粟米用大斗收进而用公斗放出,获三倍之利,百姓虽然不满,但不敢上诉。大防开始均定放出纳进以平均其值,此事转传给皇帝,诏令立定法禁,命一路全输送租给官府,用概器给还。青城县外控汶川,与敌人相接。
  大防占据要地设置巡逻,秘密设防,禁止上山砍柴采摘,以严障碍屏蔽。
  韩绛镇守蜀州,称大防有佐辅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入朝暂代盐铁判官。
  吕大防每次朝会,威容仪表敬肃,神宗常常目送他。
  与大防及弟弟大临同住,相与切磋论道考礼,弱冠婚姻丧祭全部本于古代,关中地区言《礼》学的当推吕氏。大防曾为《乡约》说:凡是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行就写在册上,有过失如违背乡约的也写上,三次犯过就实行惩罚,不改过的人绝迹。
  吕大防为人厚道,正直无邪念,一身正气,为官堪称忠良;吕大防心中装着的全是老百姓的事情,是老百姓一心一意依赖的清官。
  这些,宋徽宗知道吗?
  宋徽宗这时虽然金口紧闭,太监和随身侍从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宋徽宗想到的不是上面这些事情,而是吕大防的书法。
  吕大防著有文录二十卷,文录掇遗一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工书法,传世墨迹有《示问帖》。
  这时候,宋徽宗突然说:“吕大防的书法也焚烧吗?朕要给宰相说一说。”
  太监弓身说:“陛下,吕大防的墨迹是很好,下臣也很喜欢。”
  宋徽宗笑了:“那么,朕就没有墨宝了,卿从来没有看上过?”
  太监笑着下拜了说:“下臣不敢这么认为,大宋天下,没有人的书法绘画能比过陛下您的。”
  宋徽宗让太监平身了说:“看来卿对吕大防这个祸害知道得不少?”皇帝突然哈哈大笑不止。
  太监最能捣鼓通皇帝的心痕,也笑了:“下臣别的什么不太注意,但是知道人们对他传说的笑话。”
  “那么对朕说说!”
  “陛下,是这样的,下臣就奉告陛下。”
  “说吧。”宋徽宗坐直了身子,要听太监怎么说了。
  “陛下,是这样的:苏轼一次去拜访好友吕大防,恰逢吕大防午睡,苏轼就在客厅里等。但吕大防特能睡,苏轼一下子等了两个时辰,不禁大怒,决定要拿吕大防出出气。
  终于吕大防起床了,慢吞吞地接待苏东坡。苏轼说:“刚才趁你午睡,我在你客厅转了转,你客厅里的摆设虽然都很不错,但都不如一只有三对眼睛的乌龟。”
  吕大防知道苏轼要调侃他,但不知会从哪调侃起,支吾着说:“哪里有三对眼睛的乌龟?”
  苏轼说:“唐中宗时,有大臣进献乌龟给他,唐中宗就问乌龟若有三对眼睛会有什么好处?大臣回答说,乌龟若有三对眼睛,自然就用三对眼睛睡觉,睡觉的时间自然就比普通乌龟多三倍。”
  宋徽宗笑了,很开心,他说:“这一调侃恰如其分。”
  能逗皇帝开心,太监可立了一个小功,侍从一个个乐得趴下去磕头喜笑。
  《资治通鉴》逃过了一劫,那么也被列入重点焚毁的苏轼的作品以及其他人的作品又怎么样呢?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