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曲江>第18章 武汉

第18章 武汉

作品名称:曲江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20-10-19 12:33:09      字数:7150

  1949年初,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消灭过半,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当时,武汉守军是白崇禧的桂系部队,算是正规军中保留最完整、最有战斗力的一支。
  毛泽东素知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不好对付,称其“天低吴楚,眼空无物”,与其作战要斗力更要斗智,便向林彪提议,让萧劲光担任解放武汉先遣兵团的司令员。
  军令如山倒。作为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率第4野战军先遣部队进军武汉。
  萧劲光接到命令,带两个军,约12万人,长途跋涉,奔赴武汉。先遣兵团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奔袭信阳,牵制白崇禧的兵力,掩护刘、邓大军过江。
  萧劲光190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赵洲港。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入党。1924年回国,后参加北伐。1927年再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4年后参加长征。解放战争期间,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4月上旬,萧劲光率部进入湖北境内,相继解放了花园、汉川、浠水等地。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正在北平进行和谈。当时,军委指示原地休整待命,暂不继续迫近汉口,兵团遂在湖北与河南交界的鸡公山处扎营。休整期间,我军一直在积极进行着解放武汉和渡江作战的准备。
  4月20日,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3日南京解放。
  此时的萧劲光接到命令,率领部队向汉口、长江北岸迅速推进。到4月底,蒋介石的长江防线已被彻底突破,萧劲光率领的四野先遣兵团,形成兵临城下、即将渡江的态势。
  武汉解放的模式,在全国独一无二。武汉的解放,既没有经过战争,也没有谈判。萧劲光率领的解放军118师到达黄陂渡口时,已做好强攻汉口的准备,而另一路解放军40军153师,在团风至武穴一线,也准备包抄武昌。
  5月15日凌晨,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五“绥靖区”司令张轸率部5个师,约2万人,在武昌以南的贺胜桥、金口一带宣布起义,给蒋介石的守卫武汉计划以致命一击。眼见败局已定,当天下午,白崇禧弃城而逃。
  张轸,保定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兵团司令,河南省主席,1949年起义。1953年至1957年,张轸从部队转入地方工作,在国家体委任职。1957年,张轸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文化大革命"中,张轸受到冲击。1975年,张轸被摘掉"右派"帽子,1979年被彻底平反,曾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1981年7月26日,张轸在郑州病逝,终年87岁。
  早在北伐战争时期,张轸就与蒋介石结下了梁子。他追随程潜,拒绝投靠蒋介石,蒋对他恨之入骨;血战台儿庄,他立下大功,被赞为抗日名将,可到了汤恩伯手下,他却成了“傀儡军长”;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他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成了三股势力争相拉拢的“草头王”;金口起义后,他成了人民解放军军长。作为军人,这样传奇又曲折的一生值得细细一读,他就是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人民军队第五十一军军长的张轸。
  1894年4月15日,张轸出生于河南省罗山县河口寨。张轸的祖父张维城按中国取名习俗,从王勃《滕王阁序》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句子中,给孙子取名轸,字翼三,意在“张、翼、轸,正好是天上二十八星宿”,对他的人生寄予美好祝愿。
  1909年8月,张轸以第七名的成绩考中开封陆军小学。张轸在陆军小学学习期间,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镇压人民,对外签下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这让身怀一颗爱国心的张轸愤恨不已。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后,张轸、余广造、杨体锐等几个同学立即商讨如何配合武昌起义,试图发动陆小举事。但因张轸等属于“冲动而鲁莽举事”,很快被校方侦知,很多同学被校警扣留。张轸侥幸逃了出去,孤身南下武昌,意图参加革命军。
  此时恰逢袁世凯调兵遣将“围剿”武汉革命人士,革命军将领李烈钧下令所属部队将从河南过往的行人一律按来武汉的密探处理。因此,从学校出逃的张轸刚到武昌边上的阳逻城就被当作密探抓了起来。
  看守张轸的人叫谌保全,他看张轸是个孩子,不可能是密探,便找到连长刘道生求情。在谌保全的周旋下,保住了张轸的性命。因张轸写得一笔好字,刘道生便留张轸当了连队文书。张轸为了报恩认真工作,赢得了连队上下的好评。但张轸清楚,此地终非久留之地。不久,他瞅准时机,投奔了汉阳郑挽澜卫队营。
  1913年夏,张轸在郑挽澜的建议下,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被分配在骑兵专业班学习。张轸入学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入京组织内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在上海火车站,为此,孙中山号召以武力讨伐袁世凯。张轸在学校看到《讨袁檄文》,便组织几个豫籍同学,公开宣传讨袁,并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但讨袁军没有统一的指挥,很快被袁世凯的部队所击败。
  南京失陷后,袁世凯根据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提供的激进学生名单,下令通缉张轸等人。张轸连夜逃出南京城,在豫陕边界流浪三年,结交反袁志士。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张轸因在倒袁运动中有功,被陕西军方保荐,送北京青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就读。1918年,张轸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学习。1919年,张轸因骑兵科成绩突出,被保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1923年春,张轸毕业回国,来到陕西,任刘镇华的第一师四团少校团副,次年晋升为中校。1924年10月,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组建了国民军。张轸又投奔国民军第二军,就任第二军开封训练大队大队长兼战术教官。1925年10月,张轸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战术总教官。1926年2月,程潜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张轸调任第六军十九师五十六团团长。
  1926年7月1日,北伐战争开始后,张轸率五十六团在军长程潜指挥的第六军序列内参加北伐。五十六团在张轸指挥下,一路北上,抵达湖北汀泗桥。8月30日,部队接到新命令,由汀泗桥经崇阳、溪口、三都等地,向修水折返江西。当时,官兵们思想一时想不通,程潜要求在部队中做好顾全大局的说服工作。
  张轸教育部队官兵说:“现在,第一路军(北伐军)的第四军已将吴佩孚包围。但是,如果对袭击第四军背部之敌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一旦让他们如期赶到,不仅我们消灭不了吴佩孚,而且还会导致我们陷入被动的两难境地。如若现在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命令,迅速回撤江西,及时消灭修水、铜鼓之敌,那么,我们就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不仅可以消灭吴佩孚,而且还可以消灭孙传芳!”
  当时,军阀吴佩孚已被国民革命军在汀泗桥打败,残部退守武昌。而军阀孙传芳仗其军事实力,给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发电报通牒:限24小时内撤回攻赣部队。蒋介石咽不下这口气,摆开了与孙传芳决一死战的架势。这样一来,国民革命军在江西九江与孙传芳部展开了作战。
  第六军的任务是攻打修水。张轸率领的五十六团由三都开始以最快速度通过20公里隘路险境,突然出现在修水北门外的凤凰山下,立即发起进攻。
  守卫凤凰山的孙传芳部利用暗堡,拼死阻击。张轸命令部队迅速隐蔽,派出敢死队端掉暗堡。很快,五十六团攻上了凤凰山,占领了修水、铜鼓与宜丰。
  按照原定的作战计划,攻占南昌城应由第二、第三军及第六军一个师配合完成,但此时程潜得到情报:南昌城的守卫空虚,于是下令第六军单独攻打南昌城。北伐以来,张轸的第五十六团表现颇得程潜赞赏,所以这次行动前,程潜约见张轸,命其率部担任攻克南昌的先锋。
  9月18日,张轸指挥部队悄悄接近了南昌漳江门,快速占领有利地形,并迅速从漳江门城墙一段200米左右的没有修复的豁口潜入城内。守城的孙传芳部措手不及,弃城而逃。次日,程潜率第六军全部进入南昌城内。
  蒋介石见程潜夺得头功,心里不快,就命令第二、第三军就地休整,使第六军孤军突出。孙传芳发现后,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扑。第六军在南昌城内孤军奋战,被打得七零八落。程潜只好化装成放牛翁,逃离了南昌。张轸率五十六团抵御了两天两夜后,也不得不化装成渔民,逃出南昌。
  程潜落荒而逃之时,蒋介石乘势组织第二、第三军进攻南昌,打败了孙传芳,把“历史功绩”记到了自己的名下。对于蒋介石的这种卑劣行径,张轸十分看不惯。
  此后,程潜重招旧部,重整第六军,张轸在重整后的第六军任第十八师师长。
  1927年3月,第六军攻打南京,张轸率部英勇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一举拿下南京城。
  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宁、汉合流。国民党新军阀内部随之爆发一系列斗争和冲突。程潜在内斗中失势被软禁,张轸得以升任第六军代军长。但张轸拒绝投靠蒋介石,蒋介石因此恨其入骨,处处敌视刁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不断稳固,程潜与蒋介石的关系也逐渐缓和。1931年日本出兵强占中国东北三省,程潜下令第六军归顺蒋介石,一致对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轸升任补充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抗日。1938年1月,补充第二师改番号为第一一〇师。
  1938年3月,日军由津浦路北段向胶济路南犯,进攻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3月20日,张轸接到命令,率第一一〇师开赴鲁南,担任万年闸至韩庄运河南岸15公里的防务。为了壮军威鼓士气扩大影响,张轸命令后勤部门专门制作了印有“翼”字的臂章,统一佩戴在左臂上。“翼”取自张轸之字“翼三”。因此,人们将第一一〇师称为“翼字军”。后来,“翼字军”屡战屡胜,名声很快传遍整个抗日战场。
  第一一〇师很快到达指定位置展开防务工作。白天,张轸命令两个炮兵营不断向日军开火射击;夜晚,张轸命令武工大队,用梭镖、大刀等武器,偷袭日军营房,杀日军哨兵,闹得日军胆战心惊。
  4月初,日军主力向台儿庄发起了总攻,后方顿时空虚。张轸立即命令三二八旅旅长辛少亭派两个营全线出击方峄县,断敌后路,毁敌辎重,炸敌仓库,有力地配合了友军在台儿庄的作战。
  台儿庄的战事呈胶着状态。4月5日,张轸趁机率部偷渡运河成功,向泥沟方向出击,配合孙连仲、汤恩伯主力军正面作战。7日,第一一〇师六五六团(团长廖运周)完全占领南洛,截断了日军后方联络线。至此,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因背腹受到威胁,被迫停止攻击,连夜突围,向峄县、枣庄地区撤退。
  第一一〇师正处在日军撤退的正面。张轸不顾连日疲劳,身先士卒,挥师向日军进行猛攻。在白山阵地上,他率部与日军激战一日一夜,直至后继部队赶到接收防务,才率全师转移金陵寺、望仙山一线阵地休整。
  台儿庄会战中,张轸率第一一〇师战斗40多天,官兵英勇作战,被第五战区司令部评为“运动战第一”而得到传令嘉奖,张轸也因此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军长。
  第十三军原为汤恩伯所指挥,汤恩伯由第十三军军长提升为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后,原本是想把军长的位置留给自己心腹的,故张轸接任十三军军长引起了汤恩伯的不满,再加上第十三军下面3个师的师长全是汤恩伯的心腹。张轸这个军长自然就成了有职无权的“傀儡军长”。
  1939年5月,日军进攻河南唐河、新野。看到日军在河南烧杀淫掠,张轸满腔愤慨,拒绝执行汤恩伯“向后撤退”的命令,下令部队与日军正面对抗,保护民众,最后十三军八十九师在战斗中伤亡2000多人。
  汤恩伯获悉伤亡情况后,大为光火,不向张轸打招呼,就直接给八十九师师长下令撤退。
  张轸接到报告,立即赶到汤恩伯的指挥所,据理力争。可汤恩伯不为所动,执意撤军。张轸火冒三丈,指着汤恩伯的鼻子,义正词严地说:“现在国难当头,日本鬼子步步紧逼,我们作为军人,为什么不去抗日?你这样做,就不怕老百姓骂我们的祖宗三代,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吗?”
  汤恩伯被问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他岂能容忍一个“傀儡军长”如此放肆,桌子一拍,大声吼道:“我撤了你的职,我看你还能蹦多高?从现在开始,十三军军长由我本人兼任!”
  这还不算,汤恩伯还当着张轸的面,让机要参谋记录撤销张轸军长职务的口述电报,并立即发给蒋介石。
  没想到,蒋介石竟批准了这一报告。显然,蒋介石心中还记着张轸的老账。
  就在蒋介石批准汤恩伯撤销张轸第十三军军长一职的同时,李仁宗也打了一个报告给蒋介石,要给张轸请功。
  于是,蒋介石打电话问李宗仁:这是为什么呢?
  李宗仁说:“委员长,古人尚懂得赏罚必信、无恶不惩、为善不显的道理。我李宗仁作为带兵打仗之将,亦应该懂啊!张翼三被撤职是汤在气头上而为,难以服众。部队上下都知道,张翼三在抗日战场上足智多谋,指挥若定,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不予奖赏,将会影响官兵的情绪啊!”
  蒋介石“嗯”了一声,放下电话,也批准了李宗仁的报告,给了张轸一枚宝鼎勋章。同时,按李宗仁的推荐,任命张轸为豫鄂边游击总指挥。1939年7月,张轸被调到重庆任军政部第二补充新兵训练处处长兼渝南警备司令,7月14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张轸赴重庆前,李宗仁专程来送别,并与他做了一次长谈。李宗仁对张轸说:“翼三兄啊,在当今中国,你要想有职有权有势力,无非三条路子。一是有自己的队伍,有枪便是草头王,你瞧瞧白崇禧、阎锡山、冯玉祥他们,哪个把蒋介石塞进眼里过?蒋介石又奈何不得他们,为什么?还不是他们有队伍啊!你说文的不行,咱就动武的,他们有这个资本。二是投机钻营,舔老蒋的腚沟子,投其所好,尽其所兴,就像汤恩伯这样的人,老子最瞧他不起,但是他天上有保护伞,任何事情有尚方宝剑,整天耀武扬威,人五人六的。这样的人升迁得比谁都快!再一条路,就是实干,忠心耿耿,尽忠尽职,屡建大功。但翼三兄啊,这条路,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上几乎没有人靠这个上去的。你是留过学的人,日本的三明治你不能白吃啊,不能太书生气啰!”
  张轸调重庆工作后,也有了和共产党人接触的机会。他所在的军政部第二补充新兵训练处设于綦江,刚好聚兴银行也在綦江,其董事长李世璋原为第六军十八师党代表,与张轸是老相识。李世璋是国民党左派人物,同时又是中共秘密党员。在李世璋的安排下,张轸先后与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共产党高层领导人见面,从而对共产党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评价。特别是周恩来说的话,让张轸留下深刻印象。周恩来说:“张将军,你在国民党队伍中颇有威信和影响,很有发展前途,但务要态度灰色,不要参加任何组织,希望你能深明大义,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多着想,做一个真正受人民拥戴的将军。蒋介石怀疑猜忌之心很重,而且在山城特务林立,希望你与我们接触要注意隐蔽,以防不测。”
  从此以后,张轸不管是在1941年12月升任国民党军第六十六军军长,1942年12月升任国民党军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率第七十一军和第六十六军远征缅甸,还是在1943年至1946年间调任豫南挺进军总指挥兼豫东南行署主任、国民党军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和武汉行辕副主任等职时,心中都记着周恩来的这番话。
  抗战胜利后,张轸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和武汉行辕副主任等职,归程潜指挥,是程潜爱将。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突入大别山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国防部组织了一个机动兵团,由张轸指挥,寻找解放军主力而攻击。
  宛东战役期间,中野、华野合兵,秘密设伏企图歼击张轸兵团,长期的戎马生涯锻炼而成的职业习惯使张轸闻到了危险的气息,但他却不动声色,依然不变部署,巧妙引诱年轻的陈赓脱离了阵地,才突然下令全军全速反转,事后刘伯承大骂陈赓为敌所欺,只看表面,没能察觉战争的迷雾。
  蒋介石命令张轸的前进指挥所派两个整编师和一个独立旅到汝河南岸的汝南埠堵截刘邓大军。但刘邓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过截击线,渡过汝河、淮河,很快就进入了大别山。
  随后,陈谢兵团又渡过黄河,经郏县、宝丰进入伏牛山东侧的方城和南召地区。这样一来,刘邓大军和陈谢兵团对平汉路形成了夹击之势。张轸只好将前进指挥所从漯河退至驻马店。
  解放军完全控制了中原地区之后,蒋介石将武汉行辕改为长沙行辕,设华中“剿匪”总司令部(驻武汉),任命白崇禧为总司令,张轸任副总司令并兼任由“前进指挥所”改称的“第五绥靖区司令部”司令官
  1948年7月,开封解放。蒋介石免去了刘茂恩河南省主席职务,改由张轸接替。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张轸一边利用职权收编地方部队,组成绥靖旅或保安旅。建立起自己的嫡系部队,扩充自己的实力,一边积极参与李宗仁、白崇禧联合程潜一起逼迫蒋介石下台的运动,并于12月30日公开发出要求"总统毅然下野"电。
  1949年春,张轸所部由原地方部队扩编的10个旅,几经整顿,改编为第十九兵团,下设第一二七军和第一二八军,由赵子立、辛少亭分任军长,张轸任兵团司令。
  这时,有三股力量在拉拢张轸。一是李宗仁、白崇禧通过张轸的老军长程潜拉拢张轸,形成所谓的"五省联盟",逼迫蒋介石下台,拥护李宗仁上台,最终由李宗仁出面谈判"划江而治"。开给张轸的条件是,河南省的党政军全部由张轸"打理"。二是中共先后派出龚友方、苏东林、戴德、丁一等人通过张轸的女婿张尹人(地下党员)做张轸的起义工作。张轸开出了"保留我省主席一职,保留我10个旅的建制,维持第五绥靖区管辖地盘"的起义条件。三是从香港到信阳的傅兰西女士送给张轸一绸幅。绸幅上是民主人士李济深委任张轸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的行书"真迹"。张轸接到委任状后。还真有点激动:李宗仁、白崇禧得势,会有我的一席之地;人民得势,我也早向他们表明过心迹。李济深是民主人士,没有部队,他将来给我实权,跟着他走也不错。
  乱世中,人的想法总是莫名其妙。张轸亦然。张轸的思路在这三条船上蹦来跳去时,淮海战役以解放军大获全胜而宣告结束。于是,张轸主动派人与华东地区中共党组织联系,向中共中央反映决定起义的意向,并派出女婿张尹人前往解放区同邓子恢等直接洽谈,同时接受中共的指示,决定起义时间定在解放武汉的时候。1949年4月间,张轸又三次亲自赴长沙与老军长程潜密谈,并相约张轸先于武汉举义,程潜后在长沙行动。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