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68
作品名称:难忘的记忆 作者:梦想王西庆 发布时间:2020-10-02 09:24:23 字数:3257
第四章:煤矿的记忆
引子:我们沿着共和国的脚步,一步步走来,我们又将沿着共和国行进的脚步,一步步走去。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父亲那样的革命先烈们打下的江山,我们才能够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68、走 进 煤 矿(一)
在前个时期父亲在干休所不幸摔倒,断了几根肋骨住进了医院的干部病房,那时候我是很辛苦的,白天上班,晚上我还要一个人来到医院,除了照顾父亲以外,我还要去照顾岳父。因岳父心脏病也好长时间住进了医院的干部病房,在这些干部病房当中,住的都是些早期来支援阳泉搞建设的老干部们,这其中,也有那些曾经在以前,和我们家同在一个大院子里居住的老红军,老八路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有病住进了医院,如今又都能聚集在一块儿,相互串着病房,尽管是医生不让,但他们还是要串,他们在一起长谈着中国的今天和明天,长谈着阳泉的未来。
和父亲一个病房住的有一位老红军干部,比父亲参加工作要早,在过去,听说曾经当过中央某位领导干部的秘书,文革来了以后,他的上级被打倒牵涉到了他的问题,同样也被打倒后住了好几年的监狱。在父亲的病房里,我看到他是一个又瘦又小的老人,在输着氧气的时候,他还气喘吁吁地给我们说话,一看到他的样子,我很心疼他,不知道他在解放前和解放后,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受过多少的苦,也曾经遭遇过多少的罪。他幽默地给我说;他过去曾经住过国民党的监狱,解放后,又住过共产党的监狱。
他的身体状况级差,不知道他在解放前,在敌人的监狱里,同敌人做斗争时吃过多少的苦头。在病房里的阳台上放有很多的鲜花,他都要每天及时地给它浇水剪枝,不知是不是他对于过去死难战友们的哀思和寄托。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
父亲出院以后,我们一家来到干休所家里,看到父亲出了医院身体恢复的很好,母亲的身体也很好,我们都很高兴。晚饭后,我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爱人来到了市儿童公园,想在公园的露天剧场里看看电影,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
我买好门票进入公园,趁着天还没有大黑,我们可以在公园里转一圈,走一走。这里景色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今天天气很热,那些还在人工湖里游泳的人们,勾起了我学生时代在这里游泳的回忆。我们来到了露天剧场,这时,剧场已坐了不少的人们,今天上演的电影是《戴手铐的旅客》,听说电影拍的不错,里面的电影插曲还是很好听的,我和爱人早早地就学会唱了,就是因为瞎忙,连这个电影也没有看到过。今晚,我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地看一看,欣赏一下电影里面的插曲。
电影开始了,里面的故事情节,有好多的地方打动了我的心,有好多的镜头勾起了我的回忆。影片当放映到主人翁刘杰从他的战友家里出来的时候,他的公安局老战友,送给他钱和他告别时,我的心中,被他们战友之间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就联想到父亲的战友们,经常来家看望父亲时的情景,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在父亲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来家给了父亲最大的鼓舞,在告别时,都是和里面电影镜头一样,紧紧地握着手,然后,他们含着眼泪,深深地给父亲行了个军礼。他们在过去战争年代的友情,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一会儿电影镜头里,《送战友》的歌声响起,我不由得小声哼起了这首名曲: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战友,
当心夜半北风寒,
一路多保重。
······
那优美的歌声唱得我和爱人都沉浸在电影镜头、那两个战友间的情感之中。突然,突然公园门口的大马路上,花墙外面,我被一阵急促的救护车的警铃声惊醒,我不由得回头通过公园的花墙,向马路上望去。这时,前面的救护车走了以后,紧接着后面又是一辆救护车,车灯闪闪急促地往矿务局方向飞驰过去。剧场上,打乱了看电影的人们,一些人都在小声地议论;不知矿务局又出了什么大事故了,不是瓦斯爆炸就是坑下着了大火,不然,不会把阳泉市区医院的救护车也都出动了。
电影终于上映完,人们已逐渐散去,但这时,马路上还有救护车的鸣叫声,不停地往矿务局方向开去,一辆、两辆、三辆……。
回家的路上,天很黑,尽管马路上有昏暗的灯光,偶尔对面汽车闪着车灯开过来。为安全期间,我没有骑车,而是让儿子在车上坐着,我手推着自行车,和爱人在马路上走着、走着。一路上,我想起了许多我在矿务局工作时的往事;
我们这些共和国的老三届知青们,经历过学校两年文革运动以后,在1968年12月,从山西阳泉的兵工厂子弟学校毕业,分配到阳泉矿务局的三矿工作。当时的阳泉矿务局紧缺下井的煤矿工人,三矿的劳资科长来到我们的学校里宣传动员,说要招一批下井员工,动员我们的学生们、去矿务局井下充实到第一线去工作。
说实话,当时工作很难找,加上我们这些老三届年轻的中学生们,当时岁数都不小了,又在学校多搞了两年文化大革命运动,觉得继续上学是没有希望了,这是个好的机会。包括我,有很多同学们都陆续报了名。
同学们来到了三矿后,有的分配到一号井,有的分配到二号井,还有的分配到竖井,而我则是被分配到了一号井工作。
在那之前,我们赶上阳泉市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工厂的工人,学校的学生两大派组织,也在解放军和工宣队的带领下实现了大联合,我们这些老三届(66、67、68届)的学生们,开始了毕业前的思想鉴定,为分配工作、上山下乡作准备。由于当时矿务局的下井工人非常短缺,阳泉几个国家大型煤矿都来到阳泉学校招工,有的甚至去太原学校招工。矿领导来到我们学校中间,给我们全体学生作动员报告时,讲的非常生动具体。当时都把我们这些天真的学生们,从思维上引向了祖国欣欣向荣的矿山,那些欢乐的矿工们和祖国矿山美好的前景。
我回到家后,把情况给大人说了一下,大人很支持我,我也觉得就应该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到工农大众中去锻炼自己,我在大人的支持下,和好多的男同学们报了名。
我们学校共去了三批学生,不到一百来人,当时有些人思想观念还是不够解放,觉得去矿山下井很危险,“三个石头夹着一块肉”。因而有的大人们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们去。我是第三批去三矿的,本来我应该是第一批去,就因为当时父亲还没有解放,所以在第一批的同学当中,我的愿望成了泡影。
几天后,第二次名单下来,照旧没有我的名字,这时,我心里有点儿火急燎绕,我赶忙找到学校的工宣队长,把我的情况给工宣队作了反映,当时工宣队长很支持我。
后来,学校在第三批学生名单当中,我终于见到了我的名字,当时我的心中对学校的工宣队充满了感谢的,对于调查父亲工厂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也是充满了感谢的。
到三矿后,我最初被分配到一号井运输连三排,当了一名运输工人。阳泉煤矿是全国闻名的无烟煤矿,而且还是超级瓦斯矿。我去的这个煤矿是国家大型煤矿,有好几个大型坑口,近万名工人,日出原煤也是近万吨。我来到这里后,因我是第三批分配来的学生,比起前两批学生来说,我还是很幸运的,首先是,前两批学生被分配到井下第一线去采掘工作,危险系数是很大的,且井下又脏又累,而我们第三批的学生则是在大巷或小巷道里工作,是给运输的煤车“挂钩”,搞运输。不用担心有多少危险,而且煤层扬土也不是很大。
从1968年分配来三矿工作的不仅仅有我们阳泉的学生,也有太原的,并且还有北京的、上海的女大学生,另外,还有北京的一些高干子弟也来到了我们这个煤矿工作。
在我上了一个时期班以后,我们的连队在开大会的时候,书记让我们一些学生们在会上发言,谈谈来到三矿工作这几天的感想,我就大胆的在会上发了言,一开始我是这么说的:
“在文化大革命串联的时候,我曾经到过祖国的首都北京,然后,坐火车经过了河北大平原来到了山东的泰安,看到了祖国那雄伟的泰山顶,在那一桥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上,我看到了祖国的江山是多么的美好,当我坐轮船到达了南京以后,又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了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地上,那些很多建桥的工人们正在忘我的,建设着我国最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从南京出来以后,在那上海的黄浦江边,又看到了在江南造船厂上,那巨大的吊车正在建造着我国第一艘万吨轮船。”
······
当我发完言以后得到了同学们和工人们热烈的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