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寺后刘
作品名称:檐前雨过皆成雪 作者:卧龙饮水 发布时间:2020-08-23 15:21:47 字数:3011
没有人知道“寺后刘”这个村名字的由来和涵义,它不像周围解庄、柳家屯那般,用村里居住的多数人姓氏作为庄名,也不像八水叉子那般以地势作为特征取名,寺后刘村附近根本没有什么寺庙,连农村常见的关帝庙都没有,寺后刘村人是附近有名的穷村,穷到一般人家都只有一套衣服,冬天里只有一副棉被,街巷里的房子都是土坯屋,几乎每年夏天下大雨都要倒上三两间房屋,村里人自嘲从男人都有长辫子时就没见过寺庙;另外最奇怪的是村里人根本没有刘姓,寺后刘村本就不大,中间一棵百年柳树自动分界,东周西沈,四十多户人家就只有这俩姓氏,而且有点玄虚的说法,不但是本村原居民,就连嫁到寺后刘的女人都没有刘姓。还在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的阶段,附近村军户李村的造反派女英雄刘大脚看上了寺后刘的沈家老二,坚决要嫁过来,谁知道就在去迎亲的前一天,刘大脚被县里来的公安给铐走了,说她曾经在七零年县城社员代表大会上带头喊过“林彪万岁”,属于严重的政治犯罪不可赦,后来刘大脚不知所终。
在那个年代老百姓都很迷信,大家并不评价刘大脚的得失,只是说沈家老二克妻,很快这个消息就传的纷纷扬扬,尤其是沈老二上半身有毛茸茸的胸毛,这并不多见,有些看过古书的人说沈家老二是青龙身姿,必须要和白虎做夫妻才能长久,不然那女人一定会厄运当头,轻则多病多灾,重者就像刘大脚一样去吃牢饭,甚至不乏断头夫妻。有些人很惊讶地问:“那什么是白虎呢”?讲故事的人就啐一口再不肯说了。不过他们也喜欢故弄玄虚,总是说一声:“回家问你奶奶去!”
问话的人便知道这不是好话,反而更增加了好奇心,一脸追着问,最后才有人回答:“就是下边没有毛的女人。”众人脸上都会有一种很古怪的神情。
沈家老二叫沈冲,是村里并不多见的高中生,曾经在县城读过一年的高中,然后高中就散了,从农村出来再回到农村去做了农民,也算是响应了毛主席语录中说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号召,也正是他在县城读高中时认识了比他大三岁的刘大脚,才有后来这青龙白虎的传说。
这时沈冲年龄并不大,只有十五岁,可是这在当时的农村已经算是大龄青年了。鲁西北农村有早定亲的习俗,富裕一点的家庭差不多男孩十岁以前就要定亲,女孩子稍微晚一点,也在十三四岁左右,男女之间保持着三岁左右的差距。这个规矩曾经在文革前夕被作为封建糟粕给批判过一段时间,加上国家出台了婚姻法,明确规定男满二十一岁,女满二十三岁才可以结婚,这股风气才被刹住一些。不过约定俗成的东西改变起来并不容易。老百姓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和国家法律对抗,但订婚的年龄仍维持在十二三岁左右,也会在男孩子满十五岁时悄悄举行婚礼,等过几年再去领结婚证,一般那个时候孩子都会下地跑了。
沈冲这次婚姻的失败给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但是寺后刘村;就连附近几个村子都知道了寺后刘有条青龙,会克妻。后来他妈找过不少媒婆给他“说媳妇儿”都没成功。开始一两年也没怎么在乎,毕竟村子里穷。很多好人家的女孩都不愿意嫁过来,一般说高嫁低娶。寺后刘村男子找媳妇,要找比他们村子还穷的地方,而本村的女孩要嫁到更有点名气的村子,沈冲没在第一时间找到媳妇儿也有情可原。
可是随着沈冲年龄越来越大,家里人才慌起来,沈家虽然有四个孩子,但只有这一个男孩,他爸爸也曾想努把力给他填个弟弟,但等一九七三年四妮出生之后,沈冲他妈大病一场,差点救不过来,才彻底断了念想。也正是这场病让沈家几近于倾家荡产,以至于沈冲相亲见面都没有件新衣服穿,这也是他没找到新媳妇的原因之一。
沈冲并不怎么担心,其实他父母不知道,沈冲一直和本村东头的周秀梅谈着恋爱。
在农村所谓的自由恋爱是一点都不被祝福的,老人都称之为私相授受,大家看电影电视上偶尔出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的节目觉得挺稀罕,也都能咿咿呀呀学唱几句,但是一遇到自己家里的事都有老主意,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小兔崽子哪里能自己找媳妇儿?
周秀梅是寺后刘周木匠的小女儿,周木匠在整个村子里属于富绅阶层,他们家和周围邻居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周木匠家门口不是简单的木栅栏,而是木质大门,门里边豢养着一窝土狗,每当有人到她家门口时,那群被拴着的狗就喜欢汪汪叫着往外冲,虽然外人也知道狗不咬人,但是土狗那种气势汹汹的气势也蛮吓人的。
周木匠是手艺人,他在村子里是很少参加集体劳动的,不过可以享受最高的工分待遇,另外在农村经常有一些婚丧嫁娶少不得打些家具之类,因此常有人上门来求他帮忙,来了自然就不能空着手,虽然庄户人家拿的东西都不贵重,相对于挣工分的人来说是一笔横财,尤其是农村尚没有开始推行火丧,周木匠最擅长就是帮:到了寿限的人做棺材,门床不离五七,棺桌不离八九,农村棺材必须正正好好的八尺,可他要准备的木料又不能讨价还价,因此能省下很多。周木匠家里不少家具,包括那个村里都羡慕的大门都是通过这种方式积攒的。虽然不很光彩,但也无可厚非。
只是周木匠不太会做人,他家里有三个女儿,没有男孩,这在农村叫做绝户,因此内心深处也有点自卑,不过在别人面前总喜欢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见着村干部也爱搭理不搭理的。那些穷乡亲更是不放在眼里。村里曾经有人骂他,说现在不是前几年了,不然该给她定个地主成分,分了他的房子,睡了他的女儿。
说起来周木匠虽然没有儿子,但这三个女儿却是一个赛一个的漂亮。大女儿嫁到了镇上棉花三厂的一位电工,这个电工给寺后刘接了一条专线,村里只有两户人家用电灯,一是村支书周海永,第二就是周木匠家了;二女儿则和周海永家在镇小学做民办教师的儿子订了婚,按照农村风俗早应该结婚了,但周书记要响应国家号召,必须儿子满二十一岁才可以,因此也就待字闺中。周木匠并不是不晓事的人,他自然知道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因此和这位周书记关系极其融洽。
周秀梅应该是姊妹三个里最出脱的一个,她今年十七岁,也曾经上过学,不过也就是上到小学毕业而已。周秀梅身材苗条,个子足有一米七高,圆圆的脸庞上始终挂着微笑。这个年龄的女孩本就是最好的年华,但周秀梅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神态,甚至长得不怎么像农村女孩;她双眉弯弯,小小鼻子微微上翘,脸如白玉,没有那种很普遍的农村红脸蛋,服饰打扮更是和乡姑没任何区别,可喜欢用一个花手绢把头发编织起来,这种打扮竟映得她粉装玉琢一般。秀梅遇见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低垂下头,很不好意思的样子。
和一般女孩都必须参加农村的集体劳动不一样,周木匠挣得工分高,所以他家里的人都可以不去集体庄稼地里劳作。反倒是在自家一亩三分地的自留地里忙忙碌碌;说来也巧,周木匠家的自留地就和沈冲家是隔壁。
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虽然绝大多数土地归集体所有,但每家每户也都有一点自留地,种些瓜果蔬菜之类自用。是不能拿到集市上去出售,那就是资产阶级尾巴了,要被没收。不过说是这么说,绝大多数人种了东西总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交换。即便那个时候农村已经取缔了集市这种贸易方式,但乡亲们之间仍然可以以物易物,当时通用货币是鸡蛋,比如说自家宰了猪仔,一斤肉等于十个鸡蛋,而你们家的十斤黄瓜等于一个鸡蛋,就这样通过鸡蛋达成交易。简单地帐没什么难度,但稍微复杂一点就麻烦了,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念过一年高中的沈冲给列公式求解。
周木匠心眼活泛,他们家自留地里不但种着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还有一些中草药,因此和鸡蛋的转换之间公式就要复杂很多,这从某个角度是有点违反了国家政策,当时规定必须全部种粮食,可是周木匠打了擦边球之后,也无人追究。不过这正好给了沈冲表现的机会,他也正是如此才和周秀梅认识和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