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孟浩然新传>第六十七章:云昏日暮空襄阳

第六十七章:云昏日暮空襄阳

作品名称:孟浩然新传      作者:李叔德      发布时间:2020-05-31 23:36:47      字数:3229

  第三十四章
  
  风急天高送诗魂云昏日暮空襄阳
  
  67
  
  孟浩然辞世的服耗迅速传遍大唐的文坛。
  
  远在京城的王维以殿申侍御使的身份因公南下,正好要路过襄州,便提前了行程。张子容则是在外地游历,千里奔丧。稍后李白得到讯息,也推掉许多应酬,兼程从山东赶来,要在老友灵前表达哀悼之情。
  
  孟浩然的灵堂自然是摆在孟庄孟宅的正厅里。前来吊唁的官员和百姓整日络绎不绝。张徐徐以未亡人身份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孟郊则缟衣伏地,行孝子之礼。青草儿和她的两个女儿自然不能在这里出头露面,她们在岘山橘园里另设了一个小小的灵位,陈放着孟浩然生前最后几年所用的器皿、笔墨、衣帽。那几天,娘儿仨就在那小灵堂里烧香哭拜,寄托哀思。
  
  王维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渡过汉江沿着北涧来到孟宅,他伏在棺材头上痛哭一番,挥泪写(哭孟浩然》一诗: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第二天,为公事所迫,王维起身南下。当晚赶到郢州。郢州刺史郑诚设宴接待。席间,郑诚见客人精神不爽,关心地问道:“侍御使大人为何眼圈发红?是否旅途劳顿?'
  
  王维哽咽道:“襄阳诗人孟浩然是我挚友,正当壮年,竟已作古。”郑诚亦感叹晞嘘。
  
  王维当晚辗转反复不能入眠,遂起身向驿卒索取笔墨,凭着记忆为孟浩然画了一幅像,题为《孟公驴上咏诗图》。画面上,孟浩然身材
  
  第三十四章凤意天高送诗魂云昏日暮室麻
  
  瘦削,神情从容,风仪落落,凛然如生。他穿着白布长袍,戴着皂罗做的四方而有垂檐的帽子,捧着一卷诗稿,横骑在驴背上。后面还跟着一个手提书箱、肩扛竖琴的书僮,大约是告八。背景则是远山惨淡,近石磋研,小桥流水,秋木萧条。整个画面古意悠然。
  
  郑诚第二天前来送别,见了这幅画大喜过望。便道:“侍御使大人前方路途遥远,将此画带在身边多有不便。不若放在郢州,把它悬挂在刺史亭里。我将亭子改名为浩然亭,也好供后人瞻仰。
  
  王维道:“我正是这么想的”
  
  郑诚郑重地接过画像,筹建浩然亭。
  
  张子容回乡后要为好友在望海亭边另建一个纪念亭,却听说郢州已经有了。
  
  他于是率了几名孟浩然生前友好前往郢州察看。在郑诚的陪同下,一行人来到浩然亭,举目猛然睹见孟浩然的画像.栩栩如生,个个称赞为传神之作。
  
  张子容指着亭前石碑上“浩然亭”三个字说:“浩然虽为布衣,却系名人,为尊者讳,我建议把此亭改名为孟亭””。
  
  郑诚欣然应允,当即令石匠另刻“孟亭”石碑一座,立于亭前。第二年早春,风尘仆仆的李白也赶到了襄州。他沿着汉江大堤一路走去,眼前尽是孟浩然的声容笑貌,不禁悲从心来。
  
  当晚,李白在驿站宿处写道: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讯断。
  
  宜城的王士源那时候远在太行王屋带游历,四年以后才回到襄州。他专程到润南园拜访,迎门竟是座香烟袅袅的灵牌。老师已经作古久矣。王上源沉痛地沿着北润曲折的土学慢走着,希冀能听到孟活然的声音或是闻到他的气息。但是斯人已经远去再也不能复生。突然间,一个可怕的事实摆在王士源面前:孟浩然以布农终老,没有在本
  
  三十四章凤急天高送诗魄云昏日暮空衰阳
  
  朝当过官,史书上按例可以不记载。但是这样-位充满深邃思想、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智者从此就化为青烟逝去、再不为后人所知吗?还有,孟浩然创作的数量众多的优美隽永的诗篇就任其散落民间湮灭失传吗?
  
  王士源的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要把老师的诗篇收集整理出来,刊印成册,使后来者知道,在大唐开元年间,襄州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位伟大的诗人。这个念头一旦产生,王士源感到责任特别重大。他详细地采访了与孟浩然共同生活过的张徐徐、青草儿及孟浩然惟-的儿子孟郊,搜寻孟浩然遗留的残稿散诗。孟庄的农户们听说有人要给孟家老爷立传,纷纷来到王士源的住处提供材料。因为孟浩然的诗作大多是记叙某件具体事情或是赠与友人,收集起来十分困难。至于诗人的美行嘉闻,更是十不纪一。王士源打听到西门桥有一个叫丁风的老头手中有孟浩然赠的诗篇,立即前去寻访。出现在眼前的只是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蓬头垢面的青年人正坐在门口晒太阳。原来丁风也已经逝世,其子继承了乃父的遗风,好高骛远,百事无成,穷困潦倒。王士源说明来意,其子道:“给我二两银子,你自己进屋寻吧。我可不包你能寻到什么。”王士源便扔了二两银子给他,自己进屋急急乱翻。屋内四壁空空,几件冬天用的絮褥其臭无比。王士源掩着鼻子察看,居然在窗台上找到了孟浩然替丁风向张九龄的推荐诗及两人院年再相见的那首诗。王士源喜得手舞足蹈,出得门来又丢下二两银子。丁风之子亦莫名其妙揣着天上掉下的银子喜滋喝酒去了。
  
  王士源又北上长安,洛阳,南下杭州台州,沿着孟浩然生前游历的足迹,通寻孟活然友人,索寻孟文,哪怕是只句片章也好。最后,王士源把所有收集到的诗文数百篇全部用,小楷誊抄一遍,编为四卷,并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序中道:“浩然写文章并不是为了做官求仕,地帮是有感面作,所以从来不限定时间:他的行为不掩饰不做作只是率真流露,所以显得荒诞:
  
  质利益,只是为了天性能够尽他游历四方.奇情山水,不是为了谋取物
  
  尽情抒发所以总是陷于贫困之中。盂浩
  
  然的名字不见于选部,,他的财富连担5也装不满,可是他过得从从容容.还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诗篇。
  
  冲淡清绝所削无施,天下尽言其美!洁然的五言诗,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盂浩然的诗集利印后,立刻风靡天下。孟浩然也成为初唐到盛唐
  
  苇至十四章凤意天间
  
  之间承先启后的代表诗人。后世对王士源的贡献也作了精确的评价。说如果不是王士源的辛勤收集整理工作,孟浩然的诗作不过是乡间数十张废纸而已。
  
  眨眼之间,时间又过去了五十年,开元朝文治武功的辉煌已经化为逝去的尘烟,被人们遗忘。不用说风云名人,就连在开元朝生活过的普通老百姓此时也所剩不多了。张徐徐当年盖的新宅业已成为旧宅。孟郊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不识字的地道的农民。由于汉江波浪的冲刷,北涧和鱼梁洲也完全不是当年的面貌。鹿J山下的孟庄因为没有了诗人,农忙时尘土飞扬,农闲时一片死寂,跟周围的村庄毫无二致。这年的春天,昏昏欲睡的孟庄来了一个沉思默想的年轻人,他就是中唐大诗人白居易。这个神奇小子周岁就能识字,七岁就能赋诗,十六岁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为千古名句。这个迟到的天才,对刚刚逝去的开元盛世十分向往和崇拜。他不但用一支生花妙笔把唐玄宗晚年贪色荒淫行为写成一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更对开一代诗风的布衣诗人孟浩然充满景伸之情。
  
  白居易这次千里跋涉,专程慕名来到襄阳,瞻仰孟浩然的遗踪,探寻孟诗中那个美丽如画、清幽如兰的环境。他在襄阳城内的街头久久徘徊,漫步于陌生而又亲切的人群之中。他穿过晦暗的长门,下到石阶的最低处,伸手探探江水的温度。隔着宽阔的细波粼粼的江面,他抬头遇望北边的樊城和东边的鱼梁洲,揣摸当年孟老夫子与李白、王维、王昌龄等诗人们泛舟吟唱的景象。他又渡过汉水来到孟庄,沿着北涧之水溯流而上。他爬上鹿门山,想寻找当年孟浩然居住过的房屋。他又来到岘山脚下业已荒芜的橘园中,设想当年老诗人与种菜老农对话的场景。他沿着山坡上的小道,寻觅到孟诗中多次提到的白马寺和精思观。这些地方仍香火鼎盛,只是那些和尚道士们已经不知道孟浩然是谁了。
  
  最后,白居易代表后世所有已经读过或即将去读孟诗的读者们,用孟诗的风格写了一首怀念孟浩然的诗。这首五言诗遂成为孟浩然所擅长的五言诗殿堂里一个不朽的新成员。它点出了孟洁然诗歌之源泉,来自于楚山汉水的钟灵毓秀;它表达了后人对孟浩然的深情怀念;它感叹着天才的清幽诗风无人继承,西沉的夕阳斜射着古老的襄
  
  阳城,城楼增下风铃丁当,鱼梁洲在河风中一片迷蒙。汉江两岸的街道上峨冠顶顶,熙熙攘攘,却再也看不到我们的诗人了。
  
  又有多少个五十年过去了,还将过去无数个五十年。一代又一代人在欣赏孟浩然清诗之余,也诵读着白居易这篇纪念性的诗章,不由自主地沉浸于诗人彼时彼地的思绪之中: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茫茫。
  
  [全书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