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难忘的记忆>第二章:20、21

第二章:20、21

作品名称:难忘的记忆      作者:梦想王西庆      发布时间:2020-05-19 20:00:50      字数:3945

  第二章阳泉的记忆
  
  引子:父亲站在往日的战场上,他的眼前,好像又仿佛晃动着和日本鬼子嘶杀的身影,耳畔恍惚,还能,还能听到他和战士们,对敌人的奋怒吼声和那战马的嘶鸣声。······
  
  20、初到阳泉的记忆
  
  1958年9月,父亲从部队转业到了山西阳泉市,任阳泉工业局副局长。阳泉当时是一个新型的重工业城市,地属太行山脉,这座城市主要以煤炭,冶金,硫磺为著名。孙中山先生曾经于1912年(民国元年)9月途经阳泉,视察过煤矿,慰问过矿工,留下了“以平定煤铸太行铁”的名句。郭沫若同志去大寨途经阳泉时,也留下了著名的诗句《赞阳泉》七律一首:
  飚轮迎月入阳泉,
  灯电照明半壁天。
  争赞浑如到香岛,
  飞来仿佛遇桃园。
  在那一年,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许多官兵从部队转业复员,投入到为祖国建设的大军中去。“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这是那个时代的歌曲,也是那个时代的声音。人们在迎接新天地的到来,也在迎接能够富裕起来的幸福生活。
  我们家初来乍到,来到这里时还是很不习惯的,先前我们在市委招待所住了一段时期,后来才搬进了工业局机关的家属大院。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我们住的全是平房,而且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房子,那晚上臭虫多的简直是要把你“吃了”,当然生活上要比起在部队、在太行山时住的楼房,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在这个大院子里,住着有百十多户人家,都是一些局机关的干部和家属,他们有一些也是从部队上下来的军队干部。
  在当时,阳泉是中共建市的第一个城市,山西的干部有很多都已南下到了外地,所以,当时在这里干部们非常缺乏。1954年的时候,上级才从祖国四面八方调来了很多部队转业干部,还有在外面工作的地方干部,也都来到这里参加祖国的建设,当时我未来的岳父也在这其中。
  在我们这个大院里居住着有老红军,老八路,还有在解放前,我们党曾经搞过经济工作的地方干部,他们和我家一样,也都住的是过去的老平房。
  这里曾经是1947年就解放了,应该是老解放区,人们当时的精神面貌还是不错的,我们住的这里算是市中心,离街道,火车站,学校都很近,买东西,坐火车,也都很方便。工作人员到局机关上班也不是很远,挨着我们家的后面,有一墙之隔就是局机关的食堂。不过你上班出了我们住的大院,绕着走上二百多米远,才能到达局机关的大楼。
  这个机关大楼当时是很大的,上下有三四层,在当时设计上还是很新颖,也很超前。它是根据街道地形高低落差,设计出来的,当时不知道是谁设计的,解放初期就建成了,还有暖气,烧的锅炉还是人家苏联制造的,它的大门正好是在街道的拐弯处,是大楼的中轴线,楼房以大门口为中心从两边扩散修建成的,一半向南,一半则向西,成了90°夹角,整个楼房处在街道的十字路口位置。
  局机关一层是一般员工工作的办公室,二楼是局机关的党、政、工、团、保卫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三楼则是技术人员的办公室。从大楼门口进去,一楼正中楼梯的两旁是过道,进去后,就是大楼的后门,后门出去就是一个篮球场大的小院儿,有篮球场,小院儿旁边有锅炉房,医疗室和库房。正中再往前走,顺着房子小过道走二十多米远,有一个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里面有食堂,电影队,库房和宿舍等,还有幼儿园。在食堂的门口有一棵特别粗大的槐树,那个地方,就是我小时候曾经玩耍过的乐园。
  整个局机关布局好像是特务机关一样,其实这样说也是不夸张的,这里除了局机关大楼是解放后建的,其他都是以前的老房子,并且在这里,听说解放前日本鬼子的机关,曾经在这驻扎过,因为解放后还发现过日本人埋在地下的武器弹药。进去以后,如果不熟悉地形就找不见出来的大门。但是,这里丝毫不影响我们机关的小朋友们在这里玩耍。
  那高大的槐树,一到开花的季节,我们小朋友们就争着爬上去摘槐花吃,一点儿也不怕摔下来。在这个能容纳千人的大院子里,也就成了我们捉迷藏,摔跤玩耍的好去处。大院子的东面还有一个通向外界的小门,打开以后就是繁华的街道。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随便开的,除非局机关演电影或食堂买回粮食来。人们上下班,都要从局机关的大门口进出。
  那个时候是大跃进时代,在“东风压倒西风”的大好形势下,人们的精神面貌还是不一样的,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那个年代,大家都在吃大食堂,我们小孩子也不例外。放学以后,都要到局机关的食堂排队吃饭。
  食堂很大,有十多张大桌子,我们小孩子放学来的早时,就把食堂的櫈子搬到买饭的窗口下排队。机关干部的小孩子们也很多,有时排着队就打起架来,食堂的工作人员看见后,也不敢去管,生怕惹了我们这些个“大爷公子”的。幸亏大人们到点过来吃饭,要不然那打得真是没完没了的,有时小孩子们在打闹过程中竟把自己餐证都弄丢了,这就意味着这一顿饭就吃不上了。因此,一些小孩子们还要遭到大人们的打骂。
  父亲那时也很忙的,经常开会,学习文件,讨论问题,研究工作,他的办公室就在二楼,在大门的右侧靠西方向,窗户是朝着北面的街道开的,要是站在下面,就能看到父亲办公室的窗户,上了二楼再靠西,在父亲办公室门口的走廊上,顺着楼道往西走不到二十多米远,有一个能容纳一百多人的会议室,那里经常放映电影、开会和演文艺节目。
  
  21、狮脑山英雄的山
  
  我和妹妹经常来父亲办公室玩耍,办公室里陈设的很简单,有二三十平米。除了那办公桌,沙发,书柜,有一个休息的单人床外,办公桌前面还有一个能旋转的铁椅子,坐上去旋转起来真是很舒服,我们小孩子们谁都愿意上去坐一坐,一看那个铁椅子做得小巧玲珑,就知道是以前的产物,也许是日本人走的时候留下来的吧?办公室里还挂着个倍数很大的望远镜,墙上还挂着一杆新式的步枪。我有时拿着望远镜,跑到三楼的房顶上,去观看远处的大山。
  啊!就在我们局机关大楼的西南方向,远处有一座著名的大山,叫狮脑山,它是那么的高大,又是那么的险峻。听大人们说过;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八路军指战员们,曾经在上面消灭了很多的日本鬼子。
  这是一座英雄的山,一座雄伟的大山。我拿着望远镜看着那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看得是那样地清楚,那山顶上长得高大挺拔的两棵松树像哨兵一样,守护着那座大山。还有那“之”字形的羊肠小道,直通到山顶。这里曾经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我们的八路军指战员们,在这里曾经给于日本鬼子沉重的打击,要是占据了这座大山,就可以牢牢地控制住整个阳泉城市的铁路交通。
  阳泉当时是日本鬼子屯兵的重点据点,为了牵制驻扎在阳泉的日军,掩护我们正太路西段军民破路,我八路军385旅主力团14团,在暴风雨中占领了这座大山,开始向驻守阳泉的日军司令部兵营猛烈进攻,当时日本人惊慌失措,拼命地反击,鬼子派了千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山上的八路军阵地猛烈地轰炸和扫射,我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在这里始终地坚守阵地,浴血奋战了七天七夜,日军死伤了三百多人,最后日本鬼子不得不狼狈撤退。
  如今,那英雄的山上已经通了公路,修建了公园,还建有四十米高,像刺刀一样的纪念碑。
  纪念碑高有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尖尖的刀尖直插入云霄,象征着在1940年,我八路军曾经在这里和日本鬼子激烈地欲血战斗过,如今上面还有中央首长的题词,正面是彭真同志的题词:
  “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两侧分别为徐向前元帅的题词:
  “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还有薄一波同志题词:
  “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在那高高的狮脑山上,那四十米高的纪念碑,在方圆百十里的地方,人们都能看到它的雄姿。让我们后人铭记着过去的那段历史。
  在1992年,我和父亲坐车来到了山顶,他当时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他举着拐仗,不让别人掺扶,一步一步地走上台阶,默默地来到纪念碑下,他久久地、久久地仰望着像刺刀一样、插入云端四十米高的纪念碑。纪念碑在金色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仔细地阅读着碑文,仔细地阅读着中央首长的题词,仿佛他又回到了当年的抗日战场。仿佛,他又听到了那激昂的冲锋号的声音。
  父亲当年在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1营4连任指导员时,曾经参加了那场著名的百团大战,他带领着战士们战斗在寿阳至阳泉的铁路线上,他们那个团在进攻寿阳西南芦家庄,向日寇的据点进攻时,连克了敌人的碉堡四座。日本鬼子七十余人退守在最后的一个碉堡房内,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凭借天险死守着阵地,战斗打的异常激烈,后来日军把尸体筑成了工事,企图坚守顽抗,最终,父亲带领八路军战士,果敢的改变了进攻路线,我们八路军才团团地围住了日寇,全部歼灭了日军。
  我军顺利地战领了芦家庄,并且缴获了日本鬼子的步枪五十多支,轻机枪两挺,还生俘了敌人三名。在芦家庄十里以内的所有铁路桥梁,完全被我们八路军破坏。后来在整个的铁路线上,八路军破铁路,炸桥梁,炸毁调堡,给了日本鬼子沉重的打击,消灭了日本鬼子的嚣张气焰。而对于那些负伤的战友们,父亲也是积极地组织战士们去抢救,并且掩护那些暴露在敌人枪口下,负伤的我八路军战士,受到了部队首长的嘉奖。
  百团大战以后,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强化治安,反复进行烧光抢光杀光的大扫荡,我八路军战士们针锋相对,化整为零,组织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他们灵活机智,神出鬼没,惩治了不少的汉奸,瓦解了敌人,有利的配合了太行山,根据地人民反扫荡的斗争。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站在往日的战场上,他的眼前,好像又仿佛晃动着和日本鬼子嘶杀的身影,耳畔恍惚,还能,还能听到他和战士们,对敌人的奋怒吼声和那战马的嘶鸣声。······
  我们当初来到阳泉时,生活有一点点失望,不过更多的是使我看到了阳泉的新景象,我和家人们渐渐地喜欢上这儿。我也在父亲办公室里,从父亲那里了解到这座英雄城市的以往。男儿更崇拜英雄,我的心中也萌生了当英雄的想法,自然的对这座城市就更加地喜爱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