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国情仇(四、五)
作品名称:风簾翠幕柳耆卿 作者:自咏诗 发布时间:2020-04-13 19:31:56 字数:4112
四
太祖皇帝吸取五代十国经常改朝换代的血的教训,加强了中央集权,又鼓励官员及时行乐。
还好,赵光义登基后,国家的各个机构仍在有序的运转,没有因皇权交替产生大的动乱,人们得已松了口气。特别是提高文人地位,提倡纵情享乐这一国策没有改变,不单没有改变,还有所加强。
赵光义不像他哥哥那样善于带兵打仗,他更大的本事是运筹帷幄。赵光义继承了他哥哥定下的“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大力提高文人的地位。但他又深知,不能总给文人士子好脸色,否则会蹬鼻子上脸。所以宋代的文人士子社会地位很高,生活待遇很丰厚,但是说话办事必须讲究分寸,滴水不漏。
赵光义登基第二年便举行贡举,开科取士,并扩大录取名额,以壮大皇帝的文人队伍。
有个叫丁谓的考生在这届贡举中了第四名,排在第三的叫孙何,两人文章早有名气,只是互不服气。丁谓耻于排名在孙何后面,殿试时当着皇上面就发牢骚,赵光义愠怒道:“甲乙丙丁,合当第四,谁让你姓丁的,你有什么不服的?”很快这个笑料就传的满城皆知,令丁谓灰头土脸的,好长时间在同僚间抬不起头。新皇帝尖酸刻薄如此,也让满朝官员醒悟到,这位皇帝可不是个好侍候的主儿。
另有一件事,更看出这位赵光义皇帝的阴险毒辣,以致连出家的和尚从此都不敢再乱言。
李煜是虔诚的佛教徒,直到兵临城下时仍在延请高僧为之说法,仍在大修佛寺。
天台国清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五代时毁于兵火。国清寺新任住持建华和尚来到汴京求见皇帝,他先是赞美当今皇上弘扬佛法,广建寺院,之后请求朝廷拨款重修国清寺,并抬出天台宗的祖师建寺时曾说过的话:“寺若成,国即清”。而今寺庙毁于战火,乞朝廷拨款重修,以彰显国清民安。
见皇上面露微笑频频点头,建华和尚有些忘乎所以。千不该万不该,和尚不该说下面这话,他说自已也曾为南唐后主讲经说法。更不该随口狂言,为了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建华和尚表示“寺若成,愿焚身为报。”
赵光义听完和尚的请求,嘉许他的虔诚,笑着答应他。当即派御前侍卫绍钦随和尚一起去天台,督办修寺,他严肃的命令绍钦“了事了来!”就是说办完了事再回来。
虽然大宋建国不久百废待兴,还在东征西讨,到处都在用钱之际,但是国家有回天之力,修建一座寺庙还不在话下。
不出两月寺庙修成,绍钦在寺门外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落成典礼,数百名和尚和当地官吏、百姓隆重观礼。广场正中央堆积着一丈见方的柴木,谁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只知道是为庆典仪式准备的。
御前侍卫绍钦一指柴垛,和颜悦色的对建华和尚道:“宝刹落成,请建华大和尚登台做最后一次布道讲法,你是得道高僧,不是还曾经为南唐后主讲过法吗?今日正该借宝刹落成典礼宏扬佛法,留芳百世。”
建华和尚有些疑惑的问道:“怎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法?老僧感谢当今圣上重修国清寺,正要此后日日礼佛、天天讲法。再说了,讲法当在大雄宝殿,怎能在这简陋的柴堆之上,岂不亵渎?”
绍钦微微一笑:“你忘记啦?当初你是怎样说的?我那时也在场,亲耳听你所言,你忘了我可没忘。和尚曾当面向皇上承诺,寺若成,即焚身为报。现在宝刹修的高大雄伟、金碧辉煌,你该满意了吧,也该是你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和尚听绍钦这样一说,大惊失色,急忙辩解道:“那只是一种说辞罢了,当不得真。”
绍钦大怒:“皇上金口玉言,答应帮你修寺,就帮你把寺修成。皇上垂范天下,言出必果,这就是昭示天下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必须自己负责,岂能信口开河,不把信用当回事。言必行信必果,这是皇上成全你的一番好意,让你留名不朽,岂能容你不识抬举。”
说罢派兵士驱赶着建华和尚上柴堆,和尚吓的心惊胆战,一边绕着圈的逃跑一边惨叫着求饶,请求宽限几天,待到汴京当面谢过皇上再自焚。
绍钦不为所动,只催促兵士赶紧将和尚扔上柴垛。
和尚见难逃一死,又哭着求道:“反正都是死,就请允许老僧自缢吧,给我留个全尸。”
绍钦大怒道:“这又不是做买卖,没有讨价的余地,皇上让你怎么死你就得怎么死。”说罢亲自点火,狞笑着对和尚道:“你是高僧,这点疼还忍不住?也就一瞬间的事儿。”
绍钦命侍卫用钢叉将和尚叉入熊熊烈焰中。众目睽睽之下,建华和尚哀鸣惨号被烧成灰。
参加典礼的一众官员士绅、僧人及围观的百姓,一个个吓的抖衣而战,面如死灰,胆小些的尿了裤子。
绍钦回京复命:“臣已了事。”赵光义微笑着点头嘉许。
多么简单明了,皇上说四个字,臣下复命回四个字,管它天大的事,就这么解决了。这件事向天下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谁想糊弄皇上就是这样下场,皇上眼里不揉沙子。
在新皇帝这样咄咄逼人的态势下,对于皇帝的为人、手段,再无人敢公开议及,无人敢说三道四,无人敢流露不满。朝堂之上更是鸦雀无声,他在位期间,谁人敢议论这些?
故此,宋史很少记载这些见不得人的事,对之讳莫如深。尽管赵光义在位期间不断的指令毁书,修改皇家文档,乃至重构史料,但是越描越黑,始终无法抹去人们心中的疑团,他留下的不光彩的一面总是大于他的功绩。
后世之人没了顾忌,对赵光义“兄终弟及”议论颇多,想象力丰富,千年不断,将这件历史谜案搞得越发扑朔迷离。幸亏本书不是研究这段历史,笔者也不必伤此脑筋,就此一笔带过。
但是,对于开封臣民和大宋子民,他们嘴上不能乱说,脑子里却不能不想。此后十几二十几年,各种流言不断。在国人眼里,相比离世不久的太祖皇帝,新皇帝赵光义的行径就很令人不齿了。
坊间盛传的都是皇帝赵光义见不得人的事,如太祖暴崩、烛影斧声、兄终弟及、金匮之盟、杀兄弑弟、对子侄斩草锄根这样的传闻。他的清白与否,他的接班合不合法?成为人们特别是后世之人心中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历史上改朝换代、皇权交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波谲云诡,阴谋、血光、谎言编织成厚重、密不透风的巨网,覆盖了世间的一切丑恶,使后人永远无法得知历史的真相。
正因为重压、封口,反倒让传闻在民间越演越烈,越发扑朔迷离,当时在开封坊间传的很广,沸沸扬扬。朝廷再有本事,也堵不住天下人的嘴,人们越是厌恶痛恨,口里越是津津乐道,一件一件不光彩的事早已尽人皆知了。
五
李煜也听说过新皇帝与他的兄长赵匡胤在性格上有很大不同,兄长宽厚豪放,弟弟阴毒刻薄。自太祖皇帝突然驾崩后,蜗居囚室的李煜总预感着要有更大灾难降临自己头上,在惊惶忐忑中度过一年,噩运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
和他一起囚禁的是他的小周后,他们相依为命,也是他唯一的寄托。小周后见他忧心忡忡的样子,宽慰他:“我们都这样了,一无所有、苟延残喘而已,难道新皇帝还要杀了我们?有这个必要吗,他就不怕天下人笑话?”
新皇帝虽然没有杀了他们,甚至连待遇也没有降低,还加封李煜为陇西公,小周后为郑国夫人,但是灾难并没有放过他们。
小周后长的很美,特别是一双玉足小巧玲珑,李煜经常将小周后的双脚当做美玉般把玩,不忍释手。据后人考证,中国女人缠足的源头就追到这里。李煜爱玩会玩,至此玩出了新花样,达到巅峰,这一陋习竟影响中国一千年,残害了千千万万的妇女。
小周后到达开封时刚刚二十出头。到底是年轻,即便成了囚徒,小周后依然很美,难掩国色天香。
一年前刚坐上皇帝宝座的赵光义稳定了政权,有了闲暇,便打上了小周后的主意,巨大的屈辱降临到李煜头上。小周后被封为郑国夫人,按照规定,命妇需定期进宫向皇后问安。
太祖在世时,还时不时的召见李煜,并关心的问他缺什么少什么。新皇帝登基后,从未召见过他,但是半年以前却让小周后频繁到宫中问安。
小周后隔三差五就要进皇宫向皇后请安,别的命妇当日回去了,小周后总要被留宿宫中数日。
当第三次进宫后,恶运降临到小周后头上。当晚她被带到一间寝宫,这间卧室比她前两次进宫时住的卧室大了许多,她正在打量室内装潢时,惊惶的发现一群宫女太监簇拥着皇上走了进来。
几个宫女上前为她宽衣解带,小周后惊慌中发现墙壁上挂着一口宝剑,仗着年轻,她两步蹿过去拽出宝剑,随手一抡逼退众人,顺势将宝剑横在自己颈上。
赵光义没让人阻拦,他目光阴毒的看着小周后,冷冷的对她道:“想死没那么容易。”回头吩咐太监:“你去取李煜性命,然后焚尸,骨灰埋到西山树下。你们在这等着,她一抹脖子,你们就将她扔到汴河里喂鱼,让她顺水向东漂。一个火里焚尸,一个水里喂鱼,一个东一个西,就算到了阴间,朕也让你们到不了一起。”
听到这样恶毒的语言出自皇上的嘴,见皇上转身要走,小周后颓然的扔下宝剑。此后,在频繁的进宫期间,小周后日日遭受赵光义的凌辱强暴。
小周后想死,却又死不了。她死了,李煜也活不成。这是新皇帝对她的警告。
李煜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是个男人,能不懂吗?但是人为阶下囚,没有什么是自己的,连尊严都不是自己的。只有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又握在别人手心里。李煜除了沉默又能怎样,阶下囚的日子不是好过的,不是谁都能学会蜀主刘禅的那套功夫的。
但是前不久发生的事,让小周后羞愧难当,就算对李煜也难以启齿。
小周后对赵光义总是釆取逆来顺受的态度,这让赵光义十分不满,他甚至破天荒开口求着小周后,“朕赏赐你那么多的绫罗绸缎,朕是真的喜欢你,你难道就不能对我笑一笑吗?”
原来他想到了他的兄长赵匡胤,赵匡胤和花蕊夫人同样是胜利者和囚徒的关系,两个人却显得恩恩爱爱。相比之下,自己连讨个女人欢心的本领都不如兄长,这让他极度扫兴。征服敌人,征服敌国,这是赵匡胤的强项,凭自己是打不下这偌大江山的。但是连个女人也征服不了,这样的失败是他忍受不了的。
也许赵光义这个皇帝很变态,也许为了寻求刺激,也许是对小周后有些厌倦了,他竟想出如此下贱的主意,他召来画工,让画工当场画下他强暴小周后的图画。赵光义将这幅画举到披头散发的小周后的面前,淫笑着道:“朕不单要你生前陪着我,将来还要把它刻在皇陵里,让你永生永世陪伴朕。”
果真,这幅画竟然还真的流传到后世,这对一个女人该是多么大的侮辱!
小周后回到李煜身边就向他撒气,她也只能用这种办法抒发内心的极大屈辱。可是李煜能有什么法子?他连江山社稷和自由都失去了,除了叹气流泪,就是日夜饮酒麻醉神经。
赵光义夺小周后,单独的看不算个什么事。可是无独有偶,他的兄长在灭掉后蜀后,也把花蕊夫人掳到身边,而且非常宠爱她。皇宫后院中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偏偏看好他人妻女。看来胜利者是通过淫人妻女来宣示自己的胜利,或者只是天性有此类癖好。史家批评“脏唐乱宋”,从这时开始就能看出点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