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闪光的爱国魂>第九章 就读福州东文学堂留学日本

第九章 就读福州东文学堂留学日本

作品名称:闪光的爱国魂      作者:闲妹      发布时间:2020-03-22 09:37:51      字数:3402

  翁婿双双高中举人沈府上下兴高采烈。沈卓打算等待官府任命,走为官之道。而程树德却有自己的想法。
  妻子沈缇珉抱着程俊英来到书房,程树德接过孩子,只见女儿对他微笑着。“你看,女儿对你笑了。”沈缇珉笑着对自己丈夫说。尽管程树德重男轻女,可对这个大女儿他还是很疼爱的,这是自己第一个孩子,程树德忍不住亲了下自己女儿的小脸:“夫君你有何打算?”沈缇珉把女儿抱回到自己手上,程树德回复爱妻:“我没打算去为官。家里现在不缺钱,听说朝廷有出国培育计划,我想试试先去学堂后去国外读书,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可夫君你打算到哪个学堂去读书呢?”
  “我打算到福州东文学堂去学习。听说那里教日语,有机会可以到日本去学习,学费也不是很贵,不知爸会不会同意。”
  “我想爸会同意的,只要爸能承受得起。”沈缇珉听夫君想到“福州东文学堂”读书,没有反对,她知道丈夫志向远大,想做的事一定会成功,她也相信自己丈夫的眼光和选择。
  沈卓听女儿说女婿想到国外学习,举双手赞成。虽然出国读书要花钱,他沈卓出得起这个钱,他看好自己的女婿,他有这个实力。女婿年纪青想读书是件好事,学成归来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他这个岳父脸上也有光。钱对沈卓来说已不是个事,而沈家需要有人在朝廷做官,这才是沈家的脸面与荣耀,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程树德想到国外读书,他这个老丈人没有二话,银两早早为女婿准备好了。
  福州东文学堂是在清末戊戌变法时期建立的,在1897年在福州有维新思想的绅士力钧与王孝绳东渡日本考察,其目的是希望落后的中国,能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使国家强大起来。力钧与王孝绳回到祖国之后,力钧向同样有维新思想的前内阁大学土陈宝琛、孙葆瑨、陈壁等人,讲述日本社会经过明治维新后30年的快速发展,想开办以学习日文为主的“福州东文学堂”培养自己的人材。共同的办学理念他们一拍合,在1896年,由具有维新思想绅士陈宝琛、陈璧、孙葆瑨、力钓等人一起创办。这所以维新思想为主题的新型学校“福州东文学堂”,经福州多位土绅合众议,于1898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并于1898年9月6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东文学堂”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福州东文学堂”经费是由日本人捐资的,名义上捐资是给日本教师发工资,而实际上是想插手学校事务,想夺取这所学校的发言权。
  当时日本人在我国办了很多所“东文学堂”,唯独福州的“东文学堂”是由福州人自己创办的。那时很多人认为是日本人创办的“东文学堂”,实际上是在候官太守孙幼谷倡仪下,由前内阁大学土陈宝琛、土坤、刘学恂等合作创办的。
  日本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先以政府名义暗中出钱,表面上让日本相关人士捐资,以达到控制、占有“福州东文学堂”的目的;从而扶持日方势力,培养日方间谍,为侵占我国做好准备。日本人一直在寻求机会夺取学堂的教育权力,企图“潜移我教育权”盖欲笼络我民心,培养他们的爪牙。力钧、陈宝琛等人早己发现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为了不让日本人的阴谋得逞,断然于1903年12月,将“福州东文学堂”改为“全闽师范学堂”,以摆脱日本人的控制。
  “东文学堂”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官绅的捐款和学生的束修金,所以收的学费很低,也是程树德选择这个学堂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考上举人朝廷会有银两给他,但要想出国读书还得要依靠岳父,他也不想让老丈人为他付出太多;更何况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在沈府下生活,选择“东文学堂”又能学到知识,又可以留学日本,收费也不多,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他打听到“东文学堂”招收15~30岁的童生、监生、附生等有一定文字基础的人员,学堂仿照日本中学,设立预习科和本科。预习科修业年限1年,主习日本语言文字,其东文课程有:东语(含发音、实物语、常用语、问答语、言语用法学)、读书(日文)、习字、学文(包括日文汉译、汉文日译)。本科兼习“普通学”,修业年限3年,其东文课程在预科基础上安排了:音学(口音练习、读调等)、字学(习字、默书)、语学(常用语、实物语、会话、问答等)、学文(成句法、汉文日译等)。汉文(即国语)课程则“旨在治经通大义,讲理学,正人心,考史明治,读本朝圣训及名臣奏议,审朝廷,阅外国史,适时务”,安排了国文、算学、地理、历史等课程,本科、预科学生均须学习以上科目。后来学堂增设英文,为选修课。
  “东文学堂”规定成绩优良学生毕业后或送出洋深造,或在科考中免府县试。学堂效法上海南洋公学,从招生、教师聘用、教学到生活指导,制定了一套较严密的规章制度,力求按近代教育模式培养新型人才;并力图唤起商界重视教育,为以后福建新式学校的创建开拓了新路。
  1901年“东文学堂”又增设翻译专修科和速成科。1902年又开设政治科,除日语外还教授法制、经济等课程。师资东文教习由日本人担任,汉文和算学数由中国人担任。程树德此时已是举人,这是他求学路上的敲门砖,他希望被“东文学堂”录取。程树德决定亲自跑一趟学堂,会一下学校的维新思想绅士1868年的进士陈宝琛。
  听说女婿要去拜见陈宝琛,沈卓为女婿准备了一份厚礼。他知道陈宝琛是读书世家,是福州有名的“六子科甲”,这书香之家一定喜爱书,沈卓就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精品书让女婿带上送给陈宝琛。陈宝琛家世显赫,对于财钱不会看得太重,但对好书一定会笑纳。程树德带上岳父为自己准备的礼物去“东文学堂”拜见陈宝琛。
  陈宝琛也是福建闽候人,和程树德是同乡。陈宝琛出身于一个士大夫世家,曾祖父陈若霖,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做过刑部尚书;祖父陈景亮中进士后,官至云南布政使、父亲陈承裘,也是进士出身,担任过刑部主事;他自己本人20岁的时候中的进土,他先后由翰林院提拔为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后辞职归闽,从事教育事业。1903年创办全闽师范学堂并任监督达七年之久,为促成闽省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因办学成效卓著,朝廷再召入朝任礼部总督大臣。
  在那个皇权时代,做官被人们视为光宗耀祖,当然陈宝琛也不例外,自然也在乎职位。但他坚持一点:不走歪门邪道,不请客送礼。
  1911年6月,陈宝琛被朝廷任命为山西巡抚。清代的巡抚是一个很有油水的职位,一年可得二三十万两白银,真要想贿赂可以说易如反掌。当时的庆亲王奕劻担任首席军机大臣,在朝廷呼风唤雨,奕劻贪财在朝野是出了名的。好心人事先提醒陈宝琛:拜见庆亲王,须备一份厚礼。陈宝琛不以为然没有送礼。奕劻果真非常不高兴寻机报复。
  在一次讨论为小皇帝配备老师的会议上,奕劻假公济私极力“推举”陈宝琛担任,并建议陆钟琦任山西巡抚一职。于是,陈宝琛被任命为山西巡抚不足一个月就被开去职位,改任毓庆宫授读,他被留在宫中以侍郎衔做了宣统皇帝的老师。他的“帝师”职位一做就是二十年,他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
  忠君是封建社会臣民的传统美德,陈宝琛步入政坛后,成为朝廷的一股“清流”。他敢于抨击腐败现象,勇于弹劾贪官污吏,甚至于敢向皇太后、皇上直谏;敢于对统治集团内的腐败现象、越轨行为大胆揭露,坚决抗争。溥仪视陈宝琛为“唯一的智囊,唯一的灵魂”,他认为陈宝琛是个“最稳健的人”,又是最忠于大清,最忠于自己的人。陈宝琛去世后,溥仪特谥“文忠”,晋赠“太师”,以崇其功。陈宝琛为官期间所做的一切可圈可点。
  程树德拜见陈宝琛初衷单纯的是为了能就读“东文学堂”,但自从和陈宝琛接触之后,俩人便成了莫逆之交惺惺相惜。
  那天程树德到苍霞精舍之西的“福州东文学堂”,展献在眼前的是草筋灰辘筒瓦面的清代建筑的学堂,有一种古朴敦厚的韵味;大门左右有一对麻石的石墩,前门墙面花鸟书法图章石雕,显露出这里是文化的厚重的学堂。
  程树德进了学堂一学童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找谁?”
  “我找陈宝琛。”
  学童带程树德拜见到陈宝琛后,程树德深深被他一身正气吸引住了。陈宝琛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文人墨客的儒雅,虽然他不苟言笑,但对人不失一种真诚。他眼光深沉犀利而又深邃的眼神,沉着稳重说话干脆利索,言谈举止透着坚毅,显示出他的为人。他为官清廉,忧国忧民,刚正不阿,矢志于教育兴邦、实业救国的精神深深感染着程树德。交谈中陈宝琛对眼前这位小老乡欣赏有加,对他带来的书爱不释手,很对自己心思。在以后的接触中他发现程树德聪慧,思想敏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是棵读书的好苗子。
  这一年程树德被录用在预习科学制一年,程树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陈宝琛很赏识这个小老乡,学满一年后这批优秀学子东渡日本去学习,程树德学的是政法专业。“东文学堂”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从此迈开了理想的第一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