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帝王骚客之南北朝(10)——北魏孝文帝元宏
作品名称:帝王骚客 作者:隐居凡尘 发布时间:2020-03-10 14:39:33 字数:4228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之一,《国语卷十四•晋语八》记载:“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韦昭注:蕝,谓束茅而立之,所以缩酒;望表,谓望祭山川,立木以为表,表其位也。鲜卑,东夷国。燎,庭燎也。)”从这段记载看,鲜卑在周成王时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在中原人眼里,鲜卑与荆楚一样是蛮夷,即使成文邀请他们前来会盟,也只能是看门的!
而《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记载:“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裔始均,仕尧时,逐女魃于弱水,北人赖其勋,舜命为田祖。历三代至秦、汉,獯鬻、猃狁、山戎、匈奴之属,累代作害中州。而始均之裔不交南夏,是以载籍无闻。积六七十代,至成皇帝讳毛立,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成帝崩,节皇帝贷立。节帝崩,庄皇帝观立。庄帝崩,明皇帝楼立。明帝崩,安皇帝越立。安帝崩,宣皇帝推寅立。宣帝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崩。景皇帝利立。景帝崩,元皇帝俟立。元帝崩,和皇帝肆立。和帝崩,定皇帝机立。定帝崩,僖皇帝盖立。僖帝崩,威皇帝侩立。威帝崩,献皇帝邻立。时有神人,言此土荒遐,宜徙建都邑。献帝年老,乃以位授于圣武皇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似马,其声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时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北史》详细的记载了鲜卑的先祖、姓氏的由来以及一些习俗,更记载了拓跋氏的一段帝王史。公元前207年拓跋毛建立代国,到公元376年灭亡。公元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为北魏,到公元537年,北魏被分为东魏、西魏;公元550年东魏灭亡,公元557年西魏灭亡。
八王之乱后,西晋王朝走向了终点,中国历史走向了自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长达三百多年的大乱时期。东晋王朝迁都建康,偏安江南;而北方少数民族大举侵犯中原,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东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均被五胡十六国占据。所谓十六国即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这十六国分属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统称五胡,因此史称这段历史为“五胡乱华”。
事实上,当时的北方除了十六国外,还有柔然、高句丽、仇池、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国,因此,远不止十六国。这些国家常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严重影响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用南朝著名文学家鲍照名篇《芜城赋》里的句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厉吻,寒鸱吓雏。伏暴藏虎,乳血飡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篷自振,惊沙坐飞。”“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经过几十年的混战,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等地区。于公元383年“投鞭断流”举兵南征东晋时,经淝水之战被谢安惨败,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久,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进入混战。
公元385年,十五岁的拓跋珪重建代国,次年改国号为“大魏”,史称北魏。自此,拓跋珪连年征伐,先后击破刘显、库莫部、高车诸部。随后又大败贺兰讷、柔然、直力鞮。公元395年,强大的后燕国太子慕容宝亲率8万大军征伐北魏。拓跋珪指挥北魏军采用“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法,在参合陂大败燕军,次年,再次击败后燕。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公元397年,后燕都城中山被北魏占领,强大一时的后燕灭亡。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史称道武帝。
公元402年,北魏大军以围城打援、分而歼之的战法,于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大败后秦军。
拓跋珪半生征战,励精图治,为扩充北魏领土作出了汗马功劳,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但他晚年好酒色,喜怒无常,刚愎自用,,猜忌多疑,诛杀朝中大臣,引起很多朝臣和宗族的不满。公元409年,年仅39岁的拓跋珪在宫廷政变中被次子拓跋绍所杀,史称道武皇帝,庙号太祖。拓跋绍也死于这场宫廷政变,拓跋珪长子拓跋嗣继位称帝,史称明元帝。
公元423年,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拓跋焘雄才大略,通晓兵法且临战勇猛。于公元426年打败胡夏,公元424年大破柔然,公元432年攻克北燕,公元439年降服北凉。自此,北方自苻坚后再度统一,与当时南方的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
公元452年,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所杀,之后先后经历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拓跋濬在位期间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为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拓跋弘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虽然只亲政了五年,但文治武功无一不体现出他的明君气度。《北史》认为他热衷庄子、佛图之学,看破红尘。于是禅位给五岁的太子拓跋宏。公元471年孝文帝拓跋宏即位。
不得不说说北魏的这位神秘阉人宗爱,以罪为阉人,生年不祥,《魏书•卷九十四•列传阉官第八十二》也只记载:“高宗立,诛爱、周等,皆具五刑,夷三族。”究竟是何时,没有详细说明。《魏书•帝纪第五•高宗纪》更干脆,没记载这件事。但是这些不能说明宗爱在北魏历史上没有分量,相反,他在北魏历史上的份量着实不小。不说别的,单说他杀死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以及间接害死景穆皇帝拓跋晃,这足以让北魏王朝为之震惊。如果再加上他杀害崔浩等的王公大臣,足以让后人记住这个人。不过历史还是给北魏一点安慰,宗爱最终被文成皇帝拓跋濬诛杀,算是为冤死之人报了仇吧!
为了防止像吕雉那样专权,北魏一直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即“立其子杀其母”的办法。因此,拓跋宏三岁被立为太子时,其母被赐死,由冯太后抚养。即位后,由于拓跋宏年纪太小,由祖母冯皇太后执政。冯太后执政期间,改革朝政,政绩斐然。
公元490年(太和十七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为了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也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北魏的统治。以及希望能征服中原,将鲜卑族的落后文化与中原的先进文化相结合,将鲜卑族发扬广大。拓跋宏继续推行冯太后的“太后改制”(史称“孝文帝改革”),汉化改革。
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全面推行改革,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改姓元。《资治通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孝文帝改制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还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
为了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拓跋宏还狠心处死太子元恂。元恂素不好写字,不喜欢汉文化,拓跋宏赐给他的汉服也被他尽皆烧毁。而且他体形肥胖,不喜欢洛阳的天气,因此常思北归。一次,趁父亲出巡,他秘密选取宫中御马三千匹,阴谋出奔平城,并亲手杀死多次劝谏他的高道悦。拓跋宏知道后怒不可遏,匆匆返回洛阳。引见元恂,列举其罪,亲加杖责,又令咸阳王禧等人代替自己打了元恂一百杖,直打得皮开肉绽,才拖出门外,囚禁于城西别馆。不久,废为庶人,次年,被刺死。
公元498年,拓跋宏领军南征,这次南征虽有战果,却亦损失惨重。最后因齐明帝去世,拓跋宏下诏“礼不伐丧”,班师回朝。不幸的是拓跋宏也于途中身染重病。回到洛阳后,尽管病魔缠身,但还是坚持上朝理事。
公元499年,南齐为了夺回雍州所失各郡,派太尉陈显达督率平北将军崔慧景军四万击魏,打破北魏军。不久,拓跋宏抱病离开洛阳,再次御驾亲征。魏军进至马圈城,与齐军相遇,孝文帝坚持亲自部署指挥战斗。均口一战,齐军大败,主帅陈显达化装南逃。
《魏书•高祖纪》记载“顾命宰辅曰:粤尔太尉、司空、尚书令、左右仆射、吏部尚书,惟我太祖丕丕之业,与四象齐茂;累圣重明,属鸿历于寡昧。兢兢业业,思纂乃圣之遗踪。迁都嵩极,定鼎河瀍,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以仰光七庙,俯济苍生。困穷早灭,不永乃志。公卿其善毗继子,隆我魏室,不亦善欤?可不勉之!”不久,拓跋宏病死。谥曰孝文皇帝,庙曰高祖。
拓跋宏一生勤学,《魏书•高祖纪》评价云:“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余文章,百有余篇。爱奇好士,情如饥渴。待纳朝贤,随才轻重,常寄以布素之意。”
悬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诗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元宏)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元宏)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元勰)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郑懿)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郑道昭)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刑峦)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元宏)
《北史》曰:“兼中书侍郎郑道昭从征沔北。孝文飨臣于县瓠方丈竹堂。道昭与兄懿俱侍坐。乐作酒酣。孝文乃作歌。
因北魏统治者所属鲜卑人,文化水平不够发达,因此北魏帝王几乎不会作诗,他们的作品也不能与中原诗人相比。但拓跋宏的这首诗境界不低,诗透露出一代雄主愿一统四海的庞博之气,足有席卷宇内之势。
除这首诗外,《后魏典略》记载:“孝文帝南巡,至新野,临潭水,两见菖蒲花,乃歌曰:
两菖蒲,新野乐。
据载,元宏还修建两菖蒲寺。菖蒲在民间多用来辟邪,端午时,很多地方有挂菖蒲的习俗。菖蒲开花为吉祥之兆,能给人带来喜庆之事。《梁书》载:“太祖后张氏,尝于空中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后惊异之,谓侍者曰:‘汝见否?’皆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菖蒲花当贵。’因取吞之,生高祖。”古人乐于见到菖蒲之花,即使贵为帝王,也不能脱此俗。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不少英雄共同面对的悲剧,从诗中可以看出,孝文帝也是属于这类人。词诗充分的表现出来孝文王远大的志向。统一南北的决心。奈何力不从心,英年早逝。
拓跋宏的一生只经历了短短三十二载,但他却用短短的时间书写了一段美丽的历史。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从中国土地上分出去的鲜卑族再一次融入神舟浩土,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