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新年伊始 (2)
作品名称:梦逝乾元 作者:文字生存录 发布时间:2020-03-03 15:21:54 字数:3548
秦府内,一早厨子便开始年夜饭的准备,人虽不多,菜式齐全。祭祖的贡品早已摆就。秦中和领着孙女和孙婿在先祖的牌位前跪拜叩头,眼睛久久盯在儿子的灵位上,婉婷上前扶着他说道:“爷爷,两位伯伯虽然去了,可孙女就如他们所出,我会一辈子陪着爷爷。”
少珺恭恭敬敬上了香,说道:“岳祖父一家忠贞报国,能为秦家女婿,少珺引以为豪,爷爷放心,我必倾尽全力报效国家,不辜负逝去的先祖列宗。”秦中和回身,一抹慈祥的眼光放在两人身上:“秦家从我父亲那辈起就跟着世祖南征北战,自信我们父子没有辱没几世的英名,儿子和女儿都是为报效朝廷而生。如今得此一双孙儿,才知上天对我秦中和也不薄,娃娃们哪,以后这齐家治国就靠你们,爷爷老了,只盼着再抱个曾孙哪。”
少珺看看婉婷,两人不由对视苦笑,以后还不知怎样收场,这一点少珺真是觉得对不起老丞相。
回到厅房,秦中和对少珺道:“今年你父母在京,就让婉婷陪你回家过年尽尽孝心,毕竟是儿媳,日常不在,过年还是要去的。”
少珺此时正内疚着,说道:“不用,爷爷一人在家太冷清,我和婉婷还是留下陪您,这是婚后第一个新年,孙婿怎能不在跟前。”
秦中和笑道:“你有这份心就行了,我已经冷清惯了不在乎这些。上次也见了你父母,说实话,别看你这继父无官职,可学问大,我敬佩着哪,在家赋闲可惜了,年后我看让他出来教书算了,这事我让梁攸去办。”
小两口与爷爷让了一会儿,最后定下除夕小两口去霍府,元日再回秦府,就是说上半夜在霍府,后半夜回秦府,反正五更时所有官员须进宫朝拜,皇上还要赐宴,有些规矩也论不得了。
此时霍府比秦府热闹多了,自从霍思诚来京,说好的是住一阵子看看京城,他放不下自己那帮学生,可被少珺一次次留了下来,除了督促自己儿子读书,哪里有什么事做,继子又在皇上那儿请了宣命诰封,食着朝廷俸禄,更让他坐立不安,几次对少郡提及欲回乡做事。所以这次一进门,少郡就把秦丞相的意思给继父说了,他这才舒了口气,看着一家人着新衣、供天地,四岁的孙子宵儿在各屋逛来逛去,还不时地点一个爆竹,跟着的那些下人小心呵护着,生怕伤了大人的这位小侄子。
婉婷献茶行礼极尽媳妇之道,对这位温柔贤惠的公主媳妇,霍思诚夫妇既喜欢又不安,对少郡道:“自你进京考取状元,又得恩师和丞相的提携,如今还娶了公主,是你的运好,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可要好好待她,别辜负了皇上的信赖。”
金元金兰走了进来,其实他俩是一对双生,金元仅比妹妹大一个时辰。刚才他一进府就去了后院,如今金兰就住在霍府后花园一座精致绣楼上,霍家夫妇待她也像女儿一样。这位经历坎坷的姑娘善歌艺、懂音律,又见多识广落落大方,很讨一家人喜欢。金兰与哥哥许久不见,亲热了一会儿,又询问了大哥的的情况,便相跟着来见义兄。
一家人坐在一起叙着话,宵儿猴在少郡身上搂着她的脖颈,天真地说道:“叔叔怎不穿那件大红的衣服,上面有好多花的那种,多威风啊?”
小云过来拉他道:“小孩子家别闹,那是叔叔见皇上进衙门的官服,穿了,还能紧着你这样揉搓,早打你屁股了。”
少郡见了宵儿,不由想起不知下落的赫连小公子,也该三岁多了,想象中是赫连少夫人的模样,没见过他父亲,大概有点像他叔叔的俊秀样子吧,也应同宵儿一样可爱。这样想着,不禁对他更加喜爱,她抱着宵儿说道:“没事,宵儿喜欢,就好好用功,自己也会有的。”
宵儿道:“爷爷说了,让我好好读书,跟二叔叔学,长大也做官。”霍衍用手点他额头一下:“二哥聪明,可是做的头名状元,你有此本事吗。”
少郡对继父道:“宵儿聪明上进,如今京中住着,我会时时教导他的,父亲放心就是。”
霍思诚捋着花白的胡须,由衷道:“霍家祖上积德,使我得了螟蛉义子,竟转了仕途之运,你为我这辈子圆梦了。”
少郡又问了大哥怎不来京,霍太夫人说道:“你嫂子快生了,怕路途劳累,铠儿又升了职,还是前程重要,要不也会来京过年的。过几年家里就更热闹了,你和衍儿再给我们添俩孙子,这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婉婷脸上挂不住,看看少郡,少郡自嘲道:“就怕没这么快吧。”婉婷见他煞有介事的样子,心里道,慢也不会,这辈子添不了了。
小云也满脸绯红,拉着婉婷到厨房看厨子上菜去了。
太夫人见俩媳妇害羞,便转了话题招呼少郡进了里屋,悄悄说道:“我看你义妹心灵手巧,模样又好,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你继父先前有个学生上次会试名列前榜,如今在东平路也是个府官,家里又是富商,与她挺般配的,就想作这个媒,让与你商量,你看行不?”
少郡道:“义妹是个出色女子,应该为她找个好归宿,不过这事还得与她两位哥哥商议,我先找机会探探她的口气,看她愿不愿意。”少郡身为女子,深知闺中女子对婚姻终身的无奈,自己虽是父母订婚,但毕竟与子玉少小相识互有好感,她可不会为金兰包办的。
除夕的晚宴酉时就开始了,设在中厅里,霍家的厨子是少郡请的山东人,做的也是继父家乡的年夜饭,与在家时无异,一家人并无外乡的感觉,少郡、霍衍夫妻和金兰又是小辈,自然随和。
除樊冰和几个本地侍卫放了假外,少郡又让兰湮、金元与家中仆人侍卫们分了两桌设在大厅,招待他们一年来的辛苦,两人自是得到众人的奉承,被下属敬了不少酒。家宴的桌上多是女眷,霍思诚年纪又大,酒也喝的少,又是慢斟慢饮闲聊着,守着除夕的时辰,仆人们不断来为暖炉添着炭火,里面暖融融的。
少郡与霍衍守着长辈也不敢多喝,慢慢陪着霍公,从东平与大都的景物聊到历代名人传记,说起大宋文治学风,霍思诚感慨万千:“即使是宋末,新安自朱子后,儒学仍然盛极天下,入元以来他们拒绝入仕,士人安于山野乡学,拈出四书语句论其讲学之风渐趋日衰,流于训诂之学。这种学风泛滥于经篆、训释,却忽视了义理的体验。至今不但朱学支离繁琐,陆学也面临困境,儒学教义已经变得很难突破。”
少郡一边给继父满酒,一边接道:“朱学博而繁,陆学简约理明却流于禅,很多学者走入异端,当今皇上开科举仍是以朱学为宗旨,士人为了功名利禄对儒学的深层内涵全然不理,这种氛围可叹可悲啊。”
霍衍却道:“什么学术论著,这些人只顾讲经论道,批的科举一无是处,岂不让士人失望?举仕之路就是做官之途,我们平民百姓只有挤进官场才能扬眉吐气,打压那些贪官污吏。”
“放肆,胡说什么,治学不以正心正德为本,你能保证自己为官不贪不邪?”霍思诚呵斥道。霍衍不敢反驳,却小声嘟囔:“谁说不正德,我就觉得那些道理远水不解近渴嘛。”少郡忙道:“三弟说的也在理,父亲不必在意,儒学大道于天地并存,学术之争也正常,这是一项长期探讨的学问。为今之计还是只有科考才是平民学子的报国之路。”霍衍得了首肯,声音也大了起来:“就是嘛,爹心里只装着那些大道理,姐夫给二哥的信你说了吗?”
霍思诚一怔,抬手拍额道:“嗨,我还真忘了,清儿来信,有你的一封。”说完忙叫人去书房里取。
董清的信不长,少郡反复看了两遍,脸色有些凝重。霍思诚问道:“有事么?这孩子他信里不是说的一切安好吗。”
“没事,他们挺好的。”少郡抬头道,“爹还记得东平贡院那场乡试么,右榜的状元是裴熙元。”
“记得记得,此人热情正直,曾帮过我们,他如今在哪儿?”
“我和道庵兄与熙元相识是在东平的鹿鸣宴上,大都殿试后他被分到了江北做县令,一连三年他不曾离任,父亲也知道朝廷官员轮换是常态,熙元是第一个上书皇上连任洛阳县令的。道庵兄说见过熙元,如今他跑遍八县一洲为振兴河南洛阳经济呕心沥血,三年不曾回家一直单身。如此富家子弟难能可贵。”少郡说着不由心里酸楚,停了一下。
霍思诚也感动道:“这后生确实让人敬佩,不过他如此敬业必得皇上嘉奖重用,郡儿怎会面带忧色?”
“他三年有家不回是因心里纠结,道庵兄上次查单久时就发现熙元的父亲并不清廉,与许多官员贵戚结党营私,只是根子硬才逃脱追查。如此家底熙元早知,只是家族至亲让他无法抉择,所以才逃避。如今虽升任知府却是得罪同僚,已经有流言诽谤传出,皇上本就对官员连任地方官抱有戒心,道庵兄来信就是让我留意京中信息好帮他一把。”
霍思诚嘴里唏嘘感叹:“好官难做,这儿子也难当啊!”
少郡看霍衍一眼道:“你刚才说的进了官场扬眉吐气打压那些昏官,这谈何容易,若无德无节操,官场糜烂之气谁能抵制。”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施教的大事,立天道,正身正德是选才之本。”
听继父说到这儿,少郡脑子一闪:“如今朝廷重视教化,从世祖起以官学为先,支持开办书院,父亲一生育人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路子,何不开办书院圆了自己的夙愿。少郡原不理解父亲才请了宣命让您养老,现在知道您是牵挂学堂志不在享乐,那就让少郡为您开路圆梦可好?”
霍思诚心里涌起一股热浪直冲胸臆,竟像一下变年轻了,手一下按住少郡放在桌上的手背,说道:“我一生贫困有心无力,想不到得继子相助,是天可怜我一生所学,若能如愿,必倾尽所有鞠躬尽瘁。”
霍思诚一激动,桌上那杯酒一下送进肚里,又自斟了一杯。少郡怕他喝多了身体受不住,忙一通夹菜送水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