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情满乌江>第九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九章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品名称:情满乌江      作者:杨东升      发布时间:2019-12-15 17:56:52      字数:6076

  11月10日,桶井中学操场上人山人海。
  县文广局局长冯国涛赶到中学的时候,会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冯国涛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拿起桌子上的会议指南瞄了起来。她知道,随着全县脱贫攻攻坚万人誓师大会召开以后,桶井是全县召开誓师大会的第一个乡,为什么要放在前面,大家心里很清楚,极贫乡嘛,得举全县之力,同时也得在全县带好头!
  会议指南上写着参会人员的单位和个人。从县委办、政府办开始,二级机构逐一排列,全部是“一把手”参会,乡里全体干部职工,教育单位全体教师,医院、信用社部门全体职工,加上全乡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会议的人数不低于5000人。
  主席台上,“桶井乡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几个字是那样的庄重严肃。会场上,人虽然是那样多,但是纪律却很好,因为大家都在心底里掂量:自己肩上攻坚的担子有多重?
  会议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开始了,有群众在小声说话:
  “誓师大会,看这阵势,有点不得了哈,桶井盘古至今,怕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哟。”
  “是哈,就是那个大集体时候开‘三干会’,也比不上这个规模。”旁边有人附和。
  “不知是要准备干什么哦,好像要打仗的样子。”更有蒙在鼓里的村民代表发出感叹。
  “你傻呀?没看见主席台上那标语吗?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有人在作解释。
  “誓师大会,不晓得是啥玩意儿。”
  旁边的群众一时半会也没有人能回答出来誓师大会到底是什么。
  主席台上主持人在作会前讲话:“誓师大会,一般是军队在出征前召开的战前动员大会,会上将告知战情状况,强调纪律,鼓舞士气,相关责任是领誓保证或坚决完成任务。”
  “听到没?就是要打战,打脱贫攻坚战。”刚才小声说话的那几个群众终于弄清楚了“誓师大会”的意思,又在窃窃私语。
  “所以,今天的会议意义就不多说了,反正非常的重大,大家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不要随意走动,也不要接听电话,遵守会场纪律。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会议按照议程紧张有序的进行,从省里下派的前线工作队队长开始,桶井战区指挥长、县里二级机构的局长、村级作战所所长、支书主任、村民组长都相继到发言席进行了信誓旦旦的承诺——
  细心的主持人认真作了记录,在表态发言的誓词中,出现得最多的就是那些发自内心的慷慨激昂的语言:
  什么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什么“不脱贫不脱钩”。
  冯国涛从发言席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还在回忆刚才自己的那几句话:“……在今后的脱贫攻坚战中,本人一定带领全县文化领域的同志们,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文化扶贫为主线,为打赢桶井乡的脱贫攻坚战贡献最大的力量!”
  冯国涛一直在想,这个可不是闹着玩的,脱贫攻坚绝对不能停留在嘴巴上,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负责人,得根据自己领域的实际情况,干好自己该干的事。
  会议结束的时候,县委书记商友江要求很简单:“一是根据承诺兑现结果,脱贫攻坚不能挂在嘴上,得付诸实践!二是各部门根据自己领域的实际情况,拟定攻坚计划,一天之内上交到战区指挥部。三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能弄虚作假,不能玩忽职守,不能作风漂浮,若有犯者,一律启动脱贫攻坚问责程序。”
  散会后,大家都忙开了——
  桶井长期以来缺水,这个问题是个大难题。水务局专门研究如何从长丰水库引水到桶井。
  桶井由于石漠化严重,产业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针对这个问题,农牧科技局就破解山地农业转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连夜召开会议。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桶井脱贫致富的的根本瓶颈。交通局派人实地测量,立即启动“组组通”公路三年大会战。
  ……
  第二天下午,各部门攻坚计划按照规定的时间全部交到战区指挥部。
  经过一个星期的忙碌,战区指挥部根据桶井的实际情况,总体按照“差什么干什么”的原则,拟定了《桶井乡定点包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经各级领导层层审阅把关,顺利通过。
  接下来的日子,桶井战区带领全体作战队员按照《方案》拉开了脱贫项目攻坚的序幕。
  随着省市县极贫乡定点包干脱贫攻坚誓师大会的层层召开,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各村,毛家村才当选的村主任毛老三更是心里着急,当晚决定在下坪组召开群众会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这天,婵英一个人挖掘了一亩地的红薯,感觉疲惫得很,洗刷完碗筷,决定去睡觉,为明天的“连续作战”养精蓄锐。正在这个时候,兜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喂,是明生家吗?我是下坪组组长简更生。”
  “嗯,简组长,请问有什么事吗?”
  “哦,是这样的,今晚要耽搁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开个群众会,考虑到这几天大家活路多,所以晚上8:30开始……”
  “啊——呀——天”,婵英一边接着电话,不知不觉打了一个懒哈欠,看样子是瞌睡来了。
  “喂喂,少装熊样,狗日些女人瞌睡就是多,今晚的会议必须参加,乡里、村里的领导都要来,关系到各家各户的切身利益!”电话那头传来简更生的吼声。
  能怎么办呢?还是得去开会。婵英换上干净的衣服,随便梳理了一下头发,拿上手电筒,向对面半山坡组长家走去。
  组长家并不远,走过几条像蚯蚓一样的田坎,上一个小坡就到了。婵英走到的时候,堂屋里闹哄哄的,人们大约已经来齐了,在堂屋四周围坐了一圈,有的吧嗒着旱烟,有的不熟练的整理着手机的屏幕,有的叫嚷着“开始得了,瞌睡来了”,也有勤快的妇人们借着灯光在缝刺绣。堂屋正中放着一张大方桌,四面各放一条凳子,主任毛老三坐在那里,旁边还有两个人身上挎着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雷锋背包。
  “那可能就是乡里派下来的驻村干部吧。”婵英一边在猜想,一边找了个边上的位置坐了下来,趁会议还没有开始,拿出她那张好久时间都绣不完的“阖家团圆”的刺绣绣了起来。
  “婵英,你绣那个‘阖家团圆’好像都几个月了,还没有绣完啊?”旁边的二婶过来搭讪。
  “一天活路忙,也绣不了多少。”
  “乃逼(德江方言口头禅)其实我晓得你心里那个坎儿,明生回来了,就阖家团圆了。”
  “可是回来了,家里的嘴巴镶起来怕有大碗那么大一个洞,用什么东西填呢?”
  “也是哈,看来还得大家都搞脱贫了,富裕了,也就团圆、美好、幸福了。”
  其实,婵英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脱贫致富时,就是团圆美好的幸福生活来临时。
  “大家不吵了,春忙时间耽误不得,遵守会场纪律,我们早点开始早点结束早点休息,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654321’大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精神,至于什么是‘654321’?什么是脱贫攻坚?我也不是很明白,待会儿由村里和乡里的领导给大家讲。”简更生开始主持会议了。
  “我来给大家讲讲大扶贫的事。这几年,大家都晓得,从公元2010年开始,国家启动‘四帮四促’活动,随着就是干部下乡驻村,省里、市里、县里和乡里都有领导驻进村里来,大部分村民都看到了驻村干部带来的好处,也尝到了驻村帮扶的甜头……”村主任毛老三拉开了话匣子。
  “有哪样好处噢,那些干部些一天挎上雷锋包,村里逛一趟就回去了,起哪样用?帮扶了什么哇?”心直口快的婵英就是爱出风头,冷不丁冒出一句话,差点没把毛老三气倒。
  “刚才那位大嫂说的话很实在,什么真蹲实驻、真帮实促,帮群众解民忧、助民难、扶民困,什么解难事、做实事、办贴心事,这些话一直就只停留在驻村工作的文件中,驻村干部没有认真驻好村,这是我们干部的失职。不过,你们放心,从今年起,在我们贫困地区要打一场攻坚战,这些懒散的工作作风将不会再出现,干部们就是来帮助大家排忧解难谋发展,让我们在公元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一位挎着雷锋包的干部站了起来,显得很生气,但是能感觉到,他的生气并不是针对婵英刚才的那句话,而是对以往一些驻村干部作风漂浮的不满。
  简更生组长马上站起来介绍:“这是我们乡里派来联系我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他姓何,以后有什么难事,就找我们何队长,他会帮助我们解决的。”
  “那还得骑驴看唱本,边走边瞧呗。”婵英话话就是多,人家还没说完,她看也没仔细看,又来了一句,临了,她瞟了一眼那个乡里下来的队长,嘿!姓何?好像是何君?仔细一看,是何君。
  “我们的工作,就是需要群众的监督。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这个‘654321’到底是个什么工作。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现在把村里贫困村民统计起来,由驻村工作队按照县级、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股级和一般干部的职务分别帮扶六户、五户、四户、三户、两户到一户的模式,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帮助融合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发展致富产业。”何队长提高嗓门解释了脱贫攻坚的工作精神。
  “没得钱照样是空家伙,弄哪样帮助发展哇?”有群众在小声说话。
  “大家也许还不知道,我们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国家按照贫困人口人均10万元的量化资金对我们进行大扶贫,帮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大改善。”何君在继续讲话,这一下引起了群众的关注,大家都抬起了头,把脖子伸得长长的——
  “得了啊?人均10万!”
  “领导,那这个怎么搭配呢?谁来帮扶我啊?”
  “我有志气,只要哪位领导帮我想办法融合资金,我一定能致富。”
  “我有力气,就是找不到致富的路子。”
  婵英缩在角落,想说,但没说。
  村民们七嘴八舌,会场气氛热烈了起来。婵英却在想:再有什么好的政策也不会降临她头上。一直在墙角吧嗒着旱烟瘸了腿的“四毛”大叔也没有说话,因为他在想,进入贫困户是要讲关系的。
  会议进行得很晚,按照贫困群众现场提交申请,群众大会现场评议的最公正的办法,确实做到了帮扶的精准性。让婵英没有想到的是:她家因学致贫和因病致贫,自己负担重、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成了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户,婵英在想,这是不是与何君的认识有关呢?
  其实,婵英想错了,贫困户的进入程序是严格纠正了前期关系户和人情户错误思想,是严格按照群众评议的程序做到了“扶真贫”。
  夜,已经很深了。政府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街上和村里除了不懂事的孩子以外都睡得不安稳,他们牵挂着那二十多个亿的扶贫资金怎么个用法。有人盘算着乡里按人头算27000多人,每人可以分将近100000元钱;有人躺在床上想着十万元钱又可以把房屋好好装修一下了;有人想着又可以帮去世的老人那坟地认真修整一番。反正他们就是睡不着觉,他们还在琢磨这次上面派下来的入驻桶井乡负责搞脱贫攻坚的上至书记乡长,下至下派支书和“第一书记”,都是从省市县各级各部门来的,他们是来执行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他们会怎么处理这些扶贫资金呢?
  第二天早上,天还是没有塌下来,桶井乡所有事情涛声依旧。干部们该上班的上班,该下队的下队,就是没有人说“分钱”的事。
  婵英从何君那里听得消息,知道扶贫资金的具体用法,她一早就向村民们在宣传:扶贫资金要进行三项大的投资,第一,没有通路的村寨要修路,要把土路变成水泥路,老电线升级为新电网;第二,要大力发展产业,建农业生态园区;第三,要让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时造血扶贫。还有就是要住房改造,实在恶劣的地方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听到这个消息,村里人议论开了——
  “这扶贫资金不分配到各家各户了,要用来解决村里的大事,这个做法就是要彻底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对的。”
  但是也有的村民说:“外来人怎么了解咱们的苦楚,咱们连锅都揭不开了,还办什么大事啊?”更多的人还是听着这个规划感觉很激动,又很担心。激动的是如果村里真的有了水泥路和新电网那是真叫人高兴,他们盼望已久了。担心的是领导们的宏伟蓝图能不能实现,规划能不能落实?
  几天以后,修路的机械化施工队进入到村里,村里人做梦都没想到,城里那些筑路机械也运到了这鸟不生蛋的地方。这一下子就要改变村里的交通闭塞局面了。村里的劳动力也派上了用场。
  与此同时,村里的电网和宽带按照省里的最高等级升了级,电网的工人直接来安装调试,很快就完工了。宽带走进了各家各户,“第一书记”何君说了,机械化设备,电脑电视都可以使用了,村里实现了与大城市的信息接轨。
  婵英进入了贫困户系统,接下来的日子里,何君经常到她家去,有时帮助她处理一些生活上的棘手的事,有时帮她算一下生产生活的收支账目,有时帮她宣传一些党和国家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精神,有时帮她理一理关于脱贫的致富门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三月。
  一天,何君像往常一样再次来到婵英家,与婵英商量发展什么产业来脱贫。
  谈起致富门路,对于婵英来讲,确实是一个难题。因学因病除了政策上给予对应扶持以外,发展生产?自家土地贫瘠,而且特别少。
  “养鸡?你还是不要说养鸡的事,因为曾经我养过一次鸡,由于知识不够,养殖技术跟不上,一场鸡瘟,几百只活蹦乱跳的鸡全部死于非命,那一次让我血本无归,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现在谈起养鸡,我心里还在发抖哦。”婵英对何君提出的养鸡致富很不感兴趣。
  “那就还是养牛吧。”何君继续在帮她出主意。
  “养牛也老火,因为你知道的,我这个家庭里里外外就我一个人,那狗日的明生就无缘无故不见了踪影,养牛要种饲草,要去买,养肥了还要去卖,我对这个牛生意也是外行,再说也忙不过来啊。”婵英还是反对。
  “这个确实具体,那究竟干什么好呢?”何君也拿不定主意了。
  “其实,我这个人从小到大都喜欢侍弄那些花啊果的,要是能发展果蔬产业,培养点花卉,我是很感兴趣,曾经在浙江帮他们管理过果园,技术还是没有忘记,可是咱家的土地少得可怜。除了每年能收割百来斤稻谷以外,就只有那种玉米都收入甚少的薄地。”婵英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土地少得可怜?”何君颇为不解,怎么说土地少得可怜呢?“这些年,大部分人外出,到处都是撂荒的土地。”
  “可是,那些土地都是别人家的呀!”
  “我们能不能把别人撂荒的土地有效利用起来呢?如果这个问题处理好了,还解决了一个当今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呢。”何君若有所思的道。
  这天,何君到乡扶贫站上交关于信息核对的相关表册,在乡政府门口,何君看到了退伍军人刘继权正在拿着一叠申请书说找产业办主任有事。
  何君详细进行了了解,嘿,刘继权想法真好,他说他要成立一个果蔬专业合作社,把那些返乡农民工都组织起来,然后把那些撂荒的土地流转过来,发展精品水果。
  “这不是就有地了吗?老刘,我问你,你这个合作社要不要人入股?”何君很是感兴趣。
  “要啊,怎么不要呢?多多益善!”
  “拿什么作入股的资本呢?”
  “很简单,土地也行,资金也行,实在没有,技术入股也可以。”
  “技术入股真的可以吗?”
  “真的。”
  “那我明天给你找个管理果园的技术员来入股,到时候可不能反悔哟。”
  “哪能反悔呢?我正差个技术人员,热烈欢迎还来不及呢!”
  婵英接到帮扶干部何君打来的电话,心里非常激动,一个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思来想去,婵英决定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大干一场,在玉竹山和返乡民工一起入股搞现代园区农业产业。
  于是,婵英与村里的冉前波、刘继权等一群返乡青年成立了德江瑞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承包了玉竹两千多亩荒坡土地,干起了精品水果和农产品生产。
  玉竹山,三面环江,漫山遍野的石头根连着根,偶尔有凹下去的石窝,大自然填充一些泥土,就变成了玉竹山的土地。婵英他们为何就看上了这片拉屎不生蛆的石旮旯?
  刘继权说:“这里环临乌江,视野开阔,自然生态,发展一些原生态的农业产品,有人会喜欢这里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缺水,山上没有出水的点儿,全靠从乌江提灌或者用蓄水池靠天蓄水。”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其他地方也没有集中的土地啊。”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