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大道人生>力挽狂澜

力挽狂澜

作品名称:大道人生      作者:李维奇      发布时间:2019-11-12 14:45:06      字数:4491

  在乡里吃完了中午饭,章楚涵问下午怎么安排,董部长说下午最好还走一个地方,因为部里用车很紧张,出来一趟不容易,如果半天就回去了,下午也不能干什么了,章楚涵说那下午就再走一个村子吧,下午要去的村子也是她包的村子,她也借光到村里看一看,平时没有车,她也不经常来。  
  这个村子叫胜利村,是以种外貌菜为主,书记就主要介绍了外貌菜的生产情况,介绍完了,他们就回来了,章楚涵也跟车直接回了县里。在乡里当个副职就有这个好处,早点晚点没人问,只要你把自己所干的活干了就行,河东镇是一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乡里还有通勤车,机关干部坐通勤车上下班,条件不好的乡镇连通勤车都没有,干部上不上班就随意了,董部长和田川去了,正好章楚涵也不用坐通勤车了,所包的村的情况也了解了,部里的采访也安排了,真是一举两得。  
  回到部里董部长就和田川商量怎样写稿,董部长还是很敬业的,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不吸烟,也不怎么饮酒,没事就鼓捣他的那个采访本,他的采访本放在一起,在卷柜里能占半层的地方,他都用绳子把它捆好,象他家的宝贝似的。也难怪,那都是他的心血啊,本子里记的都是采访的内容,他觉得很珍贵的,对于这一点,田川有同感,田川也愿意把自己写过的东西或发表过的东西保存起来,因为那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董部长说苗屯村可以写一个第三产业蓬勃发展,胜利村可以写一个订单农业催民致富,田川就不住的点头,董部长说这两个稿就都你写了,田川说没问题。  
  董部长很高兴,他觉得田川和过去的那个张良不一样,张良有点大大忽忽的,不怎么把他这个副部长放在眼里,和他说点什么他都带搭不理的,好象他比部长的水平还高。田川是非常谦虚,非常有礼貌,还听说听道的,董部长在田川身上才找到了做副部长的感觉。
  田川想说,稿件写完了应该叫章楚涵看一看,一是把关,二是礼貌,因为章楚涵毕竟是乡领导了,但又一想这样做很麻烦,他不可能专程到河东镇叫章楚涵看稿子,把章楚涵叫到宣传部,也不知道章楚涵忙不忙,有没有时间来,关键是章楚涵来了宣传部,叫别人看见了,会不会说他别有用心,名为看稿,实为见人,这样对章楚涵不好,对他也不好,所以他没有说出这句话。
  另外,他如果说出了这句话,也有点装明白,跟领导干活尽量少装明白,多出力,董部长干了这么多年宣传了,还不知道给领导看稿,另外稿件虽然是他田川写的,但采访是董部长带着去的,董部长也是领导,虽然也是副科级,和章楚涵是一个级别,但宣传部的副部长显然比一个乡镇的副镇长分量重,叫章楚涵看稿,有点本末倒置,况且,章楚涵是否同意看稿呢?
  还是自己认真一点吧,尽量别出毛病,看稿的话就不要说了。  
  研究完了写稿的问题就研究划版的问题,董部长说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邑州日报的编辑请来,叫他教田川怎么划版,一个是请报社的一个记者过来,请他们教田川划版,田川说咱不得往邑州日报印刷厂送版吗,叫他们教一下不就行了吗?董部长说不知道印刷厂的人会不会划版,田川说咱早点去,如果他们不会,咱就回来请人教呗,如果他们也会不就省着请人了吗,请人也不是白请的,至少也得供一顿饭,能省俩钱就省俩钱,董部长说那就你做主吧,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董部长越发看重田川了,他觉得这个人很实在,干工作有道道,还知道为单位省钱。这不象张良,张良是想法给单位霍霍钱,自己收了下面的报款自己也不吱声,临走的时候还揣了单位的三千多元报款说啥也不给了。  
  第二天他们没有出去采访,田川就在家里写稿,其实他和董部长的想法不一样,但董部长好心好意地说了,他不好反驳董部长,但是如果按照董部长的意思写,他觉得把素材写糟尽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个村写两篇,在《致富指南》上发一篇,往《邑州日报》投一篇,《邑州日报》如果发表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如果没能发表,就说明想法不对,他也就不和董部长说这事了,就是自己费点时间,时间是很充裕的,也不用吝啬。  
  他把给《邑州日报》的两篇先投出去了,过了两天就带着版样纸和稿件来到了邑州日报印刷厂,他自报姓名,说是邑水县委宣传部的,接手了《致富指南》的事,印刷厂的一个车间主任是一个老大姐,非常热情,她教田川怎样划版,不一会,田川就学会了。
  划完了版已经快中午了,田川出了印刷厂想找一个吃饭的地方,反正吃饭也是报销,为什么要饿肚子呢,自己也不大吃大喝,有个十块八块的也就够了。出印刷厂大门往东走,就在道边有一个小吃部,他进去了,老板娘是一个有点姿色的三十多岁模样的妇女,对田川非常热情,田川要了一碗饭,一个炒豆腐,花了六元钱,吃得还挺好,出了饭店,田川就溜溜达达地往汽车站走去,他觉得办报这个活真的很好,还有饭吃,还溜达了,还能学点东西,还认识了印刷厂的人,人人都是满面春风的,他也感觉非常幸福。  
  新的一期《致富指南》出版了,《致富指南》是和《邑州日报》一起投递的,省报和人民日报走的是邮局,《邑州日报》是属于自办发行,与邮局没有关系,所以县委宣传部成立了报刊发行站,是隶属于宣传部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多是没啥学历找不到好工作的头头脑脑的孩子。
  办公室的人把报纸送到了各个办公室。田川首先看的是《邑州日报》,因为他往邑州日报投了两篇稿,按照时间推算,如果能发表的话就应该在这两天了,果然,在今天的报纸上把他的两篇文章都登了。在《糖葫芦富了苗屯人》这篇文章里,编辑还给配了一个小插图,是几串大糖葫芦,田川觉得这个创意很好,他都没想到会有一个小插图,这样做就是图文并茂了,效果很好。  
  常委姓张,是接郭部长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他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报纸。宣传部长对报纸是比较在意的,因为宣传部就是管报纸的,一个是要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另外要看邑水上了几篇稿件,《邑州日报》是搞稿件评比的,所以常委部长也非常注意《邑州日报》。  
  他先是看了《邑州日报》,《邑州日报》有两篇田川的文章,他很高兴,人家田川一个人在一张报纸上就发了两篇文章,而宣传部的其他人呢,一篇文章都没有,看来用人还是要讲学历的,一分钱一分货,没念过书的人咋说也是不行
  他看完了《邑州日报》就看《致富指南》,《致富指南》也有两篇田川的文章,内容和《邑州日报》是一样的,但标题不一样,很明显,《致富指南》的标题赶不上《邑州日报》的标题,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给文章起标题还看报纸的规格吗?田川是名牌大学毕业,名牌大学毕业都是这样写文章的吗?  
  他打电话把董部长叫过来,说:“田川在《邑州日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和在《致富指南》上发的两篇文章,怎么标题和写法都不一样呢?”
  
  “还是田川高啊,我也是刚刚看完这两篇文章,这两个事是我俩一同去采访的,采访回来后,我就和谈了自己的想法,叫他写这两篇文章,田川当时没反对我给文章起的标题,但他肯定是不同意我的标题,所以他自己又多写了两篇投给《邑州日报》了,田川的标题比我起的标题强多了,文章真是奥妙无穷啊,田川怎么会起出这么好的标题呢?我真是佩服。”董部长说  
  “田川的标题起得好,现在都是农村人到城里去打工,而他写了一个《村里来了打工妹》,城里的人跑农村打工来了,这不就说明了农村的变化了吗?这文章真是写神了。《糖葫芦富了苗屯人》也比你的标题好,简洁又突出主题,朴素还说明中心,又不是官话套话,多好啊,田川真是人才,同时发两篇稿,两篇稿都中,真是弹无虚发,这就比县报强了。  
  其实我有过动摇,我想《致富指南》是不是还办下去,佟总编和我说两次了,说一个县既然有县报就不应该办《致富指南》了,《致富指南》影响县报的订阅,一张县报一个星期出两张才十二块钱一份,一张《致富指南》一个月出一张就十块钱,这明显是在和县报抢市场,但这下我做决定了,《致富指南》还得继续出,县报一年也写不出一篇《村里来了打工妹》这样的文章,《致富指南》的质量高于县报,有《致富指南》做比较,才能看出县报的不足,什么时候县报超过《致富指南》了,《致富指南》就停,你看怎么样?”张部长说。  
  “有田川在,县报永远也超过不了《致富指南》。”董部长信心十足地说。  
  “人才就是人才,你要田川要对了,宣传部必须有这样的人。”  
  张部长最后说。  
  从常委的办公室出来,董部长把田川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张部长表扬你了,说你的文章写的好,你以后写文章就按自己的思路来吧,别听我瞎说。”
  “你也不是瞎说,其实在咱自己的报上发,你的标题完全可以,可能更容易叫读者接受,但往《邑州日报》投稿,就得整点个德,要不然不吸引编辑的注意。”他说。  
  “还是你的思路好,以后就按你的思路来。”  
  董部长重重地说,象是下一道命令。  
  “你该着说还得说,我这次也是甍上的。”  
  田川始终也没对董部长的标题提出意见,他觉得他应该尊敬他,如果他否定了他的标题,那他以后还咋领导他呀。  
  “把稿费和编版费都发了吧,编版费一人一百二,稿费按篇算,一篇十元钱,你看怎么样?”  
  董部长对他更客气了,说话完全都是商量的口吻,俗话说技大一级压死人,但田川不是那样的人,他仍然尊敬领导,所以董部长对他就更加客气。  
  “作者就咱俩,没别人,这期一共是二十篇稿,咱俩就一人一百元吧。”  
  其实这一期报纸董部长只写了五篇稿,田川是写了十五篇,如果按照董部长宣布的稿费原则,田川应该是一百五十元,而董部长应该是五十元,但田川考虑董部长是领导,下乡采访是人家带队,人家负责要车,自己什么心也不操,所以不能叫董部长的稿费比自己少。
  “我没那些稿。”  
  董部长客气地说,但他也没说我不要那些钱,看来他自己也是觉得应该得一百元的,领导领着干事干工作总不能叫领导比干事还得的少吧。  
  “其实所有的稿都是咱俩合作的,只是执笔略有不同,但稿件的产生关键不是看谁执笔,而是看有没有素材,从素材的角度说,你比我的功劳大多了,所以以后咱俩的稿就搁在一起算,二一添作五,别分你我了。”  
  田川的话真是把董部长说得心里暖融融的,董部长也在心里有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他觉得自己的贡献还是比田川大的,但没有田川阐述的这样细致,他是从执笔和素材的关系上说的,说得别人都心服口服。  
  “那也行。以后上邑州送版中午饭费二十元,吃不吃都是二十元,也不用票,你自己有个数就行了,咱俩这点钱就是咱俩花,剩下的是部里的,只要报款收上来了,咱俩多花点没事,报款收不上来,想花也没有。”
  董部长显然是受感动了,所以他提高了田川送版的饭费标准,以前是一顿饭十元,现在变成了二十元了,其实十元已经是满够了,二十元就明显剩钱了,他知道这是董部长给他的好处,看来和领导处好了真是没什么坏处,领导是掌握政策的,只要政策倾斜一小下,他就拣一个大便宜,他没想到来宣传部会有这样一个境遇,整天游花逛景,还在经济上有点好处。  
  “我争取把报纸办好,也为收报款打点基础。”  
  田川也受感动了,所以他表态一定要把报纸办好。  
  “不是打基础的问题呀,如果报纸办不好,部里就准备停了,因为报社那边对办《致富指南》意见很大,所以必须办好,没有报纸就没有零花钱了。”  
  董部长把报纸的真实情况告诉了田川。  
  “我懂了。”  
  田川重重地点了点头。  
  田川从兜里掏出来二百二十元钱给了董部长,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办报经费是存在了他自己的存折里,他估计这两天该发稿费了,所以就取出来几百,连零钱都预备好了,他不能等领导说发钱的时候他再算取,那样工作就干拖拉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