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陈晓云传>三、晴天劳动下雨上课

三、晴天劳动下雨上课

作品名称:陈晓云传      作者:张良芳      发布时间:2019-10-13 20:23:48      字数:4602

  听了农民的话陈晓云仔细想想,感到这是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这个现实情况一时是改变不了的。只有等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推翻旧社会建立新政权以后广大贫苦农民都翻身做主人以后,才会逐渐改变。
  社会一时不能改变,我们学校能不能改变一下呢?她与学校的老师们商量,我们一时改变不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不可以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一下上学时间?和上夜校的成人教育一样,白天让孩子们跟父亲去田里劳动,到晚上叫他们来上学?我们在夜校里办两个班,一班大人识字班,一班孩子读书班,就是我们辛苦点。如果天下雨了,不能出地头干活,叫孩子们白天也可以来上学。把夜班学生插到各个班级里去。这样学校会乱一些,我们老师也会辛苦一些。但为了让这些失学的孩子来上学,我们只好辛苦一些。
  老师们听了说:“我们辛苦一点没什么,只要村里的孩子们肯来就好。”
  老师们又说:“陈老师的想法很好,其实我们过去也想过,但怕我们学校人手少忙不过来,怕家长会不同意。还是你敢想敢说呀,陈老师,现在你是校长,你有这想为穷孩子读书解决困难的想法,就好办了。”
  陈晓云说:“如果让那些家庭困难的上学儿童来上学,我们的生源就会扩大很多,最重要的是能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来上学求知识了,长大了做个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材。”老师们听了都点头赞同。
  得到学校老师的支持,然后她又去请示校董。
  校董——梅园乡乡长边春甫听了高兴地说:“陈校长,你这个想法好呀,我完全支持你!早先我在外乡当小学教师的时候,也曾想到过,想让当地贫穷孩子也来上学,但学校校长不支持。我们当老师的也没有办法。后来我回乡当了乡长,当了校董,叫我兼管学校,我也想改革一下学校的教育情况,但我在乡里事情一多,特别是抗日战争开始,也就顾不上学校了。现在你有这个打算,有这个方案,再好没有了。我完全支持你!就按照你的办法去办吧!如果因办两班,老师不够,你可以再招两个老师的,经费乡里拨。多请一两个老师,也就每月多支付几百斤稻谷罢咧,这点经费乡里还负担得起。”
  陈晓云得到校长的支持,更是高兴不已。
  于是她带着老师们就去一个一个地动员没有上学的孩子来上学。星期天她带着荜辉来到田头去问放牛的孩子:“小朋友,你白天要放牛,晚上愿意不愿意到学校去读书?”
  拉着牛绳的孩子本来就非常羡慕邻钱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到边家学校去上学,可是自己爸要拉着他在田头放牛没法去,现在听这位沿山小学先生说晚上可以读书,真是喜出望外:“陈先生,你是说我们夜里也可以到你这地方来读书?”
  陈晓云说:“是呀,我们欢迎你到沿山小学来读夜书。”
  孩子们说:“那真是太好了!”
  傍晚她和荜辉一起来到村里的农家,一面陪他们吃饭,一面坐在农家门前的小板凳上,把这套适应农时灵活的上学时间跟家长们说,家长们还在爻犹豫不决没表态,在一起吃晚饭的孩子就高兴地应起来望着陈晓云说:“先生,夜里也可上学?我真的也能上学吗?”
  陈晓云高兴地望着孩子说:“能上能上!小朋友欢迎你来我们沿山小学上夜学!”
  她看有的孩子的爸爸皱起眉头来,陈老师忙对孩子说:“但是白天你们仍要安心帮助你们爸爸把活干好,把牛放好。”
  孩子忙向他们的爸爸说我会放好的,我会把牛放得饱饱的。
  大人们想既然白天照样可以在家干活,晚上去读书,也不再坚持一定要拉着孩子不让读书了。有的大人也在学校读夜书,路上也有大人相伴,也不用操心。致于自己也在读夜书的爸爸们,带着孩子一块去读,更加高兴,父子俩一起去一起来,一个上大人班一个上孩子班。
  陈晓云说:“那明天晚上老师我们在边家小学校门口等着你们呵!”
  “嗳,好的,我们一定去。”孩子们高兴地答应着。
  日里读不起书,晚上也可以到边家小学上学的消息一传出去,穷孩子们一个传一个,一个带一个,当晚就来了十几个,第二天晚上来得更多,甚至连山对面的岭墩那面的孩子们三五结伙点着火把翻山越岭岭也来沿山小学读夜书了。
  这可把陈晓云乐坏了,她马上叫荜辉到城里的书店里买来一些一年级的教科书和练习本。不够的向二三年级的学生借。
  她问同学们说:“你们去年读过的旧书还在家里吗?如还在请你们拿来给新来的同学用。”同学们点点头说:“好的,在家放着也是放着,新同学要读,我一定拿来。”第二天他们就把自己读过的旧书拿了来。
  看看这个夜班有几十个人了,加上成人夜校,有两个班了,于是陈晓云就和学校杨老师和新来的马老师等老师分工,马老师和杨老师晚上教成人班。她和徐荜辉教夜班的小同学。
  一看天下大雨了,她见缝插针,叫孩子们一个个互相去通知,让他们白天去学校读书。把他们插到各个班里,坐在固定同学的后面去。课桌不够就让他们坐在一条长凳上听课。原来在读的孩子们听老师动员过,为让家里干活的孩子一道来上学,动员同学们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在课堂里互让一点,这也是对原来没时间来读书的小朋友们的一点支持和帮助。原来的学生们也很愿意,有的原本就是他们在村里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他们见到以前没来读书的小伙伴们也来上学了感到很高兴。
  自然那些新来的学生他们的功课上得比长日班学生们紧,但识字的课本一样,默字也和长日班的学生一样多。
  后来发现这些孩子读书比长日班孩子读得还要好,进步还要快。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来这里读书不容易,因此特别用功。有的他们在田头一边放牛让牛吃着草,一边拿着书本看书,或一边看牛一边用树桠枝在地上划写着老师教过的字。
  但是个别的家长还不让孩子来读书,特别是女孩子的家长。
  住在边家祠堂隔壁的一个叫孙辛田的女孩子,已经十多岁了,还没读过书,一字不识。她从小死了父亲,就靠母亲织席子为生,孙辛田要帮着妈妈做席子。
  陈晓云做了很多工作,孙辛田妈还是不肯让孙辛田去读书。可孙辛田又很想读书。每当来边家小学来上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路过她家门前到学校去时,她总是抬着头羡慕地望着他们。
  这天陈晓云和徐荜辉又走到孙家去,孙妈妈正在踏着席机做草席,孙辛田在旁边做帮手。陈晓云坐在旁边的小竹椅子上劝孙妈妈说:“孙妈妈,我看你家辛田是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孩子,你不让她读书实在是太可惜了。”
  孙妈妈说:“你们学校里有几个女学生呀?好多有钱人家女孩都没去上学,何况我们家这样穷人家女孩子呢?”
  陈晓云对孙妈妈说:“我们已经动员几家了,他们也要让女儿来上学了。”
  孙妈妈说:“不读书不也照样过日子嘛,读不读书有什么两样?”
  陈晓云说:“孙妈妈,读不读书是大不一样的。读了书识了字,就能看书看报,懂得天下大事,人就会变得更聪明。读了书,还能看招牌字,上城里去,要到什么店买什么东西,就不用问人家;再多读些书,也能教书做账房先生呢。”
  孙妈妈说:“我们乡下人又不常去城里的,扯些布凤岙市镇头上也有,至于算账,我们卖几张席子,肚里算算也算得清的。”
  陈晓云说:“孙妈妈,我们眼光要放远一点,等辛田长大了,社会也变化了,到时候工厂多了,说不定城郊也有了汽车,我们上城做买卖都方便了,到那时,如果有到工厂做工的机会了,不识字的人就没法去城里进工厂,因为开机器是要有文化的,不识字一个亮眼瞎子能干什么呢?到那时你就后悔了。你的孩子只能在乡下永远做草席。”
  孙妈妈听了说:“时势会变得这样快吗?”
  陈晓云说:“时势会变得很快的。等我们抗日胜利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成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那时候城里要建设许多大工厂,要有很多人进工厂做工。就是在农村,也要用拖拉机耕田,不识字的人就没有用了。”
  孙妈妈听了有好一会没有回话,似乎她的思想有点被陈老师说动了。
  但她还是说:“辛田去读书了,我就没有帮手了呀。”
  陈晓云说:“孙妈妈,我想让辛田白天到学校读书,晚上来织席行不行?”
  孙妈妈说:“晚上织席看也看不清那行,还得点灯烧油。再说她读了一天书,晚上还有精力织席吗?”
  孙辛田听了却高兴地答应说:“我夜里会织的,阿妈放心,我保证不打瞌睡。”
  陈晓云第二天晚上再去和她磨。
  一连三天陈晓云用各种道理来劝说孙妈妈让她辛田去读书,孙妈妈看陈先生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来劝说,甚至对孙妈妈说夜里做席点灯煤油也由她来买。孙妈妈听了望望陈晓云亲切而关怀的目光,迟疑了好久,陈先生这样劝辛田读书,她到底是图什么呢?她不为孩子好?最后终于答应了,说那么让她先试两个晚上吧,辛田身体吃得消吃不消,会不会觉得太辛苦?
  孙辛田在旁一听忙说:“阿妈,我放学回来马上就回家来就帮你织席。我不怕辛苦,我不会打瞌睡的!”
  陈晓云想到孙家的经济情况,孙辛田要读书了,要买笔墨纸砚,还要买书包增加她家的负担,她就叫荜辉到街上去买来一套小学生初学的文具笔墨纸砚和一块石板。连书包都给准备好了,那是荜辉来边家小学时带来的,荜辉现在不用背书包了。说把我这只书包送给孙辛田吧。她把放了文具的那只书包送到孙家去,孙辛田看了好不高兴!陈校长几次来劝她读书,现在连书包文具都给她准备好了,自己终于可背上书包读书了。孙妈妈看了也很感动,怎么有这样好的老师!她感到自己再不让孩子到学校去读书实在说不过去了。
  就这样,孙辛田也终于来上学了。陈晓云把她插到一年级的班里。
  孙辛田上学后学习很刻苦,上课时她瞪着眼睛看着老师认真地听,下课了,人家都到校园里到操场上去玩了,她还坐在课堂上复习。她读书回来,马上就帮助妈妈织席,而且更加卖力,有时她就自己做上手,踏席机,让她妈打下手,织席和帮做家务以后,一有空看书默字复习。
  由于她聪明、记性好、上进心强,学得快,读了一星期,就把一年级上学期的课本读光了,而且会写了。又找来下学期的课本来读,一年级课本读完又找来二年级的课本来读,一边读一边默写,不到一个月也就读完会写了。接着又借来三年级的书来读,接着再借四年级的书来读。边认字同时又学算术,加减乘除半年全都会了,后来还借来算盘请老师学打算盘。
  读了一年书,她已经学完了初小课本,而且会看书打算盘了,珠算加减乘除都会打了。甚至会替邻居写信了。而且她在学校里表现得也很活跃很积极,常帮助老师叫学生,带头打扫课堂卫生。晚上放学回家,还带头向村民们喊抗日口号,成了一个学校里的特殊学生。后来还被同学们评为模范儿童。自然陈晓云和老师们都很喜欢她。
  因见她年龄较大,比较懂事,让她去外面比较放心。一年后,陈晓云有时就让她去各村通知一下党员开会。陈晓云那时已是地下党沿山的党小组长。
  孙辛田勇敢大胆,也不怕走夜路。夜里也和男大人一样,背着一把雨伞和手电筒,敢在沿山一带走来奔去送信。
  后来陈晓云就向党支部建议,破例让她未到正式年龄入党。后来孙辛田成了陈晓云的通讯员。再后来她跟陈晓云一起参加了游击队,成了一个很出色的抗日战士。再后来孙妈妈在女儿影响下也参加了抗日工作,她家成了沿山地区的抗日革命的联络户。再后来孙辛田成为一个党的出色的女干部,解放后党就把她调到杭州省级机关工作。
  现在我们再说陈晓云在边家办学,她白天教长日班学生,晚上教这些白天没功夫上学的孩子们,又教成人识字班,教唱抗日歌曲,杨老师马老师和徐荜辉,大家不嫌辛苦,一起努力教夜校。每到夜里,自己先早早地来到学校,教那些小学生,然后她再去教成年学生,陈晓云和徐荜辉教一个班,徐荜辉她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两个钟头两节课,荜辉教语文,陈晓云教算术,两人配合得默契。
  在上课前陈晓云都要领孩子们唱一个抗日歌曲。很吸引孩子们。后来凡来上过学的孩子们,每个人都能唱五六首抗日歌曲。还有不知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各种各样的童谣,如:“电话镝玲玲,打给何司令”、“三五支队共产党,帮助穷人得解放”。孩子们边放牛边唱歌,边放牛边唱童谣,沿山的田野山坡上到处歌声嘹亮,一派抗日革命新气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