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撼世冷电>第八章 科技引擎

第八章 科技引擎

作品名称:撼世冷电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19-08-21 20:21:45      字数:7256

  公元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欧洲,主要是西欧,在经历了基督教占绝对统治地位,长达一千余年的中世纪后,爆发了崇尚科学、发掘古希腊及古罗马文化、探求自然真谛、怀疑与批判神学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科学家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各种清规戒律,尽可能创造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再通过经院哲学家的有色眼镜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他们仔细研究了柏拉图、亚理士多德、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等古代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希波克拉底和加伦等医学家,阅读了他们的全部著作,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启迪。
  在古代,存在着一种反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强烈偏见,因为那时从事体力劳动的都是地位卑下的奴隶,这种偏见甚至在奴隶制消失以后,仍存留在中世纪的欧洲。
  而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工匠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不再像古代和中世纪那样倍受鄙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玻璃制造以及日见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方面的实用工艺,所有这些行业的从业者都是自由民,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奴隶。自由民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并不像古代和中世纪的工匠那样和处在统治集团的科学家相距很远,他们能够与科学家进行密切接触,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中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发明,科学家则提供了重新发掘的古代及中世纪的种种科学事实、推测方法和传统工艺。这两条途径的融合是非常缓慢的,在经历了两三百年的艰难联合后,他们终于引发了科学革命。
  欧洲的科学革命与几乎同时发生的工业革命紧密相联。十六世纪以后,西欧的商业和工业有了迅猛发展,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随着远东、东印度群岛、非洲和美洲新大陆等海外市场的出现而大幅度增长。西方民族对财富的渴望及冒险精神推动了经济的进步,促使了商业资本主义的盛行;西方资本家在对利润的狂热追求中,将其贸易活动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世界,资本以利润的形式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了欧洲,促使了欧洲工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导致了工业革命爆发。
  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英国因其先进的航海技术而有着庞大的海外贸易,另外,它的纺织业、采煤业和炼铁业在欧洲也遥遥领先。始于十六世纪的圈地运动又为英国提供了充裕的廉价劳动力。圈地运动持续了三个世纪,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得进入工厂做工,从而使英国的工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政府和资本家鼓励任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发明和创造,甚至提供了相应的基金,为发明者提供经费和奖励。在如此强有力的刺激下,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涌现了,1733年,约翰·凯发明了棉纺机上的“飞梭”;1763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784年,亨利·科特发明了新的炼铁法:“搅炼法”;1789年,埃德蒙·卡特奈发明了用蒸汽驱动的纺纱机;1830年,出现了铁路;电报机诞生一百年后,人们铺设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大陆之间的通讯联络。
  工业革命导致了技术上的进步,后者转而又促使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了科学的促进。远洋贸易引起了对造船和航海业的巨大需求。为了制造罗盘、地图和导航仪器,出现了一批有着聪明才智并在数学方面受过训练的工匠,航海学校在英国、法国、葡萄牙及荷兰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得到了认真的研究。应用在采矿工业上的动力传送机和抽水机使得人们开始关心机械原理和液压原理。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日益扩大的采矿业使得铋、锌、钴等新金属不断显现,分离和处理这些新金属必须运用类推法,并经历无数次痛苦的失败后才能最终予以确认。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包括氧化和还原、蒸馏和混合的化学的一般原理。
  科学革命的卓越成就也许应该从天文学说起。1543年,哥白尼的“日心说”问世,极大地震撼了“地心说”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社会。1600年,接受“日心说”的意大利修道士布鲁诺竟被天主教会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此后不久,哥白尼的忠实信徒伽利略基于他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的精确观察,将“日心说”发扬光大,提出了“太阳及其行星不过是银河系中数不清的星系中的一个”这一离经叛道的观点。伽利略去世的那年,牛顿诞生了;牛顿继承并发展了伽利略的学说,于1687年提出了震惊世界的、能揭示宇宙本身规律的“万有引力定律”。
  新的天文学开启了人们的心智,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丰硕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笛卡尔发明了解析几何;培根提出了规纳法;牛顿创立了微积分,制定了二项式定理;本杰明·富兰克林发现了雷电,创立了电学;拉瓦锡、道尔顿、珀金、巴斯德等人创立了化学;约翰·雷、林奈、布丰等人奠定了植物和动物学的基础;达尔文则用《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两本专著提出了他惊世骇俗的进化论。
  一开始,科学对工业并没有什么影响,在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作出的。它们大多是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由才智过人的技工完成的。但从1870年以后,科学显示出了它无与伦比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在冶金方面,科学家发明的新工艺,如贝塞麦炼钢法、西门子-马丁炼钢法,从低品位的铁矿中炼出了大量的高纯度钢;1896年,在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和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研究成果的指导下,第一台无线电发报机被造了出来,无线电的发明使通讯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电的发明及应用导致了以石油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诞生;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因为地质学家提出了能准确找到油田的探测方法;化学家则发明了从原油中提炼出石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的分馏法。科学对工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煤炭化工业,化学家在煤焦油中发现了大量煤的衍生物,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香水、烈性炸药以及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等等,大大促进了煤炭化工业的繁荣。
  最先从煤焦油中发现苯胺染料一品红的是英国化学家珀金。他的发现在英国遭到了忽视,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化学只是少数人的业余消遣。然而,德国工业界关心科学的厂长们却看出,珀金的发现能为一向被视为废品的煤焦油找到一条出路,他们出钱资助珀金继续这项研究,许多合成染料由此问世,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已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化学工业,几乎垄断了所有合成染料的生产。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实验中发现,排除空气中看不见的微生物,可以使肉类物质和植物类物质长期保鲜不腐败。这一发现导致了一个新型的工业:罐头食品制造业的盛行。
  同样,还是这个巴斯德,他在研究蚕为什么致病时,从蚕体内发现了一种微生物,并找到了消灭这种微生物的药物。此后不久,他又发现了能消灭家畜炭疽病和人类狂犬病病菌的药物。他据此提出了震古烁今的疾病病菌说。医学家根据他的这一学说,研制出了能够预防伤寒、白喉、霍乱、鼠疫和疟疾的疫苗,使这些可怕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些医学上的发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在欧洲,然后是在全世界,人的寿命不断延长,人口急剧膨胀。
  十九世纪初,科学还处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边缘,但到了十九世纪末,它已经成了飞速发展的大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里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工匠的简易作坊。以前,发明是个人行为,是偶然的、碰巧的;而如今发明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为,是事先安排好的,人们已经发明了作出发明的方法。以机器发明为例,人们相信,机械的进步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是系统的、渐增的,他们将制造出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完善的机器。
  工业的兴盛导致了批量生产技术的诞生。批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零件装配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美国发明家伊莱·惠特尼在十九世纪开始就使用这种方法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这些模子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致任何一杆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适用于其他的滑膛枪。
  第二种方法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是设计出了流水式装配线。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发明了一种能将汽车零件运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的地点的环形传送带,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这种传送带主要用来装配汽车底盘,反复进行试验以确定最合适的高度和速度,以及一条装配线应安置多少工人,每道工序应相隔多远等等,等等。终于,装配一个汽车底盘的时间从十八小时二十八分缩短到了一小时三十三分,大大提高了他的汽车产量,加速了汽车的普及。
  科学和批量生产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工业,也影响了农业。德国化学家发现,若要维持土壤的肥力,就必须恢复土壤中被植物摄取的氮、钾和磷。起初,是利用天然肥料来达到这一目的,但到了十九世纪末,天然肥料让位给了肥力更强的的人造化肥,从而使粮食的产量激增。在美国,由于农场规模巨大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许多先进的农业机械被发明了出来,拖拉机拉着旋转式犁一天可翻耕多达五十英亩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还能自动将谷物塞进麻袋以供应市场。这些农业机械和高技术粮仓、罐头食品加工厂、冷藏车和轮船一道,建立了一个既能提供工业产品,也能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性大市场。
  科学与工业的完美结合使技术一词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指那种古老的传统的工匠的手工制作能力,而是专指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能力。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就是我们常说的科技。
  科学即探索大自然的真相。自然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在运转。各种科学理论可以理解为有理性的人到目前为止所能发现的少数虽然复杂但始终如一的定律。
  上帝的恩宠使西方人首先掌握了这些科学定律,并将它们应用到为人类提供物质文明的工业生产上,从而使西方的科技远远发达于其他非西方国家。科技是经济强有力的引擎,科技的发达必将导致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从十九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利用他们先进的科技建立起了强大的海洋霸权,并用坚船利炮进行了一系列的海外扩张,获得了包括非洲大陆、印度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大片殖民地。二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在科技上占据了领先地位,它的经济和军事势力因此而急剧膨胀,综合国力稳居世界第一。一直到今天,它都以它超强的科技势力维持着它不容挑战的全球霸主地位。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最辛酸、最痛苦的年代。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满清政府接受了他们肮脏的鸦片贸易。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烧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政府被迫割让台湾。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迫使慈禧太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屡遭列强欺凌,处处被动挨打?原因很简单,中国那时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经济落后,国弱民穷。而经济落后的根源,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东方大国没能像西方那样掌握科学的奥秘,为经济装上一台强大的科技引擎!我们输就输在科技上!
  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难道天生就比西方人,比欧洲人笨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又没有发现那些科学原理,建立起科技引擎呢?这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造成的。
  我们的祖先无疑是聪明勤劳、充满智慧的,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的许多机械发明和技术都领先于西方。龙骨车领先1500年,风扇车、活塞风箱领先1400年,缫丝机、弓弩、瓷器制作技术领先1300年,铸铁技术1200年,水排、深钻技术1100年,铁索桥、独轮车、造纸术、走马灯(由上升的热空气流驱动)1000年,火药600年,指南针、提花机、活字印刷400年。这些发明和技术向西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欧洲工匠的制作及思维能力。
  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工匠。数学家祖冲之,天文学家张衡、郭守敬,《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建筑大师李诫,药物学家、《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诊,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升,园艺家陈淏子,炮手焦玉等等,等等。他们为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在帝王将相统治着的中国,这些科学家和工匠很少,甚至完全没有从他们的这些发明和技术中获得利益。因为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任何利用发明和技术去赚取巨额利润都是被视为离经叛道、不被允许的。发明和技术多是在官僚的压迫或保护下经过许多世纪缓慢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野心勃勃的商业冒险家看到巨额利润而进行的那种创造。
  西方爆发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年代正是中国的明清两朝,那时候官方推崇和主导的是以程朱理学为基本内涵的新儒学。程朱理学一个代表性的口号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来顺应和服从帝王将相的统治。随着这种新儒学成为国人的精神支柱,中国社会保持了连续和稳定,但同时也扼杀了冒险和创新,从而失去了产生商业革命,继而爆发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绝好机会。
  明清两代,中国的武器、纺织品、服装、陶器、皮革和酒等商品的生产制造均在政府的监控之下进行,制造商任何试图扩大生产规模的举动都要得到官员的许可;而官员又都不愿意看到商人赚取更多的利润。此外,政府还完全垄断了百姓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如盐和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明清两代最活跃的商业模式并不是生产和制造,而是以异地贸易、赚取差价为主的所谓经商。
  十五世纪的明成祖朱棣时代,中国的造船及航海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太监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共有大船六十二艘,长四十四丈。宽近十九丈,内载士兵两万七千八百余人,以及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陶瓷器皿等等,令西方航海所用的帆船黯然失色。哥伦布第一次航海时,整个船队只有三艘帆船,一百多名水手,船上装的大都是生活用品。郑和七下西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财富、力量、勇气和智慧,表明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可是,后来的宣宗皇帝却下诏停止了海外远征,理由是一班迂阔的大臣反对,他们说:“三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万计,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目光短浅地、愚蠢地关起了国门,把蓝色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
  明清两朝的皇帝闭关锁国、傲慢自大,认为中国大陆才是世界的中心,是天朝,其他国家一概称之为蛮夷之邦。他们不鼓励甚至阻止中国人去海外经商和定居,对任何形式的海外冒险都持消极态度。1729年,雍正皇帝竟颁布了一道诏书,命令在东南亚一带经商的中国人限期回国,逾期不归者将永远也不许回来。这和西方国家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西方国家不仅积极开辟海外殖民地,创立贸易公司,而且还随时准备用武力保卫这些事业,为贸易公司撑腰。
  由皇室贵族和各级官员组成的政府极力控制、压迫中国的商人阶层,中国商人从来没有得到过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商业遭到限制,未能兴盛繁荣,那么推动和促进商业发展的科学发明和技术自然也就没有人注意了;而那些拥有经验和技术、才能过人的工匠和知识丰富的科学家也就根本没有紧密结合的机会。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那些基本上属于经验性和观测性的技术发明上,而提不出更深层次的、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原因;而这同样也是造成中国近代那段屈辱沉痛的历史的根本原因。
  满清末年李鸿章倡导的“洋务运动”使得西方的科技开始传入中国,清政府也派出了留学生远赴英法等国学习科学知识。得益于科学的跨国界传播,中国的民族科技进入了萌芽阶段。然而,几百年的差距是不派出几批留学生就能消除得了的。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的科技能力大概只与西方国家十八世纪初的水平相当,也就是说,落后了整整两百年。二十世纪上半叶,就在西方科技高歌猛进、硕果频结的时候,中国却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日本的侵略,刚刚兴起的民族科技又被扼杀在了摇篮中。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和西方在科技上的差距仍在一百年以上。
  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党的基层组织扩大到了每一座城市、每一个村庄,深入到了每一个家庭;我们党纪律严明,行动迅速,安排群众从事新的工作,引导他们以新的方式生活和思维。我们党削弱了陈旧的家庭体制,结束了妇女低下的地位,建立了有助于建设新社会的新文学、新艺术,从而根除了明清500年来占统治地位、以程朱理学为主的儒家文化。中国共产党组织严密,行事高效,在短短的数年内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并大大加速了工业化,使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的又一大强国,而非从前那个积贫积弱、被列强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
  在前苏联的有偿援助下,新中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以及相应的研究机构,包括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国防科技研究所,也叫军工所,就是这些科研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中国的科技事业,始终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设立了院士制度。定期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对在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授予崇高的荣誉和给予高薪待遇。经过几代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今日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与西方的差距已从建国初期的一百多年缩小到了十年左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然而,差距虽然缩小了,但是距离依然存在,我们切不可骄傲自满,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人用鲜血和苦难换来的一个惨痛教训。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利用他们手中的科技和经济优势,不断地挑起事端,妄图实现他们独霸世界的目的。单从军事科技上看,空间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精确制导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电夜视技术、系统对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高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无处不在,致使战争形式和作战方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为了抢占军事科技领域中的制高点,我们的军工院所必须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蹚过激流、越过险滩、绕过暗礁,去抵达胜利的彼岸!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