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艰难的人生>第一章 自然

第一章 自然

作品名称:艰难的人生      作者:孟玉霞      发布时间:2019-08-06 13:02:42      字数:3101

  一九五七年,农历冬月十八日的午后,漫天黑压压的乌云笼罩大地。辽北的王灵山东北脚下,有一座整齐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是当年南方一共有十多户人家赶着十多辆大马车,拉着家口和细软的东西,以及临时的生活用品。一起闯关东来到这里的,发现这里右前方紧靠王灵山的山脉,山不高,最高峰许有海拔五百多米左右,但山上有用不尽的财富。山顶的东边有一大块天然的龟石,长长的脖子伸向山下的大泡子,脑袋就在泡子上面悬空着。听邻近的人们说,就因为它的存在,王爷灵每年都能得到七十二场浇灵雨。后面从东北到西南都是一望无际的好良田,还有没开发的原野,而山水下来,可以顺着前后的两道自然沟渠,流向大地,毫无阻挡的散开,均匀的浇灌这片荒原。而这个山脚下,真是个好地方,它地势平坦、不受南风气。北侧还有未开荒的原野,很有生活的源泉。他们在这里巡视了好几天,觉得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立屯,今后一定能长居久安,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们同心协力就在这里,建造了三趟街,把各家的超过五岁的男孩子,都安排了结婚立家的场所。他们每一家的仓房、马圈、车棚子都一样,不管穷、富,只要过日子所需要的场所都一样,前后园栏的宽窄大小也都一样。为了修建这么好的庄园。刚来时,他们当中有的人家经济不充用。谁有钱,谁就先垫上,又把能盖房子的地方都打好地基,准备后生们用。意思就是不让外算账。一共建造了四溜房舍,包括刚刚启动的房舍地基。修建了整齐的三趟街。因此得名叫三和屯,也叫三合村。村东是一条通往县城的南北土路,是来往行人的过道。
  土地改革以后,连土地都只能得到应分的了,谁还管谁住哪户进驻。这个主张是三位长者合谋决定的,大家也是心甘情愿的。谁花多少钱都记在账本上,等得到一个好年景再了?再加上年久日疏,他们的女儿都长大了,也都嫁人了,有的就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再有亲戚朋友们,也要往这里搬家,国家又允许。他们当初那些谋事的长者们,也都老了,无能为力了。所以在村东头的路东,又住进住了许多户人家。原来村东的土路,成了穿街道,任凭马踩车压随便来往,成了交通要道。但是后住进来的许多户,他们无论是家舍、还是过家之道,都是没有规律的。一直和路西的老土著们思想上格格不入,外表上也不协调。
  可是老天爷对世人是一律相待的,此刻压顶的乌云越来越低沉,人们感觉天越来越矮了,都不自禁的抬起头来,观察这凶险的天像,心里由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屯中的一家房门开了,走出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巡视着天体,此时从山里传来两声韩雀的怪叫,老人家长叹一声说:“唉!韩雀叫一声穷人吓一惊啊,看来这场大雪,还不知下多大哪,长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几回这么沉重的阴天哪。”说着便走到刚落上一层雪花的干树枝垛前,抱了一抱干树枝,把它放进了车棚子里。然后忧虑的开门进屋了,吱呀,一声房门也关上了。
  雪,真就铺天盖地的下起来,人们不约而同的被这奇怪的天象感到手足无措。家家关门闭户,山村里万籁寂静,只听得噗噗的大雪落地的声音。天黑前,附近的大树都变成了一座座的白塔,夜里,天地成为一体。雪一直在下,而且越下越勇,深夜刮起了大约有七八极的西北风,刮的非常强劲。“咕咚”一声,把熟睡的人们从梦中惊醒,猜测这是房上的装玉米棒的占子被风刮倒了。惊醒的人们坐起身,来到窗前刮去窗户玻璃上的霜,观看外面的雪景:大树使劲的摇摆,把之前落满枝杈上的雪,都摇的落在了地上。地上的雪被猛烈的西北风吹起,竞赛般的向东南方向飞奔。
  夜里有好多人家的男人推开房门,出来用木掀把门前的厚雪戳净,怕雪大风急把房门封住,天亮时开不开门啊。也有的人说:“这风刮的太好了,只有这样的风,才能把天刮晴。
  大雪整整下了半天一夜,第二天东方发白,雪停了。看看时钟,已经是上午九点钟了。懒洋洋的太阳,精疲力尽的勉强露出一点白光,时隐时现的穿越着混暗的乌云,微弱的余光在窥视着大地。家家的房门前都堆起了大雪堆,夜里没有人出来戳雪的人家,真的被大风穴的雪把房门堵住了。有的男人从窗户跳出来,把门前的雪戳开,打开了房门。也有的人家男人没在家,开不开门,孩子老婆敲着窗户向外面哭喊着。外面戳雪的男人们,不管是谁只要听见了喊声,自己家的门前雪还没戳完,就急着赶过去帮她们戳雪。
  人们开始出入了,没有得到主人设置好窝巢的家禽,仨一串、俩一伙的,相互围卧着取暖,在深夜里也冻死了。远望,茫茫的雪海,白光刺眼,天地成了一体;
  近瞧,村庄陷入在雪泊之中。家家的院子里,房顶上,都有人在扫雪。三合屯村东头的穿街土路,一夜之间就被风雪穴成一条一房多高的大雪岭。有七八米宽,直通南北,来往的行人只好绕过雪岭,在屯外走了。但这条大雪岭也毫不客气的把三合村分成两半,再加上雪灾的掩饰,使得庄村的外表,和有些人的心里,基本上解除了庄户不协调的感觉。
  被扫完的院子,和房顶上,都露出了干净的地面,孩子们在扫干净的地面上,扬一些谷子,又下上许多带着泥蛋的马尾套。之后就躲进角落里等候去了。不一会一群山雀掠过长空,飞进村子里,它们毫不犹豫的落在了有谷子的地方,没吃几个粒,有的小雀就蹦起来了,因为它的小爪被马尾套子套住了,紧接着就有好几只小雀蹦起来,孩子们在角落里拍着小手无声的偷着笑。等到没套住的小雀都飞跑了,孩子们才出来,收获他们的成果了。
  如果说这场疾风暴雪,给好些人带来了许多麻烦和不便的话,那么它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好多乐趣。
  太阳偏西了,雪岭旁那些孩子,个个欢蹦虎跳,打着雪球,奔跑着,追逐着。从高高的雪岭上滑下来,再爬上去,从村北齐墙高的雪坡上跑到村东雪岭的底部,他们是那样的狂欢。一名叫张扬的男孩,爬到雪岭的最高处,放开喉咙大喊道:“谢谢老天爷!给我们下这么大的雪,还刮这么大的风啊!谢谢了!谢谢了!!”男孩喊着,突然发现西南山脚下,走下来一群人,他定睛一看,又高声喊道:“哎——!你们看哪!我爸和我沈叔他们打猎回来了!喊着撒脚就往雪岭下跑,站在他身旁的沈洪福也高喊道:“我爸真的回来了!还背着好多猎物哪!,喊着也随着张扬跑去,其他孩子们一愣神,也都跟着跑去了。来到猎人们的跟前,喜笑言开的的接过猎物,张扬从爸爸手里接过一只大公山鸡,捋着公鸡菱,蹦了一个高说:“爸,回家我把这鸡菱拔下来,插在帽顶上,我就当大王喽!”“臭小子,当什么大王?咋不当元帅哪?”沈叔拍一下他头顶说,大家说说笑笑的进村了。无疑今晚猎主的家庭要有一顿丰盛的晚餐。
  与此同时。雪岭东那几家当中一家姓于的屋子里,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正受着寒冷、饥饿的煎熬。他们娘儿三人连早饭还没吃哪,是因为孩子的父亲,于双被外村的一个织布的东家找去了,说是昨天就回来,可是被大雪隔住了,到这暂还没回来。家里人又饿又冷,想做饭还没有下锅米。大人到好说,可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孩才七岁,叫春芳,二孩子是男孩,叫春仁未满四周岁,最小的也是男孩,叫春义,还不到七个月,吃饱奶哪。由于妈妈两天没吃饱饭了,奶水也没多少了。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又饿又困,叼着奶头嘴,干哼哼睡不着觉。
  妈妈娘家姓沈,她叫沈玉凤。是本屯雪岭西沈殿玉的三女儿。沈荣的三姐。
  浅红色的太阳绒球般的,挂在西边的天上。淡淡的光线,无力的照在坚硬的雪上,它被疾风暴雪折磨的。毫无暖意。做晚饭的时候,三合屯雪岭东的老于家还没烧火,屋子里太冷了。那透风的北墙,挂满了白霜,从墙缝挤进来的风,把幔干子上搭着的毛巾吹的直动弹,炕沿上放着的孩子喝剩下的半碗水,也结冰了。沈玉凤急促的拍着吃奶的孩子催他入睡。再不烧火孩子们哪能挺得住哪。玉凤心里一急,就把刚要睡的孩子放在了炕上。孩子“哇!”一声哭起来,七岁的小春芳赶紧过来,把放在炕上的小弟弟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连拍再悠,嘴里还哼着小曲,总算把孩子哄睡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