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我们都是木偶人>我们都是木偶人1——5

我们都是木偶人1——5

作品名称:我们都是木偶人      作者:藏獒鼠      发布时间:2019-06-25 10:33:59      字数:10245

  一
  
  今天是状元小学开学的日子。
  可馨儿的母亲牵着馨儿,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上学路上。从今天起,馨儿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快到学校,馨儿放开妈妈的手,缓缓向学校走去。硕大的书包如一块巨石,生硬的挂在馨儿瘦弱的身子上,馨儿的身子向前微倾,走tj有些吃力。母亲柔和的目光如蚕丝一般包裹着馨儿,随着馨儿缓缓移动。在馨儿即将迈入校园的那一刻,她回头望望母亲,母亲向她招手。忽然,母亲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急切地冲馨儿喊:“到了学校无论哪个老师问你多大了,你千万要说你已经7岁,7岁了呀!”母亲一边大喊,一边用手比划着,怕馨儿听不懂似的。
  还有两个月,可馨儿就要过6岁的生日了,6岁的可馨儿本应该再上一个学前班才进入小学。学校明文规定儿童要年满7岁才可以进入一年级。可是,隔壁的李诗筠才5岁,也升入了一年级。馨儿的母亲有些等不及了,于是到处找人托关系把馨儿身份证上的年龄改大了一岁。她的人生格言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她看来,孩子越小入学越好。一来可以“跑赢”别的孩子,二来孩子毕竟小,也好管教。于是,她决心让6岁的可馨儿入学。
  现在是1997年。两年前,中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于是乎,举国上下,到处都是诸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的条幅。
  从前,每个家庭都有几个孩子,加上生活水平的低下,大多数家庭都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所以,家长们从不关心孩子们学不学习,一日三餐就足够让他们头疼了。馨儿母亲这一代,虽然条件没法和下一代比,但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每天放学,他们总是约着许多同学,从东街窜到西街。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才从家门口探出头来,大喊:“xxx,饭熟了,快回家吃饭吧!”声音悠长悠长,飘向大街小巷。
  因此,他们没有体会过灰色的童年,沉重的负担。也许是因为童年时学习不努力,馨儿的母亲没有考上大学。她认为正是因为从小自己的父母没有严厉管教,才导致自己学业的荒废。如今,她青春已逝,可是孩子是她的希望,是她的第二次青春,于是她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孩子身上。她将馨儿当作一棵小树苗,小心的栽培着。她巴不得能像那位拔苗助长的农夫一样,用外力帮助馨儿成长。
  馨儿极不情愿地走进学校,对于这个陌生的环境,她有些胆怯。她睁大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的同学几乎都比她大。此时,她多么希望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啊!她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小学生,馨儿脑海中总是想着一个问题:假如我上课时想上厕所怎么办呢?老师会批评我吗?
  教室里,孩子们在发新书。突然,馨儿听见一个同学正在朗读课本,声音清脆,又带着点童真的奶气。原来,隔壁的小神童李诗筠也在。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大家都带着羡慕和惊讶的表情,看着李诗筠。李诗筠好像故意读给大家听似的,声音更大了。老师走到她的面前对她说:“小朋友,你真厉害!这么小就认识那么多生字啊!”
  “我三岁就会背古诗,算算术,早在一年前,我父母就把一二年级的课本借来教会我了!”
  “同学们,大家应该学习这位小朋友,学习不要被老师拖着走,要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老师慈爱的目光如一双大手抚摸着李诗筠的头,从此,她成为了他们班的小明星。
  
  二
  
  李诗筠成为“小神童”,是因为她有一个争强好胜的母亲。当李诗筠还在母亲的肚子里时,她母亲就买来了一大堆儿童早教的磁带,每天在家里轮流播放。她急不可耐地对她进行“胎教”。什么《唐诗三百首》、什么《童谣》《月亮姐姐说故事》等等,应有尽有。每天吃完早饭,母亲便搬出录音机和磁带,按下开关开始播放。甚至吃饭的时候还要放放英语,不错失每一分一秒。有时,李诗筠轻轻踢踢母亲的肚子,母亲便一边摸着肚子一边高兴地说:“我家的宝贝一定是听懂了所学的内容,也听懂了她的良苦用心。”母亲自我陶醉在这种想象中,有时激动得泪水涌出了眼眶。
  转眼间,李诗筠承载着父母的期盼降生了,在她出世之后,母亲对她的教育更加疯狂。
  李诗筠的母亲每天买来报纸,杂志浏览。她最喜欢看的内容便是“xxx年仅x岁就考上了清华”“x岁神童在x名牌大学攻读博士”。每当看到这样的字眼,她的母亲便觉得眼前一亮,浑身热血沸腾。她仿佛看到了李诗筠的成功。似乎那些报纸上,杂志上写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宝贝女儿李诗筠。
  李诗筠虽然还小,但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她长着一张粉嫩的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如两颗黑宝石般镶嵌在脸上,最美的是她那又长又密的睫毛如两把刷子,随着眼睛忽闪忽闪。见过李诗筠的人总是赞叹她如洋娃娃一般美丽。李母听见人们完美女儿的美貌,心里很是得意。她想:女儿的美丽超凡脱俗,倘若她是一个才女,那不是锦上添花吗?人们常常人为优秀的女孩一定是样貌平平,相反,美貌的女人总是和才华不沾边。而我一定要打破这样的观念。我要让人们对女儿的评价不是一只花瓶,而是“美貌和智慧并存”。
  李诗筠才两岁,他母亲就去书店买来了拼音,数字卡片,教女儿认识。这样的年龄正是玩耍的时候,于是常常,李诗筠都不能专心坐下听课。这时,母亲为了孩子“成才”,不惜在她身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红红的印子。
  三岁的李诗筠已经会写一千多个汉字,认识拼音,会背许多古诗,还会算简单的加减法。“小神童”李诗筠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周围的人都来李家,想看看这个聪颖过人的孩子。晚上,常常有人拜访李家,母亲便让李诗筠表演。有时是认汉字,有时是算算术。李诗筠总是迅速而准确地说出母亲想要的答案。刚开始,对于这样的表演,李诗筠感到骄傲和新奇,可是,渐渐的,她有些厌倦了。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些问题。
  有一次,李诗筠去动物园看马戏团的表演。她看到那些小狗狗在饲养员的示意下,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算术题。每当小狗叼对了数字时,台下超爆发出一阵阵掌声,饲养员还会给小狗丢一根骨头作为奖赏。她突然发现自己多么像那些小狗啊!每天都被母亲当作一个表演的工具。
  又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把李诗筠拉到客人面前,又让她背古诗,算算术。李诗筠有些不大乐意,她嘟起樱桃小嘴,迟迟不肯说出答案。母亲和客人都瞪着她,焦急的等待着。有一刻,母亲恨不得自己变成女儿,代替她说出答案。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啪!”李诗筠只觉得一阵火辣辣的风拍在脸上。瞬间,半边脸成了红红的馒头。李诗筠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掌打懵了,客人也愣着。等大家回过神来,屋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已经弥漫开来。客人连忙劝到:“小孩子不要太严厉了,毕竟每个人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哪个孩子不淘气呢?玩,是孩子的天性嘛!”
  可是李母却不以为然。送走客人,母亲让女儿面壁思过:“你今天怎么回事?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平时大家都认为你聪明过人,长大之后必成大器,像你今天这样,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你让我明天去单位怎么抬得起头来?我每天那么辛苦的教你,多么不容易,为什么你都不能体谅我?”
  为了挽回面子,李母提出周六晚召集所有小院里的孩子来比比谁最聪明。
  周六的下午,李母便对女儿来个“及时充电”,她把平时教过女儿的知识又为女儿复习了一遍,然后警告女儿:“今天好好表现,不然……”语气中透着严厉。
  夜幕缓缓的降下来,天空升起了一轮明月,柔和的月光洒在庭院中,人们陆陆续续的走出家门。不一会儿,庭院中就聚集了年轻的父母和可爱的孩子们。大人地说话声,孩子们的嬉戏声,使整个庭院热闹起来。
  李母拉着女儿神气十足的来到人群中间,她明白,在场的所有孩子都不是女儿的对手。语气中便有了居高临下的意味:“大家安静一下,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家的孩子最棒。由家长出题,孩子抢答,看看哪个小朋友答得又快又好!我来先出一道算术:12+5=?”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进行过提前教育,一时抓耳挠腮,只有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答道:“17”。不用说,这个人便是李诗筠。接下来的时间里,不论是古诗,谚语还是数学,李诗筠总是第一个准确又迅速地说出答案。
  这个晚上似乎是专门为李诗筠设计的专场表演。李母挣足了面子。这个晚上,李诗筠表现得异常完美,所有羡慕的目光一齐投向李诗筠和她的母亲。人们赞美着这个小神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围着李母讨要“育儿经”。李母心中很是受用,自己多年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从此,在单位上,李母的头抬得更高了!
  得到了人们的羡慕,李母并没有满足。方仲永泯然众人的故事依旧时时提醒这这位母亲不能松懈。于是,李母对女儿的严厉变本加厉。她向别的大孩子借来了小学课本,买来了小黑板和粉笔,她要将女儿培养成为真正的神童。于是,年仅四岁的李诗筠没有童年,她如一只高速运转的陀螺,一刻也不能停歇。稍有懈怠,母亲的神鞭就“啪”的落下,随后,陀螺又高速运转起来。母亲还让李诗筠学习钢琴。在那个时代,钢琴并不多见,但母亲还是省吃俭用的买了一台钢琴,每天督促李诗筠学习。
  状元小学的“小明星”就是这样诞生的。据说,许多一年级的老师为了争抢李诗筠差点翻脸。在学校便是如此,优秀的学生如篮球一般抢手,而如果你是差生,通常会被一脚踢出很远。
  
  三
  
  放学后,家长们陆续来到学校,接走自己的孩子。可母牵着可馨儿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悄悄地观察馨儿的表情。馨儿一脸平静,她便放心了。她想,自己原来是低估了馨儿的适应能力了,看来馨儿并不惧怕上学。原以为她会回来大哭大闹,不愿意去上学的,看来自己杞人忧天了。她暗喜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自己的女儿就是不差!
  然而,她看到的只是表面。
  李诗筠从小就比较活泼开朗,况且,她经常在陌生人面前“表演”,所以也锻炼了胆量。李诗筠很快适应了小学生活,和同学们相处的也比较融洽。可是馨儿天生胆怯,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三五成群的结伴玩耍。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孩子来说,下课铃声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孩子们迫不及待的从座位上跳起来,涌向操场,如一群快乐的小猴,调皮又可爱。这边,一群小猴在追逐嬉戏,那边,一群小猴跳皮筋跳得正欢,还有的小猴们在交头接耳,不知哪个小猴讲了一个笑话,“哗”的一声,小猴们全笑开了。总之,孩子们调皮极了,她们尽情的挥洒着童真。
  大人的世界总是因为权力,金钱,志向等等因素分为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圈。记得一句话说,成年人,看和你最密切的六个朋友,就可以知道你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许多朋友圈,虽然你极力想挤进入,但往往求而不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孩子之间也开始分派别。她们往往几个人结成一个小团体,就如一个个坚固的城堡,别人不容易打破坚实的城墙,加入他们。小孩子是最任性的最我行我素,但有时又是最有集体荣誉感的,小团体的利益不容侵犯。有时,小团体和小团体之间还会绝交,上学路上遇到对方的人都互不理睬。就是这样坚实的城墙,将馨儿隔在了外面。
  可馨儿在班级里如同一个隐形人,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下课时,她就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或者一个人趴在窗口,呆呆地看着那些孩子的快乐。她不愿也不敢接近她们。她看上去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正是冷漠,如一个隐形的罩子罩在她的身外,它能保护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馨儿几乎没和任何一个同学讲过话。
  大人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总是因为金钱,权力尔虞我诈,有时朋友之间为了蝇头小利翻脸。小孩子之间没有利益可争,虽然孩子的世界很纯洁,但孩子们也有孩子们的战争。人类的进化避免不了弱肉强食的规则。每一个小学里都会有那么几个身强力壮的孩子,他们凭着自己身体的强壮,自以为是班里的“老大”,倘若看谁不顺眼,或者单纯只是觉得她弱小,便会欺负她。孩子的心思很简单,只是觉得好玩便会去做,他们很少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李诗筠虽然年纪很小,但是由于她的优秀,是老师眼中的宝贝,同学们也很羡慕和敬佩她。在小的时候,如果问班里哪个孩子最漂亮,最可爱?多半同学都会答成绩好的那个同学。小孩子对成绩优秀的人都是充满敬畏的,他们都是按照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来看一个人,而长大后往往相反。所以没有人会欺负有那么多光芒的李诗筠。而胆小的馨儿,自然成为了他们捉弄的对象。
  馨儿的同桌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每节课40分钟,对于好动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煎熬。有时,上着课,男孩坐不住,就会把手伸到可馨儿的书包里拿走馨儿的课本啦,文具啦。馨儿看到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拿走,很着急,可是上课,乖乖女又不敢乱动,只好低声哀求同桌把东西还给她。同桌当然不依,于是馨儿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东西被放到别人的口袋。
  有时,男孩们也会对馨儿进行“人身攻击”。有时锤她一下啊,搡她一把啊,每次馨儿都被整得快要流泪,但是又不敢反抗。最多馨儿会告诉父母,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那些淘气的孩子,但是孩子总是很快忘记了老师的指责,还是老样子。
  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大家用彩笔画画。有两个男孩子画完了画闲着没事做。他们身体里的淘气的细胞又苏醒了。他们看旁边的馨儿还没画好,便一把扯过馨儿的画本,拿起水彩笔乱画起来。馨儿干净的作业本一下子被画得乱七八糟。馨儿本想把本子扯过来,可是本子被他们紧紧的捏在手里,经过撕扯,一下子成了两半。
  馨儿很委屈,又不知怎么办。她是多么懦弱啊,她不明白为什么人间有那么多可恶的人和事,她想,人和人只见要是都充满爱,没有欺负和战争多好!
  下课了,老师收作业时看到了馨儿那被撕成了两半的作业本。她厉声质问:“到底是谁干的?!”两个孩子吓得不敢出声。
  老师转向馨儿说:“跟老师说,到底是谁干的?”
  “我也不知道。”馨儿小声地嗫嚅着。
  她知道,其实老师的批评也没多大作用,只是会换来变本加厉的欺负。
  馨儿还小,身体也很弱。上体育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接力赛跑。我们把同学分成小猫队和小狗队,大家比一比哪队跑得快。”比赛开始,大家都拼命跑,两条腿飞快的运转,好像车轮一般。轮到馨儿了,馨儿年龄小,个子不高,加上缺乏运动细胞,跑起步来,就像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她所在的小狗队的同学眼睁睁的看着原先比自己队落后的小猫队一下子赶超了,对馨儿就有说不出的愤怒。果然,那一次,小狗队输了比赛,于是大家指责的目光纷纷投向馨儿。
  从此,体育课上接力赛,没有哪个队的人愿意要馨儿。馨儿小心翼翼的加入一队,立马有人说:“你这病号,跑得像个小老太太,拖累大家。我们不需要病号。”语气中充满了嫌弃。馨儿的大眼睛布满了泪珠,好不容易加进了一队。到最后馨儿那队赢了,老师吹号子宣布胜利时,所有的队友都集体欢呼,又蹦又跳。只有馨儿一个人默默的站在一旁,不笑也不闹。馨儿就是这么安静的一个人,她把喜怒哀乐埋在心里,别人看不见她的表情。
  在班里,馨儿没有朋友,因为她不爱讲话,就如一棵小草,默默无闻。
  其实,也有那么一两个小团体向馨儿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有时放学的路上,馨儿被一个小团体叫住了。带头的那个女孩说:“馨儿,以后放学跟我们一起走吧!”
  “好吧。”馨儿小声的回答。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但是馨儿却一声不吭,她不知道要和他们说什么。
  终于一个同学说了一个笑话,那些孩子们都笑了起来,馨儿也笑得前仰后合。
  同学们发现,原来馨儿也是很爱笑的孩子。
  有一天,另一个小群体也想让馨儿加入她们。于是两个小群体发生了一场争夺战。她们都希望馨儿加入她们,不和对方来往。馨儿其实不喜欢和任何人交往,她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是她宣布,不愿加入任何一方。
  第二天放学,馨儿没有等同伴,一个人偷偷溜走了。她一个人慢慢走着,看着蓝天白云,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数着街边的商店。她想,一个人多好啊,独处带给她自由和快乐,她是那么热爱孤独。
  “馨儿,你干嘛啊?为什么不等我们?”突然,远处传来同伴愤怒的质问。
  “我……想一个人走。”馨儿吞吞吐吐地说。
  于是,馨儿又成了一座孤岛。
  
  四
  
  馨儿是个标准的乖孩子。
  每节课上课,馨儿总是按照老师规定的坐姿一动不动的坐在位子上。别的孩子坐上三五分钟便要动一动,但是馨儿就像一座雕塑立在座位上。老师说上课不可以喝水,上厕所,不可以讲小话。馨儿是课堂上少有的规矩的人,即使是想上厕所也尽量憋着,她相信老师是有千里眼的,只要她稍微动一动,老师会看出她的不专心,就会批评她。所以馨儿上课是最专心,最听话的。
  小孩子总是很贪玩,不喜欢做作业。但馨儿却很乖,从来不敢缺交作业。每天晚上都会很认真的写好,放进书包,睡觉前检查一遍,第二天早上再检查一遍。她害怕作业落在家里,老师问她要作业她拿不出来,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啊!哪里敢违抗。
  馨儿的母亲也给女儿买了了很多资料,比如《完全解读》《一点通》。
  每次上新课前,母亲都要求馨儿先看看课文和教辅,然后再要求她写课文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每当学完一篇课文,不论老师是否要求,母亲都要求她全文背诵。馨儿母亲还买了其他的课外资料给女儿做。即便如此,馨儿还是学得很吃力。
  馨儿胆子小,声音也小,非要你凑到她嘴边才能听懂她讲什么。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然后点名让馨儿起来回答。馨儿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低着头,小声地说出答案。声音如同蚊子一般“嗡嗡”的,叫人听不清楚。老师有些不耐烦,提高声音说:“我没听清楚,大声点,再说一遍!”馨儿吓坏了,她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她最大的声音又重复了一遍。可是,这次还是没有比第一次好多少。老师问其他同学:“你们听到她说什么了吗?”
  “没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可馨儿,以后发言就大点声,让别人听见。如果下次再这样,以后就不要发言了!坐下!”馨儿很委屈,但又不知怎么办才好。
  有时,上语文课,老师让大家读古诗,她说:“会背的同学就站起来背,不会的同学坐着读。”馨儿是会背的,但是她很害怕老师怀疑她,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站起来,内心挣扎了一番,还是没有站起来。
  周末的时候,馨儿总是在家里做着堆积如山的作业。她如一只被关在笼中的小鸟,没有自由。日积月累,馨儿稚嫩的手磨出了一个又一个茧子,这些老茧见证了馨儿的努力。
  尽管如此,馨儿的成绩依旧排在末尾。
  有一次语文课,发成绩。班主任把考到后三名的同学的卷子抽出来:“小A,恭喜你考了第一名!”说着和他握了握手,另外两个也如此。最后,老师对班里的同学说:“大家猜猜,他们是正数还是倒数?”
  “倒数!”全班哄笑。馨儿差一点也要享受这样的待遇,那一次,她倒数第四。
  李诗筠考了一百分。
  有一天,院子里,李母带着李诗筠碰到了可馨儿和可母。李母故意问:“诗筠这次考试得了第一,馨儿呢?”
  “我考了倒数第四。”馨儿脸不红心不跳。毕竟还是个孩子,不懂什么叫自尊。一旁的可母脸刷的一下红了。回家便把馨儿暴打一顿,她不懂怎么会有馨儿这么丢脸的女儿。
  馨儿的母亲很着急,她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这么差劲,晚上,她便打了电话给馨儿班主任,想找班主任了解一下馨儿的情况。老师说:“馨儿平时乖巧,但是胆子太小,适应能力差,其实她这样的性格应该晚一些再上学比较好。”
  “可是李诗筠不是比她还小吗?为什么她能学好?难道馨儿比她差吗?”可母不解地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有一个亲戚也是想让孩子早点入学,但是我不建议这么做,孩子一旦背上书包就要背十几年,为什么早早就要让他们背上这个沉重的负担呢?我认识一个孩子,也是像馨儿一样,我建议她父母留一级,她听了我的建议,果然,现在成绩很好。”
  老师说的是有一些道理的,可是馨儿的母亲并不想听。她始终不愿意承认馨儿比不过李诗筠,她总是说为什么李诗筠能做到的馨儿不能呢?从外部看,馨儿似乎并不缺少什么。
  家长们总是企图拔苗助长,可惜最后的结果就是苗死了。
  从此,馨儿的母亲不再看电视,也不再和闺蜜逛街。她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用于陪着馨儿看书做作业。每次馨儿做作业的时候,可馨儿的母亲就搬个凳子坐在她旁边,看着馨儿做题。她励志要把馨儿培养成优秀学生。
  李诗筠考了一百分,李母还不满足,她希望李诗筠小学时期钢琴能考上八级。即使李诗筠成绩很好,母亲依旧担心她以后找不到好单位,她总是说:“好好学钢琴,就算以后找不到工作,如果你考过了八级,还可以教教钢琴,谋个饭碗。再说了,有这个证书,可以为你加分啊,假如有一个同学和你同样优秀,但你有钢琴证书,好的中学就会优先选择你。”所以,每天吃完晚饭,李母就会守在钢琴旁边,陪李诗筠练两小时。
  每个星期六,李母都要带着馨儿去老师那里学琴,风雨无阻。由于经常跟着女儿上课,慢慢的,李母也知道一些弹钢琴的要求了。比如说手型,按老师的要求,弹钢琴时,手立起来,要像手心里放了一个鸡蛋一样,这样的手型,才能弹得优雅。于是李母就每天煮一个鸡蛋。
  弹琴的时候,就让李诗筠握在手里,如果弹得好,回来的路上,就让李诗筠把它吃掉。
  李诗筠要考五级了,李母每天都守着女儿联系。弹得多了,李诗筠就有些心不在焉,手型也慢慢地塌下去。李母手拿一根小木棍,每当李诗筠精力不集中或者手型不好的时候,李母手中的木棍就落在女儿的手上。过了几天,李诗筠的手背上被木棍抽得血迹斑斑。她几乎是流着泪完成每天的练习的。她委屈地母亲说:“我的手背都是血,到时候我去考级老师问我怎么办?”
  母亲说:“老师会觉得这个女孩真勇敢,手受伤了,还要坚持弹琴。”对于母亲的这种说法,李诗筠很无语,但也只好接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诗筠通过了考试。
  
  五
  
  转眼到了二年级,每次考试,李诗筠几乎都是双百分,她优秀的成绩和开朗的性格,使她的周围总是围绕着许多同学、朋友。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你问一个孩子:“谁是你们班最漂亮的?”多半孩子会回答成绩最好的那个。孩子们的思想总是会受家长和老师的影响,认为成绩最好的就是完美无暇的,长大之后,孩子们对人物的评定却往往相反。
  馨儿的成绩依旧没有多大展进,和同学们也几乎不说话,还是独来独往。
  春天到了,学校组织春游。放学后,老师宣布:“明天春游,请大家回去买一些零食,约好你们的小伙伴,明天到山上一起分享……”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全班都沸腾了。他们都敲着桌子,跺着脚,他们的欢乐溢出教室窗外,老远都能听到他们愉快的呐喊。孩子们都不愿意上课,没有比春游更高兴的事了。只有可馨儿一个人默默地缩在角落,在她平静的脸上,看不出兴奋的表情。
  第二天,同学们早早来到操场,等待老师带领他们出发。一路上,同学们三五成群的挤在一起,嘻嘻哈哈,吵吵闹闹,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可馨儿没有加入他们,只是缓缓的跟在他们后面。
  到了公园,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零食,和好朋友分享。李诗筠周围聚集了很多同学,她们找了一大片空地,拿出一块大油布铺在地上,把所以的零食都放在油布上。李诗筠还去叫来了老师,和她们一起做游戏吃零食,玩得不亦乐乎。可馨儿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她们的快乐,孤零零地吃着自带的零食。一时间,她有些羡慕李诗筠了,她想多么想加入她们,和她们一起快乐啊!
  那次春游之后,可馨儿开始想融入集体,可是太久不说话,她和同学们有些生疏了。
  也许是上帝不愿让馨儿如此孤独。一天放学,走在路上,馨儿遇到了宋如歌。她在背后急急地喊:“可馨儿,可馨儿!”馨儿回过头,一个胖胖的女孩正在尽力跑着,企图追赶她。这个女孩带着一副圆圆的小眼睛,馨儿似乎是在哪里见过的,又一时想不起来。太久的封闭自我,使馨儿连班里的同学都还不太认识。“你是……”馨儿有些迟疑。
  “嗨,连我都不知道了,我是你幼儿园兼小学同学宋如歌啊!”
  馨儿有些不太确定,只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说起来我们还是老同学呢,以后我们一起回家吧!”馨儿高兴的点了点头,终于有了一个朋友。于是每天下课,放学,她们都在一起玩,她们成了死党。因为宋如歌的存在,馨儿的话也变得多了起来。馨儿其实笑点很低,随便一个笑话,就能让她哈哈大笑,宋如歌发现,馨儿笑起来,嘴咧得比她还大。
  自从有了宋如歌的陪伴,馨儿觉得上学的路不再孤单漫长。她甚至还觉得这段路太短了,短到还没和闺蜜说完悄悄话,就要分别。有一天,她们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分开的路口,两个人都有些依依不舍。宋如歌说:“馨儿我们聊会儿天再回去吧!”她看见前面有一家文具店,高兴地拉着馨儿的手飞奔过去。
  馨儿有些惊讶说:“你拉我到这里干嘛?”
  “正好路过文具店,我们逛一会儿,说说话再走吧!”
  “可是,我家人规定我五点半之前必须回家啊!”馨儿有些犹豫。
  “怕什么,还早着呢。”说完便把馨儿拉进了文具店。
  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文具店了,他们总是被那些漂亮的文具吸引。每次放学,小小的文具店总是挤满了孩子,他们一边挑挑捡捡,一边议论着哪种文具最流行。宋如歌拉着馨儿来到笔记本面前,她一本一本的翻看那些笔记本的封面,不时对馨儿说:“这本是不是很好看?我最喜欢了!啊!这本也不错,你说我应该买哪一本呢……”
  太阳慢慢的落下来,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给地上的人和物披上了橘黄色的薄纱。时间已经有些晚,馨儿根本没有听宋如歌在说什么,她甚至有点怨恨自己的同伴,可是她又不好扫兴,今天又要被骂了,馨儿无奈地想。好不容易等到宋如歌拿着满意的笔记本出来,告别宋如歌,馨儿一路飞奔回家。馨儿带着忐忑的心情打开家门,一进客厅,就看见了母亲愤怒的脸。
  “你放学不回家,跑到哪里去了?如果你不想回家就滚出去!”
  “我……我,只是和宋如歌一起……回来,聊了一会儿”
  “谁让你和同学一起回家?你的任务是学习,不是交朋友,你要搞清楚!”
  “可是李诗筠不是有很多朋友吗?春游的时候,很多人和她一起玩……我也想……”
  母亲冷笑一声:“李诗筠成绩那么优秀,当然会有同学愿意和她玩。只有成绩好的人才会有很多朋友,假如你成绩好,还不是有很多人羡慕你、钦佩你,你还愁没人和你玩?你成绩那么差,谁愿意和一个人人唾弃的差生玩?再说了,那个宋如歌不是倒数第一吗?你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怎么会学好?以后多跟李诗筠她们玩,不许再和宋如歌在一起,听见了没有!”母亲几乎在咆哮。
  从此,每次放学馨儿总是故意躲开宋如歌,渐渐地她们也疏远了,又回到从前的样子。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