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作品名称:于家梦痕 作者:文化老狗 发布时间:2019-04-01 18:58:55 字数:4254
有一天,于明正在一大片已经收获过的玉米地里穿梭找寻。玉米秆腰间的棒子已经被摘除了,只剩下了一棵棵玉米秆竖立在田间,等候被铲除,被放倒,而后渐渐枯萎,彻底死亡。于明深入其中搜寻的目的,就是想在玉米秆被铲除之前能找到一两根甜汁水的玉米秆,像城里人享用甘蔗那样嚼碎并吸干其中的甜汁水。他依稀听别人说过,有些微微发红的玉米秆往往甜润如甘蔗。他找到一根扳倒用嘴试了一下,结果是酸酸的,便有些失望。接着他又找了一根,看上去并不怎么发红,而有些绿绿的,他又试了一下,结果仍是酸酸的,他便更是失望了。就在这时,他的哥哥于广突然在他的身边出现了。于广拿着一根玉米秆,正肯咬得欢,很贪婪地吸着玉米秆的汁水,看样子似乎甜到了他的心底。没等于明开口,于广就扳了一半给他。于明接过来,咬一口,咀嚼,吮吸,果然甜到心底。于明快活地问道:“你这甜秆是扳的哪儿的呀?”于广嘴朝旁边一努:“就那边的。”于明说:“我弄了两根,都酸的。你去帮我扳一根来。”于广说:“我才不高兴呢!我要回去了。我已经出来得很久了,你也出来好长时间了吧?赶紧回去,不然,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们,又要挨骂了。”说完,弟兄两个就都向家的方向走。走到门口,看见父亲坐在门边,弟兄两个心里都有点惴惴的,生怕因贪玩被严厉责骂。但父亲这时候却显得较和蔼,只是淡淡地说:“不简单,还认得家啊?以为你们头玩扁了,认不得东西南北呢!你们再不回,我就要去请你们了。”弟兄两个也不做声。但他们走进屋里的时候,一股香味儿就扑鼻而来。于广忍不住说:“什么味道啊?好像是做了饼的味道!”他们再向锅台处走了两步,果然发现灶台的小竹篮里重叠放着好多玉米饼。两个孩子兴奋极了,抓起饼子来就吃,感觉还热乎乎的。他们没有细嚼就大口咽了下去。母亲关照说:“慢点!慢点!没有哪个跟你们抢着吃!一个人吃两个,余下的明天后天再吃,知道不?”孩子一边嚼着,一边点头答应。
整个夏季虽然有时热得慌,被蒸得难喘气,但于广于明弟兄两个却很少被饥饿侵袭,这是除春天青黄不接之外的好处及优势。只是五谷杂粮吃多了,很有些想往吃到鱼肉等荤菜。虽然猪肉鸡蛋也只是七八毛钱一斤,然而一年一个大劳动力也只能挣四五十元,老弱病残及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所挣就更少了。因此孩子们也只能在温饱线上下徘徊。这样的在时光里清苦地穿过。
初秋的一个中午,于明吃完中饭正准备外出走走玩玩的时候,忽然父亲叫住了他:“从今天开始,你就不能成天耍子啦。今天下午,你就跟哥哥,到学校报名去,不能再不上学了,成,成天在外头游啊荡的啦!”
在这之先,于明确实听哥哥和父亲说过两次自己要上学的事的,但具体时间从来没有定准儿。因此,父亲叫住他叫他即刻到学校报名时,他还是感到有些突然。于广从屋后茅厕撒尿或大解回到门口,即对于明说:“走呀,上学堂去。”于明疑疑惑惑的,好像走错了回家的路,愣了一回神,即跟着于广向南走去。学校到底在哪里,他不知道,但大致的方向,他约略有点数,因为他所看到的,哥哥于广都是从南边放学回来的,不曾有一次从北边回家。他现在又隐约回忆起来:他还好像听见哥哥跟人谈起过,说城里的孩子都是先上幼儿园,然后才上一年级。而乡村没得幼儿园,就直接上一年级。他这样想着,不觉已经跟哥哥走到家南边的一座桥头了。这是一座小木头桥,木板是稀疏的,从木板的罅隙可以看见河水的微波粼粼。桥身的两侧,当然是没有栏杆的。刚走上木桥两步,于明心里就生出几分紧张和害怕,似乎感觉桥身还在微微的晃动。但是于广却走得很娴熟,他没有回头看于明,更没有搀扶于明过桥。于明抿着嘴,攥起了拳头,也不向哥哥求援,他甚至有些害怕哥哥嘲笑自己的胆小。他紧跟着哥哥,尽量不拉开大的距离。到达桥中心的时候,他的拳头攥得更紧,并且尽量从桥的最中间走,绝不偏向于左边或右边。双腿儿虽有点发软,但他仍是努力攥紧拳头,紧咬牙关紧闭着嘴。当他随着哥哥跨完最后几块桥板后,他浑身都轻松自在了起来,整个心境也变得宽松而自由了。他跟着哥哥继续向南向东,终于看见了一座砖头围墙,并能大致看出四合院式合拢在一起的好几间砖瓦房。哥哥告诉他,这就是罗庄小学,这两年哥哥都是在这里上的。学校的大门是由一块块木板凑起来的,不过,木板之间的缝隙并不太大,只能伸进一只膀子,或窜进一只老鼠,而整个人是休想从木板之间穿过去的,即便是瘦弱的小学生也穿不过去。像于明这样的瘦长条子身子也别想穿过去,说不定被卡住,进出两难,就麻烦了。于明随着于广走进门去。一排朝南的瓦房子门前并排放着三张课桌,课桌的北边是三条大凳。大凳上分别坐着两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看上去都是成年人。于广认识其中的一位。于广叫道:“金老师!”中间的那个男的高兴地“嗳”了一声,算是答应于广。于明是一个也不认识,他朝几个老师看了一下,翻了下白眼儿,一个也没有打招呼。坐在最西边的一个女的问于明说:“你是现在刚到的新生吧?”于明眨着眼睛不知道怎么回答。于广替他回答说:“是的,他叫于明,是我的弟弟。第一回到这里来。”
女老师微笑着说:“好的。今天刚到这里,有好多规矩不懂,不奇怪的。下一回来,要叫我‘孟老师’,晓得不?”于明看着孟老师,觉得她笑得蛮亲切的,不像是什么有危险的人,感觉好像这个女老师不会羞辱自己。——也许当初他叫一个成人做玩具时被羞辱怕了吧,在他心里形成了一个阴影。——他回答孟老师:“晓得。”孟老师已知道他叫于明了,但还是故意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于明作了回答。接着又问:“你爸爸叫什么?妈妈呢?”于明又作了准确的回答。接着孟老师把食指一竖,问于明说:“这里几个?”于明回答:“一个。”孟老师又把大拇指弯了起来,竖起了其他的手指问于明说:“这里一共几个手指?”于明回答“四个”。孟老师伸出了两只手,把两个大拇指都弯了起来,而后问于明:“一共几个?”于明一下子愣住了。但他用眼睛盯着老师的手指一个一个地数。老师微笑着等他数,也不催促他。最终他回答说:“八个!”孟老师笑着对其它两个男老师说:“这个伢儿不呆,能接收。”接着,孟老师又开始接待另一个小女新生了。于明和于广呆站了一会儿。于广说:“待会儿你就进你的教室吧。我要到我三年级的教室去。我的教室在那儿!”于广用手指了指南边朝北一排房子最西边的一间教室说。于明看着于广走进了教室。于广进教室后,他心里更是孤单单空落落的,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和好多的陌生人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瓦房,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房子围成一个大院子。他的孤独,比在自己所在生产队的田头或河边,都要浓烈得多。因为家附近没有这么多的陌生人。“今天来报到的新同学,都赶快进教室来!”他耳边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扭头一看,原来刚才的那个女老师正站在门口喊大家进教室呢。尽管有的词语他没能听懂,但叫他进屋子的意思,他还是把握住了。——此时,那个女老师姓什么的,他已经记不得了。
于明走到教室门口向里一看,嗬,这么多人啊!原来他站在教室门外的,只觉得教室里有人,但没料到有这么多。他站在门口不知道朝哪儿走。女老师摆动手掌示意他:“往里走,先往后头站!”他站到了最后。反正他是个瘦长身子,站到最后似乎是天然的合情合理。而在他的前面,有的同学坐着,有的同学站着。也有的好像彼此之间很熟悉,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女老师在前面朝中间移了移,双手两拍动:“统统给我静下来!不允许再说话了!”于是瞬间教室内鸦雀无声。女老师说:“大家注意了,从今天开始,只要是大家报了名进了这个教室的,就不是一般的孩子了,就是学生了!学生,就要晓得懂礼貌,遇到老师,就要叫老师,从学校回家,一看到爸爸妈妈,就要叫爸爸妈妈,听到了没有?”“听到了!”大部分同学都声音或高或低地回答。老师接着说:“同学之间,也要有礼貌。有什么话,什么事情,好好说,不准骂人,更不准打人!如果有什么事情不得解决,要回报给老师听。听到了吗?”
老师又继续道:“上课的时候,要注意听老师讲,不准交头接耳的。”这“交头接耳”一词,于明根本没听懂。但他还是注意听老师继续说。“如果有什么话要讲,要先举手,老师看到你举手了,叫你讲,你才能讲。不准乱插嘴!听到了没有?”再向后,老师还说了,假如拾到别人的东西,要交给别人,不能留给自己;假如看见年纪大的拎东西,拎不动了,要帮助人家等等。
老师仍在连续不断地讲话的时候,于明就感到憋不住要撒尿了。他忍了一会儿,但实在是熬不住了,他就朝教室外面走。当他走到老师身边的时候,老师问他:“你做什么?”他照实回答:“我要屙尿!”老师说:“在家说屙尿,到学校要叫‘小便’,懂了吗?”他嗯了一声,算是应答。于明出了教室门,不知道向哪个方向走了。因为实在憋不住,他就走到西边靠墙脚的地方,打开裤裆的口子就喷涌出来,简直差点儿尿到裤子上。正在他排泄得畅快的时候,后面响起了老师的喊叫声:“嗨嗨嗨!怎么能在这儿小便啊?不知道到厕所吗?真不懂事儿!”老师在喊叫时,好几个小同学都挤到了窗口,看着于明撒尿,还有个别的男孩放大声音嘻嘻的起哄。于明排得正酣畅,已经刹不住,就索性喷撒到结束。
放学之前,孟老师一再关照:“没有带凳子的同学,明天一定要带来!”孟老师从她前面的一个同学屁股底下抽出凳子高高地举起给大家看:“看清楚了!差不多带这么高的凳子!不能太矮,太矮了你下巴都够不到桌子;太高了你就会挡住后面的同学,你后面的同学就看不到黑板。如果太高了,你就要坐到教室最后了!懂了没有?”
放学回到家,于明把要带凳子的事告诉了父母。父母一时还真为了难:带长大凳不合适,其它的小凳都太矮小。无奈之际,又想到了孩子奶奶和四叔家有一条较高的小凳,被称作“独凳”的,可能比较适中。于是又向奶奶借了来。第二天于广帮着把板凳带到了教室。一试坐,稍高一些。于明本瘦长身材,被老师安排到了教室的最后。
从这天早上的第一节课起,老师就开始教声母bpm,反复朗读书写之后,到第二天才开始fdt的朗读和书写,又复习了前一天的内容。于明感到蛮好玩的,在家从来没玩过这些玩意儿。有时候,他边走路也要边念几遍。蹲在地上的时候,也要用一根小竹子枝儿在地上划划写写。几天之后,在课堂上,老师发给大家一张纸,叫大家听写近日所教的声母,于明和班上一半以上的同学,结果都是全对的。而那些没能全部默写正确的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通。于明拿着老师全部打了红勾勾的作业纸给于广看,本想显摆一下的,没料到于广反应却较冷淡。于广说:“我默不全,有什么意思呀。”——一年级该掌握的内容,到三年级还掌握得半生不熟的,可见哥哥在这门功课这段知识的链条上还不如弟弟连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