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矿山工友
作品名称:血色枫林 作者:枫林老矿工 发布时间:2019-02-18 13:54:48 字数:4164
刘剑州和乔子坤是枫林工区采掘篮球队的球友,如果是上早班或是上夜班就在下午时间练球,俩人几乎天天下班之后,就要在球场打一会儿球,投几个篮。他们俩人在比赛中投篮都很准,就是在平时练习得多打下的基础。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个篮球场也是他们动员了一批篮球运动的青年矿工中的爱好者,利用工区井口的水泥和砂石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自己动手将一块菜地填实、平整之后修筑成的一个简易球场。其中因为场地所限,实际长度还不够,少了约五米,但是他们打半篮的时候更多,也就将就使用。与打全场比较,短球场反而较量得更激烈,因为奔跑的时间少了,攻防的次数增加了。
矿工会干事杨为民是省城来的老三届的高中生。他一直想帮助乔子坤留在矿工会当干事,能协助自己工作。他认为乔子坤会写会画,在写材料、文艺稿方面,尤其是小说和诗歌都不错,在美术方面,乔子坤具备比较扎实的写实基础,已经具有初步的创作能力,尤其是在人物画方面,乔子坤能直接画出很深动的矿工安全人物画,而且是完全是原创的。同时乔子坤的钢笔字练习的是庞中华的风格,这也特别适合写电影幻灯片。虽然那时杨为民自己也还只是矿工会的宣传干事之一,但他发现乔子坤的确是一个优秀的政工宣传人才,想帮助他,但他想帮却力不从心。
当时枫林矿的政治部的主任朱贵仁是原东南省公安厅的下放干部。他就严肃地反对安排乔子坤到工会当干事,认为不经过井下采掘工作的锻炼,就直接招工进矿工会当干事,在枫林矿上这是没有先例的。劳工部门的负责人也反对。虽然矿工会干事杨中光为了工作,找了矿井各部门,甚至找了矿长和书记,但他们均不同意安排乔子坤到矿工会。对此矿工会干事杨中光也很无奈。
杨为民虽然只是干事,但他很注意在工人中网罗各种人才。他做得很多工作都是超前的,都是工会负责人甚至是矿党总支书记要做的工作。比如成立枫林矿的宣传报道小组、同时成立职工文学爱好者小组,成立职工读书小组,成立矿家属安全协管会等等,每个阶段都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深受一批有文化的青年职工的欢迎和好评。他的工作和组织能力得到矿务局领导和煤炭集团工会的关注,后来杨光忠也因为在工会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加上他的文化能力素质突出,在被矿务局提拔到一个矿井当总支书记后不久,又被集团公司提拔到矿务局工会当了工会主席。
枫林矿运输队的队长,一个叫任佰国的东福市人,他也十分爱好篮球运动,他的特点也是外围投三分球很准。他想帮助伤好后的乔子坤,建议工区临时将乔子坤调到枫林工区运输队,即帮助他工作,也参加运输队的篮球队。乔子坤当年曾经枫林矿四八二区篮球队的好手,是主力之一,他主要特点是能运用左右手带球突防,左右手带球过人突破上篮,而且他身材高大,手脚灵敏、球风硬朗。任佰国作为一名运输队长,还没有这种人事调动的权力,任佰国告诉乔子坤,工区不同意,要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再办正式调动,但工区也一直并没有下文。
这个采煤工区中也没有印象中的那种象样一点的小商店,就只有一个私人开的小店铺。在当时如果想买一点黄豆,一点白酒,那都要到工区的区部,得去找一个管行政的叫阿四的副区长,要经过他的批条。这个副区长是1958年参加过京厦铁路建设的老工人,后来在井下当了采煤队长,他并没有什么文化,甚至自己的名字也写得很慢,很勉强地写下来。只是由于考虑到个人的资历和关系问题,照顾在这个比较轻松的后勤岗位当个分管领导。
采煤工区对生产的工人们施行的是煤矿传统的三班倒工作制,工人们分三个班,分别在早上八点、下午两点和夜里十点上下班。井下工人在下班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澡堂洗澡,因为全身都是黑呼呼的。由于工区烧锅炉的人员又是领导安排的关系户,经过没有烧足热水,往往才洗完第一批下班职工之后,锅炉就没有热水了,后面再下班的工人经常就没有热水洗澡了。大冷天,他们要自己在房间外面生火烧水,在露天用盆冲水洗澡。因为工区的领导们自己并不需要天天下井,加上当时大家也都没有联系的电话,只有在遇到领导时才能向领导反映情况。这些领导们往往也就无法了解和体会到普通工人的苦恼,显然分管后勤行政工作的阿四副区长是不合格的。
工人们在工余时间,唯一可以去走走和消遣时间的地方就是工区的阅览室,但是阅览室的报纸和书订得很少,只有少数的几种党报省报,加上存书和杂志,也就是几百本而已。工区也布置了一间很小的兵兵球室,但排队打球的人很多,要一轮轮地“考试”,你只有打败擂主,才有机会打上一局。当时枫林工区的青年职工比较多,其中外来的主要是东南省南部的知青和东南省各矿区来的内招的矿山子弟。加上原来的开矿工人,主要是省城里面的一些工厂支援煤矿建设的青年学生。
枫林工区是东南省省会城市东福市国的第一个煤矿,主要也是为了解决东福市的用煤问题。枫林煤矿的482工区是以采立槽煤为主的工区,直观的说就是煤层是在运巷的顶部,是一种垂直的煤层。顶和地是煤层,要分三层或者更多层来采。在两翼向上山后退开始回采的时候,要在巷道垂直向上要打出十五米一条的天眼,难度极大,支护也极为特殊,要用到木垛和垛盘支护。
立槽煤工作面的顶板是煤层,因为煤层容易在震动下变得破碎,压力很大,垮顶垮面的事故常常发生。可以从东南省煤炭史东南煤炭卷查到六十年代初期发生在东南省另一个矿区樟林矿区发生的一次五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就是在立槽煤中发生的。
乔子坤在枫林煤矿最早认识的朋友就是肖桐凯和刘剑州。他们两个都在枫林工区。当时肖桐凯是掘进队的班长,刘剑州是掘进队的普通工人。后来乔子坤到矿工会参加矿通讯员会议,又认识了工会干事杨为民,当时宣传工作还是由矿工会在负责,矿工会有三个干事,其中杨为民是宣传干事,另一个女干事是兼女工主任,还是一个干事负责劳动竞赛工作,同时也帮助放放电影,工会下面还有一个电影组。工会主席是矿的总支书记兼。日常看不到矿书记到工会来。
肖桐凯、刘剑州和乔子坤一样是煤矿子弟,但肖桐凯要他们的年龄还要大个五岁左右。他是上两届的县三中的毕业生,后来还下过乡,因为在乡下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就又招工回到矿上。肖桐凯是乔子坤大哥乔大坤那一届的同学。但乔大坤和周福营两人都先后在井下分别因透水事故和冒顶事故而死在井下。所以,作为矿山子弟的肖桐凯能在1977年能赶上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的末班车,去山东矿业学院脱产学习两年,可以是非常幸运的。他能上大学要感谢自己父亲的拼死一搏,也要感谢在矿务局政治处担任主任的邵诚兴的帮助,这是后话。
刘剑州和乔子坤是枫林工区采掘篮球队的球友,如果是上早班或是上夜班就在下午时间练球,俩人几乎天天下班之后,就要在球场打一会儿球,投几个篮。他们俩人在比赛中投篮都很准,就是在平时练习得多打下的基础。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个篮球场也是他们动员了一批篮球运动的青年矿工中的爱好者,利用工区井口的水泥和砂石花了两个周末的时间自己动手将一块菜地填实、平整之后修筑成的一个简易球场。其中因为场地所限,实际长度还不够,少了约五米,但是他们打半篮的时候更多,也就将就使用。与打全场比较,短球场反而较量得更激烈,因为奔跑的时间少了,攻防的次数增加了。
在八十年代,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月下井出勤天数按矿方规定应不少于二十四个勤。每个班连走同工人走路的时间和洗澡的时间在内,至少一个班最少要11到12个小时。单身汉一年有一个十五天的探亲假,除此之外,矿工们没有节假日。有的经济差的职工,为了多点收入,他们有的人一年365天都在上班。一个三级工的煤矿工人的月工资在八十年代初约就是60元左右,班队长可能拿到80至100元左右,其中基本工资40多元,加上井下补贴和超勤奖、超产奖、安全奖;当班长还有一个带班费,约一百多一点。煤矿工人最开心的时候是几个人在一起喝酒的时候,煤矿工人喝酒并不是能喝爱喝或酒量本身大,其实是身体的劳累和心情的无奈和无望,他们更多喝的是心情。而且他们也不能喝好酒,只是一种米制的黄酒,比较便宜,以他们的低收入,可能会将工资喝完。福州黄酒是一种略微酸臭和怪味道的酒,矿工们一个用来装带班中餐的军用饭盒,大约能装三斤。工人们常常就用这种饭盒打上一盒,在宿舍中对饮,三斤酒能喝个两三小时,在头脑开始晕乎了之后,心情就会好一些了。尤其是在下雨天的时候和天气冷的时候,矿工中喝酒的人比较多,当然也有一些工人酒后下井等违章问题的发生。
一九五八年参加煤矿建设的老工人,有一大批都是参加江厦线铁路建设的民工和铁道兵。这些老工人虽然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但他们相信党,热爱祖国,对自己参与建成的煤矿十分热爱。这批老工人们都以劳动为荣,比着干,如果今天你比我进尺多,明天我一定超过你。到了八十年代,这批工人已经五十多岁。不少人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也正是这一批人,做起事情来,并没有什么企业纪律意识、党性意识和公平公的观念,无论是当兵、调整或培训技术工种、提干、评先评模、入党提干、安排家属工、农转非、包括调出煤矿企业等等,行不行、办不办基本是就是他们说了算。公正地说,他们当年的确为福建煤矿的建设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甚至鲜血,做出了贡献,但是,党和政府并没有亏待他们,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先后走上了处级、科级的领导岗位,最差的也是工区主任一级(正股)。当然,一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好象当时也没有更多的制度体系来约束他们。
乔子坤几乎用所有的时间在工区的阅览室阅读,工区的几百册书集已经阅读完了。除了日常上班干好采煤工作,他还负责采写工区的广播稿。但无论是学电工还是选择文书这样的与个人特点情趣比较一致岗位,或者调换一个轻松一些的工作,都没用乔子坤的份。乔子坤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不是能力问题,主要还是要走关系,要花钱的问题,否则根本没门。
这还是在八十年代初的国有煤矿企业的一个很小的煤矿基层单位。其实不少人的创业都是要先付出的,很多人在成功之后外表显得光鲜,在成功之前,大都是经历了种种难于示人的坎坷和磨难。
乔子坤与肖桐凯而且两人都是大高个,肖桐凯一米八多点,乔子坤接近一米八;而且两人都喜欢打篮球,都是枫林矿篮球队的成员,两人的文章写作水平也不错,但肖桐凯在制订管理性文件方面显然更胜一筹,而乔子坤则属于多面手,尤其文学创作方面,比如在诗歌写作方面则比肖桐凯胜出许多。但肖桐凯与乔子坤的根本不同之处是肖桐凯马上要去上大学了,这让乔子坤心中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