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作品名称:激流 作者:江渤 发布时间:2019-01-07 19:51:06 字数:3221
廉钰琪和李天宇来到三车间办公室,正好王旭阳和王松林都在。任翰林出了工伤,王旭阳和王松林的心里都不好受。设备安装进度明显受到了影响。尤其是王松林刚被委派到三车间当负责人,就出了事,自己感觉这事很不好交代,要是再出了事,那可就真有些麻烦了,自己这老脸就不好在厂里混了。
他们二位见李天宇来了,心境不一样但高兴是一样的。
“天宇,任翰林受伤的事,跟他家里说了吗?”李天宇是从三车间调出去的,他们彼此熟悉,王旭阳也不跟李天宇客套,张口就问。
“没有,任翰林不让告诉,怕他父母不放心,大老远的再赶来。”李天宇说完,王旭阳、王松林都没有讲话,办公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李天宇感觉这空气窒息的有点难受,便转而问道:“王师傅,您累了吧,显得疲惫呢。”
“任翰林出了工伤,我感觉压力山大,一夜间这头就白了不少,咱车间精密设备多,安装难度大又出了工伤,日子难捱呦。”王松林已过半百,走过的桥比李天宇走的路都多,说起话来当然世故。他认为李天宇再年青毕竟是团委书记,属于办公楼里的人。因此他的话里包含了多重意思。
“任翰林表现突出有许多先进事迹,我跟廉钰琪商量,车间团支部应当树立任翰林这个典型,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打好设备安装这一仗。不知两位领导意见如何。”李天宇思想单纯,所虑不多,说起话来直来直往,想什么就说什么。
李天宇的几句话,王旭阳和王松林都满意。王旭阳是佩服李天宇这个年青人,有魄力,有能力,敢担责任,从不计个人得失。任翰林表现突出有目共睹,树为典型对车间工作,尤其是对眼下的设备安装很有益。王松林的满意带有实用主义,动员一群青年人安装设备,风险性太大,认为这回有救星了,这回动员工作有人做了,责任有人担了,他脑袋灵活来个顺水推舟,马上说道:“这项工作,团委、团支部带头来做,我赞同,现车间里大都是团支部的青年人,交给团支部我放心。”
王旭阳是过来人了,他听出来,王松林心里打起了小九九,但当着李天宇和廉钰琪的面又没法说,便道:“工作不管老少,咱们一起做,有了问题责任我来担。车间团支部树立任翰林这个典型,正确,我代表党支部表示完全同意。”
廉钰琪听着他们的谈话,感觉不出来有什么差别,感觉领导的意见一致。她盘算着应当怎样抓住任翰林这个先进典型,来推动车间的设备安装。廉钰琪想到这,问李天宇:“李天宇,你说说看,怎么具体来做为好。”
“我说呀。第一,明天团支部大会和板报相结合,宣传表扬任翰林的事迹,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第二,成立青年突击队。安装设备时以突击队为单位,不能自由组合了,队里要设安检员,跟咱们平时干活一样,一道一道工序来。尤其是重载从高处落地,千斤顶和千斤顶使用,附件等部位的紧固,都要经过检查。人员的工作服也要检查,不合格不能进岗。第三,建议廉钰琪担任车间临时调度员,这样廉钰琪协调指挥时以车间行政的名义,而不是单纯以团支部书记的软名义了,对处理突发情况更有利。”李天宇还是年青,有车间领导在,没有顾虑的让说就说。
李天宇说完,王松林没有言语。王旭阳知道李天宇是一心为工作,便肯定李天宇的说法,转而跟廉钰琪说道:“你消化一下李天宇的意见,拿出团支部的具体计划,遇到什么问题咱解决什么问题。”
他们谈完话时已是满天星斗。王松林让李天宇、廉钰琪先走一步。他二人走后,王松林道:“李天宇真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竟插手起车间的人事安排来了。”
“李天宇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我了解他,他就是单纯,就是一切为了工作。”王旭阳立刻反驳道。
李天宇和廉钰琪离开车间,走在厂区的山道上,已听不见白日机床的轰鸣,一片寂静,山间充满了春的气息,晚风吹拂,月光如银,让人感到一种惬意。
“廉钰琪,你家里来信了吗?你父母身体还好吧?”
“来信了,老人身体还行,我父母有可能要调到国外办事处工作。”
“哦,要去哪个国家呀。”
“欧州的某个国家,英国的可能性最大。”
……
他们说着话,看见基建部的陈工从山下走上来,陈工挺仔细地打量他俩,脸上带有一种神秘的笑。
“陈工,这么晚才回来。”李天宇热情地问。
“啊,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没早没晚的。你们也够晚的呀。”陈工答而问道,听的出来他有意把够晚两个字拖得长长的。
“我们刚开了一个会。”李天宇答。
“啊,明白,明白。”陈工朝李天宇眨眨眼睛,微微神秘一笑,摆摆手走了。
廉钰琪望着他的背影,小声嘀咕道:“也不知,他是明白了什么?”,女生的心思要比男生敏感得多。
第二天廉钰琪组织召开了车间团支部大会。廉钰琪在会上将任翰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认真的疏理和讲解,动员大家向任翰林同志学习。任翰林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大家有目共睹,会议进行的很顺利,气氛很好,突然张永生扶着任翰林出现在了会议室的门口。
大家一惊迅速将任翰林围了起来,廉钰琪道:“张永生,任翰林需要好好治疗,你怎么把翰林给接回来了。”
张永生听见埋怨,委屈道:“嘛呀,不是介个我,是介个司机小张到市里办完事到医院去看翰林。翰林介个想大家,介个想车间里的设备安装工作,翰林非介个要跟车回来,我拦不住嘛。”
“这怎么行,张永生你赶紧把任翰林送回医院,脚上别再感染了,伤情再加重就不好了。”廉钰琪有点着急了,师兄弟受伤就跟她自己受伤一样着急。
“廉钰琪,任翰林既然回来了,就让他坐下来先和大家说说话吧,这些日子他躺在医院里,天天念叨大家,天天念叨设备安装的活,把他憋坏了。”周晓岚理解任翰林,太了解任翰林此时的心情了。周晓岚说着和张永生一起扶着任翰林坐到了一把椅子上
大家朝夕相处在一起,谁要是病了,受伤了,就跟自己得病受伤一样的,任翰林刚坐下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询问任翰林伤情。
“就是左脚几个脚趾头没了,脚趾头粉碎性骨折接不上了。”任翰林平静地说。
“说的轻巧,实际上不就是等于半个脚掌没了吗?”周晓岚心疼不已,语音里任翰林受伤比她自己受伤还难受。
“疼吗?”
“疼还能不疼吗?不过我忍得住,慢慢就会好的,不会影响我今后工作的。”任翰林心态平和,并没有把伤看得太重。
“任翰林,你还是赶紧回医院,好好疗伤,等伤彻底好了再干也不迟。”廉钰琪劝慰道。
“现在设备安装这么忙,我回来先干点轻活也行呀,干着工作我心里踏实。大家不都是这样吗?张淑娟的肋骨里还有钢屑呢不照样干吗?李长学来三线第一战就把脚崴伤了不照样干吗?李天宇、郭鸿儒休息过星期天吗?……大家都这样干,我在医院里哪里躺得住。”任翰林不是客套,他是发自肺腑地说。
“任翰林,你就放心吧,设备安装有我们大家呢。”
“不行,我得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老父亲跟我讲,解放前我们家那么穷,吃上顿没下顿的,得了病也没钱医。解放了,我的四个姐姐都上了班,家里的生活好了,公费医疗又治好了我父亲、大姐、二姐的病,我们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从小,我老父亲就教导我要听党的话,要努力工作,我是看着老父亲和姐姐的奖状长大的。现在我受了点伤算什么,为了祖国建设我就是把命搭上,我也会在所不惜。”任翰林说话时语音很轻,很平静,很平和,他绝不是在唱高调,就是他的所想。几十年后的今天他朴实的话,仍言犹在耳。
任翰林的话自然而然地引起大家的共鸣,这不是任翰林的一人所想,而是大家共同感受,和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共和国的主人,自己的家园当然要倾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来建设,为了祖国哪怕流血牺牲。
任翰林受的工伤不轻,他本来可以长时间休假,他本来可以要求组织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给予照顾,甚至可以向组织提出要求调回滨海市,回到繁华的大城市。可他不仅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而且放弃休息带着伤痛重回到生产第一线。
多少年以后,他的后代不理解他当初的决定,常常埋怨他要是当初返回了大城市,就会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改变他后代的命运,也不至于艰苦生活了那么多年。可任翰林从不后悔,这就是这一代人的情怀。
三车间党团紧紧抓住任翰林这个先进典型,深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任翰林受伤不仅没有影响设备安装会战,反而激发了大家的干劲,设备安装进行的很顺利,终于在全厂率先完成了设备安装,受到了厂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