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茂公传奇>引言 第一回 李茂出世惊动雷公 周乾传艺成就神童

引言 第一回 李茂出世惊动雷公 周乾传艺成就神童

作品名称:茂公传奇      作者:田禾      发布时间:2019-01-03 12:21:40      字数:7960

  引言第一回李茂出世惊动雷公周乾传艺成就神童
  
  主人公牟茂诗作曰:《七律•赞廪君》:
  王霸成就非天定,雄才勇谋皆过人。
  石穴来风迎宝剑,土船遏浪破迷津。
  驱邪割爱废盐女,扶正拓疆兴夷城。
  万古思荣夷水畔,大观堪慰廪君魂。
  主人公牟茂作词曰:《满江红•赞巴曼子》:
  欣闻宏篇,先朝例,一代英烈。抛头颅,挺直腰板,土家蛮夷。守土卫国宁舍命,舍身取义甘流血。将军谱,英名传千秋,传史册。
  巴公去,今来客。鸿鹄志,休停歇。演绎狼牙阵,重安社稷。临窗添烛描世界,伏案砚墨绘年月。倡团结,施南罢兵戈,烽烟灭。
  前面这一诗一词是七百年前茂公来到高歇里向家庄时,向员外给牟茂谈及古人廪君带领先民寻找生存之地、来到现在的恩施建立廪君国创下奇功,致使土家族人在此地有了繁衍生息之地,从此,廪君成为受到后世千秋万代敬仰的一代始祖;其后又有了巴曼子为保卫巴子国而慷慨献头的故事世代传扬。牟茂十分赞赏廪君与巴曼子的英雄伟绩,一时即兴《七律•赞廪君》及《满江红•赞巴爷》一诗、一词,因敬佩古人而作,故本文将此诗、词作本书的引首。
  在中国中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块地方是湖北省的西南部,她现在的行政区划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几经沧桑,这块土地上历经数千年演变,它曾经的国度叫廪君国,是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起根发源之地。几经变迁,这块神奇之地被融入在中华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历史上这个土家族分分合合,被割裂成几大块。直至今日,一块在湖北恩施,一块在湖南湘西,一块在重庆黔江,一块在贵州。但是,这个土、苗少数民族依然沿袭着他们共有的古老的民俗民风,独具特色的土家少数民族文化仍在延续——
  土家族历经数千年,不知经历多少代,自古代代有他们自己的领袖。最著名受人景仰的是廪君国君主——廪君,后来又出了个英雄将军,再后来出了若干个土司。如今本书要说的是一位七百年前——元末明初施城的一位土司,他的传奇故事至今民间尤传,后面分别道来。
  有道是:
  树高千尺有灵根,枝繁叶茂孽成林。锦绣山河千万里,璀璨文明五千年。天降民族五十六,地生百族四千姓。源远流长千万代,海阔波淼亿万顷。千峰挺拔千岭秀,万泉甘甜一泓吮。事因风水遭祸端,殃及满门害九丁。夜渡公安逢虎啸,避难逢佛随牟姓。被逼挪树能不亡?有心栽花刺丛生。颠沛流离闯蜀道,愁云弥漫黑松林。前路茫茫未可知,野岭昏昏有谁怜?劈荆斩棘过狼关,戴月披星蹬狮岭。艰难困苦不堪言,穷困潦倒尤揪心。盘亘壑岭遍寻路,柳岸花明在何村?独行险道狼群啸,孤身斗蟒土王惊。侠肝义胆金兰结,二龙逞凶冤孽生。从此别离覃宣抚,往后独行石板岭。祸不单行身染恙,大福降临遇知音。展露头角救心仪,勇冠三军夺魁人。边陲叛逆小骚乱,撼动元廷大乾坤。叛逆林间施羽箭,元军溃阵不成军。奴家兄弟操兵刃,元朝君王下诏令。茂公从此入武行,狼军阔歩踏征程。王师叛匪谁凯旋?但看传奇叙分明。
  
  第一回李茂出世惊动雷公,周乾识人成就神童
  诗曰:
  一
  泼墨挥毫侧耳惊,晴天底事起雷声。
  金戈铁马忒骁勇,滚滚烽火战鼓鸣。
  二
  争强好胜总成空,大浪淘沙鉴罴熊。
  善恶终将有定论,最终得胜义门中。
  湖北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个神奇的地方。曾几何时的王朝更迭延续了几千年。自古以来土苗聚居地历代头领都由本民族产生,他们强者登台或子孙世袭衣钵。在历史长河的众多领袖中,最受人景仰的英雄人物古有廪君、巴曼子;后来在元末明初又出了个茂公。茂公有志继承古代英雄的作为,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事迹至今被人们传送。“茂公”是一位受人钦敬与怀念的少数民族土官,是本书故事的主人公。
  茂公何许人也?他并非本土人氏,当时元朝人称他“蛮夷土司”。他是元朝夔州镇边剿抚使提携的施城宣尉使。茂公姓牟名茂,后来人们尊称他“茂公”。茂公他原本并非牟姓,他的姓氏与故事还得从元末至正二年往上溯二百年宋朝末年说起。
  话说丙午靖康二年(公元1126年),荒淫腐败的宋徽宗赵佶被掳北去。大好河山分裂破碎,国家一时乱世空前。黄河以北大片土地被完颜氏掠夺,将北宋以北版图半壁河山划归金国完颜氏所有。此时,尽管赵氏王朝另立高宗赵构为新帝,却也是换汤不换药。赵构骄奢淫逸,大臣们纸醉金迷。从皇帝到朝臣并无收复失地之良策与决心。
  由于朝廷腐败,无力抗衡金兵,宋军节节败退。出于权宜之计,宋廷赵皇帝只好将京都南迁。在此混乱局面下,普通百姓能迁徙者也纷纷跟随南下者众多。
  且说山西曲沃地方有一李姓人家,收拾家私装载车马跟随在纷纷人流中。他们来到石头城江宁府上元县五枫村住了一段时日,依然得不到安定生息,便又迁至麒麟山。这里风景秀丽,山水蜿蜒,土壤肥沃,物阜民丰,民俗和泛。于是,李姓人家便在此处定居乐业,并将身带金银财物广施于当地难民。由于李姓人家仗义疏财,待人仁厚,倍受近邻敬重。
  几度勤扒苦做,精心耕耘,李姓人家越发殷实起来。连续几代人,成了当地赫赫有名、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户。
  有道是,人怀深仁厚德,自有天佑。由于李姓人家历代行善,广积功徳,百多年以后,元朝宪中九年(约公元1250年前后),出了个名叫李文鸿的能人(官名李黼,辞职后名文鸿),人称李员外。
  李文鸿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对文武商贾,无有不通。科举应试中状元及第,彪炳御史,因武功高强任江州总兵。身逢元朝皇帝换代执政,乘机辞呈,从此隐居江湖,唯喜闲云野鹤的生活。他广交江湖名客,为人豪爽豁达;一生风骨气概,年岁九旬盈满,更是儿孙满堂;膝下育有三子:九章、万章、宪章。唯有三子宪章更是人丁兴旺,生有六子,名曰强、盛、魁、铁、英、茂。
  单说老六茂,是在爷爷文鸿太爷70寿诞这一天正午,天空红日高照,晴空万里无云,忽然平空一声天炮震撼环宇。老太爷身旁一位长髯公惊喜念叨道:“此大白天放天炮似有星宿下界,可能人间又有贵人现世。”
  话音刚落,只听见管家李阅来报:“禀告老太爷:三少夫人方才喜添贵子,要请老太爷赐名!”老太爷张口便道:“为将来我李家兴旺发达茂盛,就取茂盛的‘茂’给我第六个孙崽为名吧!”
  管家李阅高兴地回话去了。
  长髯公以为此子应验了这个好时刻,立刻站起身对老太爷打拱曰:“恭贺老太爷福临双喜。”
  老太爷高兴道:“承蒙大师吉言,这孩子午时所生,有语云:‘女子要子不得子,男子要午不得午。’这天炮响得果然是正午时候。”
  长髯公曰:“有贵人降临老太爷寿诞正午,可预见李府洪福无边,实是有善缘,也是上天馈赠,可喜可贺!”
  老太爷见说,喜在眉梢,吩咐管家李阅道:“快备双份红包,人皆有份。”
  于是,李府上下内外、近邻宾朋所有人等纷纷前来叩拜恭贺。一时间李府男女老幼更是欢天喜地,鼓乐喧天、玩龙舞狮、爆竹声声热闹非凡。为把氛围营造得更加热烈,老太爷命家人备好文房四宝,要请长髯公题写一联。
  长髯公捋须略思片刻,提笔写道:“从此国中多鸠杖;于今世上有麒麟。”
  长髯公何许人也?此人姓周,单名一个乾字,有人称他“万通先生”。他本是前朝岳鹏举之师周侗老先生第五世嫡孙,从小遵循祖训在祖辈与父辈的熏陶教导下,文词赋武、医道药学、易经八卦、天文地理、阴阳风水等无有不通。可他一身中只爱修身养性,更喜云游名川五岳,这也是祖上遗风。
  自从岳鹏举被害风波亭之后,周侗老先生告诫周氏后人:凡我后代休要去官场争名夺利,只来民间普世度人。若遇贤人则当辅以成才,可为国家建功立业。周乾先生今日见李府凭添贵子,便毛遂自荐:“待茂知事时愿将平身所学尽数传授。”说罢便要起身告辞。
  老太爷苦留道:“你既承诺愿作茂师,何以又要离去?万万不允。我李家能奉养若干贤人,难道多你一人吗?说什么也不会让你离去。”
  “非也,贫道有一要务在身,办完即回来侍教贵人。”
  李府再三留不住,先生坚决辞行,文鸿公只好再三嘱托:“先生早去早来,不要让老朽悬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李茂渐渐成长,稍大后经爷爷调教,五岁时能背诵唐诗宋词,七岁能描摹二王楷书,功力虽然不及,但能用心已属不易。
  一日,路边有一乞讨老叟,茂见,赶紧报与老太爷使人供奉食物,并将自己身藏钱物赠与。老叟感激涕零赞曰;“此子人小心善,将来福泽无穷,老叫花谢过小主人了。人小心善无须人引导,可见性格慈善家风所成,主动怜悯于人实为难得,此子大有造化。”说完竟隐身而去。
  待茂该上学读书了,老太爷心中想道:周干先生许下诺言不知几时得回,老朽只好趁骨骼硬朗,就把祖传定唐刀法传与孙崽吧。
  至此,祖孙俩每日里闻鸡起舞,练武习文,从不停歇懈怠。李茂很快便熟知了定唐刀法的要旨。一日,李茂起得迟了,忘了早练,老太爷狠狠训斥了一顿。
  李茂辩驳道:“你教我唐诗,我已能背诵;教我的定唐刀法我已经掌握,该我歇歇气了。”
  老太爷叫过孙子说道:“你别懒惰,别自满自足,要想成才,十万八千里路你才刚开始起步。我告诉你这套定唐刀法从何处传来。此系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凭这定唐刀法驰骋疆场,虽不比秦琼、尉迟等大将军神勇,但也曾凭此刀术杀遍东西南北、闯过敌阵千军万马,保得龙体登基,赢得万世英名。所以,今将此武艺传与孙崽,望今后不要懈怠,勤加练习,待时机成熟好为国效力,也不枉我李家后继有人。这套刀法分上天下地前后左右八方:上有三十三天乾招,下有一十八层地狱之坤招,中有八方变幻为八八六十四路护体防身招数。实为变化无穷、攻防兼备的武术精华,一旦熟练掌握,再加以锤炼大力神功,到达造化高深之时,小可以防身护体,大则出将入相。想当初李世民凭此功夫带领唐兵打得天下无人可敌。”
  李茂听后顿觉脸上发烫,知道爷爷苦口婆心是为打造孙崽成才,立刻有了雄心壮志。从此他奋发向上,朝夕勤学苦练,技艺逐渐精进。常与家中长哥们比试,几个哥哥斗小弟,单挑概莫能胜;当然还要百尺竿头继续奋进。
  一天天气晴明,爷爷对李茂说道:“咱们爷孙俩今日去办点事去,你愿跟我去吗?”
  “我当然高兴去,长这么大我还从未出过远门呢!”
  来到街市之中,正行走间,见对面一群人围着喧闹,祖孙俩挤上前只见几个年青公子哥不知为何事殴打一位五十老叟;旁边还有一老妇人和一芳龄女子。估计是爷仨吧。
  只见一个大约二十来岁少爷带着一群奴才对女子戏谑道:“找了多久今日终于碰着你这美人了。你爹欠我银钱连本带利已超过万贯,今日不还钱就将你去作抵押,是还钱还是把人留下,二者随你挑一。”
  只见老叟爷仨儿跪地磕头只是求饶:“不要冤枉小人……”
  见爷仨儿泪流满面甚是凄婉,李茂道:“爷爷你看那老人哭起来好惨哟,咱们救救他吧!”
  “好!”文鸿老太爷向来心善,见李茂都于心不忍了,心生怜悯;见老者直喊冤枉,知里面一定有蹊跷,便对那少爷道,“这老汉的钱由老朽替他还上,求你们放过他这一家吧。”
  话音刚落,只见那少爷横眉冷对道:“你是哪里钻出来的野老头?竟敢管起本少爷的事来了!你替他还银子?要还十万两银子本爷就放了这小娘们,不还钱只当给了彩礼钱,就以这姑娘作抵押。”
  老太爷一听,这根本不是冲着钱来的,而是要强占那位姑娘才是目的。便以好言相劝道:“这女孩儿是良家子女,你们即使想娶,也要明媒正娶,更要人家愿意才行。常言说‘强扭的瓜不甜’。你们就听老朽相劝,光天化日之下,不可以强凌弱,强占民女。”
  话音未落,只见那恶少领着那帮奴才向老太爷围了过来。老太爷赶紧叫:“孙子你且站一边去,看爷爷今天教训他们,让你开开眼界。”
  奴才们见老太爷旁边带着一个八九岁大的男孩,便气势汹汹过来要抓李茂作人质。李茂虽然不满十岁,却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头。他从生下地过秤就超过九斤二两,本已年少老成,见上来两个奴才拉扯,便拳脚并用,俩人莫想靠近。这边只见爷爷早已把那恶少打倒在地。那恶少与家奴们见老太爷看是银须飘忽,实在武功了得,再斗下去只会吃亏。那恶少不吃眼前亏,便爬起身赶紧磕头认错求饶:“望老爹手下留情,小人有眼无珠,还望老人不记小人过,从此再不敢在此生事了。”
  老太爷叫过老叟给了些银两:“你们爷仨儿赶快回家去。”
  然后对这帮恶人劝导了一番:“以后别再在此生事撒野,我这里方圆三几十里无人敢欺男霸女,从无打架斗欧、仗势欺人。想必你们是达官富豪子弟,不了解我这里乡风民俗。虽习武者众多,最是安分守己,除暴安良,历来信守乡规村约。奉劝你等早早回府,既是前来逼债,我也不让尔等空手而归,在老朽家领上银子也不枉来一趟。”
  这群恶少哪里还敢要银子?立刻磕头拜罢老太爷饶命之恩,便逃之夭夭。
  这恶少原来是城里人,他本是上元县知县秦文光的儿子,这天带着一帮混混来到郊外偶遇那爷仨儿,忽见那女子长得漂亮,便耍起了流氓手段欲强占民女,不曾想碰到了李家老爷子与李茂俩爷孙给救了。这秦少爷逃回县衙里,老思想着那漂亮女孩,却被李老太爷坏了自己的好事,心中颇过不去,便向知县老子秦文光哭丧着讲述了今日出外受李家老太爷欺侮之事。
  秦知县听闻儿子在外被欺侮,也没问根由便记下了这笔账,对儿子说道:“我儿先且忍耐些时,‘君子报仇十年不晩’,待为父慢慢想主意为你报仇雪耻便是,我定让他李家家破人亡,定为我儿出这口恶气让你满意。”
  这少爷哪里有耐心等爹找机会去报仇?便背着老子邀请了隔房弟兄秦龙、秦虎、秦锐、秦钊四大恶少。此兄弟四人自恃练有武功,年轻力壮,一贯助纣为虐,横行街市。听说乡中李家欺侮了知县叔叔的少爷便嚷嚷道:“真是反了天!‘不看僧面看佛面’,敢对知县家少爷动手这还了得!咱们定为少爷出了这口恶气。”说完纠集几十人拖枪挟棒来到李家兴师问罪。
  李家门人见许多人拖刀挟棒、杀气腾腾前来寻衅滋事,连忙报与李老太爷知道。老太爷带着儿子、孙子以及家丁庄客数十人来到前面,看见那帮人中有上次去集上被自己教训过的年轻少爷,便已知他们的来意。
  只见那少爷见了老太爷,便吆喝一声:“谁敢前去为我将那臭老头拿下?”
  秦龙应声而出:“看我秦龙去将这老家伙抓来,今日定要将他好好教训一顿!”
  这边李老太爷蓄势待发。对管家李阅道:“这帮混蛋不知好歹,今日我要再教训他们一次,快去准备绳索捆人。”老太爷见秦龙欺身扑来,将身让过,双手顺势抓住秦龙高高举起扔向身后,后面的家丁们便七手八脚将他捆了。
  秦虎、秦锐、秦钊见老太爷如此厉害,互喊一声:“咱们一齐上!”说完一群无赖蜂拥而至。
  老太爷说了声:“来得好!”手脚齐动,将三人打倒在地,一会儿工夫将三人全都绑了。少爷见抓了四个哥哥,便让跟来的恶棍们一齐扑向老太爷。只见李府的人也一齐出动,经过一场混战,以秦少爷为首的那帮恶棍全被捉住捆了。
  江宁府朱总兵见李家送来众多罪犯,一时忙不过来审问,便临时关进监牢中,然后告诉李家先回家听候消息。
  且说秦文光知县得知儿子、侄子等几十人去李家闹事被送江宁府监牢关押,连忙前去周旋。秦知县来到朱总兵府上百般求饶:“皆因自己管教不严,保证以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朱总兵告诫道:“希望以后不要再有此类事件发生。这次便且饶过吧,既是你秦家家人,就让你带回上元县自行发落吧!”
  于是一干人犯交由上元县秦知县带走。至此秦家只好将此一段恩怨藏在心中暂不提及。
  话说长髯公因事耽误,一晃走了九年,猛然间想起曾经许下诺言教李茂习文学武之因缘未了。如今九年过去,李茂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无论如何不要违背许下的诺言。于是带上罗盘下五台山直奔李府而来。
  长髯公来到李府,果然见李茂身体壮实、聪明伶俐,愿将平生所掌握一一传授。长髯公对李茂道:“今日教你《诗经》你可愿意习学?”
  李茂本已学过了,但不愿首先显露,便高兴地跟师傅颂读,不过两遍,师曰:“上午熟读下午听你背诵,过不了关不准睡觉。”
  “禀告老师,现在我就可以背诵了。”
  先生道:“你背来听听。”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葮苍苍……”先生听后非常高兴,然后又感到吃惊,思之诈道:“你以往学过了吧!”
  李茂见瞒不过师傅,便老实地答道:“爷爷教过的。”
  “那你还学过了什么?”
  “学过唐诗宋词。”
  “那我来考你,‘床前明月光’这首诗你学过了吗?”
  “学过了。这诗是唐朝人李白所作。”
  “‘明月几时有……’这是唐朝诗人所作吗?”
  “不是,这应是宋人苏轼所作,词牌《水调歌头》。”
  “行!看来已经打好了基础,孺子诚实可教矣。那今日开始先教你武艺如何?”
  “先生,我爷爷已教过了定唐拳法,我演来先生看看。”茂说完,双拳躜动,腿脚撑开,一招一式上演三十三天铺天拳进击;下使十八层地狱盖地腿攻击;又使出八八六十四路四楞八方防身护体拳。功力虽然不足,招式却也娴熟。长髯公看罢,捋须而笑。
  茂练完拳,来到先生跟前,打躬作揖道:“弟子勉强演练了,请先生指教。”
  “那好,你既学会了定唐刀法拳术,那我就再教你十八般武艺中的周式三十六路天罡七十二路地煞银枪法。”说毕,只见先生拿出一本字图兼有的秘笈来,此书上写着一十八般武艺之要诀。先生与李茂讲解一招一图的武术要领,令李茂大开眼界,从此全神贯注,聆听先生讲解;并在先生指导下一招一式地认真专研习学。
  时间不觉已过三月,茂将秘诀牢记在心。刻苦练习,从不懈怠,一条枪已使得出神入化,便来到先生跟前要求学习其它器械。先生见茂刻苦认真,于是,每三个月必教十八般武艺其中的一套。茂又学了四年,已满十三岁,十八般武术已是练得滚瓜烂熟,只是尚差些力道,还须打熬磨炼便可长进。长髯公心里这样想,然后告诫李茂道:“不可懈怠,持之以恒,习练不止,方能炉火纯青。”言毕,便来向老太爷辞行。老太爷全家哪里肯让他离开?再三挽留长髯公在府上颐养天年。
  长髯公见李府如此仁义气概,十分感动道:“老太爷是当地有名慈善豪士,必定高寿。不过,人活百年,终归西去。因此,小可愿为老太爷谋一福地,以备百年后仙体之用,趁我筋骨硬朗,打算遍寻天下名山真脉,所以恕不能留,就此别过。”
  老太爷见说,便拿出若干银两奉上。长髯公道:“也好,路上做盘缠之用,或遇有真脉吉穴我便买下留与老太爷。”
  ……
  弹指挥间,已过去三四年。自从长髯公离开李府,杳无音讯。此时,李老太爷已年近九旬,眼见身体和精力远不及前,日渐衰退。儿子和孙子们甚是担心。想到当年长髯公答应过为太爷寻找福地一事,至今尚无消息,这可难住了全家。独有李茂站了出来说道:“先生一定是遇到了麻烦难事,孙子愿去五台山,务要找到师傅为爷爷相一观好风水。”
  不说李茂晓行夜宿奔五台山而来。却说长髯公当年刚从李府出来不久,就近葛藤山中遍寻吉穴,发现此山为麒麟山,遍坡藤蔓,相互缠绕,唯有老藤一株十分独特,数丈之内似龙身盘旋绕山直至山顶,所扎根之地并无别的藤萝参杈。藤身老皮似呈龙鳞之状,蔸部接地段约有箩筐一般粗大,盘根错节直插黄土中。前面一池温泉水雾蒙蒙,此泉炎炎夏日不觉酷热,寒冬腊月不觉冰凉,致使滋润葛藤,使藤蔓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遍观后面群山纷纷奔袭而来,簇拥着主山绵延不绝,甚是气势磅礴。前面砂水均匀撒开,远山文峰凸显,三台隐隐绰绰欲将投怀。于是先生架起罗盘,测定方位。
  正在认真效对罗盘时,来了一个身材稍胖穿蓝袍戴冠之人。细观他一张申字脸形,八字眉宇下眼似三角含七分奸诈;鼻梁凸起,一张巧嘴下留着两寸三须胡茬。长髯公观察到此人定是在衙门中公干。
  这人见长髯公善观地脉,以为高人,便请去府中盛宴相待。那人自我介绍道:“我乃上元县知县是矣,本官姓秦讳文光。既请先生光临,本官知先生学问高人,愿出重金请先生为自己办好两件事,希望不要推却。”
  “官爷过奖,贫道奔波于山川田园之中,对天文地理略知一二。不知官爷要贫道办什么事,只要方便,贫道无不效力。”
  “这两件事,在先生手中是举手之劳,第一、为我秦家谋一福地,凭先生的学识一定会满足本官。这第二嘛,本官只因小儿外出无辜受到李家欺凌,被朱总兵缉押,本官花若干银两方才救得。小儿受伤至今卧床,我实难咽下这口闷气。皆因李家钱多势大,傲视本官职卑微小,故而要报李氏将小儿打伤之恨。本官在任尚不想因这些事亲自出面深究,恐遭人非议。但本官又要想将他李家弄个家破人亡。找个理由名正言顺地将李家见官,能办此事者非先生莫属。所以想请先生为我前去办好此事。”
  欲知长髯公会否接受秦知县之托,下章再叙。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