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汨罗江水静静流>第九节 情怀香了故事会

第九节 情怀香了故事会

作品名称:汨罗江水静静流      作者:清书轩主      发布时间:2018-08-24 16:47:57      字数:3019

  有诗赞长乐故事会的传承——《去看抬阁故事》:
  岁月无法把人们的记忆封存
  一个可爱的精灵,不经意间
  降临于汨罗江畔的千年古镇
  遇见了一群应该的或不应该的人
  于是,幸运成汨罗江生生不息的古典
  
  去看长乐故事哟——
  一声吆喝,挤了小巷来客
  一台故事,醉了繁华都城
  相遇的人,顾不得问候
  相恋的人,忘了温存
  
  抬阁故事与看热闹的人
  组合成一幅现代的“清明上河图”
  “谣”曾经茁壮在抬阁上
  如今故事躺在歌谣中
  1、一个传承人的故事情怀
  李阳波是长乐镇下市街故事会第十八代传人。先后当选为长乐镇第六届人大代表,汨罗市两届政协委员,岳阳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并被湖南省民间文艺界协会吸收为会员。因业绩突出,多次被汨罗市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2006年,当选为长乐抬阁故事会副会长兼下市街故事会会长。2014年5月长乐故事会被正式列为湖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阳波被授予“代表性传承人”。可谓是“光环耀眼”。
  生长在长乐街这个故事窝里的李阳波,自幼受长辈的耳濡目染,六岁就在父亲制作的故事中当小演员,十岁跟随叔父学踩高跷。后来又从师李耀南、李长根、李谡松等民间艺人,训练玩故事技法;到20岁时,李阳波的高跷能踩到4.2米,并能在高跷上做出扭、跳、弯腰、后仰等各种惊险动作。同时,他还熟练地掌握了“得胜令”、“长鼓溜子”、“狮子滚球”、“金蛇狂舞”、“喜鹊噪梅”等五种打击乐,及生、旦、净、末、丑等各种类型的戏剧人物化妆技巧。他先后创作了《刘海砍樵》、《蔡昆山耕田》、《龙凤呈祥》等20余台故事作品,成为了一个能独立完成故事设计、制作,表演等全套技能的杰出故事传承家。
  2006年他担任副会长后,负责筹备“申遗”工作。当时理事会一无会馆、二缺设备,原有的设备破损不堪,离申遗要求悬殊很大。李阳波为了申遗,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在一段时间里他曾手不释卷,捧着申遗项目书,边阅读,一边记录,有什么、缺什么,一件件熟记在心。他与会长陈范兴反复商量、研究对策、确定方案,主动向镇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请示、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缺少经费,他亲自带头捐款,在他的影响和动员下,社会有志之士、企业老板纷纷解囊,一个月的时间筹资110多万元,建成了长乐故事会民俗馆。先后举办了传承培训班10余期,培训各类故事艺人200多人。
  在陈范兴和李阳波两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带领下,长乐抬阁故事会一步步走向复兴,名声大振。先后率团参加了“北京延庆端午文化庙会”、“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中央电视台“中国年”表演、湖南卫视“国球大典”嘉年华、湖南经视“元宵喜乐会”、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北京奥运圣火汨罗传递等大型文化展播活动近50场次。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以及湖南省内共20多家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
  “国家给了我们的荣誉,我会尽绵薄之力,让长乐故事发扬光大,薪火相传。”这就李阳波的“座右铭”。
  2、“拼命三郎”吴鹏正
  吴鹏正,出生于1954年,从读小学生就开始踩高跷。后来做木匠,只要故事会有木工活就不计报酬全力以赴,哪怕耽搁自己在外做工赚钱也在所不惜。他用故事写就人生,为长乐故事的传承他竭诚尽职,贡献出青春年华,被大伙称为故事会里的“拼命三郎”。
  1988年,湖南电视台要来长乐拍“古镇狂欢”的节目。当时下市街故事会会长单新皇早在冬月就同吴鹏正、李瑞求、江松友三个分会会长商量:这次要出个新招,搞个有气派的东西,打算出108副高跷,扎上《水浒传》里的108将,讴歌古代英雄。这可是大手笔,但当时故事会没有这么多高跷,怎么办?
  最后决定:一是抓紧培训踩高跷的人;二是派人去马桥村找当时的村支书胡宪章,请求支援提供做高跷的杉木。胡宪章书记同村委商量后二话没说无偿支援提供250根杉树。吴鹏正听到马桥村如此慷慨的捐赠,激动得一拍桌子叫到“太好了!”
  第二天,吴鹏正便亲自带了一批人马上山选杉木。选能够做高跷的杉木也不是一件轻松活,因为对做高跷的杉木要求很苛严的,既要大小适宜又要材正木直,最最关键的是表面没有任何破损,保证其木质不易断裂。本来就有一双相木材的慧眼,又有从小踩高跷的经验的吴鹏正,带着几个青壮伙伴,在山上攀援挑选,一路上披荆斩棘,砍伐拖背,折腾了好几天,才选好、砍伐了一批适合做高跷的上等材料。看着眼前散发着淡淡清香的一堆杉木,脸上、手上、脚上全是伤痕累累的吴鹏正开心地笑了。
  木材运回去后,吴鹏正顾不上休息,赶紧忙着去树皮、裁材料、晾晒风干。到了腊月下旬,吴鹏正就着手没日没夜地赶制高跷。在正月初十到十二这几天,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硬是三日三夜没有上床睡觉。当第四天早晨的晨曦照进窗子时,吴鹏正抚摸着手中刚刚完成的最后一副高跷,望了望窗外初升的红日,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温暖。等老婆来叫他吃早餐时,他已经伏在做工房里一张桌子上睡得正香,怎么推也推不醒。老婆爱怜地看着疲惫的丈夫,叹了口气,到房间拿来棉袄给他披上。正月十三下午,故事会派人从吴鹏正的木工房搬走整整108副精致的高跷。
  他真的太拼了、太累了!后来人们把故事会里的“拼命三郎”这个绰号送给了吴鹏正。
  可惜天有不测之风云。2011年,只有五十多岁的吴鹏正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拼命三郎”不幸英年早逝,长乐故事人闻此噩耗无不赶来吊念。出殡那天,故事会为了悼念他,扎了几台故事为他送葬,其中有一台“拼命三郎——石秀”。
  3、故事在奉献中传承
  “故事会的事,说大是国事,说小是自己的家事”,符德新常对家人说。
  符德新住下市街照壁巷,是下市街故事会里的多面手。他搞过保管,搞过戏剧节目,扎过高踩,踩过高跷,哪里需要人手他就在哪里出现,哪里有困难就在哪里上。只要是故事会里的事,他都争着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故事会在“破旧立新”中元气大伤。很多道具烧的烧、丢的丢,已去十之七八,仅手执一项来说,刀、枪、剑、戟就所剩无几。当时市场上一是没得买,二是故事会资金也很困难。符德新心想何不来个“自立更生”呢?缺什么就发动工匠们自己。他当时是汨罗县扎钢厂的电焊工,在机修车间上班。他就利用这个工作之便,每天下班休息时间,找些钢材的边角余料制作踩板、兵械等。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有一天中午工人们都在午休,他却一个人蹲在车间里焊接一副踩板,因天气热,又不敢开厂房门,被电焊一烤汗流浃背。突然厂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厂长见符德新利用公家材料制作私人东西,非常生气,狠狠批评了一顿,还说要开大会通报处分。后来符德新反复作解释,厂长听说是为故事会制作道具,念他平时吃苦耐劳,技术好,这事才不了了之。
  从此以后,他不能在厂里私下制作了。为完成各种急需的道具,符德新就到汨罗机械厂找熟人,庆幸好在汨罗几个厂里都有长乐老乡,听说是为故事会做物件,大家都争着帮忙,厂领导和车间负责人也大开绿灯。有时符德新自己也掏钱找领导求情、帮忙,当然这也是意思意思。
  符德新就是这样利用午休或晚上休息时间,默默无闻的劳作,几年时间前前后后为故事会制作刀、枪、剑、戟等兵器及各种小物件达二百余件,如果按市场价计算要花近万元,才能买到,而符德新都是无私奉献的。
  2006年,为了参加岳阳市举办的国际龙舟节表演,下市街故事会新置了五条火龙,每条火龙十一个把子,加上珠坨共六十个龙把,放在那里一大片。符德新同志主动承担火龙保管任务,在家里填出两间房每个龙把都用塑料薄膜包着,符德新同志花上几天时间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些火龙在符德新家里一直放了好几年,直到符德新同志重病在身,才交给别人保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