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风花奇缘录(下部)>第七章9节《风花奇缘录》之一战成名

第七章9节《风花奇缘录》之一战成名

作品名称:风花奇缘录(下部)      作者:驿路风尘      发布时间:2018-08-21 07:49:22      字数:3102

  侠之大者爱国爱民!
  李亭风、东方婉儿、余怀胆、紫菱儿,师兄妹四人,眼含热泪拜别师父普济老祖、慈航老母。怀着国恨家仇离开了青林古洞,在随州荆州岳阳地界扯起了大旗,组织一枝抗蒙义军,旗号:誓除元鞑、保家卫国。
  很快前来报名的民众有一万余人,人们恨透了元鞑子。自从家乡被蒙古人占领以来,简直是人间炼狱。蒙古人草原习性生性残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虽然在战场上作战勇猛纪律严明,但是治理国家确是一团糟,对待南朝统治区简单粗暴,才不管安民止戈之策,休养生息之道。蒙古人将统治区分成四等人:一等人蒙古人、二等人色目人、三等人汉人、四等人南人。蒙古人社会政治地位最为优越;色目人(西夏、回回等官员)次之;汉人再次之(淮河以北原金人统治区各民族);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各民族)最低。
  彼时的随州岳阳地界正是蒙古人指划的南人区。蒙古人对待南人比古代奴隶主对待奴隶还凶残,野蛮粗暴,肆意践踏南人的生存权。长江和汉水流域,南方人大都以种植水稻为主,辛辛苦苦播种插秧。望着自己亲手培育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农民们喜出望外,今年风调雨顺,看来一定有个好收成。不成想蒙古人来了,看到南方四处都是绿油油的“草甸”,如此水草丰盛。呼啦啦将马儿羊群全部赶来放牧,所过之处马踏青苗,寸草不生!
  更为可恶的是,蒙古人出征打仗,从来不带粮草。一个字就是“抢”,抢完之后两个字“再抢”。抢光统治区所有的粮草后,实在抢无所抢,那就杀羊,杀完四脚羊就杀“两脚羊”。所谓“两脚羊”就是蒙古人抓活的俘虏,年老的没什么油水杀之点灯,弃之不用;年轻的男人服兵役和徭役,直到病重老死;再就是年轻妇女,尤其是有几分姿色的,不分昼夜供他们肆意宣淫。玩够之后,晚上点起篝火,将她们剥光衣服架在火上“烤全羊”,皆呼味道鲜美娇嫩。元鞑子称之为“两脚羊”。
  所谓官逼民反箍紧必炸,人们积压已久的心头怒火熊熊燃烧,就差一根导火索了。今天终于有人出面领头,而且是普济老祖陈一发、慈航老母傅秀朝两位绝世老神仙的高足。人们有理由相信四位英雄的能力,登高一呼,必定群雄响应豪杰纷起。果然聚义不到三个月时间,很多慕名前来的英雄侠女,纷纷加入义军队伍。其中有:雪山派掌门寒江雪、昆仑派掌门浅安师太、玉女派掌门回眸浅笑、衡山派掌门欣盛、大侠冷三、侠客习常子、长老劝不会、少侠忘情水,侠女糖宝宝、女侠牛燕子等等。
  有了这些个英雄侠女的加盟,义军队伍可谓如虎添翼,攻城掠寨势如破竹。收复了很多南朝失地,很快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占据了随州大洪山一带方圆三百里地盘。大洪山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势磅礴风光秀丽。横卧江汉蜿蜒荆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水陆并进。扼守汉江黄金水道以及荆襄咽喉要塞,战略地势险要。蒙古人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快。
  大洪山义军在少侠李亭风的带领下,打退了蒙古人多次地围剿。蒙古人擅长平原闪击战,和草原旋风式作战,以战马骑兵最为强悍,不擅长山地战和水军作战。李亭风针对蒙古人的弱点,利用山地游击战术和汉水轻舟战术,指挥了一场“荆门关大捷”。打得蒙古人晕头转向哭爹喊娘。有力地牵制了蒙古军的主力,迫使军力分散;有力地缓解了襄阳守军的压力,给他们增加了守城信心。
  李亭风一战显神威,声名鹊起,引起了朝廷襄阳守军的注意。守军统领吕文焕惠书一封,派人送给李亭风,规劝接受朝廷招安,保举李亭风为大将军,请求义军支援。李亭风和义军各统领商议,大部分统领表示。国难当头愿意接受朝廷编制,但是要保持自己的军队的独立性,不受朝廷指挥节制。李亭风当即回书一封,表示愿意归顺朝廷,但是我要保持自己军队的独立性。几日后吕文焕将军回信接受李亭风的意见,请求即日发兵尽快支援襄阳守军。
  
  第七章10节《风花奇缘录》之协守襄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亭风一战显神威,声名鹊起,引起了襄阳守军的注意。襄阳知府吕文焕将军惠书一封,请求李亭风少侠率义军归顺朝廷支援襄阳,李亭风和义军各将领商议,大家一致表示,国难当头愿意接受朝廷编制,但是要保持自己的军队的独立性,不受朝廷指挥节制。就这样李亭风带领万余人众来到了襄阳城外,和襄阳守军在城外会合。李亭风向吕文焕将军表示,自己的军队暂时不进城里,驻扎城外,一是为了自给自足,减轻百姓粮草负担;二是减轻朝廷军费分摊压力;三是自己的军队擅长游击战术,可以在背后偷袭蒙古人,便于和城内守军里应外合。
  吕文焕将军求之不得,暗叹李亭风少侠心思缜密,运筹帷幄,不愧为统领之才,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名垂青史。
  此后李亭风少侠带领师妹东方婉儿,师弟余怀胆、紫菱儿,分别和蒙古人在襄阳城外和樊城外展开周旋,打击了蒙古人的嚣张气焰。蒙古人恼羞成怒,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夺取襄阳,各地增援的军队源源不断地开往襄阳,短短一年之内围困襄阳的蒙古军增至10万。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南段,和樊城南北夹汉唇齿相依,“跨连荆豫,控扼南北”,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宋朝廷抵抗蒙古人的边隆重镇。李亭风深知襄阳作为战略要地,是为南朝的“国之西门”,襄阳失,则江陵危;江陵危,则长江天险无存。长江一旦失去天险,南朝则门户洞开,蒙古人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首都临安的安全。李亭风一面加强水兵操练和陆军布阵,水陆并进,常常半夜伺机骚扰偷袭蒙古人,一面密切配合襄阳城内守军的动态。希望城内守军在蒙古人和自己疲惫作战时,能够出城迎战,和我军里应外合,打他个措手不及。
  无奈此时统领吕文焕兵权受到节制,城内守军在监军郭蛤蟆的授意下,按兵不动,不与蒙古人正面冲突,跟他打持久消耗战,痴心妄想蒙古人禁不住久耗,逼他早日罢兵。
  须知蒙古人早在咸淳三年(1267年),就做好了后勤布防供应。原京湖安抚制置使吕文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竟然允许蒙古军在樊城外置榷场。蒙古人很快地沿着樊城四周筑起了堡垒,一下子断绝了襄阳的粮道。等到吕文德明白过来由于自己的失误,自毁长城引狼入室,又气又急一病不起,将统领兵权交给了弟弟吕文焕。现在的情形不是蒙古人耗不起,而是自己人耗不起了。襄阳城内守军的粮草早已经青黄不接了。老百姓屠牛宰牲,恨不得杀鸡取卵,自己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供应城内守军兵粮;希望他们有力气杀退蒙古人,来日方长。更多人家甚至拆了房屋材料,为守军生火取暖。若不是城外李亭风师兄妹常常打劫了蒙古人的粮草,不时供应城内守军,襄阳城早已饿殍遍野了。
  监军郭蛤蟆本是借尸还魂郭虾蟆转世,倒有几分能耐。传说郭蛤蟆有三件宝贝:神牛,纸人纸马和白狗。这次郭蛤蟆奉干爹贾似道之命,前来协防吕文焕将军并监军襄阳城,走的匆忙没有带来三样宝贝,所以坚守城门按兵不动。错过了几次和李亭风里应外合的最佳机会。李亭风感叹朝廷将帅无能,累及三军,但是没办法说服长官,只能独自在城外领兵抗蒙,消耗有生力量。
  元军为了尽快攻下襄阳,咸淳八年(1272年)秋采取了分割围攻战术。元将阿里海牙认为:“襄阳之有樊城,犹齿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拿下则襄阳可破也。”为了切断李亭风等援军对襄阳的援助,元军对樊城发起总攻。咸淳九年(1273年)初,元军分别从东北、西南方向进攻樊城;忽必烈又派遣西域回回炮匠至前线,造炮攻城。元军烧毁了樊城与襄阳之间的江上浮桥,使襄阳城中援兵无法救援,樊城完全孤立了。叛将刘整率战舰抵达樊城下面,用回回炮打开樊城西南角,进入城内。南宋守将牛富率军巷战,终因寡不敌众,牛富投火殉职,偏将王福赴火自焚。余怀胆和紫菱儿率领援军,虽然力竭救援,终因无力回天,樊城陷落。余怀胆身受重伤,紫菱儿驮着师兄突破重围,绝尘而去。
  李亭风得知消息,已然施救不及,悲愤不已。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帮助吕将军守住襄阳城,等待朝廷援军赶到,一鼓作气打退蒙古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