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作品名称:院里院外 作者:赵兴华 发布时间:2018-06-25 15:59:31 字数:3393
陈燕春觉得总这么冷战不好,既影响工作,也让所里的人看笑话,更重要的是让婆婆跟着着急。陈燕春很孝顺,婆婆心里别扭,她心里愧得慌。这天下了班,陈燕春顺路买了半斤肉和一捆韭菜,让杜文泉跟她一起包饺子,为的是跟杜文泉心平气和地聊聊。
陈燕春和好了面,对坐在炕沿看报纸的杜文泉说:“你擀皮,我包。”
杜文泉愣了下:“你不是嫌我擀得不好吗?”
陈燕春:“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擀,学。”
杜文泉:“好,我学。”说着,放下报纸,抄起擀面棍。
陈燕春夺下擀面棍:“又不洗手!”
杜文泉:“事儿真多。”说完,出去了。
陈燕春笑了笑,没说话。
杜文泉洗完手进来,开始擀面皮。陈燕春看到他笨拙的样子,忍着笑,耐心地教他。
陈燕春:“咱俩都上班儿,你不学做饭可不成,万一我加班儿,就得让咱们饿肚子。”
杜文泉:“我没说不学啊。”
陈燕春:“你不是盼着要儿子吗?就更得学了,到时候按你说的,孩子生一大堆,我一个人可忙不过来啊。”
杜文泉:“你放心,只要咱儿子一降生,我绝不再让下厨房,你就负责带儿子,家务活我全包圆儿。”
陈燕春:“这可是你说的。”
杜文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夫妻间就是这样,不管有多大矛盾,只要有一方主动示好,另一方就顺着台阶下来了。陈燕春跟其他女人一样,也希望和和美美地过日子。看到杜文泉有了笑容,心里也就没了委屈和怨气。
陈燕春:“对了,忘了跟你说了,二愣子哥给咱家打了几节烟筒,我给钱他死活不要。说是你总照顾他,送几节烟筒还给他钱,那不是骂他嘛。”
杜文泉收起笑容:“你收下了?”
陈燕春:“我不收,他硬留下了。”
杜文泉:“这怎么成?”说着,放下擀面杖起身。
陈燕春:“你干吗去?”
杜文泉:“把烟筒还给他。”
陈燕春:“他既然执意要给,你再送回去,不好吧?不就几节烟筒吗?”
杜文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知道不?几节烟筒不是小事,咱绝对不能开这个先例;况且咱家的烟筒还能用,还是让他送给别人吧。”
陈燕春:“你……”
杜文泉:“媳妇,咱们是干部,可不能占群众的便宜。”
杜文泉拎着三节烟筒来到二愣子的摊前,二愣子正低头干活。杜文泉把烟筒放下,二愣子才看到他。
二愣子:“兄弟,你这是……”
杜文泉:“二愣子哥,你听我说,这烟筒我不能要你的。你辛辛苦苦干一天,也未必能挣出这三节烟筒的钱。”
二愣子:“你这是拿我当外人,还是看不起我这个穷哥哥?”
杜文泉:“不是的,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你不能让你兄弟我犯错误啊。我是咱这片的所长,我要是收了你的烟筒,别人再送别的我收不收?收了,就事儿大了啊!”
二愣子:“我不管别人,我这点心意你必须收。不收,就是嫌弃我,往后就别再叫我哥,我也不敢再高攀您这位大所长。”
杜文泉:“你千万别生气,我啥时候嫌弃过你啊!别说我只是个小所长,就是当了局长,你还是我哥。”
二愣子:“那就少跟我扯里根楞,把烟筒拿回去。”
杜文泉掏出一沓钱:“行,我拿回去可以,但是我得把本儿钱给你,人工钱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要是不拿着,我真不能要。”
二愣子:“唉,多大点儿事儿啊,你可真够事儿妈的!”
杜文泉:“呵呵。”
杜文泉把钱放下,拎起三节烟筒走了。
一个混混走过来,蹲下身看杜文泉留下的钱:“哟,三节烟筒,丫的就给这么点钱啊?”
二愣子不耐烦地:“你懂个屁!”
混混:“你也就跟我犯横,见了当官的就认怂。他不就是个所长吗,你就连个屁都不敢放。我也给你这么点钱,你卖我两节就成。”
二愣子用锤子敲了下混混的胳膊:“瞅你这德行,你也配使烟筒?你买得起煤球吗?滚,别耽误我干活。”
杜文泉拎着三节烟筒直接去了后院,正好碰到周霞到后院拿东西出来。
杜文泉:“小姑奶奶。”
周霞:“哟,这是给谁打的烟筒啊?”
杜文泉:“魏大哥家的烟筒去年就凑合用的,今年再不换就……”
周霞:“不愧是当所长的,就是关心群众。我说泉子,你可不能这么偏心眼啊,我这屋的烟筒也有沙眼儿了,是不是也帮我换换呀?”
杜文泉:“您就甭寒碜我了。您家财万贯,不稀罕这个。”说完,来到魏家门口,“魏大哥,在家吗?”
魏全友夫妇先后出来。
魏全友:“兄弟,有事儿?”
杜文泉把烟筒放在窗台下:“二愣子哥给了几节烟筒,我们家的还能用,你们先换上吧。”
魏全友:“甭介,我们家的还能对付一年,还是……”
魏大嫂:“是啊大兄弟,挺贵的,还是你们自己用吧。”
杜文泉:“你们就甭跟我客气了,天快凉了,抽空换上吧。”说完,转身回了前院。
周霞溜达到胡同口,打算买包糖炒栗子,偏巧人家今天有事关门早。
蹲在店门口抽烟的混混见周霞失望地摇头,便笑着说:“小姑奶奶,要不我到别的地方给你踅摸去?”
周霞:“呸,上回让你帮我买包瓜子,你兔崽子吃了我大半包,还想吃白蹭儿啊,姥姥!”
混混:“越有钱越抠门儿,你们周家大院里的人都这德行。”
周霞:“你要是再敢胡说,我让杜文泉抓你进局子。”
混混:“您可甭跟我提他了,屁股眼儿插鸡毛——不是什么好鸟儿。刚才买人家烟筒只给人家本儿钱,我都替他寒碜。”
周霞:“你说啥,他只给了本儿钱?”
混混:“不信你问二愣子呀。”
周霞撇了撇嘴:“哼,道貌岸然的东西,当官才几天啊就敢敲竹杠,我吖吖个呸!”
周霞扭着屁股走了,她找地方下馆子去了。今晚上周广源和韩玉萍带着孩子回娘家吃立冬饺子去了,周霞自己从不做饭。
因为韩玉萍的父亲担任商会会长,也算是享受特殊照顾,韩家大院并没有住进外人,韩玉萍的父母也继续使用着厨娘和丫鬟,这在京城里已经不多见了。所以韩玉萍的父母从不说共产党不好,公开场合还夸赞共产党开明。厨娘和丫鬟早就把饭菜准备好了,周广源和韩玉萍一进门就坐到了餐桌前。
韩母:“你们也没个厨娘,哪能吃得好啊!”
杜文泉:“妈,您不用担心我们,想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吃得不差。”
韩母:“别瞒我啦,大前天我在大栅栏碰到小姑奶奶了,见她瘦了不少。她说一顿饱一顿饥的,能不瘦吗?”
周广源:“您甭听她的,她嘴馋,又没人专门伺候她,自然胖不了。”
韩玉萍:“妈,您就放心吧,广源不会让我亏嘴儿的,我想吃啥,他从不心疼钱。”
韩父:“广源,那个杜文泉没再为难你吧?”
周广源:“没有,各过各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
韩父:“那就好,现在是人家的天下,能忍就忍,不要跟他较劲。”
周广源:“爸妈放心吧,只要他不是太过分,我都让着他。其实他人不坏,就是脾气大,我不会跟他计较的。”
韩母:“要不你们搬过来住吧,这边清静,我还能帮着玉萍带孩子。”
周广源:“不用了妈,我们要是过来,剩下我小姑一个人哪成?她跟杜文泉犯相,闹起来不好收场。”
韩玉萍:“可不是吗,小姑爱较真儿,要不是我们劝着,十回都干起来了。”
韩母看着丫鬟怀里的孩子:“那你们就勤回来,我和你爸都想孩子。”
韩玉萍:“嗯,以后我们一到大礼拜就回来。”
周广源:“爸,您听话匣子的广播了吧?这美国一从仁川登陆,会不会影响到咱们啊?”
韩父:“肯定会影响啊!唉,这才安生没两年,闹不好还得打仗。”
周广源:“都说美国是冲着咱们来的,咱们想躲也躲不开呀。”
韩父:“是啊,我昨天还跟你妈商量呢,要是真打起来,咱们就迁到香港去,那里安生。”
周广源:“想走也不容易啊。”
韩母:“是啊,咱两家都是上百年的基业,就这么扔了,哪儿舍得下哟!”
韩玉萍:“要我说,能走还是走,咱就把值钱的带走,到了那边再重新打鼓另开张呗。”
周广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我听说,现在想去那边也难了。”
韩父摇摇头:“是啊,尤其是你们,有家人在台湾的,就更难了。”
其实,周广源哪儿都不想去,他觉得哪儿都不如北京,而且还因为陈燕春在这里。虽然跟陈燕春没做成夫妻,但他心里忘不了陈燕春,能经常看到陈燕春,他心里就不觉得空落。韩玉萍肯定是想离开,只要陈燕春还在周广源的视野之内,她就有危机感。
虽说嫁给了周广源,又有了孩子,周广源不会再有非分之想。但是男人的心是管不住的,周广源几次在梦里喊陈燕春的名字,杜家那边只要一有动静,周广源便魂不守舍。这些都让韩玉萍心里不踏实,甚至很焦虑,没有哪个女人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心里还有别的女人。韩玉萍只是不敢说,她非常了解周广源,你不说,他反而能克制自己;你要是总唠叨,他兴许会变本加厉。
厨娘上了最后一道菜,这是韩玉萍最喜欢吃的拔丝山药。韩玉萍先给周广源夹了一块,周广源蘸了下凉开水,放在嘴里。
周广源:“太好吃了,比我在馆子里吃的还好。”
韩玉萍:“我没说错吧?吃了我家做的,保准你不再到馆子去吃了。”
周广源:“嗯,不去了,想吃了咱就到爸妈这里吃。”
韩母:“那就多来,只要能买到山药,就做给你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