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作品名称:京门会战 作者:李智树 发布时间:2018-05-25 20:52:46 字数:3170
回到宿舍,先由温书记简要通报了情况:最近指挥部是开了一系列的会,内容可不是所谓研究上新疆会战的。他说:“你们想想看,我们到京门屁股还没有坐热,就上新疆,有这种可能吗?这几天开会主要是研究调资问题,从58年到现在整整19年,快20年了没有动过工资。58年参加工作的,二级工到顶,有的同志都有了两三个孩子了,每月就拿六十四块九,实在困难得很呐!这次调资重点是解决‘五八二’,也就是58年参加工作的二级工。但又有个总指标限制。哪个单位的老工人多,哪个单位的调资指标就紧张,我们指挥部就属于这种情况。工作做不好,影响情绪不说,还可能出人命呢!总部在一个基层单位搞试点,就出了问题。一个女工,中专毕业,工作积极主动,在基层队当预算员,年年是先进工作者,可近两年由于她能歌善舞,能写会画,很有特长,所以团委借几个月筹备会议,刚回岗位干个把月,工会又抽她参加文艺演出队,刚演出完回单位,政治处又借她办展览……。结果,这次调资,机关部门了解她,但没有她的编制,也就没有她的名额;基层队有她的编制,可人家说,她一年在本单位上不了几个班,很多职工都不认识她,所以怎么给她评级。甚至说些不三不四、不冷不热的话‘领导看得起你,就让领导戴帽给你下指标嘛’、‘机关了解你,就让机关给你评嘛’结果呐,领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写了个遗嘱,一百个想不通,在宿舍里上吊自杀了。给人家的父母没有办法交待。为了把工作做细,保证不出问题,我们才层层开会,统一思想认识。没有想到,却被一些人用来作为队伍调新疆谎言的依据了,你说可气不可气。”
邹德欢、金克木、郝刚思想上的疑团算是解开了。
接着,邹德欢代表工作组的三名同志将井队的情况,重点是队伍思想动态分析进行了汇报,顺便也把队长王同庆家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汇报。
温源耐心听完邹德欢的汇报,拧紧眉头不做声,足足过了有五分钟的时间。他在思考:原来曾经研究决定,要把留守在老油田的随矿家属年底前全部搬过来,起码把井队骨干的家属首先搬过来,可现在预定时间都过了几个月了,一些有头有脸有活动能力的人家属、子女早都过来了,象王同庆这样兢兢业业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同志,家属、子女却仍然留守在那里,遭受分离之苦,实在是自己的失职啊!
邹德欢、金克木、郝刚只觉察到温源气色非常不好,但不知他在想什么还是身体不舒服,于是都不敢吭气。
温源看了看表,声音很低地说:“最近我们有四五个同志跑回老油田去了。有的是不适合会战单位太过紧张的军事化生活;有的是家属在老油田所在地地方部门工作,一时半会调不过来,夫妻分居问题眼下解决不了;有的是本人有点工作特长,老油田基层单位不愿放,扯后腿扯回去了。据了解,这些同志回去之后,都通过门道上岗工作了,工资这边停了,人家那边发着。这个工作要不抓紧做,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打退堂鼓,当逃兵。所以我琢磨着组织一个回访工作团,到老油田回访领导,慰问家属,检查纪律,动员返岗,解决遗留问题,宣传会战形势。我看就让同庆参加这个回访团。一是做工作有说服力,按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打退堂鼓,他是最有理由的,可他连给组织说一声都没有,硬是自己默默承受着,工作干得比谁都出色;二是公私兼顾,也体现组织的关怀。准了假,来来去去要花费一大堆,本来他就很困难,无助于解决他的家庭困难。公私兼顾,吃住行都有人管,还可以报点出差补助。至于返回的时间,对他可以不做统一要求,什么时候把家里的难事办妥什么时候回来,无非是你们几个多操点心,工作组迟几天撤回。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那再好不过了!”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道。
温源从32001队开完职工大会回到基地,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他心里特乱,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到办公室,让通讯员找来应榭,了解一下追查谣言的情况。
应榭正好就在办公室。几天的查访工作和抽茧剥丝,那个整得人心惶惶谣言的情况终于水落石出,而且趁着清静,他整理出一个初步报告,总算是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正要回去休息,通讯员来叫,便一同来到温源办公室。
没等温源问起,应榭就笑着说:“知道你的脾气,这不,刚刚弄出个眉目,正想着找你汇报呢。”
应榭头脑里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将这几天的工作,一五一十讲给温源听。
工作进展比较快,也比较顺利,基本上算是查清了。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涉及到68人。最早制造这一传言的是一名小学教师和一名基层队卫生员。小学教师叫王彦,卫生员叫方戈经,两个人都跑回老油田去了。他们约定时间收拾行李时,被几个同乡发现,前去送行,其中有人问他们俩,你俩工作岗位都不错,好好的不干跑回去干啥?
他俩有意无意地找理由说:“京门会战的核心在潜山镇,我们指挥部是搞外围勘探的,搞了这么长时间,除了搞到兰1井构造这块臭气,其它区域什么成果也未见到,说不定哪一天石油部一纸调令,就调上新疆呢!”
为他们送行的几个人中有一个叫“铁叫子”的安装工,在中午就餐时,无话找话地对围聚在一块的工人说:“听王彦和方戈经讲,石油部已下了调令,要调我们指挥部上新疆塔里木呢!”在场正好有一位拉安装工上井的运输大队司机,名叫张小四,边吃边插话说:“难怪我今天上午到机关办事,指挥部领导关着会议室门开会,人事劳资、组织干部上的人也都集中在作战室开会,我推开门一瞧,会议桌上堆满了材料,他们正在对名单哩。一见有人推门,立即变成了哑巴,一个个神色紧张,一个干事窜过来一把将我推出门,嘴里嚷着‘你要干啥,你要干啥!怎么不敲门乱往屋里窜?’原来他们是在研究搬迁方案哩,怪不得那样神秘兮兮的!”
就这样你传他,他传你,越传越邪乎,传出了这样一场风波。有的基层干部也跟着瞎吵吵,有一名姓钟的指导员当时就在场,听到这些传言既不核实又不汇报,更不制止,饭碗一放自己当起了‘小广播’,走到哪吵吵到哪,我们狠狠批评了他。
除了那个姓王的老师、姓方的卫生员已回老油田,暂时无法找到外,这边能找的我们几乎都找到了,绝大多数态度都比较端正。
应榭细高个,在部队里当过十多年作训参谋,转业到石油单位后,一直在机关工作,当过宣传科长、组织科长、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平时常穿一身海蓝色中山装,整洁挺拔,连风纪扣都扣得严严实实,从不含糊。戴一副金丝边近视镜,大背头梳得光光亮亮的,很有领导风度。办公室让秘书、干事或通讯员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每天早晨上班,进办公室第一个动作就是用左手抓着墨水瓶盒,右手食指在墨水瓶盖四周轻轻一摸,然后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看有没有灰尘或者污垢,若有,就一天不高兴。所以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十分谨慎仔细,一点都不敢马虎。要讲不足,那就是语言不多,但说一不二。因此不论机关干部还是基层领导,都有点怯他。温源和应榭京门会战以前没有共过事,相互不了解,到京门会战在一个班子里共事,温源对应榭吃不准,感觉是文质彬彬的,不爱多管事,呆机关多,下基层少,作用不是太大。可通过两件事他彻底改变了看法。第一件是,会战初期,为解决职工医院用水和喝开水的问题,他专门召开了常委扩大会,形成了决议,但在预期十天到期时检查决议执行情况,不落实,他生气太过,有点失去理智,竟然对班子主要成员拍了桌子骂了娘,是应榭提出“开现场会,‘常委一班人’到医院挑水,抓工作作风”的建议,恰到好处地为他挽回了面子,撑起了下坡的台阶。第二件就是这次追查谣传,涉及到近万名干部职工和家属,落实风源无疑是大海捞针,难度可想而知。他虽然做了认真追查的部署,但到底能有多大效果,自己心里并没有底。实在落实不了,那也只能层层开会辟谣了事,还能怎么样?可应榭同志居然仅仅用了一天时间,搞了个水落石出。既挽回了影响,又刹住了歪风。这就是能耐,就是过硬的工作作风。他暗下决心,在近期召开的季度党委扩大会上,要好好讲评一下这件事。同时确定,由应榭担任回访团团长,请回从会战前线开小差的数名干部、职工,全权处理与老油田的未尽事宜,慰问留守处的职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