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蹭课
作品名称:客往何处去 作者:桑子 发布时间:2018-04-08 09:00:02 字数:3090
和国内的本科阶段大不相同,研究生每周只有四门课,其中这学期有两门必修课,以及两门选修课。
每周四门课,这个数字看着似乎很少,可事实却是,如果一学期选五门课,基本就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早在选课时,“小米”(学院行政秘书)就发邮件提醒大家没事儿就不要选五门课,不然我们可能会过得很惨。
“课这么少?你要不要这么爽。”正式上课后不久,有一天下课后我在图书馆看论文写笔记时,和我班长微信聊了几句。
“嗯……很爽,我每天都在写作业看paper(论文)……反正开始上课一周以来我每天都在泡论文,不然作业不会写……”
教授们会发paper(论文)给我们,当然啦,他们不会强求我们必须看。然而事实是如果课前不看,上课往往会一脸懵逼;课程规划上,他们都会给我们一些参考书目,看不看都是自己的事儿。这里不是中学,一切全凭自觉,老师根本不会追在身后逼着我们学习;这里也不是新兵连,不会有班长逼着你一字不差地背诵“小白本”,更不会为了这东西每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
“你不要打击我,我还在想以后要不要也出国读个研。”算一算,我班长还有一年也要退了。我申请上英国的研究生后,她有一回还来咨询过我关于考雅思还有其他的申请事项。
“这还只是第一周哦,昨天晚上那门课,老师直接扔给我们100多页的文献,要我们看完后写500个单词以内的review(读后感)!500个单词我还真不知道从哪儿下笔啊摔!”我在结尾发了个“哭”的表情包。
开学第一周,除了数不完的文献外,最让我感到有些惊奇的教学差异,莫过于对作业字数的要求。我印象实在是太深刻,原来读本科时,老师布置作业或是论文时,对于字数的要求往往是“不少于XX字”。比如说课程论文吧,老师要求不少于5页,学霸们往往能朝着10页以上写去,而像我这种词穷的人永远无法理解她们是如何写这么多的字数。
但是在这里,老师对于作业的字数要求是反过来的:在XX个单词以内,并且他们会事先规定好页面尺寸、字号大小与行距。但是呢,用500个单词把100多页的文献内容作个评价与讨论,即便词穷如我,也着实觉得有点难了。短话长说真的很容易,把一句话拆成十句话说,再灌灌水,一下子字数就飚上去了;但是长话短说,着实难度更高。
“那你每周除了上课写作业,就没别的安排?”班长问我。
“做饭算么?刷牙洗脸洗澡算么?还有准备旁听算么?”
就在前天上语音学的课时,老师给我们安利了一下言语治疗系的基础入门课,这门课可以让我们从比较偏实践的方面去应用课上的语音学知识。
结束聊天后,我后知后觉地想起我得去查一查听力学系的课表,然后发个邮件问问任课的老师能不能去旁听。
一查,我发觉老师所推荐的那门课,新学期的第一次上课时间就是明天早上。现在才四点多,老师应该还没下班,发个邮件过去询问一下,或许还来得及。第一堂课可是入门的,对于我这种菜鸟而言,当然最好是能从入门课开始听啦。
半小时后,听力学系的老师回复我了:非常高兴你对这门课感兴趣,你可以直接来听。同时你尽快联系我的教学助理Haneda,告诉他多打印一份上课使用的讲义还有辅助材料。明天见!
在邮件的结尾,他附上了教学助理的邮箱。
我们的每一堂课都会配有一个教学助理,通常是由研究型硕士或者是博士生来担任,全职的教学助理很少见。
邮箱的名称告诉了我这位教学助理的名字:JustinHaneda。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学校邮箱,而学校邮箱上会显示我们的名字。Justin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英文男子名,中文通常音译为“贾斯汀”,但是他的姓氏Haneda,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英文姓氏。
前几日我都几乎睡到自然醒,可为了“蹭”这堂课,我起了个大早。就在起来的时候,我听到了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音。
打开房门时,我迎面看见了Kenny端着一盘沙拉,还有一杯酸奶出来了。
“大早上的吃沙拉呀?”我有点惊讶。在我的认知里,早餐似乎不大适合以沙拉为主食,怎么着也得吃些热腾腾的东西。
“昨天吃多了,今天我想减肥了。”她客套地一笑,表明她没有兴趣多跟我聊下去。
朱谦苓说,她起初搬进来时,Kenny就是这样,每天只是客套打招呼,一开始就把界线划得很清楚,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她压根就没打算跟我们俩当朋友吧,顶多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人。
Kenny很快吃完了早饭就出门了,我则在厨房捣腾起了早饭。
“她每天都起得好早我跟你说。”这时候,朱谦苓走了进来,“如果她不做早饭还好,她一旦做早饭,不知道为啥,厨房的动静就很大,我每天早上都要被她吵醒,醒来后就很难睡着。”
横竖是睡不着了,朱谦苓索性也开始做早饭。
“我怎么啥都不知道?”我一脸懵相,怀疑起我和朱谦苓究竟是不是生活在一个时空,“我每天早上都睡得跟猪一样。”
实际上,从退伍回来后一直到现在开学,我几乎过了快一年不知何为早起的日子。反正准备出来读书,我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宅在家里准备各项申请材料。
“我睡眠质量比较一般,她动静又大。”朱谦苓似乎有点怨言,“就厨房里哐当声很响。”
起初,是Kenny在留学群里发了招舍友的广告,然后朱谦苓就联系了她,之后就捎上了我。据说,朱谦苓一开始似乎还和她挺说得来的,结果没想到当了舍友,居然就成这样了。
“忍忍吧忍忍吧哎,”我捣腾好了牛奶麦片粥和果酱面包,“我能说我本科和在新兵连时都遇到过很奇葩的室友么?”
都说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有些室友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可有些却不能。
“我本科有个舍友,她和她男朋友异地恋,每天晚上都要跟男朋友聊天聊到半夜十二点,我们另外三个人晚上根本甭想早睡。有一次我上铺室友忍不住说了她几句,结果她居然反过来说,都怪她自己睡眠质量不好。”说到这儿,我默默翻了个大白眼,“再后来我也很委婉地提醒了她。结果有一次,我另一个舍友无意间听到她跟男朋友吐槽,说我脾气不好不能容人!”
就这么在吐槽中吃完了早饭,我背上了包出门。9月的英国,空气中已经荡漾着有些刺骨的秋凉,似乎初冬已经在不远处招手。大早上的阳光仿佛自带柔光的滤镜效果,为街道蒙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朦胧。
“早上好呀,去上课么?”在走往公交站的路上,我又一次遇到了那位日本老人。
“对呀,您这是去……”我停留片刻,和她打招呼。
“出去散个步,每天早上我会早起出去走走。”
现在还不到九点,此时的学校似乎比下午时分要安静许多。古典的建筑沐浴在柔和的阳光之下,不经意间会让人错以为走进了教堂。有些斑驳的石砖早已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正在默默无闻地注视着来来回回的学子。
穿过了一条有些幽暗的长廊,走上石阶来到了二楼,我来到了课表上所说的那间教室。教室里已经坐了五六位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小声交谈着明星八卦。
别看建筑的外表十分古典,教室却是丝毫不老旧,甚至还有些“高大上”。这间教室并不大,撑死了只能容纳三十个人左右,显然这会是一堂小班课。我来得显然有点早,因为课表上说这堂课九点半才开始。我挑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趁着等的空档,我翻开了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准备看一会。这本书是我从国内带过来的,我深知英国书价之贵,所以来前就准备了几本自己想看的书,毕竟有些书图书馆是真的借不到。
正看着序言时,我的身后似乎有一阵动静,紧接着身侧隐隐刮过一阵凉风,一抬头,看到了一个男孩走到了讲台边,开始捣腾多媒体设备。看样子,他估计就是这门课的教学助理了。
这男孩儿也是一张亚裔面孔,乌黑的短发。看到他的脸时,我不觉联想到日本著名的花样滑冰运动员、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冠军羽生结弦——长得有些像是日本漫画中的人物,只是不同于羽生结弦有些偏阴柔的俊美,这个男孩儿的五官更加棱角分明。
“testing,testing(测试)。”他对着讲台上的小话筒小声试音时,我听到了他有些低沉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