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酸涩岁月》序言
作品名称:难忘那酸涩岁月 作者:世荣 发布时间:2017-10-30 06:34:10 字数:4039
人们常说“最平凡的人”、“最普通的人”或者“最底层的人”。本书一号主人公季欣荣就是这样的人。他在青年时期没能入团,成年后没有入党,他的“政治面貌”只戴过红领巾。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明他的“平凡”、“普通”与“底层”,那么他直到退休还是工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连班、组长都没当过”,应该足以说明他的“平凡”、“普通”与“底层”了吧。
大家会问了:这么一个最平凡、最普通、最底层的退休工人,有什么值得你花这么大的精力、用几十万字来写他的?后面我就告诉大家。
一句话:季欣荣身上有些小传奇故事。为什么说“小传奇”呢?因为他是小人物,他身上不可能发生轰轰烈烈的比如“匡扶济世”,“威震华夏”般的故事。他的“小传奇”是:
他只读到初中毕业的书,没有进过高中的门。可是他后来在他工作、生活的地级市的中学、技校、师范学校以致师专讲课,举办讲座。他感到自豪与荣耀的是,和师专中文系几个教授坐在一起侃侃而谈。一个教授还为他削苹果。
他的作品经常在县,市,省级报刊上发表。他老家所在的青山县文联主席写信给他,说他的名字可以载入《青山县文化名人录》。这部“名人录”由县文联主编。文联主席有发现和推荐原籍青山县的人才的义务。
市电视台搞活动,招一百个人唱歌。性别与年龄不限。他瞒着家人去电视台报名。试唱了两首歌,竟然得到了写着36的卡片。就是说他被“录取”了。下次正式登台录制,他排在36号。后来他演唱的《草原之夜》和《九寨之恋》向全市人民播出了。他兴奋地打电话通知老同学和老朋友听他在台上唱歌。
千里之外的在校初中生写信给他,请他写一句勉励的话语。学生在信中夹寄了十块钱。他情绪饱满地写,然后满腔热情地把十块钱一起寄回去。
儿子生儿子了。他和老伴去深圳带孙子。他注定是个不能沉寂的人。要过年了,他应邀为所在社区业主免费写春联。他站着、弓着身子,九个小时写了两百幅春联。看着老人喜滋滋地把墨迹未干的春联捧回家去,他乐呵呵的。站直了才感觉腰疼。他揉两下腰,赶紧去社区报“春晚”节目:独唱《儿行千里母担忧》。后来他忽然感冒了,不要说唱歌,话都不能说了。他只好改为舞太极剑。
社区一些老头老太见面喊他“老师”、“先生”。问他退休前是不是老师或者教授? 他说他是个退休工人,老初中生。老人摇头说:“难以相信。”
广东番禺一个年轻人请他写四个字:“厚德载物”。问他要多少钱?他说:“你喜欢,说声谢谢就可以了。”年轻人问他喜不喜欢烟酒?他如实告诉:“我是戒烟禁酒的。”年轻人说:“那我请你带上夫人,在全国范围内选一个你们喜欢又没去过的地方玩一个星期。费用我全包。”他说:“我的字不那么值钱的。”年轻人再三邀请,不是讲客气。他最后答应:“那我来你那里看看吧。互相认识一下。别的地方不必要去了。”年轻人陪他在广州玩了两天。
有一年过春节,市政府办公室罗主任受市长委托登门看望他。罗主任不知道他的住处,请他单位的领导带路。他单位的领导绝对百分百的莫名其妙。因为他在单位是个没人重视的小人物。
后来市长打电话慰问他。
他配合共青团市委“五四”青年节的活动,展出几十幅作品。一些大中学生看了,邀请他轮流去学校展出。他向单位领导请假,领导说:“这是你个人的事。请假可以,不过只能请事假。”请事假要扣工资的。他火了,心想:请事假我还要请示你么!他去市政府办公室找黎主任。黎主任马上打电话,对他单位领导说:“季欣荣同志举办高雅的展览,是有益于社会的好事。大家都去看他的作品了,打架斗殴的都会减少。同时也是你单位的荣誉嘛。起码他的展览前言就写了他是你单位的人嘛。”单位领导诺诺连声。其实黎主任说的话单位领导怎么会不明白呢。他知道单位领导在答应黎主任“好好好”的时候,心里恨死他了。他就知道黎主任会支持他。他明白“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道理,他就是要黎主任压着单位领导点头哈腰答应他搞展览。他在各大中学校巡回展出四十多天。他不急于回单位,反正工资照拿。他喜欢听朝气蓬勃的学生喊他“季老师”。他还品尝了被学生轮流围住合影的“明星”感受。
他的初中老师尹斌后来官至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市委政法委书记。他这个老师退休后想写本回顾自己几十年为党和人民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的书,书名《萦怀》,给后人留下一份精神财富。这本来不是稀奇的事情。奇就奇在他的老师有那么多的部下愿意为他效劳,他的老师一概婉拒,把书稿的修改、润色、整理,加上题写书名,再加上作序,都托付他。他也如期完成了。当然他完成得有多好,只能由该书的读者评价。不过起码这本书的作者在前言中由衷地感谢了他。他这位老师后来告诉季欣荣,一些老同事老部下看过《萦怀》后,大概觉得一个市级领导写书请连党员都不是的学生作序,有点匪夷所思吧,竟然问老部长老书记:能不能认识一下您这个属于无名小辈的学生?他读了多少书啊?作为季欣荣过去的老师,笑呵呵地回答说:我这个学生啊,只读了初中的书。他真正是自学成才的!
季欣荣写了份六千多字的材料。市委书记一口气看完,然后利用周末打电话约他去“认识一下”。见面后,市委书记跟季欣荣亲切握手,亲自给季欣荣端茶。然后请季欣荣对他题写的“城东公园”四个字做点评,特别强调不要说奉承话,要说缺点。季欣荣后来自豪地对朋友说“我跟中央委员亲切交谈过”,就是那个市委书记。不过他搞了时空上的“混淆视听”,和他亲切握手的市委书记是后来官至省委书记、中央委员的。如果当时是省委书记和中央委员,季欣荣的手恐怕就没那么长了。
1993年12月20日。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庆典在韶山举行。一级安保。以韶山为中心,方圆五公里所有道路设卡,禁止车辆通行。季欣荣带着女儿女婿,艰难地躲过沿途保安,到达毛主席故居前。年轻英武的江西籍武警战士挡住他说:“老同志啊,你敬仰毛主席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可是今天不要说你,就是你们市长来了,我也同样不能放他进去。”后来季欣荣对这个身高一米八,帅气得令姑娘们惊讶的武警说了一句话,他们爷儿三个由毛主席故居的武警排长当贵宾接了进去。季欣荣和女儿女婿在韶山宾馆免费住了五六天,天天和武警战士一起吃饭,也是免费的。比免费吃住更重要的是,他拍摄了几张非常珍贵的照片。
他二十岁以前当过代课老师。二十七岁那年打赢了一场已经判决了他的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人命官司。这场官司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农民,另一方是当时称之为“县团级”的煤矿。他帮的是那个农民。他把那个死人官司翻案,不是一半或者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之百彻底翻过来。当工人后如前面说到的给好多所学校的大中学生讲课。后来他在一年零两个月内打了七场民事官司。七打七胜之后,他瘦了几斤肉。他把七场官司的法律文书一页不漏装订成厚厚一本。他自鸣得意又颇为自负地说:“这本法律文书资料可以给那些初学法律的当教材!”败在他手下的两名专职律诗最后请他吃饭。他们问他:你熟悉法律,又这么能说,为什么不吃这碗饭呢?他调侃说:“如果我来吃律师饭了,你们就没饭吃了!”其实他不要说没有律师执照,连参加律师考试都没有资格。大专以上才能参加考试;他只有一纸初中毕业证。他后来多次对别人说,他一直“不安份”地努力学习,就是想为没文凭的初中生争口气,证明没文凭的人也能做些事情,甚至是别人觉得难以做成的事情。
这么说来他应该是个口才很好的人了吧。不,他单位的主要领导找他谈话就说这事。领导说:你既然坐了办公室副主任这个位子,就要有点口才才行啊。你看你在饭桌上招待客人,口里不会来话,酒都不会劝……怎么行呢!领导没有故意贬低他,为难他,他确实没有叫客人乖乖喝酒的口才。因为他不认识这些客人,问声“贵姓”和“有何公干”就接不上话了。他尴尬地陪客人坐着,好像他不是主人而是旁人。所以后来领导说他“不适合办公室副主任这个职务”了。
铁打的办公室流水的主任。后来一个从部队转业的坐了办公室主任的位子。这个人工作兢兢业业没得说,搞清洁卫生和绿化吃苦耐劳舍得出力,可就是拿起笔杆就头疼,半天想不出几句顺畅的话来。偏偏办公室主任离不开写东西。他听说季欣荣好文笔,放下架子谦恭地喊季欣荣“先生”,“博士”,“教授”,私下里请他代笔。季欣荣当然不会一口答应。几经纠缠季欣荣答应写,不过他说他写的东西不许主任修改,理由是“你不会写怎么会修改呢!”主任点头如鸡啄米。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书记知道办公室主任多次请季欣荣写东西后,找办公室主任说:“把季欣荣放你手下做事怎么样?安他个‘副主任’虚职。你叫他效力就是领导吩咐了,‘请’字都可以免了。”办公室主任如临大敌:“那怎么行!他是工人,怎么能当干部!”一把手知道办公室主任不能容人,就不多说了。
后来季欣荣知道了书记和办公室主任那句对话。一天,办公室主任又嬉皮笑脸找他:“季先生,季博士,市委市政府交代我们单位至少要写一篇稿子出报刊。诗歌,散文都可以。只有请你费神了。”季欣荣想:送到面前了不骂他一句,我岂不是太本分太厚道了?于是微笑着说:“这么大的事情一个不学无术的就想请动我?你叫书记来请我吧!”办公室主任还想强装笑脸请求,季欣荣放下脸,想挖苦他:“你占着茅厕拉不出屎,不怕臭死你啊!”一个紧急刹车咽回了这句尖刻的话。他明白,越是没能耐的小官报复心越重,还是忍耐吧,再也不为他代笔了是肯定的,哪怕他喊我教授爷爷都不帮他了!
……
现在季欣荣是退休养老的闲人了。在一个城市的老同学每年总要聚会几次。吃饭,唱歌。他都参加。不过他有时候也不是那么愿意参加。当过官的同学总喜欢有意无意地说到“正科级”、“副处级”和“副厅级”待遇。他知道那老同学不见得是故意炫耀,可是他听着不舒服。不是他嫉妒,而是他能够感觉到,因为他几十年没职没权也没钱,从那些曾经有权现在有钱的老同学的口气中,他听得出对他的某种轻视。不过他还是一听到邀请就答应参加。他的心态是:他们也许不是故意炫耀,是我过敏了吧。我没有炫耀的资本,就不做声,多唱首歌多喝杯茶吧。
所以本书作者想写一下季欣荣这个平凡、普通的底层人。如若本书能够给读者朋友茶余饭后带来片刻消遣的欢愉,作者深感欣慰!
李世荣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