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相伴进府(中)
作品名称:大雪漫天飘 作者:栳杨 发布时间:2017-09-05 04:06:43 字数:3619
范管家问道:“听话音里,你还去过徐州?”郑智生道:“跟亲戚上徐州贩过一回土豆子。”范管家道:“这是信和盘缠,可别板(丢)了。这是太太开的路条,有皇军盘查,给他们一看就中。快去找冯少爷吧。”郑智生虽认识几字,但路条上的字却与中国字略有不同。
问清“东宝商行”的确切地址,郑智生藏好剔骨尖刀,径直来找冯剑!冯剑一听去徐州!也是非常高兴。自从那天神秘人告诉他孙家姐妹已送往徐州!他就盘算着去寻找她俩,只是没有机会。再说,孙倩靓家住丰县华山,正好路过。
冯剑匆匆洗脸,穿戴整齐,两人一起上路,往南而来。刚拐上大路,迎面过来一人,挡住去路。郑智生见是郑伯九!伫足招呼道:“二爷爷!您这是治啥去?”郑伯九面无表情道:“我正想问你呢!”郑智生道:“我去徐州送信。”郑伯九吃了一惊,疑惑道:“送啥信啊?”郑智生道:“给邵东家送信。”郑伯九神色凝重道:“恁达达知道吗?”郑智生道:“二百多里地,三天就回来了。”郑伯九道:“别忘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啊!”郑智生道:“路过庄头,我往家拐一趟。”郑伯九道:“一听话音,就知道你心里不情愿。”郑智生赶紧换个话题道:“二爷爷!您咋起这么早啊?”郑伯九道:“我各付里(到处)找你!”郑智生胆怯道:“您找我治啥呢?”郑伯九道:“你还知不道吧,恁爹咽气了。”郑智生脑袋“嗡”得一下大了:“是啥……啥时候的事啊?”郑伯九正色道:“捂晴头里(拂晓)。”郑智生顿时目瞪口呆。因为父亲睡在牛屋里,离家时父子俩并没相见,不由他不相信。郑伯九道:“赶紧回家看看,好歹也见上一面。”郑智生痛哭失声,撒腿往家飞奔。冯剑赶紧随后追去。郑伯九也紧捣着柱棍,蹒跚着往吴坝而来。
郑智生一路哭着,跌跌撞撞地奔进家门。郑良浩正给牛淘草,见状吃了一惊,厉声喝斥道:“我还没死,你哭个啥熊劲儿?”郑智生也愣住了,一时不知所措。冯剑随即进来,也是哭笑不得。郑智生气恼道:“俺二爷爷!唉!达达!我得去徐州一趟。”郑良浩问道:“你上徐州治啥去呀?”郑智生道:“给邵东家送封信。”郑良浩道:“这一趟可不近。”郑智生道:“俺俩就伴,多说三天,便回来了。”郑良浩指着冯剑问道:“他是谁呀?”郑智生道:“他叫冯剑!也在邵家当差。”冯剑慌忙招呼。郑良浩道:“路上忒乱,有做伴的就好。”郑智生道:“那俺俩走了,天黑前得赶到丰县华山集。”说完,和冯剑出门,直奔鲁南县而去。郑良浩接着淘草,也没往心里去。
过了一袋烟功夫,郑伯九方才喘着粗气,满头大汗进来,急急问道:“良浩!智生呢?”郑良浩道:“说是上徐州送信,走多半天了。”郑伯九怒道:“我好歹把他哄回家来,你咋不拦着他呢?”郑良浩紧张道:“出啥事了吗?”郑伯九道:“邵家做事,你又不是知不道。”郑良浩道:“就是送封信,能有啥事?”郑伯九道:“知道那个矮胖子是谁吗?”郑良浩问道:“是谁呀?”郑伯九道:“智强家小医院里失火,智生怀疑是他干的呀!”郑良浩顿时慌了神,喃喃道:“那咋归佳法(办)呢?”郑伯九道:“反正也撵不上他们!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智生年轻力壮,不至于吃亏。”郑良浩哭丧着脸,手足无措。郑伯九训斥道:“智生上邵家当差,事先为啥不和我商量呢?”郑良浩沮丧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孩子大了,管不了啊!”郑伯九道:“智生血气方刚,心里不能搁事!早晚闯出祸来。再说,这放火杀人的事,就是邵家人干的,咱一个穷老百姓,又有啥办法呢?吃个哑巴亏吧。都怪智强这孩子,舌头忒长,惹火上身。”郑良浩顾不得理他,丢下拌草棍,往鲁南县如飞而去。因心里急燥,刚追数里,不小心跌了一交,把脚崴了,痛彻入骨,只好放弃追赶,回家养伤。
此时夏至刚过,冯剑、郑智生才走到王寨集,太阳便升到半空,炎炎烈日似炉火一样,酷热难当。虽说天热,路上行人却非常多。郑智生找人一问,原来鲁南县大会,大伙是去赶会的。“会”与“集”是乡间交易方式,“集”一般是农村清早街头上的买卖集会,就是农产品交易,一般吃早上饭时即散,俗称“露水集!”““会”一般五天或十天一次,大到牲口木材,小到针头线脑,“会”上应有尽有。“会”比“集”长得多,往往要一整天。
冯剑不喜欢郑智生!刚与他见面时,因都是年轻人!而且有过接触,着实非常高兴。但郑智生却不冷不热,眼神里充满了敌意,使他时刻芒刺在背,心里很不痛快。几个月来,两人虽常在一起做事!却很少说话!郑智生常以各种借口邀他出去,冯剑见他不怀好意,断然拒绝,不单独跟他出门。再说,只要到了徐州!就有可能找到孙家姐妹俩的下落了,所以他走得很快。
郑智生跟在冯剑身后,心里无比兴奋。在邵家等了数月,一直寻找机会,如今杀害亲人一家的凶手就在跟前,报仇就在眨眼之间。他几次欲拔刀行凶,都因行人络绎不绝,自思杀人容易,脱身却不容易。投鼠忌器,只得强压怒火,思忖:黑搂(夜里)再动手吧。
〖JP2〗两人虽热得汗流浃背,脚下却不停歇。刚到晌午,便来到了鲁南县城!鲁南县原是一个小镇,隶属于江苏省丰县!后来析置出来,设为县治,因其处于苏北,所以叫“鲁南县!”既山东省南。因设县时间不长,地域狭小,城池也不大,只有两条街道,十字交叉,短促热闹。进了县城,两人吃过饭,喝足荼水,然后甩开两腿,继续赶路。又南行几十里路,日头西斜时,来到了丰县县城!〖JP〗
丰县旧称“丰邑!”春秋属宋,战国属楚,秦属泗水郡,汉属沛郡,是汉高祖刘邦和西汉第一功臣萧何及燕王卢绾的家乡!
《史记•高祖本记》:“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此两处之“沛!”指的均是西汉“沛郡”!“邑”是县的别称,刘邦是“沛郡”属下的丰邑(县)中阳里人!中阳里是个村庄,相信这样的村庄在当时不多(汉初全国人口不足六百万:梁启超《中国历史上人口之统计》,结合当前中国人口比例折算,秦末丰、沛两县最多万余人,且多沼泽。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刘邦为县送徒骊山至丰西泽中雨阻,亡匿芒砀山时又在丰西泽中斩蛇,就是例证。加上秦时经济中心处于关中,丰、沛地区属荒蛮之地,人烟更是稀少,肯定达不到平均值)。
刘邦曾当过小吏,“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秦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史记语),乡和现在一样,隶属于县!所以亭长比里长稍大,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沛县有泗水亭公园,好像泗水亭真的存在,而且有人言之凿凿,说泗水亭离沛城五里。我这儿有另外一种解释:刘邦曾是泗水一亭长!就像现在介绍某人:“他是江苏一村长!”秦末丰、沛均属泗水郡管辖。亭长有两个手下,分别叫“亭父、求盗!”管理卫生和治安。因人口稀少,辖下不会超过二百人!刘邦不喜种地,喜欢结交上层,喜欢出差:“常徭咸阳”(那时只能步行、骑马,相信是别人不愿意干的苦差)。仅是亭长,却是“脱产干部!”常泡“沛”中,干些偷吃樊哙狗肉的勾当,在“沛”中混得还行{虽走上层路线,却没能官升一级,弄个三老<乡首脑,也叫“游徼”、“啬夫”(小乡)、“有秩”(大乡)>、县长干}。萧何为主吏,叫做“无文害!”管理文书,也在“沛”中公干,与刘邦关系不错(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锄地)……”刘邦虽说做吏,妻子吕雉依然在家种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刘邦顺应潮流,在沛县起兵,经七年征战,灭强秦、项羽;杀陈豨、韩信、彭越、黥布,荡平了天下,开创四百年大汉基业,是西汉开国皇帝!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刘邦语),得封第一功臣,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因刘邦混迹于“沛”肆,起事后称“沛公!”萧何供职于“沛”衙,人们据此认为,两人均是沛县人!且历朝历代所谓的历史学家们均熟视无睹,二千多年来鲜见异议,真是令人费解。
其实,《史记》中所提及的“沛!”是“沛郡!”与当今沛县是两个概念,秦统一天下,取消分封制,设立郡县制!丰、沛两县均属泗水郡管辖,治所设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西汉建立,撤泗水郡,设沛郡,治所依然是相县。《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朝,历高祖、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文帝、景帝、武帝七朝,距西汉立国已近百年。而秦朝短暂,泗水郡存在于世,最多十数年,司马迁不可能取用前朝隶属,说刘邦是“泗水丰邑中阳里人!”所以“丰”从没隶属于“沛”,两者同属秦之“泗水郡”、汉之“沛郡”!刘邦灭黥布后,与沛同时恢复建制:“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乃复丰,比沛……”(史记语)。
据说,刘邦父太公因子而贵,封“太上皇!”搬入京师享福。关中虽好,难解老人思乡之情。刘邦为尽孝心,在临潼东北仿筑一城,和丰县丝毫不差,并迁丰县原居民携带鸡鸭猫狗入关,居民各入其家,鸡鸭猫狗也各认其窝,让太上皇得以与乡亲相聚,聆听乡音。太上皇死后,刘邦废郦邑县,置“新丰!”而“沛郡”属下的丰县,则改称“旧丰”(高祖本记:七月,太上皇崩栎阳宫……更命郦邑曰新丰)!二千多年过去了,西安临潼新丰镇至今尚存。刘父是丰县人!刘邦怎么可能是沛县人呢?父子俩的藉贯不一样,岂不是咄咄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