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个教师节
作品名称:映山红 作者:百花仙子 发布时间:2017-07-24 18:35:15 字数:3521
老师是“臭老九”的时代早已随着文化革命的结束过去了。中国本是孔孟之乡,尊师重教好风气又回来了。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一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设立教师节,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一九八五年九月十日,是中国恢复设立的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八月末的一天,赵晗回到教导处,看见杨树屯村书记张发挺着将军肚,坐在那。“张书记来了?”赵晗问候道。“啊,下课了?”张书记问道。“是。”赵晗应着。张书记又说道:这来回跑够远的了,刮风下雨的,来一年多了吧?”赵晗答道,“快一年了。”张书记转脸对杨校长说:“听说水平不错,看看本地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就让她在这找个对象扎根吧,人才也不外流了。”其余老师听了书记的话,都笑了起来。
张发今年是四十多岁,是张玉明的叔叔,比张玉明大十多岁,两个人长得有几分相像,都是中等个,眼睛不大不小,张发有点胖,说话是那种干脆利落型,张玉明是慢悠悠的性子,说话曼声拉语的。
赵晗听了张书记的半开玩笑的话,不好意思了,没有知声,走开了。杨校长转过话题道:“张书记,教师节,咱们怎么过,我去中心校开会了,今年是第一个教师节,这家伙的,听说别的村又聚餐,又做服装的。”张书记说道:“咱们村也不能照别的村差呀,餐也得聚,服装也得做,九月十号全乡统一行动,乡里给各村干部开会了。”“那是上县城饭店吃,还是在家里吃?正好老师们都在,议议。”杨校长说道。张书记听到这说道:“是这样,今年是第一个教师节,全乡上下乃至全国都很重视,乡里也开了会,全乡十六个村,他们有的是去县城的饭店吃,有的是在自己本地,杀只羊,会一下餐。”张玉明说道:“咱们自己杀个羊,想吃啥时候就吃时候,想喝啥时候就喝啥候。”杨校长听了说道:“有道理。”张书记一听,说道:“你们同意就好,正好把村领导班子的人也都叫上,要去城里饭店,他们还不能都跟着,对了,各村都给老师每人做套西装,赶个星期天,正好学生不上课,你们开上四轮车,拉上咱村所有的老师,去县城找个服装店,量好尺寸,跟他们说,教师节前做出来,等到全乡开大会时,咱们村的老师,都统一穿上服装,多带劲。”校长、老师们听了,都很兴奋,七嘴八舌。校长给张玉明使了个眼色,张玉明明白,校长是让他问一下叔叔,经费怎么办,接着问道:“那这服装钱和会餐钱谁来出哇?”张书记说道:“当然村里出了,全乡都这样办的,我能不支持教育吗,你们做完服装,开好票子,让张玉明拿着找会计报销。”
九月十号,真是秋高气爽。全乡十六个村,每个村包括几个数量不等自然屯的小学,一共三百多老师,齐聚在乡中心小学的大院。操场上站满了穿着整齐西装的老师们,一个颜色就是一个单位的,形成了满壮观的场面。八十年代初,农村的交通工具就是四轮车,学校操场边上排了一排的各村学校的四轮车。
按计划,今天全乡的工作重点就是教师节的相关事宜。乡第一领导人龚书记到会讲话祝贺,给优秀教师颁奖、戴花。然后,由乡第一领导人的车作为头车,长长一排车队,先去敬老院,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然后带着全体教师的车队,沿途参观了全乡先进村、屯,最后去县城参观几个县志上有名的景点。如果准备在县城吃饭的,直接就在那吃饭了。
在去县城的路上,杨树屯杨万明校长对负责后勤的张玉明说道:“咱们也别去参观了,又不在县城吃饭,等逛一圈回来,再回去备饭,再杀羊,黑天也弄不完,一会把车靠边停下,就说车坏了,等车队过去,咱们就往回返。”张玉明告诉司机道:“把车开出车队,靠边停。”
看见杨树屯的车停在边上,过去车辆上的老师们都问张玉明:“怎么不走了?”“车坏了。”车队过去了。校长杨万明下令道:“调头,往回开。”他们的车回到了学校。赵晗感到很遗憾,她更希望全程走完。
等到车回到杨树屯,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学校工友在家把羊杀完了。但是如果再做完,这顿会餐肯定会很晚,同路的二年级老师周丽和赵晗商量道:“赵老师,你在这会餐吗?我不想吃了,现在刚开始做,吃完晚饭,要很晚,咱俩都没骑车,怎么回去,现在走吧。”
校长杨万明看她俩在一旁说话,就过来说道:“没事,等吃完饭,让工友开车送你们回去。”周丽道:“等吃完饭,不知道什么时候呢,聚餐都得喝酒,没法开车的,颠簸这一天,真的很累,我们先回去了。”
校长见她俩执意要回去,就对会开车的赵铁老师说:“工友卸羊肉呢,你去送吧,正好回来,饭也好了。”
赵铁拿出车上的摇把,插在车头的一孔里,用力摇动,车发动了,赵晗周丽坐上车,赵铁调转车头,开往回家的路。
教师节都要来乡聚齐,赵晗家就住在所在地,周丽就住在离乡里二里地的乡中学所在地,所以,她俩直接去全乡教师大会的现场了,就没有骑车。
周丽是今年调来杨树屯的。她的父母都是老师,父亲在乡中学任教,是赵文原来的邻居,她是接妈妈班儿当上的老师,被分到了杨树屯任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
自从周丽来了以后,赵晗上下班就有一个伴,特别是下班,可以天天一起走了。
周丽刚来的时候,她们一起下班,赵晗给她讲自己刚上班,骑着车子的感受。赵晗说道:“我自己走时,说不害怕,那是假话,赶上天气晚了,骑到路边有树的道上,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时,要是有一声鸟叫,这时候的感觉可不是什么鸟语花香,心里会哆嗦,让人毛骨悚然。赶上风大,有时会从车上摔下来,这时候,面前的树叶无论怎么好看,在你的眼里,都是黯然失色的,有的是紧张地蹬着脚下的自行车,快点离开这,到一个开阔地,心里才安稳些。还有那泥路的‘扛行’,雪地的‘滑行’。”周丽听到这说道:“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体验,我颇有同感。”
周丽的到来,赵晗从心里有了一丝安全感,长达十五里的农村土道,要路过庄稼地,要路过树林子,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只是体力的挑战,也是一种胆量的挑战。哥哥赵文对她说道:“你暂时先在那干吧,坚持坚持,等找对象的时候,确定你工作地点,再想办法调。”在农村的民办老师,可以在本村几个自然屯内调,出了本村,别的地方如果不缺老师,就不会接受。
赵晗和周丽每天都一起下班,边骑车边聊天,周丽说道:“这么远的路上班不易,我也不会在这长干,等着结婚以后,调到对象的那个林场去,我是接班的公办教师,可以跨地区调动。”
周丽来了以后,中午,赵晗也不在孤单了,她们一起去附近的小卖部,买烧饼之类的做为午餐,吃完后,一起到值班室睡午觉。
这一天,中午,刚睡醒,周丽叫她:“赵老师,去厕所呀?”赵晗迷迷瞪瞪跟着出来,去了趟外面学校的露天厕所。过了几天,赵晗就发现自己刷牙兜不住水,自己眼睛里总是有一泡泪,还不掉下来,可是影响视力,看东西有点不得劲。讲课时候,孟晓丽问她:“老师,你哭了吗?”“没有哇,只是眼睛不得劲。”她答道。
第二天,赵晗去了县城的医院看眼科医生,医生就对赵晗说道:“你这不是眼科的病,然后把她领到另一诊室。一个老大夫,看了赵晗的情况,对赵晗说道:“你这是面部神经麻痹,俗称掉线风,就是睡觉时候受风或者刚睡醒出去受风了,你没看你的鼻唇沟都歪了。治疗有两种方式——一是针灸,二是烀药。我建议不烀药,那个芥芥末会给脸留下疤的,不如针灸吧。”赵晗问道:“针灸得多长时间?”“每天一次,至少一个礼拜。”赵晗道:“我不能耽误学生的课,我上午来针灸完,再赶回给学生上课。”
针灸第一天,赵晗看到大夫拿出长长一根一根的细针,自己不敢看,闭上眼睛,大夫把一根一根的细针扎在赵晗的脸上。过了一段时间,拔下那些针,在把风湿去痛膏贴在针眼上。大夫对赵晗说:“用这个膏药是为了封住针眼,不要拿下来。”赵晗脸上带着白皮醒目膏药来给学生上课。中午,她拿着买回的烧饼回到办公室。
许有志的教室和初中一年的教室是挨着,他从窗户看到赵晗脸上贴着膏药,又赶回来给学生上课,心里想:虽然是夏天,受了凉风才得的病,中午还得吃凉饼、喝凉水,也不容易呀!又要去医院,又要来学校,每天要多跑一半的路,医院和去学校是两个方向,等于每天骑行由原来的三十里地增加到六十里地,想到这,就对自己班级中午不回家的学生说道:“中午,去办公室烧点热开水,你们和赵老师一块喝,赵老师有病了,在吃凉饼,喝凉水,好的慢。”
针灸的第二天中午,当赵晗回到办公室,徐有志的学生在炉子旁用树枝子在烧开水。赵晗问道:“没到生火季节,怎么在这烧上火了呢?”学生答道:“许老师让我们给你烧的,说你在治病,不能喝凉水。”赵晗有一丝丝的感动,这个平常也不怎么和自己说话,甚至有点倔的老师,还会这么细心啊!
经过了一个星期的针灸,赵晗觉得:涮牙能兜住水了,眼睛里没眼泪了。
赵晗的病好了,在这一周,有热开水的这一周,赵晗心里感觉到了一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