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攀枝花>攀枝花(连载六十二)

攀枝花(连载六十二)

作品名称:攀枝花      作者:啊睿      发布时间:2017-07-05 11:01:10      字数:3484

  第十九章
  1
  1976年9月9日,是举国悲痛的日子。这天下午,希垚科里正在开会,突然,广播里传来哀乐,随着播音员沉重地说出《告各族人民书》,播音员每说出一句,大家的心一次一次地揪紧,天啊,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了,大家感到无比的震惊,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办公室里一阵沉默,沉默中,慢慢有了啜泣声,希垚的泪水溢出眼眶,在她心里,从来不曾想过敬爱的毛主席会离开,主席的笑容,主席的书法、诗词,主席的文才武略,已经深深印刻在希垚的脑海里,如今,他老人家走了,中国没有了毛泽东,仿佛天真得要塌下来……
  举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为寄托哀思,每天都有无数的工人、农民、解放军和学生,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前往灵堂悼念。
  1976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年初,敬爱的周总理去世,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悼念周总理,引发天安门事件,开始“反击右倾翻案风”,接着,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定。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7月28日,发生唐山大地震,9月9日,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又与世长辞,天灾人祸,一个接着一个。批林批孔还未结束,又开始批邓,虽然每星期一、三、五晚上,仍然是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然而,人们已经漠视了,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到后来渐渐变成了“运动群众”,虽然各种集会游行仍然有,然而全是奉命行事,再没有了民众的那种狂热投入。
  
  10月下午的一天,子君正在上课,突然,听到窗外不远处响起欢快的锣鼓声,锣鼓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坐在窗边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时不时伸出头,想看个究竟,教室里,传出窃窃私语。老师也被这不寻常的锣鼓声打断,她走到窗前往下看,按以往习惯,老师走到窗前看一眼便会返回讲台,而此时,老师似乎忘记了正在上课的学生,两眼一直盯着窗外,同学见状,更加好奇,纷纷聚在窗前:只见不远处的公司大门前,人越集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举出用黑色墨汁写有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名字的牌子,这四个经常出现在广播、报纸上的大人物,他们的名字被打上大大的红X,不用说,又发生了惊天大事。老师转过身对同学说道:“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听到老师说下课,子君他们挎起书包便跑出教室,跑到公司大门前。
  游行开始了,人们兴高采烈,敲锣打鼓,边走边高呼:“打倒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打倒‘四人帮’反党集团!”“热烈庆祝我们党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
  子君他们好奇地跟着游行队伍,浩浩荡荡,走出公司,走过江边公路,走上渡口大桥――这座渡口标志性的钢结构大桥,锣鼓声震耳欲聋,口号声此起彼伏,突然,大桥明显晃动起来,有人大声喊道:“大桥产生共振了,赶快散开。”游行队伍迅速向两头散开,大桥这才停止了晃动。从这以后,子君清晰地记住了一个物理现象“共振”。
  
  2
  学校又安排子君他们年级学农,时间一个月。在彝族红旗村学农时出现的状况,让学校觉得组织难度大,家长不放心,村里也有顾虑。最终,学校觉得每年都要组织几批学生学农,不如自己建个基地。于是,学校在三十公里开外的山沟里,选择了一处荒地建了基地,专门供学生学农。基地先后由学生和老师修建了二栋“干打垒”平房和一栋蓆棚,另外,还搭建了一处小食堂。基地的生活条件比起彝族红旗村好了许多,宿舍里的床是木板通铺,用的水,是邻近地质队抽上来的地下水,有个小伤小病什么的,还可到地质队的医务室就诊,此外,每星期还能回家一次。有了上次彝族红旗村学农的经验,同学们也老到了,纷纷带了各式各样的下饭咸菜和一些乱七八糟的零食。
  基地的第一批学员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山坡上开垦出一大块土地,栽种的红薯已经长苗。子君他们是第二批,负责田间管理,最艰巨的任务是给红薯苗浇水。山上没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子君他们需从山下一桶水、一桶水地往山上抬。这批同学回去了,下批同学又去,具体收成如何,谁也不知道。
  学农期间,上午田间劳动,12点至3点为午休时间,下午则是政治学习,读读报纸,写写心得,有时,吃过晚饭,要上山施肥浇水,周未则放假回家。
  随着学工学农的常态化,带队老师管得不像以前那么严了,有时政治学习时间,带队老师会让大家自学,或是安排写心得体会。同学们则以开展小组讨论为名,躲在一旁玩升级,或是悄悄跑出去爬山,加之中午近三小时的午休时间,自然有了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尽管天气炎热,但在山里,蜿蜒的小溪,或大或小的山洞,轻而易举就能找到一处凉爽的地方。
  吃过午饭,子君准备午休,唐蓉过来,悄声问道:“子君,我们跟李航去爬溶洞,你去不去?”
  爱凑热闹的子君,点头问道:“什么时候?”
  “现在就走。”
  子君下床,穿好鞋子,跟着唐蓉,悄悄走出宿舍。路上,她好奇问道:“溶洞远不远,李航怎么发现的?”
  唐蓉用手指向右前方:“好像在那山腰上。李航有个叔叔是这地质队的,他叔叔带他去过一次,他说溶洞里面有很多好看的钟乳石。”
  子君她们身后,又跟来了三位。到了山脚的岔路口,子君他们和已经等在那的李航等四人会合后,沿着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溶洞前。进入洞口,里面像一个厅,比教室小一点,往里走几分钟后,光线渐渐暗下来,感觉也凉爽了许多。洞内曲折迂回,开始看到溶洞两侧石壁上的白色石乳,越往里走,钟乳石越多,石花、石柱、石笋,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洞顶垂下的钟乳石晶莹剔透,石壁上的石花娇艳欲滴……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钟乳石,他们兴奋地捡起地上的石头,将石壁上漂亮的石花小心翼翼弄下来,装进衣服兜里……
  李航在前面带路,左拐右拐,听到李航说:“跟紧点,往左边走。”大家跟着他进入一条狭窄的通道,越走越窄,洞内也越来越暗。前面的李航说:“小心,这里要钻过去。”子君跟着前面的同学,高一脚矮一脚走着,来到另一处洞口,按照李航说的,爬在地上,才钻了过去,下到里面,不久,又开始往下钻,四周黑黑的,有人害怕了,嚷着要出来,李航又带着大家原路返回……走出溶洞,回到驻地,已经是下午四点多。带队老师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去爬溶洞的同学,并责令他们写书面检查。子君在书面检查中写道,没有意识到如果在溶洞中迷了路,或掉进深不见底的洞中洞,会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红薯苗需要施肥了,每个小组领到一袋化肥。提前吃过晚饭,老师带着同学,先撒上化肥,再浇水。太阳早已下山,才施完肥,浇好水。
  晚风吹拂,微风阵阵。同学们三五一群,坐在山坡上,海阔天空聊起来……天色暗下来,这才拿起扁担和桶,欢声笑语往回走,突然,一位男同学指着四周一个个突起的小山包,惊恐地说道:“唉,你们看,这里是不是坟地。”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听说走进了坟地,胆小的女同学吓得丢下工具,撒开腿就跑……
  这次学农,子君他们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认识、并喜欢上了山上的一种野果—-红心果。不知是谁发现,在他们宿舍背后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上面结出一些浅绿色果子,关健是这种果子能当水果吃。初次吃到这种红心果,只觉得果皮薄,有种不入流的怪怪的味道。但在这样偏僻的地方,能吃的东西本来就少,有吃的总比没吃的好。每当爬山或傍晚散步时,只要看到这种红心果,大家你摘一个,我摘一个,送进嘴里。谁知,吃过几次后,从习惯它的味道,到后来的喜欢。特别是那种在树上就已经略带黄色的红心果,拿到手里感觉它有点软,掰成两半,里面的心也是软软的,略带红色,吃到嘴里,有种糯糯的甘甜味道,回味无穷。摘到熟的,不仅果肉厚,果肉柔滑,而且果心籽少,味道更加甘甜。不过,摘下来一些硬的、青涩的,也不要紧,放几天就熟了。
  学农的后半期,只要有时间,大家便会上山,去摘红心果,摘的人多了,附近的山坡上,再也摘不到熟的、大的,剩下的都是硬的、小的、青色的。周未回家,同学的书包里,往往都会装上半书包的红心果。多年以后,子君才知道,红心果还有一个名字叫番石榴。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便乌云密布。大家正吃着午饭,雨点便“啪啪、啪啪”落下来,子君和唐蓉端着饭盒躲进宿舍,其他同学也陆续回来。
  午休了,子君躺在床上,听到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流下来,发出“哗啦啦”的声音……突然,熟睡中的子君被老师的声音惊醒:“快,快起床,屋里进水了。”子君一骨碌爬起来,坐在床上往下看,只见床下已经积水,“哇,房子会不会倒?”“快出去。”“不要收拾了,赶快!”大家惊慌的往外跑。
  子君急忙下床,尚着水,走到屋外……站在高处,只见山上的洪水不断朝他们的屋子涌过来,看似牢固的蓆棚,被洪水冲得左右摇晃……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停了,洪水也很快退去。回到宿舍,地上的脸盆、水瓶被冲走,床上的被子已经湿透……下午5点多,来了几辆货车,由于这场大雨,子君他们提前结束学农,返回学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