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阳光第七章
作品名称:顺势阳光 作者:王凤文 发布时间:2017-05-03 18:14:27 字数:6139
时也,运也,命也!这是很多人对人生际遇的感叹。老汪家传下来的顺势顺时顺事的人生哲理,实际上也没超出“时——运——命——”的范围。人的一生,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什么人,和什么人共处交往,会发生什么事儿,有很多很多的,就像是早就被安排好了似的,有很多很多事,在当时都难以解释的清楚,于是人们便发明了“巧合”这个词语。巧合,纯属巧合。人生的道路上,人们都说根本不存在什么如果假如倘若之类的假设。可一旦在你的生活道路上,遇上了或者说是赶上了令你很欣慰的事情,或者是很悲催的事情,你或许会对你的以往在前进道路上的选择,不免要做一番假如倘若如果式的假设了。
咱们就说说学生青年汪奉闻汪奉玲吧,如果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不去津河市招人;生产建设兵团即便去了津河市招青年学生,可没去第一中学招人,那汪奉玲能有到兵团的机会吗?又假如,去津河市一中招青年学生的负责人不是高铭理,汪奉玲汪奉闻遇上了一个很重成分论的领导,汪奉闻汪奉玲还能到生产建设兵团吗?到了生产建设兵团,在司令部没遇上那个不允许亲兄妹分配在一个师团的领导干部,汪奉玲又怎么能够被分配到S师S团B连啊?如果没有R师B团的高铭理与汪焘的及时联系,汪焘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的侄女汪奉玲到了S师S团B连呢?如果汪焘不在S团当政委,汪奉玲又怎么可能被调到团部宣传队呢?请问,哪个人能说清楚啊?这是老天的安排?还是汪家兄妹生活道路上的巧合啊?以笔者而言,谁也说不清楚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尤其在人生走到岔路口时,究竟选择走哪条路,还真是万万不可不经心地。怎么就这么巧?偏偏汪奉玲的本家叔叔怎么就在S师S团当上了政委?这可是汪奉玲汪奉闻兄妹万万想不到的,做梦也没想到的。这不就是时运?这不就是命吗?好了,遇上了叔叔,那就请叔叔把哥哥汪奉闻也调过来吧!要说这事也真不难,也根本不违反什么政策的。汪焘答应了汪奉玲,一定把汪奉闻调到S师S团。汪奉闻高中一年级读完了,还是有点文化水平的。团部中小学校都急缺教师,生产连队里的小学,就更缺老师了。汪焘已经打算好了,把侄子汪奉闻调过来当教师,当然不允许在团部,要他到最偏远的连队去当老师——
汪奉闻在R师B团N连。
这是公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五。汪奉闻到N连第五天了。这个连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很有独到之处。连队里的干部,对家庭出身不好的,都当作帮教对象,也算是“一帮一一对红”吧。二排长葛玉壮已经给汪奉闻物色好了帮助他走革命大道的人了。这个人就是葛玉壮的小姨子孙梅梅。葛玉壮就要把这件事情落实了。落实了,他就放心了。
汪奉闻吃完晚饭,好不容易遇上连队里不开批斗大会了。于是他就决定看看高中课本,复习复习功课。煤油灯点着了。老职工关荣起特意为汪奉闻做了一盏煤油灯。这盏灯挺亮的。汪奉闻翻开高二第三册数学书,从第一章开始,认真的读了起来。宿舍里的霍志豪、柳狄仁都特别赞同汪奉闻复习功课。肖远航不理解:“小汪,有空多睡一会觉,看那玩意,真没意思——”霍志豪抢白道:“你懂什么啊!鼠目寸光!我老实跟你说,咱们的国家,不会老是这个样子的。我把话放在这儿,大学不会永远停课的!大学将来是要招收学生的——”柳狄仁也说:“老肖啊,看来你不会看人!更不会看形势!小汪这才是真有远见!他是不想在这里一辈子修理地球的——”
别人怎么说,汪奉闻不管不问,只是埋头读书了。刚读了四十几分钟,排长葛玉壮就来宿舍找他了:“汪奉闻同志,我找你有事!”汪奉闻赶忙把书本合上:“葛排长,有什么事,您就说吧!”葛玉壮说:“不能在这儿说,咱们要到外面说去!”汪奉闻心想,这是怎么了?我干活卖力气,没偷奸耍滑,在劳动时,我也没多说别的话啊。他跟葛玉壮说:“葛排长啊,我没犯什么错误啊?您这是——”葛玉壮思想极左,思想阴损。他那颗脑袋里,每分每秒都装着所谓的阶级斗争。他挺不耐烦的跟汪奉闻说:“什么叫犯不犯错误啊?你本身出身于大资本家。天生就带着资产阶级剥削思想意识,你时时刻刻都要改造自己的思想。怎么?你不服气吗——”汪奉闻感到莫名其妙:“你这是说哪里话啊,我有什么不服气的啊。我如果犯了什么错误,你可以给我指出来吗,我改正错误就是了。葛玉壮从箱子盖上抓起汪奉闻刚刚合上的那本高中二年级数学课本,恶狠狠地瞪着汪奉闻:“你看的这是什么书?你这不是犯错误!你这是犯罪——”汪奉闻很有修养:“排长啊,我看看高中课本,就犯罪了?你可太愚昧了吧。什么时代,科学文化都是必须的!你不明白吗?”葛玉壮急赤白脸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读毛主席著作?为什么不读毛主席的书?你这不是犯罪是什么啊——”柳狄仁张嘴要说话,霍志豪制止了他,肖远航也冲他摆手。汪奉闻说:“排长啊!我问你,你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读毛主席的书吗?请你回答!”葛玉壮气喘吁吁了:“当然不是!”汪奉闻说:“排长啊,你读了多少篇啊?会背多少段啊?会背多少篇啊?您是干部,是领导,是党员,你给我们示范示范吧!”葛玉壮磕磕巴巴地说:“我一段也不会背——”汪奉闻说:“排长,那你就给我们说说,你读的篇目,你都读了哪些篇目啊?”葛玉壮支支吾吾了:“我记不大清楚了——”汪奉闻笑道:“排长,那就请你说出一篇来,一篇的题目也没记住吗?啊?啊——”葛玉壮脸上出汗了:“我,我一篇也没记住——”汪奉闻像位长者一样,用右手轻轻的拍了拍葛玉壮的肩膀:“同志啊,我来揭穿你吧!你压根就不读毛主席著作!你从来就没看过一篇!对不对啊?你口口声声喊着叫着,让同志们学毛著。可看看你自己,你算怎么回事啊?你听着啊——我今天在你面前,给你背背毛主席著作——”汪奉闻呱呱的把老三篇一字不落的背给了葛玉壮!“这不算!你继续听——”汪奉闻接着给葛玉壮背诵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怎么样?还要听吗?我下面给你背《别了,司徒雷登》……
还没背一半,葛玉壮喊道:“行了行了!”汪奉闻笑道:“排长,我出身资本家不假,这没办法改变!可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心,也是无法改变的!你干嘛拿我的出身说事啊!你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我来这刚五天,五天里,劳动时,我出大力;学习时,我给读社论。我怎么了?看看你这位排长,劳动时,你四处溜达,不扛一个袋子,没造过一粒颗粒肥;排里学习时,你睡觉打呼噜!你这算怎么回事啊——葛玉壮,你算个什么干部啊!除了早晨领领操,喊喊一二一,你还能干什么啊?就你——”葛玉壮发怒了:“你!你个资本家的狗崽子!你翻天了你!你等着啊!我这就喊专政小组,把你捆起来——”葛玉壮跑出了宿舍,到另一间宿舍喊上了彦爱卿。张好武劝彦爱卿:“你不要去干傻事了!”彦爱卿坚决不听!葛玉壮喊张好武,张好武坚决不听!喊别人也都没喊动!他跟彦爱卿说:“去把荀金生找来,再叫上孙成武。让荀金生带上绳子!”
孙成武是葛玉壮的小舅子,二十一岁,在机务排开拖拉机。彦爱卿立即行动,二十分钟后,葛玉壮领着彦爱卿、荀金生、孙成武就到了汪奉闻的宿舍:“把他给我捆起来!”葛玉壮下达了命令。荀金生心里对汪奉闻记着无名仇,这会机会可来了。这小子力大如牛,上来就把汪奉闻摁倒在地。彦爱卿孙成武拿着绳子,五花大绑地把个汪奉闻捆得个结结实实:“拉到连部去!整死他个狗崽子!”葛玉壮穷凶极恶了!“这叫什么事啊?”霍志豪说,“这才叫无法无天!他们这么整人,是要遭报应的!”柳狄仁说:“我去找老班长常庆航!起码叫上一些人,起来制止一下啊!”肖远航说:“这都赖你们俩!我说看那高中课本没用!你俩倒好,还夸他有远见!这下好了!那个姓葛的,本身就是个变态!唯恐天下不乱!我看你们怎么办!”柳狄仁说:“老肖啊,你哪那么多废话啊?汪奉闻表现的不错!那个葛变态,傻眼了!在汪奉闻面前没咒念了,实在下不来台了!葛变态,这回算是碰到茬子上了。他不敢把汪奉闻怎么样的!你们在宿舍等着,我这就去老常家!”
柳狄仁到了常庆航家,把汪奉闻的情况这么一说。常庆航急了:“那孩子是个多好的孩子啊!葛疯子算个什么东西,就会喊个一二一,就成了人精了!这回可不能饶了他!走!召集人去——说什么也要跟他算算账了——”常庆航有常庆航的想法。常庆航也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这回跟他算算账——”
葛玉壮把汪奉闻带到连部后,呼哧带喘的。骂骂咧咧的:“你他妈敢惹我!老子今天本来是找你,给你整那‘一帮一一对红’,让根红苗正的孙梅梅,俺的小姨子,五代贫雇农!跟你一对红!俺小姨子说看上你了!说你长得俊!俺看你也真不错!俺他妈的还没跟你说这一帮一一对红的事儿,你他妈的不识好歹,跟俺较起劲儿来了!你妈的!你是屁眼子拔罐子,你作(嘬)死啊!——”孙成武、荀金生在一边看着。孙成武骂道:“俺也纳了闷了!俺妹子十八岁,长得那么好看,怎么看上你这么个书呆子了!你他妈的就是一个不知好歹的书呆子!大傻子!俺妹子给你送一瓶子辣白菜,你给扔出来了——你还是个人嘛——”
孙成武说的这送辣白菜的事儿,是前天的事儿了。孙梅梅和汪奉闻一个班。她哥哥孙成武说的没错,在班里,刚瞅汪奉闻一眼,这个孙梅梅就神魂颠倒了,就在心里装下了汪奉闻。你们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你看上人家,人家也不知道;再者说了,就是知道了,人家就看上你了吗?你这不是一厢情愿吗?人家招你了惹你了啊?前天下午下班了,汪奉闻、柳狄仁、霍志豪、肖远航和两个孩子,到食堂吃饭。吃一半儿,孙梅梅拿着一个罐头瓶子,装着她们自己家里腌的辣白菜,到了食堂,往汪奉闻跟前一放:“送给你一瓶咸菜。可好吃了!晚上有空上我们家一趟啊——”汪奉闻说:“谢谢你!我和你不熟悉。食堂的菜很好吃,请你拿回去吧!”
孙梅梅以为她是皇帝的女儿,是公主,她以为他姐夫是排长,了不得,管着汪奉闻呢!嗨,发了脾气:“不要不识抬举!五代贫农的女儿,俺比白毛女还苦!俺家成分,贫农!铁杆贫农!你个臭资本家的后代,俺看上你,那是你家烧了高香!你敢造次,俺让俺姐夫葛玉壮整死你——”汪奉闻不温不火:“请你放尊重一些!把这烂咸菜拿回去!不要那么多废话——”孙梅梅当着食堂里吃饭的所有人的面,把罐头瓶子摔得个粉碎,辣白菜崩了一地——摔完,就走了。回到家里,她把她如何看上汪奉闻的事讲给了她姐夫葛玉壮。葛玉壮说:“这事好办!你一个铁杆贫农的女儿,要嫁给一个资本家的儿子,他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了!这样吧,咱们不是搞‘一帮一一对红’吗!我就让你帮助他这个大资本家的儿子,帮助上了,不就一对红了吗!”孙梅梅的姐姐孙静静头脑还尚清醒一点儿!她说:“妹子啊,你这事有点荒唐。怎么也得变个法儿问问那个大资本家的儿子,问问人家有没有那点意思啊。人家要是愿意,那好办了。人家没那个意思,那就不好办了。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这道理你得懂啊!”
孙梅梅基本没上过学,说是上完了小学一年级的上半学期,她姐姐说,一年级只上三天。她姐姐的话可信。老家在山东沂蒙山区,跟葛玉壮是一个村的。葛玉壮当兵转业把孙静静带到了N连,也把她一块带到了N连,后来把孙家一家人也都从老家里鼓捣到了N连。葛玉壮,看上去是个很内向的人,实则不然,这个人素来心地灰暗,是个不学无术的小人,在部队修了四年铁道,之后就转业到了这里。让他当个排长,主要看他是个转业军人,而且还是个党员,党是怎么入的不知道,反正是个在组织的人。阴差阳错,就给他弄了个排长,他还真把自个当成了人物!有些时候,连指导员章跃进他也不放在眼里头。连长苑克槐,在他眼里,那就更不算什么了!这些日子,章指导员就跟苑连长商量,要把这个不可一世的飞扬跋扈的葛玉壮罢免了。二排长人选都定好了,是老职工关荣起。前天就叫文书报到了团部干部科。连同罢免葛玉壮的报告一块送上去的。估计也就这两天的事了。其实罢免个排长,根本不用通过组织科干部科的。在兵团,排长不算国家干部,连长指导员才是干部,归干部科或者组织科管理。任命排长罢免排长,都由连队基层支部解决。上报给干部科,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所以啊,葛玉壮被罢免的事,那是板上钉钉子了!
连里还有一件大的人事安排,连里小学校缺一名六年级的数学老师。章指导员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大家都推举汪奉闻到小学校当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也有推荐柳狄仁霍志豪的。到目前为止,连里青年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就是柳狄仁霍志豪了,他俩都是高中毕业生。除了他俩,那就是汪奉闻和耿连珍了。耿连珍已经进了小学校。可敎两天,就露出破绽了,六年级数学,她教不明白!经过连队干部们研究,决定让汪奉闻到小学校教学当老师。连队的老师人选,也都是连队的干部说了算,只不过在选定人员后,要走道手续,打个报告给团部教育科,教育科备个案,就得了。今天下午下班时,章指导员在连部里,跟苑克槐说:“你抽空跟汪奉闻谈谈,通知他,让他准备准备到小学校。”苑克槐说:“等教育科备案手续下来再跟他说也不迟。那个小同志稳重,一看就是个当老师的材料。出身资本家又怎么样啊?老章啊,我还真得好好再提醒提醒你,可不能总盯着一个人的家庭成分不放啊。那算什么啊?个人走个人的路,跟家庭成分能有多大关系。”章跃进说:“我这不是知错就改吗。对汪奉闻的态度,我这不是转变过来了吗。”苑克槐笑道:“这就好这就好!”他们两位老同志说完就都各自回家了。柳狄仁很快的又到了章跃进的家:“指导员,二排长叫彦爱卿、孙成武、荀金生把汪奉闻给捆绑到连部去了。”章跃进吃惊不小:“他葛玉壮翻天了!为什么啊?”柳狄仁把宿舍里发生的事详详细细的讲给了章跃进。章跃进拍案而起:“他可真胆大包天了!他以为他是谁啊!走!你去把苑连长喊到连部!得好好整治整治这个葛变态了——”
连部里,老班长常庆航领着三十多名老职工,正跟葛玉壮辩理呢!“……你小子!根本就不是个人!张家那个哑巴闺女,才十四岁啊,你在玉米地里给人家祸害了。叫我和林铁生吴玉柱看到了,你跪地给我们磕头,不让我们说出去。也打是人家张国强家老实,也怕事情传出去,好说不好听。我们几个一直就给你保着秘密!没告发你!你可倒好,敢随便捆绑人了!人家汪奉闻说你说的哪条不对啊?你连个为人民服务,你都说不出来!你是个什么东西啊……”老班长常庆航和老职工们纷纷指责葛玉壮,指责荀金生彦爱卿孙成武……
章指导员苑连长都来了。事实已经清楚了,葛玉壮绝不仅仅是随便捆绑好人的问题了。还犯有强暴智障女孩的罪过。章指导员当时就给团部公安局打了电话。好!好!公安局当天夜里就逮捕了葛玉壮!N连人大快人心!
一九六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汪奉闻刚吃完中午饭,张跃进就找汪奉闻谈话了:“小汪同志,连队决定让你到小学校当老师——”汪奉闻喜出望外:“我真想当老师——”章跃进说:“你出身虽不好,可你的表现特别好啊!党的政策,历来是看成分,不唯成分论,重在个人表现嘛!今天下午,你就去学校吧!教六年级数学——”汪奉闻直言不讳:“章指导员,谢谢连队领导。我到小学校,一边教学,一边还可以复习功课啊!我一定好好教学,好好复习功课!”章跃进小学六年级毕业。早年他也曾很渴求文化知识的。对汪奉闻的一番表白,他似乎很理解:“小汪啊,你说得对,别的我不懂,教学这个活儿,不好干的,得有知识啊,没知识能教学吗?我上学的时候,就听人家说,要给人家半桶水,自个就得先有一桶水。我心思,就是你说的一边教学,一边复习功课。也就是一边倒水一边蓄水啊……”
“指导员,您的话形象生动。”汪奉闻激动不已。说:“我一定把我自己的水桶先灌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