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寒窗苦读 编织美梦(一)
作品名称:坎坷的历程 作者:武陵樵夫 发布时间:2017-04-29 19:04:44 字数:6343
1953年夏季,郝治平和姐姐即将小学毕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让更多的学生考入初中,学校想了许许多多办法,组织学生复习迎考。从六年一期开始,老师就加快了教学进度,想要提前结束正式课本的教学,然后再增补一些新的知识,以便应对升初中的考试。算术增补的内容最多也最难,有“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流水问题”、“行程问题”、“和差问题”等等,老师把一些课外的东西都找来,统统填进学生的脑子里,还布置了大量作业。有时候老师还找来民国时期《升学指南》上面的一些偏题难题,要求学生去做,将学生搞得头昏脑胀、疲惫不堪。学生除了白天忙于补课和各种作业外,老师还安排了晚自习。学生只好挑灯夜战,潜心复习。当时,学生家境都非常贫寒,无钱买煤油,全都用桐油泡灯草点灯照明。学生的课桌上每人一盏桐油灯,就在这昏黄的灯光和袅袅升起的油烟下,写作业,复习功课,应对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升学考试。
农家小学生之所以如此发奋苦读,是为当时农民的特殊处境所逼迫。在过去漫长的年代里,当地农民是最弱势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人格卑贱,生活艰难竭蹶。他们终年早起晚睡,栉风沐雨,仍旧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处在饥寒交迫之中,还饱受各种苛捐杂税和抽丁拉夫之苦。“镰刀上壁,就没饭吃”。在当地流传着的这句口头禅,便是当时农民悲苦处境的真实写照。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为了改变自己穷困的处境,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早日跳出“农门”,找到一份“公家差事”,吃上“皇粮”,不愿子孙后代步自己的后尘。再加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旧的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因此,他们都殷切地期望自己的子孙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复习迎考时,郝治平的父母总是谆谆嘱咐他要发奋刻苦读书,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农门”。外祖父和外祖母也时时勉励他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都殷切地期望着郝治平寒窗苦读后能金榜题名,然后“衣锦还乡”。
6月底,老师带领毕业生去进县城赶考。当时整个乌龙县没通公路,从昭阳镇到县城60华里路程全要步行。师生们头顶炎炎烈日,脚上穿着草鞋,带着笔墨纸砚,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上艰难地步行。渴了,就饮几捧从山麓石缝中汩汩涌出的冷冽甘甜的山泉;累了,就在小路旁参天古树的树荫下席地而坐,小憩片刻。师生们边走边歇,终于在下午5点左右到了县城的中学,考场就设在这里。在乌龙县考试过后,为追求更高的升学率,老师又带领学生奔赴毗邻的保靖县城赶考。因为路费困难,郝治平的姐姐很懂事,主动地提出不去保靖赶考,在家一边协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一边等待本县中学的录取通知。
从乌龙县到保靖县百300多华里的路程,沿途必须翻过几座绵延不断、陡峭险峻的大山,渡过几条奔腾咆哮、滩险浪高的河流。师生们为了减少火辣辣的烈日的烤炙,总是上午赶路,中午在林间小道休息两三个小时,趁晚上凉爽赶路,可谓日夜兼程。在朦胧的月色中,师生们踏着被野草遮掩的崎岖小道,翻过了连绵二十几里、人烟稀少的杀鸡坡,拂晓时候到达碗米坡镇。经过一整夜的长途跋涉,师生们这时都感到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尤其是女同学更是无精打采。在客栈吃罢早饭休息时,同学们都感到双腿胀痛,大家才发现自己的一双脚掌也被所穿的草鞋磨破了皮,鲜血淋漓,火辣辣地疼痛。大家都懒洋洋地坐在凳子上,闭着眼睛,耷拉着脑袋。看到同学们这副可怜兮兮的模样,老师也不忍心再催同学们赶路了,就说:“同学们休息一下,我们就乘船去保靖,大家作好准备!”
同学们在客栈休息,带队的老师便来到河码头,联系去保靖县城的船只。考虑到每个同学身上带的钱不多,老师先后和几个船老板为船钱讨价还价。最后,一只装有几捆干柴去保靖的船老板,听老师讲了同学们的实际困难后,十分体恤同学们,只收一半的钱。于是同学们便兴高彩烈地上了船,从碗米坡镇顺酉水而下。这段河道很狭窄,两岸悬崖峭壁高耸入云,河流落差大,河中乱石成堆,急流险滩多,最著名的险滩是“驼背滩”。经过这道险滩时,木船在狭窄的河道中行驶,白浪翻腾,水花飞溅,大颗小颗地洒在人的头上、脸上、身上。船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在汹涌澎湃的波涛中颠簸前进。两岸的悬崖绝壁,从眼前一闪而过,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感觉。这时候船前船后的两位驾船工,更是全神贯注,沉着谨慎,时而用木桨,时而用竹篙,轮换使用,控制着疯狂的木船,几经颠簸,终于平安地闯过了这道险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师生们搭乘的木船又接连冲过了门槛滩、陡滩、磨口滩等险关。船工的驾船技术高超娴熟,心理沉着镇定,对各种层出不穷旳险境应对自如,船上的人总是有惊无险。在奔腾咆哮的激流中剧烈地颠簸了一段行程之后,“轻舟已过万重山”,木船终于驶出了险境,到了离保靖县城15里一个叫岗口的地方。这时,女同学周巧巧为了贪图凉快,就俯在船舷边洗脸,一不小心就掉入水中。看见有人落水了,动作敏捷的船工就立即“扑通”一声跳下水,迅速将这位女同学救起。这位女同学只是受了一点惊吓,休息了一会儿后便谈笑自如,老师和同学们绷紧了的心,这时才慢慢地松弛下来。中午,船到达保靖县城。师生们上岸后,都感到又饥又渴,就在一个叫“李林记”的餐馆吃中饭。这个餐馆炒的菜,用的是远近闻名、地地道道的保靖酱油,原汁原味,做出来的菜特别好吃,同学们是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可口的菜。吃完饭后,领队的老师便带同学们去保靖中学报考。报考手续办完后,师生便在学校的一间空教室里休息。这时学校已放暑假,为了节省一晚住宿客栈的钱,同学们就决定在教室里过夜。到了晚上,每个人把四张课桌拼在一起,就在上面睡觉。带队老师也陪同学们睡在课桌上,为防蚊咬,老师在教室里点燃了两盘蚊香。
保靖中学历史较悠久,在当时是湘西一所颇有名望的学校。抗日战争时期,东南沿海沦陷区的一些学校,内迁保靖,建立了国立八中,后来又改名为省立八中。解放后改名为保靖中学,后再改为保靖民族中学。当时湘西其他一些县的学生,都喜欢选择来这所学校求学。学校位于酉水河畔千年古镇——迁陵镇的北门外,三面环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恬静,是读书的好地方。
不久,乌龙中学、保靖中学两所学校录取的学生名单都张榜公布了,郝治平和姐姐都榜上有名。
儿子和女儿都同时考取了中学,郝治平的父母都特别高兴,也觉得很光彩,因为在他们郝氏家族中是第一个有子女都读中学的人家,也是全村寨第一个有子女都读中学的人家。这个暑假期间,为给郝治平和姐姐筹措学费,父亲就变卖了家中一些值钱的东西,母亲把她出嫁时娘家陪嫁所送的一副蓝田玉手镯也卖了。尽管这东西当时很不值钱,但为了给子女筹学费,她也只好忍痛割爱。但这点钱还远远不够,父母又多次向亲戚和熟人借钱,到处奔走求人,低三下四地讲了无数好话。这样到处求人讲好话,是父亲一生中少有的。但为了儿女上中学读书,他迫不得已才这样求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求爷爷拜奶奶,父母只勉强凑够一个学生的学费,父母整天为学费长嘘短叹,愁眉苦脸。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郝治平的姐姐看到父母为学费求助无门而心急如焚,心里非常难过。这一个多月来,父亲和母亲为学费这事,吃饭无味,睡觉不安,面容一天天消瘦,便安慰父亲说:“爸,要凑够两个人的学费现在的确困难,你和妈都跑了一个月的腿,求了不少人,讲了无数的好话,才勉强凑齐一个人的学费。现在马上要开学了,让治平先上学吧。若过期不报名,就由备取生补报了,这样我和弟弟都上不了学。我是姐姐,年纪也这么大了,懂事了,应当为你们分担忧愁,我不上学了,就在家帮着你们做点事,弟弟年纪小,让他上学吧!”
听了女儿这几句话,父母更加伤心难过,都哭了。
“爸没有能力,连儿女读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太不中用了,白白地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路!”父亲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泣不成声地说。
“爸,妈,你们是天下最好的父母,你们一生吃苦耐劳,省吃俭用,一年四季不顾天晴下雨,早出晚归,把我和弟弟抚养成人,自己却累得一身病,这实在是不容易,你们费尽力,拼了命。我这么大的人了,见识也多了,好多道理我都懂。”这时姐姐也边哭边说。因为学费困难,姐姐便辍学了。
上学去这天早晨,母亲给郝治平换了一件新缝制的“白竹布”衬衣和“学生蓝”布缝制的裤子。这种布料在当时当地,还算比较时髦的,农村人用它做衣服的人还不多。郝治平直到这时因为要去外地读中学,才脱下了用“家机布”缝制的而且还打了补丁的旧衣服,换上了用“时髦”布料做的新衣服。吃完早饭,父亲背着给儿子新添制的铺盖和日常生活用品,起程送儿子去保靖中学读书。母亲和姐姐都为郝治平送行,走在郝治平的后头。一路上,母亲嘴唇总颤动着,想对儿子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只是偷偷擦着眼泪,送了一程又一程,舍不得离去。已经离家很远了,母亲才停住脚,对儿子说:“治平,到了学校后,一定要注意身体,发奋读书,听老师的话,和同学搞好团结,给家里常写信……”母亲说话时有点哽咽,然后已泣不成声了。
姐姐走在母亲的后面,一直低着头,默默不语。即将返回时,便对弟弟说:“治平,你也不小了,家里特别困难的情况你也亲眼见到了,爸和妈为你筹措学费钱,想尽了一切办法,你应发奋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两个老人家,我们全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治平,要想跨出‘农门’,只有走读书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可走。”说完话后,就将一包煮熟了的鸡蛋送到郝治平的手中说,“这是妈给你煮的几个鸡蛋,拿着,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吃。还有,这是我给你买的两包仁丹,路上热得难受时或喝水后吃几粒,就不会恶心胸闷,腹痛腹泻,记住!”她摸了摸弟弟的头,然后,就拉着母亲的手转身踏上回家的路,但是她们仍频频地一步一回头,实在舍不得从未远离过她们的郝治平。郝治平也边走边回头,看着母亲和姐姐逐渐消失的背影。
进入保靖中学后,郝治平因个子小,编排座位时坐在教室的最前排,与娇小的女同学贾图萍同桌。贾图萍是保靖县城人,长得眉清目秀,聪明活泼,热情开朗,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是班上的数学科代表。贾图萍又有一副天生好嗓子,歌唱得特别好,同学们都称她为“贾周璇”,是班上的文娱委员。郝治平的数学成绩一般,在贾图萍同学主动帮助下,后来有很大提高。郝治平也经常帮助贾图萍同学提高作文水平。由于长时间同桌,两人互相帮助,操行和学业成绩都很优秀,两人常被评为“三好”学生。在三年学习时光里,两人一直同桌,相处得很融洽,有时贾图萍还邀请郝治平到她家去玩。她的父母是迁陵小学的老师,很喜欢乖巧伶俐的郝治平。隆冬时节的一个星期天,是贾图萍的生日,她把郝治平邀到了她家里。这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郝治平穿的旧胶鞋裂了口,走到了她家里时,胶鞋里面已经进了水,穿的袜子也打湿了,他却硬撑着,显出不以为然的样子。
“郝治平,你胶鞋好像有点破了,进了水吧?快脱下来看看,天气这么冷,小心别着凉了!”贾图萍的父亲看见了他开裂的胶鞋便关切地问。
“是有点破,我已经给家里写信要钱买胶鞋,我父亲回信说暂时钱有困难,以后寄来再买。”郝治平脱下开裂的胶鞋一看,穿的袜子全湿了,然后又把胶鞋穿上说,“好像不觉得怎么冷。”
这时贾图萍的父亲再也没说什么,对郝治平的脚看了又看,然后就不声不响地走出门去。不多久,便拿来了一双崭新的球鞋和一双袜子给郝治平说:
“郝治平,我给你买了一双球鞋和一双袜子,赶快洗脚,把鞋子穿上,当心感冒!”
郝治平站着不动,感到很不好意思,不愿脱下脚上的破胶鞋。
这时贾图萍已端来一盆热水放在地上,并在旁边摆了一把小椅子,催促说:“换下来吧,快洗脚,水都快凉了。”
洗完脚,郝治平十分不好意思地穿上了新袜子和新球鞋,不大不小,刚好合脚,穿上后感到很舒适和暖和。郝治平长到十多岁,才第一次穿上他羡慕已久的球鞋,是贾叔叔圆了他穿球鞋的梦。看着笑容满面的贾叔叔和贾阿姨,他连声说:“谢谢贾叔叔和阿姨!谢谢贾叔叔和阿姨!”
“我们也谢谢你对图萍的帮助。她常说在你的帮助下,她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她写的文章还在你们办的《晨钟》文学刊物上发表过。今后你们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有空常来我们家玩。”从此,贾图萍在星期天时,就邀郝治平到她家去玩。这一天,她母亲还做些好吃的菜,为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郝治平就读的班上,有几个特殊爱好的同学,写文章的、画画的、拉二胡的、打篮球的等,可谓“人才济济”。郝治平跟班上几个爱好文学和美术的同学一道,办了个《晨钟》文学半月刊。利用教室后的一块空黑板,以粉笔书写,定期出版,大家还推举郝治平担任编辑。刊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有小说,诗歌,散文,快板,歌曲,得到了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支持和夸奖,学校团支部还在大会上对此事作了表扬。第一期出版后,影响很好,投稿者踊跃,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也促进了同学们作文水平的提高。
当时新中国刚建立不久,正值百废待兴之时。这时虽然物资匮乏,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却丰富多彩。学校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索兴趣。这些活动有旅游、文学讲座、文艺演出、运动会、旅游、看电影、听名人作报告等。学校举办的文学讲座,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语文老师在文学讲座上先后讲读了《可爱的中国》、《古丽雅的道路》、《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非凡事迹,激励和鞭策着同学们奋发求学、立志成材,长大后报效国家。听了讲座后,很多同学就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每年的元旦,学校一定要举办文艺晚会,各班都准备了节目,有相声,有唱歌,有舞蹈,有话剧等。有一次,郝治平的班级演出节目是唱歌和跳舞,其中有贾图萍同学独唱《高高的太子山》和《兰花花》两首歌曲,班主任安排刚学会二胡不久的郝治平为她伴奏。演唱完毕后,台下掌声不断,致使小小的他俩不得不数次谢幕,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次,全班同学去保靖县文化馆看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是第一次看到彩色电影,无比兴奋。尤其是影片中“化蝶”的几个特技镜头,使同学们惊奇不已。当同学们看到抬着祝英台去马家的花轿从梁山伯墓前经过时,顷刻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刹那间坟墓裂开,祝英台立即钻了进去,接着两只彩蝶便从裂缝中飞出。这时候风雨停息,阳光灿烂,这两只蝴蝶在雨后初晴所出现的彩虹下比翼双飞,翩翩起舞。看到这里,同学们心情很激动,为电影中的这些特技镜头叫绝,也为梁祝的爱情有如此美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文娱生活,学校还把当时的新新京剧团请到了学校,演出了京剧《孔雀胆》、《三岔口》。长期生活在封闭的大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看到了京剧。演员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技艺,极具吸引力,同学们看得眼睛都不眨,得到了很好的精神享受。湖南省花鼓戏剧团也来校演出过《打鸟》、《刘海砍樵》等等节目。这些植根于平民百姓的沃土中的传统地方戏,充满了无限生机,显示了地方色彩,生动活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再加上演技纯熟精湛,很受同学们欢迎,它不仅给了同学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还陶冶了情操。
保靖县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石楼仙洞、“天开文运”石刻、笔架山、紫东阁、吕洞山等。趁着节假日休息时,贾图萍同学自荐作导游,带领班上一些同学到这些众多的名胜古迹去游览,还作了讲解。同学们玩得很尽兴,个个都心旷神怡,陶醉在旖旎的大自然之中。在游玩吕洞山时,贾图萍讲述了民间有关吕洞山凄美的传说,把同学带回到了苗乡过去那久远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