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微——20年后再聚首>第二十七章 3月12日 为冯妹点赞

第二十七章 3月12日 为冯妹点赞

作品名称:——微——20年后再聚首      作者:张璞      发布时间:2017-04-21 10:15:22      字数:6770

  第二十七章
  3月12日为冯妹点赞
  今天是星期天,植树节。早上,群主林弟在6:42转发了一篇文章《想你了,我的宝贝》,这是前一天一位笔名“别山举水三三”的电视台记者刚在网上发表的。散文写得很动情,主要是写给自己家的“小棉袄”爱女的。从女儿的小时候间断性写起,直到长大成人到外地读书工作中的岁月故事精彩拾遗,别开生面,历数了世间父女亲情的真切内涵。
  这林弟,可能在醒后想自己的爱女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现今,越优秀的儿女,读书后离父母越远。虽然我们班群中现在没听说哪个同学的儿女读书后漂洋过海远去异国他乡,但现在儿女单个的较多,长大后又不在身边,做父母的醒后第一件事往往就会先想起这些在外的孩子。林弟这是读文后深受感染,他最先考虑到群中的同学们应该分享这篇佳作,随手传进群中。
  看着很美很美的散文,我想,好多同学读后会撩拨心弦的。比如张老师、韩兄等人。张老师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一直辖市公安局的公务员,现今又在某警官学校脱岗进修。这警官学校的脱岗进修,意味着一位优秀的警花在磨练中应运而生,共和国的忠诚卫士在千难万险中砥砺前行。我以前看过不少特种兵系列影视剧,知道一些这国家级重点警官学校的训练情况,没有钢筋铁骨和超凡的意志和头脑,是难以在这里进行训练的……还有韩兄的宝贝女儿,听说读高中时就是全校非常优秀的学生,正在北京读研,好像是硕博连读的。听林弟说过一句简单的话:这孩子聪明成大器,非读完博士不行。林弟和韩兄离得比较近,时有联系,他对韩兄的孩子有了解。至于其他同学的儿女们,我知道的还不算多,但从群中大家说话的内容上猜想,大都是很有出息的孩子们。
  联系自己的情况,极端反向,像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中的相背而行,越背越远,时间无期……心中好不倦怠,情何以堪!然自己的生命轨迹,难道能划入堕落沉寂的深潭吗?不可以。自我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生活工作,进行自身的生命完善过程,这应该是每一个健全思想的人理所应当走的必由之路。体味人生,砥砺前行,这大概是对于生命的最好诠释吧!
  我最近抽时间在写文,每发表新的一章,就愿意叫群里的同学们抽时间看看,又觉得后进群的同学们不知道,于是又把链接地址发进了群里,不知道的同学们点开以后,随时可以抽时间进行关注。
  二十多分钟之后,纪姐对我发上一句短语:“群里最苦的莫过于你。”之后又加了两个字“珍重”。
  纪姐可能读过我的某些章节。但是这苦并不是说的自己吃、穿、化钱没着落的穷苦,只是说我个人的生活很不如意。但这不如意也没办法叫别人同情帮忙。自己生活处于逆境,又不是经济困难,这命运和现实的困窘,没法挣脱。在作品中宣泄自己不如意的心情,也只能让读者进行围观,感受我的现实无奈罢了。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现在到觉得有些画蛇添足之嫌。善心的纪姐劝导我,我自己深懂同学们对我的心理支持,同时也深感安慰。
  人的心理就是一种怪物状态,尤其是我,虽然自认为一切看得透,别人的同情无所谓。但那分是谁,在老同学群中,看到纪姐的这句关心话语后,心情还是很感动的。无奈的话语,袒露给同学们,现状就是这样存在。我不善于包容自己的隐私,因为我的生活经历过程中,无所谓什么隐私可言。现实命运状况,就是如此。
  我回答纪姐:“慢慢熬,人不和命争。谢姐关心。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下午一点多,群主林弟发上了一则短文:
  “某人得一宝贝:紫砂壶,每夜都放床头。一次失手将紫砂壶壶盖打翻到地上,惊醒后甚恼,壶盖没了,留壶身何用?于是抓起壶扔到窗外。
  天明,发现壶盖掉在棉鞋上,无损。恨之,一脚把壶盖踩得粉碎。出门,见昨晚扔出窗外的茶壶,完好挂在树枝上……
  顿悟:有时,事情可以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
  因为-----也许,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冲动是魔鬼!学会冷静,是一种智慧!”
  这是篇很有意义的至理名言,群主林弟是高人,所发的资料也是令人幡然醒悟的真知灼见。赞许之至!时间或许能领略一切未知的结局,偶尔在等待中会寻找到希望,不要歇斯底里地去随意破坏不如意的现实状况,也许时间会慢慢改变一切。我曾记得法国作家大仲马先生写的《基督山伯爵》一书的最后结尾语,是这样一句话:“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括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这样理解人生意义,虽然有些墨守成规,但是在付出超凡的努力后还是很富有哲理的。因为作家大仲马就是智慧超常的人,他的作品是世界文学界所公认的巨著,大仲马先生深邃的思想和作品中优美流畅的语言是令世人所称颂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再过多少代,这闪光的伟大灵魂还是活在作品中,给人以哲思和智慧的引擎力量,经久不衰!
  所以我的人生观念中也被“等待和希望”所包围与困惑,殊不知这是一种灵魂麻醉剂,对于不失进取心的勇敢开拓者,这是曙光;可对于等待观望和失去进取心的弱者,这就是长河落日圆前的残阳余辉。
  后来群里还是静悄悄的,虽是星期日,可能大家比较忙,此时,同学们也没有说话的。群主还是又先发言了,他现在可能比较闲散。他连续两句这样说的:“不认同者把群主踢出去拉黑也行。”之后接着两个笑脸。后一句,“都去礼拜了吗?不可能吧?”他感到了自己在跳独脚舞,高处不胜寒呀!
  时间不久,水天一色冯妹在群里写上了“认同”两个字,并发来了两张少年舞蹈练习课的照片。此时的冯妹,可能在观看业余舞蹈班训练课,她即时采风摄影,发上来的。因为没有说明,自己就胡乱猜测了。
  宁弟之后告诉群主:“咱们县的群里也是静悄悄地。”群主回答:“什么事物都一样,分几个阶段: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群里静悄悄那是最高阶段。”
  其实我们现在这个群也成立了一个月余了,我记得自己被拉进来的时候是第13名,也是2月13日进来的。近一个月了,一共加进了30人,还包括老师。此时人员还没找齐,群中一直处于热热闹闹的场面,如果要是退潮的话,还必须把人员找齐后才会逐渐的走入高潮吧,高潮后才会慢慢的归为平静的退潮状态,事物的规律,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然我们26班这群中的动静,自我进入后就非常热闹,不会像宁弟所说的归为静悄悄的吧!因为我们26班是有凝聚力的,这凝聚力的核心就是领导人物。在20年前读书的时候是张老师,现在是班级中最小的老弟。看来这群主只能尊重这群中的大哥大和大姐大们的意愿,谁愿说话谁说,没人说自己就跳独脚舞,引领大家进行护群发言,以观后效。自愿自发,有组织有个人信念,这应该是26班同学们最明显的性格。把群当家一样尊捧,把群主当成自家调皮的小弟弟,但是大家都开始显老,心目中只有这个群主弟弟正处于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时节。其实这小弟也开始衰老了,已经与老头的形象开始接轨了。不过,还只有他,主要支撑着这个群继续向前、不停地向前走去!
  晚间七点后,群主又开始活动了,他剪辑几句话发进群里:
  “飘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候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很美很美的散文诗,在淡定的心中掀起圈圈沦漪,漾然开来,心向远方闪烁波动……
  傲骨凌云张三姐发上个视频《送给老同学》,有歌有词,很完美,表达了老同学间的浓浓之情。歌曲的韵律使用的是《北国之春》的曲调,歌词却另换成张有明作词的了:
  “同学同学聚在一起,回忆过去笑的多甜蜜,青春的我们帅气又美丽;啊,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花蕾季节你那么美丽漂亮纯真、令我着迷;虽然我们相互不言语,路上见到也似不认滴,同学呀同学,姐妹兄弟;容颜已刻在我心里;岁月匆匆几十年已过去,脸上都是岁月痕迹;职场里打拼,还有商场里搏击,大家过得都不容易,虽然我们很少联系,同学呀、同学、姐妹兄弟,永远在我心里……”
  另外,视频资料中还有如下短句连串起来:“一声深深的问候,老同学你听到了么;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时间可以更改我们的容颜,却无法改变我们同学的纯真友情;也许在天之涯,也许在海之角,同学之情,一直是我的牵挂;一生的同学,一生的朋友,永远珍惜在心间;最亲爱的同学!是我对你最美丽最亲切的呼唤……”
  这首歌,这短句,散诗般的画面文辞,依依之情,浓浓之爱,厚厚地包裹了分别多年老同学之间珍重友谊,赞叹这篇真挚而优雅的视频资料。我将之变为文辞片段性地记录下来,留作经年后的资料保存。
  20:11,唐大姐和张三姐开始对话,开始唐大姐认为这北国之春的歌词是张三姐加工改造过,因为在师范读书期间,张三姐最爱用“北国之春”的曲调自己编词唱歌,张三姐有这种能力,且歌唱演艺天分极高,令人称颂。
  唐姐晚饭后要着急去跳舞,自己赶紧和张三姐搭讪几句,随后很快街舞去了,结束本次说话。
  柏姐进群,语音问张三姐和任大姐在不在群中。没人应允,她字面问:“同学们谁在?”
  陈大姐上来,先问候大家,再发布消息,说她找到了秦大姐,秦大姐没有微信,她说尽快学。接着又在群中公布了秦大姐的电话号码。
  韩兄给陈大姐道辛苦,说再找到容城的几位,我们班就齐了。
  柏姐问候陈大姐,对陈大姐道辛苦,并说秦大姐很快就会有微信,就能进来;接着对韩兄道辛苦,说这么多同学韩兄找到的不少。柏姐说自己好几天不看微信了,自己挺忙,并说任大姐进群了,很想任大姐。
  陈大姐说她现在还在想办法找呢,还没有其他同学的消息。之后她和柏姐告辞,说手机没电了,要充电。
  韩兄回答柏姐:“不辛苦,为了兄弟姐妹团聚,应该的,都齐了后尽快叫群主安排聚会事宜。”
  柏姐回话:“辛苦了,替大家谢谢你!”
  同学间虽然不见外,但是说话用语还是满客气的,修养水准的体现。上面这两位都是有影响力的小学校长,也应该是我们群中的道德行为楷模。
  乔妹发上了鸭子集合一起过大街的热闹场面,呱呱的叫着成群结队的在主人的看守下向一个方向前进。纪姐开始哈哈大笑,问乔妹从哪找来的这个视频,并开玩笑的说莫不是自己家养的?乔妹回话是从高中群里发来的。这两个人用语音会话,显得绘声绘色、有亲切感。
  早在安师范读书时,九六年晚春开始排练节目的那段时间里,早晨取消了课堂早自习,让同学们随意在校门外散步活动。因为那时车辆少,这学校周围还没有像样的马路,基本上是荒凉之地,即便有水塘小湖,也是浅的不及腰深,学校并不担心出啥意外,况且这些学员们年龄一般从三十到四十周岁之间,也有几个比较小一点的,但没有小过28岁的,那也是选拔的教学优秀能手参加考试录取来的。这年龄段的人一般不会在校外惹是生非,或者出现安全事故。一般外出散步跑步的同学都是仨一群俩一伙的,在校门外的泥土小路上或者是荒凉的滩涂上活动行走。路上的水塘随处都有,都散落在校园周边。
  春天的塘水碧绿,鱼儿在水中游动,一群群的鱼儿向某个前方不停地游走,有时在水面上不定时地浮出,偶尔一下子又钻入水中,个别的还打着箭般的向上跳,甚至跃出水面半尺多高,再“啪啦”一声落入水中,使水面荡起深浅不一的水纹,之后再慢慢的荡漾开,粼粼的向远处波及;即便水面平静,在晨风的吹动中,水面上闪烁着波光粼粼的景色,那动荡的水面,犹如瓦片般颤动着,在东升的太阳光辉映下,微波辉映,金碧流彩,瓦楞瓦楞的闪烁着,晃动你的眼帘。这些小湖上一般都有一只小船,船上都有滑动水的两只木桨,偶尔有的船上还带有一根竹篙,那是在浅水塘中使用的乘船工具,用来在塘水、小湖面上行船撒放鱼食用。
  一个个水塘,大小不一的湖水,散散落落在校园的东南方位。那里也有几个鸭子棚。鸭子棚在高处,赶鸭人用根细长小竹竿,偶尔在早晨散步时能看到鸭子们成群结队的被放出来,这些鸭子被吹哨子的声音所指挥,都赶紧从鸭棚中扭着屁股“嘎嘎嘎”的叫着,急忙出来集合,之后急切的排列成队伍,争着抢着往近处的水塘里跳下去,先是脑袋向下往水里一扎,屁股向上定个蹶,再把头钻出水面快速地抖动小脑袋甩水,随后鸭头在水里一低一抬,集体挨挤着游向远处。这样的自然湖,水面比较大些,不在水里撒鱼苗,是鸭子游泳采食的好场合。
  下午我们同学们在饭前也经常在校园外面活动,而不时也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鸭子从水里争先恐后地游上水塘的岸边,还是呱呱的叫着,扭身子扭屁股的排队紧赶回高台上的鸭子圈。人都说儍鸭,我不赞同。只能说鸭子在陆地上行走一拽一拽的又慢又有意思,但是鸭子还是很通人性的。
  安新白洋淀边的读书生活,大淀的风光和校园周边的水塘、鸭圈、鱼塘、小湖,以及在湖边上散落生长的绿苇,此时在心中清晰地浮现起来。现在的校园周遭,从网上搜到的安新县城的卫星地图上看,都已经成了街道和建筑居民区了。那荒凉已经被繁华所替代。水坑、鱼塘、小湖、一望很远很荒凉的不能种庄稼而留给放羊人的野草滩涂,沟壑烂泥地,现在都已经被马路和地上建筑物所覆盖,原来的老景色一去而不返了,只能用记忆留在心间。20年后的沧桑巨变,何日再去游走一遭呢?聚会,找全人以后的聚会,群主可能要带领大家要实现这个愿望。
  接着回到群中,纪姐和君姐开始语音对话,好长一段时间,主要是谈论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纪姐现实属于内退,离办退休手续也为时不晚了;君姐明年退休。纪姐的儿女都结婚了,都有孩子了;君姐说纪姐漂亮、说话干巴萝莉脆、有福!君姐的儿子也结婚了。两人后来传上的照片都发福了,属于贵族般的人,俩人说话还带着轻微的脂肪音,生活条件好、舒心所致。很想提醒她俩尽快变成素食主义者,跟唐姐一样去跳健美舞,否则就可能被票选为减肥俱乐部候补委员了。这两个人都善言谈,退休后做个保险经纪人啥的,那肯定是倍儿棒的。心中为两位学姐的幸福快乐生活和口才技能点赞!两人的身体还特别健康,即便是退休后,也能再为社会另行服务,这是社会的优秀人才呀!
  之后,水天一色冯妹又传上了自己的近照,这个比我还年轻一岁的安师校花才女,两个女儿出嫁后都有孩子了,她在家中也是个忙人,因为她自己早已经是外婆的角色了。但是照片中的她风采依旧,体态调节的匀称,又没发福,加之高挑的个儿,神采安详、慧智靓丽、美好的形象犹如安师读书时的样子,基本没变。唐姐还来了句“大美女”的短语,活跃着群里的气氛。张三姐,任大姐、柏姐、纪姐、君姐、冯妹、唐姐等人,一边说话一边发照片,聊得好不火热!后来宁弟出场搭话,大家又和他聊起了单位上的工作,这当小学校长的都想辞职了,原因主要是不轻松,心里感到累了。想在自己退休前尽早换年轻人,自己做个后盾进行帮带一下,单位就后继有人了。
  而宁弟现在不该提辞校长职务,因为他离退休时间还早着呢!他说自己在年假前一个月,辞职没辞成。唐姐回应的话也有道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要辞职。”
  之后群里互告晚安。君姐使用微信熟练,连发了带有“晚安”和“再见”字样的动画,告别群中的对话。
  张老师出现在本日休群的最后,对着水天一色冯妹重复地发了三个竖大拇哥的留评,因为冯妹在当县直属重点学校的德育副校长时,为所在的单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安新教育界出名的先进教育工作者。现转岗在一所幼儿园工作,三年后办退休手续。
  冯妹在师范读书期间,学习刻苦,尊师重教,团结同学,德才兼备,是那一届有影响力的优秀学员。在学校组织各种团体赛表演时,她作为26班代表,多次登台亮相,做主持人的和表演的机会是最多的;尤其是在非常有影响力的《安新师范九五级学生技能汇报演出》的大型活动中,她即是整台节目的重要主持人,又担任大合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的指挥,期间的弹琴表演《小松树》,舞蹈、合唱、对唱,小品演出等节目中以多种身份出现在演出活动中,是整台演出中的多面手,出场机会非常多,演技非常棒!她是那场彩排演出活动中最累、形象最好的主持和演员,深受师范和上级领导的表扬和器重。那时到场观看表演的不仅有安师的全体师生,还有安新县政府教育界特约代表,出席的贵宾还有市教委和七县教委的主要负责领导。冯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届师范学员中的优秀代表人物。后来她还在保定市师范学生文娱演出活动中荣获过三等奖。那次登台演出就一次机会,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美妙歌声和舞台形象技压群芳,定格于她的师范生活形象最美的舞台记忆中……
  这甘心奉献教育事业、德才兼备、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她属于师范学校时和单位工作中很成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从过往的韶华岁月到天命之后的一路辛劳中,用青春和汗水,才能和智慧,尤其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心愿,谱写了一曲诗意朦胧的教育家人生之赞歌!她的执教生涯是辛勤的,她的管理层工作是富有才气、智慧的和卓有成效的!她绚丽的年华已经全部融入于教育事业的海洋!她是安师26班同学中最美最美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当之无愧的我们这一代基础教育界的巾帼英雄!是我们那届师范同学中榜样,也是我们26班师生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26班,也可谓是卧虎藏龙之所。此时,张老师在为自己的学生冯妹点赞,我们同学们一致拥护、赞同!惺惺相惜,群中最唯美的夸赞、表扬!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