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唯恐天下不乱
作品名称:再见,小抑郁 作者:依云轻风 发布时间:2017-03-30 10:30:50 字数:3279
No.55
又是新的一天,章彪的摩托车今天没出动,半夜倒是听见巷子里慌乱的跑动声。明水有些奇怪,趴在后窗上看,也没看出个究竟。
天有些阴沉,预报有雨。
明水在妈妈的催促下早到了学校,先到宿舍中去了。
宿舍在教学楼的西侧,两排,四个小院,每院两间正房,一间厨房。明水在前排东头这个院里,有张床和简单的炊具,雨雪天气他就住下,平时的午饭都是在这里吃的。
明水刚要打开铁门,刘慧从操场停车回来,从明水身边拐进巷子,她的宿舍和明水临墙。
“刘老师,新车开来了吗?”明水知道刘慧刚换了车,说好今天开来的。
刘慧像没听见一样昂着头从明水身边,一会儿就听见“咣——”西边的院门愤怒地响了一声。
明水的心忽地一沉,看来老张担心的事真来了。
明水郁郁地进了院,关上门,割下院中墙根下的一绺韭菜,坐在屋门口台阶上择黄叶。西边有人进门了,听那走路“噔噔噔“的声音,基本是向老师。
向老师其实姓刘,四十多岁了,她当年中考落榜复习,恰好有一个姓向的学生辍学,她就借用了这个学籍当了应届生。
哪个单位也有这种好事的人吧,他们总喜欢打听所有人的事。然后非常微妙地在人群中搅和,以看热闹为乐趣。
“刘慧,你新车的颜色比何老师的好看多了。”向老师进门先说着热络话,并没等刘慧谦虚两句,她就直奔主题了,“李主任都在重症监护室呆了两天了,还不让出来,不知道还能不能救过来。”
“谁知道呢,才这么年轻,就是救过来也不壮实了。”刘慧对向老师非常了解,明知道她来的目的,勉强对付着接话。
“那你的公开课不就泡汤了?”向老师可是很执着的,她想知道的,就一定要问出来。
明水在墙这边气得在空中挥起了拳头。
“要不是小杨当着李主任显摆自己的见识,参加讲课比赛的就是你了。别看他平时一副老实样儿,关键时候可不含糊。”
“他也是为了帮我的忙,都是我表弟一时头脑发热。”
“你可真好心,可别说他是为了你好。你不想想,他今年就在农村满三年了,肯定考县直。要是有个讲课比赛的好名次,进了新单位脸上多有光啊。他就是故意抢这个机会的。不言不语不代表没心眼,精着呢。”
“李兴良不答应,他也没辙啊。唉,也别怪三怪四了,这回要救不过来,就成古人了。”
“话是这么说,但小杨要是不多嘴,李主任会把你换下来吗?你这急等着评职称,这回好,讲课比赛结束了,换了新主任你的公开课也讲不成了,这不把人晾半道上了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讲课比赛一等奖的证书该着就不是我的,算了吧,不生气了。”刘慧锁上门,和向老师一起出来了。
明水大气不敢出一声,等她们走远了,才把韭菜拿进屋里。
刘慧毕竟老成,没有对向老师透露一点儿对自己的不满,明水心下很感激。但是她刚刚和自己碰面的时候,明明是怀着怨恨的。
但愿她就像刚才说的,已经说服自己不生气了吧。细想起来,虽然这件事自己没有一点儿主观故意,但终究是因自己挡了人家的道,他的心里还是别扭着、心虚着。
No.56
课间的时候,向老师抱着水杯倚在廊柱上,明水走过的时候,她很有深意地看了明水一眼。
明水对向老师一直都是很客气的。他刚来的时候,赵老师就已经嘱咐过他,向老师就是个两面三刀的人,盯上谁谁倒霉,明水很小心地和她保持着距离。但是向老师却很热情,她把各种需要电子稿的任务都推给明水:“你年轻,电脑专家,姐姐打个字就像杀牛一样费劲。”明水面不辞人,就帮着给做。刘慧年龄大了,明水也主动代劳,他就成了网上学习的专业户,搭进了不少的时间。
有一次明水为了赶时间,就把两位老师的任务用网搜复制粘贴的方式完成了,结果恰恰向老师的被抽查到,判了不合格。
倚着破鞋扎着脚,向老师一头火。
明水和老张诉苦的时候又说:“刘老师年龄大了,她不说我也愿意帮着做;向老师可年轻吧,也让我帮忙,这不是为难我吗?”
结果向老师就在窗外。
明水不知道,向老师的丈夫在镇教委当会计,这在向老师眼里可是很关键的差事,关系每个老师嘛,所以她觉得同事们理应重视自己。“狗眼看人低。”她恨恨地骂了一句,于是明水对她所有的帮助都一笔勾销,从此她对明水横竖都看不顺眼了。
办公室恰巧没别人,向老师就跟进来。
“小杨,李主任住院,你没去看看吗?”向老师斜倚着办公室门框,问道。
“啊?都得去看吗?你去了?”明水坐下来,他对人情世故并不十分懂。李主任是对自己不错,但到底需要不需要去看,他还真是不知道。明水很纳闷,这个人到刘慧那里一出,这回又找到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我?我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当官七年了,看看我是谁了吗?就是有大元宝放在他病床前让我去拿,我也不去。你不一样,怎么说他是你的伯乐啊,你这段时间讲课、基本功比赛、录节目,不都是因为他把你推出来的吗?”
“哦。”明水不置可否。
“话又说回来,你也别觉得参加这参加那真有好处,跟你说实话吧,就混个虚名。你现在工作时间短,挣多少证也只能眼看着过期,没用。”向老师往地上吐着茶叶沫子,说。
“向老师,其实这些事都不是我想干的,那件事也是领导安排,我搭上时间,好几个星期都没捞着歇了。就你说的,我明知道这些证没用,不为了完成任务,我费这些脑子干什么。”
明水强调了自己和“争”无关,以免向老师借题发挥,制造事端。但是他的这番话却在一个月后为他惹来了另一场批评。
“哼,没听庄子讲的故事吗?一只死老鼠,鸱看成宝贝,鹓鹐怕脏了眼睛。我就从没把那些虚名放在心上,谁爱争谁争去吧。”向老师眼皮一耷拉,露出鄙视的神情,一扭身子挺直腰板像英雄一样走了出去。
好恶毒的比方。
老张过来,明水把向老师的话说给他听。
“别人有,或者别人可能将有,而自己没有,就心理不平衡,掺和事的过程就是找平衡的过程。”老张说,“听兔子叫种不得黄豆了,别理她。自己不上进还拽着别人也不上进,就是些烟囱,一天不冒点儿黑烟就难受。”
不管怎么说,刘慧在办公室已经恢复了常态,照常和明水说话,中午还来明水这边割了点韭菜去炒,明水也心宽了很多。
No.57
午饭后,明水想起脑干出血的李主任,为章彪担心起来。半夜不安稳,不会是也出了毛病吧。
章彪来明水家屋后住也不过两三年。他老家离县城七十多里路,来这里是为了女儿上学。刚来的时候,他和媳妇还到明水家玩,送来几把老家的香椿。
章彪大个子,宽肩膀,常年戴帽子。说是头发掉光了,用帽子装饰下,免得影响市容。
章彪在搬运社干活,每天四处去给人家扛货,有时候是面粉,有时候是煤块,有时候也搬装修材料。城里人没有出大力的,搬运工们活多的时候一天三百两百的也能挣回来。
挣多了钱,章彪就喝两口小酒,拿把二胡在院子里拉,唱上几嗓子。他的粗大嗓门唱京戏还真不大合适,明水觉得那应该是秦腔的味道,有时候是豪放,有时候又是苍凉。
章彪媳妇也是好脾气,就是有条腿是瘸的,跑外的活做不了,窝在家里拿些零活做,绣品、织品、缝纫品都能行。明水奶奶腿也不好,常去她家里陪她拉呱。
章彪喜欢花,虽说是租住的房子,他也在墙里墙外撒上些花种,墙头上也蹲上花盆,开得热热闹闹的。这一家三口日子过得不算宽裕,但还挺有情趣的。
女儿上高中了,大休的时候章彪就不出工,蹬着三轮车陪着老婆孩子四处遛弯,吃顿好的,像过节一样。
“等闺女高考的时候,我就买束鲜花去迎她;你呢,给她绣个十字绣,就绣‘大鹏展翅’,让她捎着去上学。”闺女很争气,学习一直很好,章彪觉得很满意,这大鹏展翅估计是想让女儿……
这一家人会出什么事呢?
明水打电话给妈妈,拨了三次都没有打通,他更纳闷了。
No.58
下了一天的小雨。
下午大课间几个学生在屋里干值日,擦讲桌的把一摞语文作业本抱到讲台上,拖地的没看见,一舀子水迎头泼上,几个人发疯似地抢救,那摞本子也从上湿到下。
一阵大呼小叫地报告,明水赶进了教室。还好,除了上下两本湿得多以外,余下的都是一侧进了点水,问题不大。
但是教研室在学期末要抽查作业本的,不像样儿的会扣老师的量化分。以往有这样的先例,老师只好买新本子让学生重抄。现在是期中了,一个本子都快用完了,明水不想让学生受这个累。
太阳露了一点儿脸,操场的跑道上有一小片微弱的阳光。明水赶紧找了块装修办公室拆下来的废木板铺在那里,把本子一本本摆开,好歹晾一下。
放学后明水去收本子,发现边上有一溜儿本子压上了车轮的印痕,几本封面都皱破了。
唉……真是越渴越给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