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警世二十四孝列传>警世二十四孝列传十七 乳姑不怠崔门唐夫人

警世二十四孝列传十七 乳姑不怠崔门唐夫人

作品名称:警世二十四孝列传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2-02-27 17:47:08      字数:3381

警世二十四孝列传十七 乳姑不怠崔门唐夫人

简介: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却说崔山南很小的时候,他的奶奶爷爷非常孝顺,曾祖母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不能吃饭,奶奶唐夫人心急如焚,便和山南的爷爷商议。
唐夫人:“老爷,母亲的牙齿脱落,不能进食,我们怎么办呀?”
崔老爷:“是呀,我们可不能饿着母亲,不孝呀!”
山南插嘴道:“爷爷奶奶,曾祖母的牙齿为什么会掉呀!”
唐夫人:“年纪大了,就会掉的。”
山南道:“奶奶,那怎么办呢?”
唐夫人道:“南儿,我和你爷爷正在想办法呢!”
山南道:“奶奶,我小的时候没有牙齿,吃什么呢?”
唐夫人笑了道:“那时你吃妈妈的奶水呀!”
山南道:“那么给曾祖母也吃奶水不就好了?”山南真会想办法。
崔老爷道:“南儿不要胡说。”
唐夫人却道:“老爷,我觉得孙儿说的话有道理,我的奶水还有,为什么不可以拿来孝敬母亲呢?”
崔老爷道:“这怎么能行?”
唐夫人道:“乌鸦有返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情,老人关爱我们,现在老了,牙齿脱落了,不能吃东西,难道我们不能尽孝让老人家很开心的活下去吗?”
崔老爷道:“你真是崔家最贤惠的媳妇了,这样也好。”
就因山南一句话,唐夫人做了这么一个决定,挤下自己的奶水,去奉养山南的曾祖母,山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辈是儿女后辈的老师,能看到也就能学到,崔家世世代代出名人,贵官,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唐夫人端着碗去孝敬山南的曾祖母,曾祖母问:“媳妇,你端的是什么?”
唐夫人回答:“媳妇端的是自己的奶水,请母亲喝了。”
“媳妇,这怎么可以?”山南的曾祖母心里感动,不愿意去吃。
“母亲,您为儿女操碎了心,乌鸦有反哺之心,难道我们后辈的一点孝心您都不接受,您就喝吧!”唐夫人坚持让母亲喝下去。
老妇人眼里有泪道:“媳妇,你真是一个好媳妇,我也不知积了几辈子德,竟然遇见你们这样的孝子贤媳,我喝就是。”唐夫人坚持孝敬母亲,丝毫不懈怠,每天如此,这些都让崔山南这个小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他以后做个孝子贤孙做出了榜样。
崔山南的曾祖母病重的时候,自知快要驾鹤西去,召集崔家后辈子孙训话,道:“我难以报答媳妇对我的孝敬之心和恩德,但愿你们后辈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奶奶,你身体怎么样?”崔山南来问安。
唐夫人道:“好孙儿,有你这么个好孙儿,奶奶的身体怎么能不健康呢?”
崔山南道:“奶奶,您过去侍奉我曾祖母,丝毫不懈怠,孙儿也都看在眼里,我一定也做个孝敬的好孙儿。”
唐夫人笑了,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孙儿。愿我们崔家世世代代都做有道德的人,孝敬自不可少,奶奶就是去了,也会很安慰。”
长辈是后辈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会影响后辈,社会的和谐发展,民风的淳厚与否,跟家族的道德水准有着很大的关系,让我们大家都学孝敬,做一个让热热尊敬的人。

崔家世世出高人,代代有高官,这和他们的家族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有一个朋友叫崔州平,也许是真的,但是博陵的确有着一个历经千年不衰的名门望族——博陵崔氏。博陵崔氏家族自汉至宋,先后出了二十多位宰相,将军、侍郎以上官员上百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不可胜数。崔州平则只是这个家族灿烂星辰中的一颗。
名门望族乃崔氏,千年不衰在博陵。
层出不穷出高官,三国不忘崔州平。

崔氏家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人才辈出,史不绝书。东汉有文学家崔骃、书法家崔瑗、政论家崔寔,均是博陵安平人。南北朝时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东武城,如北魏吏部尚书、白马公崔宏,司徒崔浩,经学家崔灵恩,史学家崔鸿,书法家崔悦。唐代有诗人崔国辅,崔灏,崔护,政治家崔仁师、崔玄暐、崔琳等,地位显赫一时。其后,北宋有画家崔白,擅画花竹、禽鸟,还有经学家崔子方。元朝有书画家崔彦辉,明代有名臣崔呈秀、画家崔子忠。清代有学者崔述、经学家崔纪。近代有经学家崔适。
群星璀璨说崔家,春风四季多奇葩。
书香门第德行高,一门扬名震华夏。

博陵崔氏之祚发轫之初在东汉。六代之中,先后出了四位大家,即崔篆、崔骃、崔瑗、崔寔。祖孙四人皆善辞赋,均有文集传世。后世流传有“崔篆平反”的故事。一次,崔篆在巡视各县看到牢狱人满为患时,忍不住流泪叹道:“刑罚无度,陷民于阱。百姓何罪,遭此苦难!”于是,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承担责任,为百姓平反,先后拯救了2000多人。他的僚属们都十分害怕,纷纷磕头求他不要这样做。崔篆慨然说:“如果杀了我一人,而能救出2000多人,这是我的心愿啊!我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六代崔氏四大家,文集传世父母官。
高风亮节谁不尊,拯救百姓乃心愿。

崔瑗的座右铭是:“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藏。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详。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真乃有德之人,怎么不让万民敬仰,后世流芳呢??

博陵一支中最为出名的要数崔护,官至岭南节度使。他被千古传诵的一首诗是《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四句诗道尽了离愁别绪、淡淡相思,将依桃花而毓秀的少女定格成一幅千年经典。后一笔,险中有奇,将诗人的伤感与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崔姓的另一大诗人崔灏则以一首《黄鹤楼》,使得“诗仙”李白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的无限感慨。
人面桃花传千年,无人再题少女颜。
李白登上黄鹤楼,沉默不敢称诗仙。

脍炙人口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也与博陵崔氏有关。故事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就是唐朝某位崔相国的女儿。因从京城长安回老家博陵省亲,途径山西普救寺,与书生张君瑞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在红娘的牵线搭桥下,演绎了一出似嗔似怨的爱情传奇。
曲词警人西厢记,余香满口莺莺传。
美好爱情谁不慕?石头记里偷香艳。

崔氏家族能够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名人辈出、官宦不绝,固然与当时的士族统制、讲究门弟有关,与封建社会“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官位姻亲承继陋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有着深厚的家学、严格的家规、良好的家风。治学立世,耕读传家,注重家族荣辱,关心国家兴衰,使得他们进可齐家治国平天下,退可避乱保节求生存。
深厚家学出名人,家规家风以为本。
耕读传家知荣辱,家国兴亡为己任。

崔元暐任补员外郎职时,卢氏对儿子说,“我听见人讲,凡儿子出外做官的有人来说他贫乏不能存,这是个好消息;如果说他财货很充足,这是个恶消息。近见亲表中做官的,多将钱物寄给父母,老人家只知道欢喜,竟不问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倘系非理所得,却与盗贼何别!就使无大过错,难道内心不觉得惭愧么?咄!你今坐食俸禄,如果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从此,元暐奉母训,常以清廉自励。卢氏关于如何评判好坏消息的话,可谓暮鼓晨钟、意味深长,至今对身在仕途的人们有着深远的警示意义。
谆谆教诲卢贤人,别做贪官乃孝亲。
暮鼓晨钟常在心、意味深长到如今。

崔氏家族的这些故事,都被后人传为佳话。正是这个家家族有着不少秉持忠孝、刚正耿直、为民请命的人物,才使得这个家族能够以人格立足于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亲人,成了崔氏家族的传统,孝敬父母,为国尽忠,自然名人辈出,家族兴旺,可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为了自己,嫌弃老人,甚至遗弃老人,上演了很多人间悲惨的故事,看看古人行为,不觉得惭愧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