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警世二十四孝列传>警世二十四孝列传 拾葚异器说蔡顺

警世二十四孝列传 拾葚异器说蔡顺

作品名称:警世二十四孝列传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2-02-22 14:48:49      字数:3152

警世二十四孝列传 拾葚异器说蔡顺

“唉!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这王莽还没有当上皇帝,我们的日子已经是这样了,如果他当上了皇帝,我们都该饿死了。”老者叹息道。
“是呀,都没有吃的了,好多人都进山做了赤眉贼了。”另一个老者道。
“蔡顺这孩子真的是很孝顺的,可惜,父亲早死了,剩下了孤儿寡母,这日子可怎么过呀?”一个中年人道。
村上的人在议论世道的艰辛,和目下的苦日子,看见蔡家的小子蔡顺过来,便又说了他几句,不由的叹息。
却说这蔡顺,本是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他回到家里,母亲愁眉苦脸道:“孩子,我家没有粮食了,世事混乱,王莽乱政,处处是饥荒,盗贼四起,我门娘儿俩可怎么过呀?”说完不由的泪水流了出来。
蔡顺道:“娘,不怕,有我呢,我都长大了,想办法奉养娘就是了。”
蔡顺从屋里拿了两个篮子就要出门,母亲道:“儿啊!你到哪里去?”
蔡顺道:“我给娘找吃的去。”
正是五月份,山里有很多野果和桑椹成熟,蔡顺准备上山采摘一些回了和母亲用,借以度过荒岁活下去,看见能吃的野果,野菜,蔡顺都不放过,最后蔡顺来到山崖边的大桑树边停了下来,也是年少,手脚麻利,几下子就上到树上,他要采摘桑椹,一会儿工夫,蔡顺就摘下了很多成熟的桑椹和没有成熟的桑椹,然后下到树下,把桑椹分开装在两个篮子里,一个篮子是黑色的,一个篮子里是红色的和没有成熟的,有吃的了,蔡顺很高兴,提着篮子就往回走。
忽然,从树林里钻出了几个赤眉贼,手拿钢刀,气势汹汹的拦住了去路,一个道:“小子,把篮子给我拿过来。”
蔡顺道:“我不。”
“我们是赤眉贼,不拿过来杀了你,你不怕死吗?”赤眉贼举刀吓唬道。
“我不怕死,我只知道篮子如果给你们抢去,我的母亲就会饿死。”蔡顺倔强的回答。
“看来这小子还是一个孝子,拿过来,让我们看看你带的是什么好东西。”一个赤眉贼把两个篮子抢了过去。
“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桑椹呀!小子,为什么把桑椹还要分开来装,是什么意思?”一个赤眉贼问。
“熟了的桑椹味道很甜,我留给母亲吃,没熟的桑椹有酸味,我留给自己吃,所以分开来装。”蔡顺道。
“难得,真是孝子,如果我们抢你,老天爷也不会保佑我们,给你吧!”那个赤眉贼把蔡顺的篮子还给了蔡顺。另一个赤眉贼道:“这小子年龄虽小,孝心可嘉,是个让人尊敬的人,我们也做做好事吧。!”他说着话,取来三斗米,和一条牛腿,对蔡顺说道:“这些粮食送给你,你拿回去孝敬母亲吧。”三个赤眉贼叹息几声,离去了。
故事原型: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牛腿,让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由此可见,孝敬深入人心,就连落草为寇的贼人心里也存孝敬之心,更何况人呢?
对自己的子女百般呵护,对待老人却虚以应付,这还是人吗?愿天下人爱自己的父母,孝敬他们,这是最好的德行。
有诗云:
黑椹奉萱帏,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敬,相赠牛和米。
却说蔡顺成人,事母极孝,在周边地区以孝名著称。后其母寿至九十,寿终正寝,含笑九泉,未及安葬的时候,棺椁停在屋里大厅,谁知邻家发生火灾,风助火势,蔓延到蔡顺家里,蔡顺见状,便抱伏棺柩呼天号哭,孝感天地,天哭哭雨落,火势得以控制扑灭,蔡顺与母亲棺椁平安无事。此时惊动十里八乡,当地民风为此淳厚。
听说蔡顺的母亲害怕打雷,自从其母死后,每逢打雷,蔡顺都会绕母亲的坟墓哭泣,并且说道:“母亲,不要害怕,儿蔡顺就在这里!”
当时的太守韩崇很敬佩孝子蔡顺,每遇到打雷时,就会派人遣车马到墓地去关照蔡顺。当时,有太守召他为东阁祭酒,有太守召举他为孝廉,他都因为不肯远离母亲的坟墓而不应召。八十岁终老于家中。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孝”在今日社会,似乎已是一个过时的词,人老珠黄,激不起众人的欲望了。我们读《二十四孝》,感觉那似乎是十分遥远的故事。其实细细想来,它好像又近在咫尺,离我们并不远。
《拾葚供亲说蔡顺》下文作者:邓雷 刘俊民(由浪漫诗剑侠改写)
一个大眼睛小男孩儿吃力地端着一盆水花四溅的洗脚水, 用稚嫩的嗓音说:“妈妈,洗脚。”
每当看完这则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许多人眼眶里面都是湿湿的。它不只是在传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传播孝道,传播在今日中国如何孝敬父母的重大主题。
据史料记载,蔡顺,字君仲,西汉末年汝南人。他少年丧父,侍母至孝,因躲避王莽兵祸逃难来到了椹涧。谁知这里也因连年兵祸,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母子二人日子过得很艰难。为了能活下去,蔡顺留母亲在家,自己天天外出讨饭,讨到好一些的食物带回家让母亲吃,自己只吃些野菜剩粥充饥。
后来,樊崇率领的赤眉农民起义军打到许昌,把军营安在椹涧境内的熊耳山进行整编。当时老百姓因害怕军队抢掠,逃的逃,躲的躲。这样,本来就以要饭为生的蔡顺生活更加艰难了,经常是跑了很远,还讨不到一口吃的。太阳落山了,蔡顺还没有返家。母亲惦念儿子,就坐在村头等候。故而今椹涧乡菜园村西的三冈上还存有“等子寺”遗迹。

又是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蔡顺饥肠辘辘地跑到下午,还是没能讨到吃的。忽然,他发现一片桑林,地上落有不少桑葚,便如获至宝,忙捡拾起来。他把黑紫色的和青红色的分开放入篮中,欢欢喜喜地往家赶。不料回家途中他遇到一队赤眉军。蔡顺回家走到熊耳山时,被赤眉军抓住了。见蔡顺身上没钱,一姓张的军官要砍蔡顺的头。蔡顺连忙下跪求情说:“先别杀我,我家里还有80多岁的老母等我送饭。等把这些桑葚送回家,我一定再拐回来任凭你们发落。”军士们见他篮内的桑果按颜色分作两处,好生奇怪,问其缘故。蔡顺说:“黑紫色的是成熟的果子,味道甜,带回家给母亲吃;青红色的发酸,留着自己吃。母亲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分开来她好拿。”
姓张的军官感到蔡顺是个诚实守信且恪守孝道的人,于是决定把他放了,并送给他白米两斗、牛蹄一只,让他回去孝敬老人。
好人总有好,孝敬老人的人,就连贼都敬佩,此话不假。
驻守在熊耳山上的赤眉军士兵看到蔡顺如此孝敬母亲,不禁思念起家乡的亲人,也就不想再四处征战,想回到父母身边尽孝。于是,士兵们就在营寨旁的小河边洗掉眉毛上涂的红颜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因此,当地群众就称这条河为“洗眉河”。
这就是《二十四孝》等书中记载的“拾葚供亲”的故事。
据说,椹涧这一地名就出自这个故事。

《降桑葚蔡顺奉母》一场戏写孝子蔡顺奉母至孝,感动上天冬日降下桑葚。全剧共5折。剧情是:冬天风雪天气,蔡顺的父亲蔡员外设酒宴招待众友。正好有一个名叫延岑的囚犯路过门前。他因打抱不平杀人而被判流放郑州,饥寒交迫。蔡员外不仅送他酒饭,还因他与蔡顺的母亲延氏同姓而将其认作侄儿,并准备了盘缠让他继续赶路。
后来蔡顺母亲延氏病重,请太医医治也没有什么效果,病中特别想吃桑葚。但此时是冬天,桑葚在暮春才有,蔡顺设宴祷告上天。众神灵为蔡顺的孝心所感动,决定动用神力让桑树冬天结果。于是,蔡顺在雪地上果然拾到桑葚。回家途中路过五娄山,蔡顺被强盗捉上山。谁知在五娄山占山为王的就是延岑。延岑受蔡顺教导决定接受朝廷招安,被封为太尉。
蔡顺回家献上桑葚,延氏吃后果然病愈。这时朝廷钦差传来喜讯:延岑保荐蔡顺做官,命蔡顺一家人前往京师受赏。众人庆贺,全剧以皆大欢喜结束。

孝敬是美德,可感天地动。
人间多淳朴,四季沐春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